(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19節
【長孫無忌,李孝恭,高士廉,尉遲恭,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 被逐一說到名字的人,也都忍不住望向秦王李世民,目露熱切與感懷:“大王——” 【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瑾,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勣,秦瓊,魏征……】 “大王??!” 而李建成那邊—— 魏征……魏征??! 比起李世民那邊眾臣的心潮澎湃,聽到魏征之名的李建成,簡直如遭雷擊! 他緩緩轉過頭,看向自己身邊也不免面露震驚與驚愕的大臣,一字一頓呢喃道:“……魏征?” 第18章 以人為鏡 李建成原本以為,在那場玄武門之變中,他中箭身亡,成王敗寇,那跟隨輔佐他的一干人等,理應都不會有什么好下場才對,可他聽到了什么?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竟然有魏征? 這……怎會如此?! 而不止是李建成和魏征本人震驚難言,朝堂上其他大臣也是驚愕不定,但同時心中卻不由得升起一種隱秘的感覺…… 青史留名,后世傳頌啊。 而且秦王竟然連魏征都愿意重用? 那他們…… 除了這些大臣的心中各自思量,莫名蠢蠢欲動外,李世民身后的眾臣,在心緒激蕩的同時,也不免面露錯愕。 然后齊刷刷看向了對面的魏征。 魏征:“……” 此時此刻,魏征真的不知道該用什么詞匯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而他略過眾臣的目光,不禁望向了秦王李世民—— 秦王啊…… 未來開啟大唐盛世之路的太宗皇帝…… 而他魏征,竟也是跟隨秦王開創太平盛世的功臣之一? 這可真是叫他……復雜難言。 再看李世民。 在聽到天幕提起魏征之名的時候,李世民也是難掩詫異和驚訝,然后不由得看向了李建成身后站立的魏征——而當魏征也看過來的時候,李世民頓了頓,隨即朝魏征灑脫一笑,點頭示意。 魏征更是一怔,表情有些怔松。 李建成將這一切全都看在眼里,惱怒羞憤止不住的往上涌,不禁開口質問道:“魏征!你是不是早就背叛了我?!” 這竟是氣急到連自稱都給忘了。 魏征則從容不迫否認道:“太子殿下,臣絕對沒有背叛您?!?/br> 李建成搖著頭,不相信。 “不可能……” “若你沒有提前背叛于我,那秦王怎能——” 【這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有一人是有些特殊的,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魏征?!?/br> 【在追隨李世民之前,魏征可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馬,即輔佐太子,教太子政事,以及文理的官職?!?/br> 【而玄武門之變,李建成身亡后,李世民還將魏征帶到身前質問,因為魏征以前經常勸諫李建成,讓李建成將李世民安排到別的地方去,所以李世民質問魏征何為要離間他們兄弟?!?/br> 李建成倏然一怔,懷疑魏征的話頓時說不出來了。 李世民質問魏征的話,想也知道不是真的在顧念他們之間的兄弟之情,而是借此想要問責魏征才對,那既然如此,為什么后來魏征還會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下意識的,一份答案自李建成心中升起。 可他對此驚疑不定,不敢相信。 【大家都知道,魏征以直言進諫出名,性情又耿直,所以李世民問他,魏征就直接說了——】 【“皇太子若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薄?/br> 【這是直接當著李世民的面,說李建成要是早按照他說的話去做,那就沒有今天所發生的禍事了?!?/br> 【想想看,李世民當時才把李建成和李元吉誅殺,結果魏征竟還當著他的面說這種話,真可謂是直言不諱啊,完全不懂得什么叫退縮與屈服,這要是當著其他人的面說這種話,就算不被殺也得被定罪吧?】 不知不覺間,魏征抬起頭,又忍不住朝秦王注視了過去。 他清楚,若秦王這樣問他,那他必然是會這樣回答的。 可依天幕所言,恐怕秦王雖有問責之意,但最后卻一定沒有將他問罪。 不禁又在心中感慨感嘆—— 秦王啊…… 然后又聽天幕繼續說道—— 【只能說,這大唐到了李世民手里,之所以能開啟這扶搖而上的盛世之路,就是有其原因所在——】 【其一就是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寬容大度,并且以隋煬帝拒諫亡國為戒,在登上帝位之后,為了盡力求言,還把諫官的權力擴大,又鼓勵群臣批評他的決策和風格?!?/br> 【這其中,魏征就是以敢于直諫,甚至犯顏直諫出名,而每次李世民與他談論的時候,總能欣然接受魏征的意見,所以不得不說,魏征是遇到了懂得賞識他的賢主啊?!?/br> 【并且李世民曾把魏徵比作良匠,自己比作金子——】 【金子原在礦石里,而它之所以稱貴,是因為“良冶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薄?/br> 【除此之外,那句我們所熟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傳世名言也與魏征有關——】 【即在魏征去世后,李世民經常對身邊的侍臣感慨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薄?/br> 【“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震驚!震撼!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嗎? 這就是哪怕背著玄武門之變,殺兄屠弟的名聲,也依舊被后世所稱頌和銘記的唐太宗李世民嗎…… 李淵,李建成,甚至連李元吉都不由得看向李世民,然后久久不能言,面上復雜難言之意掩都掩蓋不住。 而無論是諸位大臣,還是李世民身后的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聽得更是心潮迭起,激動得眼眶都微微泛紅起來。 但比起這些人,更震驚和震撼的,必然是當屬魏征了。 那些話不斷在他腦海中,以及心中激蕩不已,那種種的滋味翻涌而來,也實在是難以言喻,實不能為外人道也。 ——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他魏征,當真是得遇賢主了。 當真是得遇賢主了??! 【所以再回到之前,魏征那樣說完后,李世民當然沒有問罪于他,反倒覺得魏征敢于直言,加上器重魏征的才能,于是不僅改變了問責的態度,甚至還對魏征以禮相待,并引薦他擔任詹事主薄?!?/br> 【而除此之外,李世民對于追隨輔佐李建成的其他人也格外寬容大度?!?/br> 【諸如主動出來負罪的馮立和謝叔方,以及躲起來的薛萬徹,李世民在多次明示薛萬徹出來,而薛萬徹也出來后,就感慨于眾人說:“此皆忠于所事,義士也!”于是也都赦免了他們?!?/br> 李建成身后,聽到自己名字的幾個大臣都不禁面面相覷,一時間,各種滋味涌上心頭。 隨后,他們又都不由得望向了李世民的方向。 秦王……唐太宗! 若能得此賢主明君,他們這些當大臣的,也確是與有榮焉啊。 李建成…… 李建成甚至不敢看身后那些大臣們的表情,此時此刻,他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完了,真的完了……自己這太子之位,這儲君之爭,看情況,已然是沒有多少勝算了啊…… 秦王,他的二弟……竟是如此嗎? 這個時候,連李建成都不由得看向了李世民。 他仿佛第一次以別的眼光,真真正正打量起了眼前之人,同時于心中自問,若換做是他,又會做到何種程度? 思及己身,竟不由得暗自苦笑自嘲起來。 而他這二弟之能,恐怕還不止是如此吧…… 漢朝未央宮。 劉徹嘶了一聲,不斷低喃著那三句話,而朝中諸位大臣,也都久久不能回神言語。 有如此極言直諫的大臣,又有如此虛懷納諫,善于聽臣之言的帝王,這大唐盛世之路,如何能愁不知如何開啟啊。 半晌,劉徹才嘆了口氣道:“諸卿,朕自當自勉矣?!?/br> 衛青率先拱手言道:“陛下之能,已與秦皇并列,如今聽天幕之言,博采眾長,我大漢定能走得更長更遠!” 劉徹立即撫掌大笑:“善!” “卿之所言,亦為朕之心愿矣!” 秦王宮。 嬴政感慨與感言更多。 他又進一步認識了這位秦王,這位帝王。 而每多一次認識,這內心之感就越發百般滋味,心有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