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 第92節
書迷正在閱讀:天災,我的好大兒、年代文大冤種拒絕走劇情、[綜英美]我的變種能力為什么這么羞恥、愛情公園、跪乳(純百 小媽)、(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娶妃后,我有了讀心術、禁軍統領是她的藥引 (高H)、風月難逃、棄伶1v2 (高H)
她又低下頭,不再言語。 窗外風還在呼嘯,不停拍打著窗欞間,房內卻是靜了下來,只剩那盞琉璃燈的燈火還在搖晃。 一雙眸子中漸漸染上火色,聲音也變得低沉,“身上可還有不舒坦?” 衛明姝抬眼,幾乎馬上就領會了話中的意思,“還有一點.......” 聽到這話,沈軒立馬站起身,抱起她往床榻走去,“那便是無妨?!?/br> 她休想再敷衍他。 “你......你你學會了嗎?” “學了,日夜苦學,可不試試怎么能知道?” 作者有話說: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出自《觸龍說趙太后》 第80章 來使 ◎“你常在京中,可知這人是誰?”◎ 那盞琉璃燈吐著絢爛焰火, 室內明亮如白晝,連帳頂的金線花紋都清晰可見。 衛明姝承認, 新鋪的那張床很軟和, 紅木散發著清香,仰面躺下,身子也變得軟綿綿的, 仿佛要陷進柔軟的花叢。若是可以忽視細微的水聲,她應當可以蒙頭睡到天亮。 一雙本就含情桃花眼圓溜溜的睜著,似仍是不敢相信正在發生的事,只緊盯著床帳上繁雜的花紋, 維持著一個難以言說的姿.勢。 明光暗紋恍的人有些昏眩,衛明姝微微低眼,只瞧了一眼便移開目光, 視線又回到床帳上, 再也不敢亂瞟。 她扯開被子, 圓潤飽滿的白玉珠仍緊蜷著, 新鋪的錦單被勾出些褶皺。艱難地扯開那張價值連城的絲衾,也不管不顧蓋住了什么,可那難耐煎熬還是沒有消失, 即使不看也能清晰地感受到。 只得閉上雙眼,緊抿著嘴,死死堅守。許久之后,眼臉上的光亮終是被攀爬向上的黑影遮住。 一道意味不明的聲音響起,似在詢問, 似在炫耀, “我學的怎么樣?” 剛壘起的防線土崩瓦解, 聲音已是不太成形, 半天才吐出一句,“太亮了……” 隱約聽見一聲輕笑,最外層的暗紅紗幔落下,燈火映過,更染上些曖昧。 一夜好眠。 —————— 林家一案牽連甚廣,三省六部中人皆有涉及,曾經搜刮過朝廷油水的官員紛紛惶恐。所幸圣上只查處了一批直接涉案的官員,并未往深處追究。 根據呈上的供詞,圣上下令查抄一批胡人在京的酒肆商鋪,新任的戶部官員對來往京城胡商管制更加嚴苛。 此舉引發鄰國不滿,西蕃大公主與副相親自帶領使者來訪大黎,商討此事。圣上派鴻臚寺和禮部接待來使,中書令王冕與長公主親迎,召群臣于西澤山大獵,以彰大國之威。 圍獵前一天,衛明姝正在忙著收拾箱籠。 蘭芝問道:“小姐,你常用的那把弓箭可要帶上?” “不用,這次圍獵,我應當是不參與的?!?/br> 衛明姝大概明白圣上此舉何意。 北涼強盛時,大黎正有衰敗之象,西蕃十八部亦是內斗不斷。先帝繼位后,有意與西蕃示好,往來貿易,互相幫扶,強盛國力,以求與抗衡北涼。 北涼既滅,大黎雖日漸繁盛,可西蕃十八部也合并統一。西蕃人生來驍勇好斗,其軍力亦是不可小覷。兩國若此時開戰,必是兩敗俱傷。 如今北涼之外,還有北寒,雖是游牧民族政權,實力卻不容忽視,北涼初滅,局勢未定,大黎和西蕃自不會輕舉妄動,只得繼續維系表面的邦交關系。 然而兩國交界邊境已是有諸多摩擦,難掩野心昭昭。 此次西蕃派使臣來訪,一來是為了表明西蕃不肯妥協的態度,二來也是試探大黎。大黎總要表現地強硬些,卻也不能失了風度。 兩國局勢緊張,西蕃只派了公主和臣子前來,相應地,大黎便也只派臣子和公主迎接。 西蕃想要試探大黎,大黎自是要彰顯國力,振奮民心。此次圍獵去的大多是大黎武將,自是用不著她去添亂。 她只是去陪他罷了。 晚間,沈軒吹燈上床,自然地將姑娘往懷里一帶,衛明姝在他懷里尋了個舒服的位置,安心合上了雙眼。 自從換了這張軟床后,她睡得比以前穩了些。從前沈軒去上早朝,她都會醒來片刻,如今卻總能一覺睡到天明。 衛明姝腦袋已是有些發沉,被子中一只手卻是開始胡作非為。 衛明姝身體一顫,猛地睜眼打掉身上那只爪子?!芭尽钡匾宦暣囗懺趲ぷ又许懫?,“別鬧!” 這男人食髓知味,雖是顧念著她的身子,不會狠著折騰,卻也總是三天兩頭找她鬧一次,花樣愈發層出不窮,每次鬧后都得休養大半日才能下床。 男人卻是越靠越近,語氣中莫名帶了點可憐,“都好幾天了?!?/br> 衛明姝一口回絕,“你明天不是要圍獵嗎?”隨即又往里縮了縮,裹走了大半張被子,背對著他。 沈軒只好作罷,悻悻收回手,眼神幽幽地盯著那背影。 自從衛明姝送他那個冊子,他便知道,不僅前后要把姑娘伺候好,過程中更是要把她伺候地快快活活,她才肯愿意...... 這事他每次不能盡興,就連次數上都不能太多。 沈軒不甘地說了句“算了”,往她身邊湊了湊,從后面抱住她,將身上的熱氣渡過去幾分,仍是沒有睡意,便開始找話說,“明天岳父岳母也要去?!?/br> 衛明姝經他這么一鬧,一時也沒有睡意,“知道,從前他們也去過?!?/br> 他阿耶畢竟還是武將出身,在西境鎮守多年,以往西境來大黎朝賀時,他阿耶也在場,如今既是要震嚇來使,她阿耶這種同西蕃交過手的老將自是沒有不去的道理。 她自幼長在京城,雖與胡商打過交道,卻是沒怎么見過鄰國皇室之人, 阿耶阿娘從前駐守西境的事,也大多也都是從她大兄那里得知,以往阿耶阿娘出席這些宴席,她自是不能跟去。 如今能有機會親眼去見見,阿耶阿娘是如何和胡族那幫人打交道的。 挺好。 —————— 翌日,惠帝攜文武百官前往西澤山狩獵,三千護衛伴駕身側,世家女眷也跟隨前往。 正值季秋,天氣寒涼,衛明姝掀開簾幔,東張西望,卻始終沒有看到衛家的馬車,指節已凍得有些泛紅,不得不收回手,眼神不免有些黯淡。 蘭芝似知曉她的心思,“小姐先別看了,這秋獵持續三天,總有機會見著的?!?/br> 衛明姝點了點頭,手攏上湯婆子,靠在馬車壁上昏昏欲睡。 及至西澤山,前來的武將去了圍獵場,女眷自也不是無事可做。 侍從在臺上擺上投壺,樂人在一旁奏樂,兩位年輕娘子手握一把箭矢,踮起腳尖,箭支入壺,臺下一片夸贊。 衛明姝在臺下鼓著掌,卻是興致缺缺。 她阿娘身子不好,當是在帳子里休息,程陽縣主沒有來,她竟是一個伴都沒有。 十三歲之前,她認識的人一只手都能數的過來,之后雖有意結交,奈何自家和世家關系著實不好,她又不常參加宴席,自己名聲在外,卻也不怎么好聽,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算他在,她也會自在些。 身旁偶爾傳來幾句低語,“聽說此次,燕家世子和夫人都沒有來?” “林家出了那種事,如今避著還來不及,哪能上趕著來這兒出風頭?” “也是,你說這燕家也是倒霉?!?/br> “那可不?!迸飮@道:“要我是燕家人,肯定也不愿意來。在這兒指不準會遇到沈家人,還不嫌晦氣?!?/br> “噓!”那聲音似是有所顧及,“那是沈家,你可別亂說?!?/br> 衛明姝站在兩人后面,卻是將話聽了個清楚,也不欲去爭辯。 林毓敏剛剛喪父,定是不會來這席面。燕銘沒有來,一方面是因著護著林毓敏的顏面,另一方面,可能確實也是怕和他們夫婦遇見。 衛明姝正這么想著,卻聽見遠處一聲高喝,“我當這大黎的人有什么本事,好好的箭,不用來射獵,卻是往壺里投,當真是笑話?!?/br> 圍觀的女子紛紛轉頭,就連正在比試的娘子也停了下來。 衛明姝站在人群邊緣,自也看了個清楚,來的是個姑娘,身著紅色窄袖對襟胡服,頭發高束,腰間還別著一束長鞭。 身后跟著的不僅有胡人,亦有漢人宮侍,陣仗倒不算小。 衛明姝不禁挑眉。 這西蕃來的公主,竟是會說漢話。 可這會說歸會說,用漢話當著她們的面說這些話,其用意倒是頗為耐人尋味。 衛明姝躬身行禮,身后亦有人反應過來,紛紛低頭行禮。 可總歸有些人看不明白,人群之中有人怒道:“你是什么人,竟敢質疑我大黎禮數!” 那西蕃來的小公主取下腰間的長鞭,在手中將長鞭扯得繃直,向前走了兩步,“都說大黎禮儀之邦,竟是這么對外使說話的?” 剛才伸著脖子的夫人縮了回去,不知所措。 衛明姝上前,又端正行了個禮,“桑格公主初來大黎,認不出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公主殿下豁達率真,當是不會計較這些?!?/br> 桑格瞧了她兩眼,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姓衛,字銘清?!?/br> 衛明姝沒有直說姓名,桑格也沒有發現不妥,又斜了她一眼,看向臺上那兩尊投壺,朗聲道:“這大黎的女子,都像是沒吃飽飯一樣,難怪拉不開弓?!?/br> 跟在桑格身后的宮人低下頭,臺下之人更是神色各異,衛明姝笑了笑,“公主也說,我大黎為禮儀之邦,這是我大黎的一種禮儀,名叫‘投壺’,是一種箭禮。我大黎精通箭術者甚多,這射箭久而久之成了一種禮數,而今百姓安樂,便舍箭之武,以投代禮,生出了這有趣的玩法,不過是打發時間,修身養性,公主不必在意?!?/br> 桑格聽她說完,雖還是一聽半解,卻也知這姓衛的女子在駁斥她剛才說的話,諷她不知禮數,不由面色鐵青。 臺下有人悄聲低語,可無一不是滿臉暢快。 衛明姝不與置詞,提裙上臺,取下一支箭,遞到她手中,“公主有所不知,請客投箭,乃我大黎禮數,如今公主來了,自是要行這待客之道?!?/br> 桑格盯著她,咬緊后槽牙,一把抓起那支箭跨上臺子。 不就是把箭往壺口里投,有什么難的? 衛明姝不緊不慢地跟上,桑格走到臺前,卻是面露難色,舉起手卻是半天沒有拋箭,似是猶豫不決。 衛明姝地站在她身后,又提醒了一句,“忘記告訴公主,這投壺和射箭還有些不同,力道要適中,不能使蠻勁?!?/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