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今生不行善 第246節
書迷正在閱讀:藥學女博士穿成渣知青、病弱男二對我蓄謀已久、七零大雜院的嬌軟美人、重生后學霸總想攻略我、當高門找回我后、明珠在匣、天災,我的好大兒、年代文大冤種拒絕走劇情、[綜英美]我的變種能力為什么這么羞恥、愛情公園
只是怎么會苦成這樣—— 姜莞皺著眉問劉氏:“整個小河子村的人都是這樣想嗎?怎么不到縣里面去領賑災的銀糧和炭火呢?我們來的時候見朝廷發到會稽的賑災之物都到了,碼頭上每天都還有運糧食和炭火的官船???,從會稽周邊的郡縣籌措運過來的呀?!?/br> “女郎快別說這個了?!眲⑹线B連擺手,“那也都是給貴人們用的,給有錢人家發的,怎么會輪得到我們?我們還敢去縣衙要?要不著東西,換來一頓好打是輕的,若下了大獄,圖個什么??? 就這么著吧,聽天由命,能活就活,活不了,也都是命啊?!?/br> 第352章 細節 可是怎么能就這么著呢? 日子都是人過出來的,就這樣得過且過,才會把日子過得一塌糊涂。 不光是王二寶家里,只怕整個小河子村都是一樣。 這小河子村尚且不是在縣里管轄,按照地理位置劃分來說,這個村是直屬州府管轄范圍之內的。 不過是郡守知府一類的官員很少會親自到村子里來巡查,更不可能說跑到這山里面來體察民情。 但他治下有哪些村鎮,身為郡守,最該清楚。 如果說小河子村是長年累月一直都過得這么苦,那一定是郡守的過失。 趙行沉默了很久之后,才叫了一聲元福:“車上還帶了不少米面,你帶人去取了來,分發給村里的村民吧。 后頭那輛車上還有炭火棉被一類的,也一并取了來?!?/br> 他們來之前是打聽過小河子村人口戶數的,所以帶的東西本身就足夠分給村子里的人,就是炭火棉被少一些,不然顯得太過刻意,免得引起懷疑。 其實見了這里的情況后,趙行心下也有不忍。 倒不如多帶一些,家家戶戶,人人都能分得,最起碼能暫且過幾天好日子。 村子里的百姓又淳樸善良,沒有那么多的心眼子,想也不會考慮那么多。 那王劉氏一聽說有米面糧食,還有炭火和棉被,一時激動的不知道說什么好,又想謝,又不敢上來拉扯趙行:“這怎么使得,這可使不得的呀……” 她連聲推辭著,卻看得眾人心里難受。 這樣老實的人,就連這點兒恩惠都不敢承受。 也怪不得朝廷的慰撫款和賑災糧食炭火她們都不敢去爭上一爭。 那本來就是屬于她們的才對。 姜元瞻在南苑退敵的時候,曾見過百姓顛沛,流離失所。 他那時候才最真切的感受到,手中那柄銀槍是什么樣的分量。 興邦定國,保家衛民。 那八個字,從前只是掛在他心間,實際上輕飄飄的,落不到實處去。 那時候才算是落到了實處,他真正弄懂了姜家幾代人從軍行武的意義。 現而今見了小河子村這樣的景象,他心里面是最難過的。 他曾經說過,他披甲上陣,奮力殺敵,是為了家人能安穩,也是為了大鄴百姓安居樂業。 可現在很顯然不是。 “劉嫂子,你不用推辭,這些東西于我們來說算不得什么,等過了會稽郡,到了別的地方,沒有這樣大的災情,我們手頭有銀子,隨時都可以買的?!?/br> 他一面說,一面站起身,已經大步朝著王劉氏身邊去,虛托了她一把,不叫她再謝什么:“對你們來說卻是救命的東西,只管收下吧。 劉嫂子叫二寶到村子里去告訴一聲,他年紀小人靈活,跑得快,中午找個寬敞些的地方,做些白面饅頭,蒸了米飯來吃,菜只怕要講究些,但總算能吃頓飽飯?!?/br> 姜元瞻話音稍稍頓了下,從袖袋里取了錢袋子出來:“這里有二十兩銀子,你也收下。我們出門在外,棉被帶的不多,炭火也未必能供你們用很久,所以回頭拿著這些銀子,到城里面去買些棉被。 至于炭火糧食,你們還是要到城中去要的。 那是朝廷分發下來,就是為了賑災的,是你們應得的,官府也不能拿你們怎么樣。 我們給的這些東西,也都只能暫且救濟一二,保不了長遠的?!?/br> “不成,這可不成,實在不敢……” “阿娘?!?/br> 王劉氏不敢碰著姜元瞻,匆匆抽出自己的胳膊,更不敢接他手上那二十兩銀子。 她連連擺手說不要,還是王二寶扶著她,叫了聲阿娘:“這幾位郎君女郎都是頂好的人,阿娘,咱們收下吧,不然真的要凍死餓死的……” 小孩子的想法也簡單得很。 王劉氏才要罵他兩句,他反倒小大人模樣,抬起頭來,眼底寫滿了倔強與堅強:“郎君給我留個名兒吧,您是我們的恩公,您們都是,若是沒有這些東西,我們小河子村這些人只怕一個都活不成,熬不過這個東西,也撐不過這場天災了的。 可是我們也不能白受恩公的恩惠。 等我以后長大了,一定好好上工,多賺銀子,哪怕還不上這么多,能還一點兒是一點兒。 恩公們富足寬裕,不在意這些,對我們卻是救命的恩情。 您們可以不放在心上,我們卻要銘記于心,牢牢記著一輩子的!” 知恩圖報,是個好孩子。 就哪怕他只是嘴上說說,等他們一離開小河子村,立馬把這些事兒給拋之腦后,忘個一干二凈,趙行和姜莞也都是覺得,王二寶最起碼知道把自己裝作一個好孩子。 姜元瞻在他肩膀上拍了兩下:“好小子,是個有骨氣的,你先去,把村子里的人都通知到,家家戶戶都通知到,知道嗎?” 王二寶欸的一聲應下來,一溜煙跑出了小院兒,往村子里通知其他人去。 王劉氏也沒法子再推辭了,扭捏拘束得很。 裴清沅想了想,站起身去拉她,索性把王劉氏帶到她身邊一起坐下去:“劉嫂子不必這樣的,也說的很清楚的,就哪怕是按二寶所說的那樣,等將來他有出息了,發達了,再找機會還給我們都成,眼下總要把日子過下去,過了這個冬天,好好的活下去啊?!?/br> 王劉氏又唉聲嘆氣的:“是,恩公們都是好人,都是頂好的人?!?/br> 姜莞也學她方才的樣子擺手:“劉嫂子不用一口一個恩公的叫,只是我不明白,小河子村是靠山的,人家都說靠山吃山,一則能進山打獵,二則也能耕種,可日子怎么就過成這樣了呢? 我瞧著你們也不是說一兩日才過成這樣的,并不全因為這個雪災,似乎是一直如此?” 王劉氏一聽這話,嘆氣聲就更重了:“小娘子您有所不知……” “我成婚啦?!?/br> 姜莞噙著笑糾正了一句。 王劉氏到底是過來人,眼神匆匆掃過趙行,訕訕的欸著就改了口:“娘子您有所不知,我們早就沒有可以耕種的地了,兩年前就被地保給收走了,說是官府出的告示,要統一收走耕地,再重新分配,可是都兩年了,也再沒有重新分配給我們呀!” 第353章 糧食 “怎么會這樣?” 趙然低呼了一聲。 趙行和姜元瞻也是蹙攏眉心。 農耕是民生之本。 耕地怎么能輕易收走? 朝廷也有明令規定過,百姓手中的農耕之地,若無戶部告令,各州府縣鎮均不得擅自回收。 可是小河子村的耕地卻在兩年前就已經被地保沒收了。 趙行沉聲問王劉氏:“朝廷是不許各級官府隨意沒收百姓農耕之地的,兩千年地保收了你們的地,你們也沒有到府衙去問嗎?” 王劉氏說怎么沒有:“那還是我男人牽的頭呢。他年輕力壯,又常年進山打獵,身材魁梧,村子里那些老弱病殘,都肯聽他的。 我們家本來也有點兒薄田,日子其實過得下去,自給自足,種種地,我男人再去打些獵物,還能有些富裕,拿下山,到城里頭去換些銀子回來。 結果出了這檔子事,家里一下子困難起來,我男人頭一個不答應了。 但去是去了,一去就被關了十天啊,說他們是刁民鬧市,舉重砸搶府衙,這是公然造反! 可是看在我男人他們都是初犯的份兒上,不予重責,只是關押十日,小懲大誡?!?/br> 她說到這里,搖著頭,一個勁的嘆氣:“然后誰都不敢再去鬧了。 起初大家都還彼此安慰,想著只是暫時收回去,既然說了重新分配,總不至于霸著我們的地不還給我們。 可是誰承想,這事兒一拖就是兩年啊。 我們的地全部都沒有再還回來,那衙門里我們也不敢去鬧啊。 只能認命?!?/br> 她指尖捏著自己的指尖,兩只手交疊著,搓了搓:“所以娘子方才說那些,我們從前又何嘗不是那么想呢? 要不是真的走投無路,誰又愿意輕易認命。 我們家都不算是最苦的。 畢竟早年間我男人能干,這兩年沒有了地,他進山打獵就更勤快,其實手里頭是有些積蓄的?!?/br> 那就是了。 進山打獵,一則可以拿回家來裹腹,一家子的食物是不用愁的。 二則打回來的獵物若是有上等的貨色,皮毛扒下來,是可以拿到城里去賣的。 再加上王家一家五口人,又不會過那種大手大腳的揮霍日子,小心翼翼,掐著銀子過日子的人家,積蓄是肯定能攢下來。 但現在又窮苦成這樣,王家大郎甚至跑了個不見蹤影,肯定是為著王二寶他爹的傷。 總要看病抓藥的。 一家子都指望著他,肯定是想治好。 結果銀子也花了,積蓄掏空了,腿上的傷也沒能看好。 姜莞聞言沉默下去。 她實在不知道說什么好。 她在盛京長大,就算去了遼東都只是一年而已,也仍舊住在將軍府中,所見所聞皆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