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警戒 第1510節
書迷正在閱讀:甘愿臣服、小醋精、心肝寵、悄悄、舊時春( 1v1 師生 破鏡重圓)、楊花落盡、即興偏愛、病美人和冥主先婚后愛了、職業反派[快穿]、姑娘今生不行善
你如何能去除等同于你的一切? 是以他實在難想世上人盡如葉宣兒的模樣,可真的假設開來,那又是讓人振奮的事情。 “不過……” 葉宣兒隨即道,“我同樣是經過多年的思索,才有今日所想。要實現我的想象,仍舊很有難度……”說著看向琴絲。 琴絲知道葉宣兒想說什么,沉聲道,“不錯,知易行難。根據我們的實驗,終究找到了靈魂,那就是我們說的靈明點。當然了,這個靈魂,和世俗的鬼魂完全不同?!?/br> 眾人均知琴絲的言下之意——就和黃色被世俗賦予了不正經的含義般,世俗說的鬼魂和琴絲他們發現的靈明點好像類似,實則大相徑庭。 第2258節 陷阱 意塵有極強的變真為幻的能力,任何真相經過意塵蒙蔽,都會扭曲為似是而非的模樣。 天真可以當成猥瑣的遮掩,修真能夠成為虛假的代言,宣傳著真善美,實施著假大空…… 意塵濃厚,若非有真正的清醒,想在紛擾的末世修行,實則難上加難。 沈約的思想一閃而出,眾人均有同感。 琴絲點頭道,“不錯,世界的規則讓向善、修行益發的艱難。以往釋家在世,身邊證悟的弟子難以盡數,那是近朱者赤。但釋迦滅度,世人盡墨,想要證悟的確極為艱難?!闭f話間,她望向天子基,很有振奮之意。 眾人明白她的意思——天子基終究讓一切有了轉機。 琴絲隨即回到靈魂和鬼魂之事上,“世俗中的鬼魂,和世人塑造的神仙一樣,和人有著完全一致的稟性,只是因為天地間的規則,是以和人類不能互通。這種理論有對有錯?!?/br> 葉宣兒立即道,“對在哪里?” 琴絲回道,“大千世界的確有規則讓靈明點和人類、或者說和生靈間有了溝通障礙。障礙就是意塵?!?/br> 葉宣兒若有所思,不想琴絲如此條理清晰,半晌才道,“那錯在哪里?” 琴絲回道,“靈明點和世人并沒有一致的屬性?!?/br> 葉宣兒搖頭道,“我不太理解?!?/br> 琴絲并無不耐的感覺,認真道:“事實上,這的確難以讓人理解。但如果你將靈明點當當作是寄生體,人體當作是宿主,那應該就容易理解一些?!?/br> 沈約突然道,“這種理解有些問題?!?/br> 琴絲少有的止住沈約的下文,“我明白你的意思,靈明點不應該被看作當寄生體,因為在世俗的觀點中,寄生體是會毀壞宿主的?!?/br> 沈約點頭,示意琴絲沒有說錯。 琴絲再道,“而事實上,靈明點是世人希望的存在。沒有靈明點,宿主根本沒有存在的意義?!?/br> 沈約再度點頭。 琴絲隨即又道,“我只是做個譬喻,認為這種形容,更容易讓所有人理解?!?/br> 暖玉插了一句,“更容易被我們這些……被意塵障礙的人理解?” 琴絲默然片刻,居然道,“是這樣的?!彼@么說,無疑將暖玉劃入這種世俗行列,暖玉并不介意,反倒向天子基看了眼。她暖玉和琴絲一樣,都對天子基滿是期待。 琴絲再道,“當我們將靈明點和人的軀體做個區分認知的話,讓靈明點如同寄生體般獨立的超脫人體,那就能看清楚很多事情?!笨聪蛏蚣s,琴絲期待道,“你當然能用佛經對此做個更超越的解釋?” 沈約略作沉吟就道,“若人知六根不實,五蘊假名,遍體求之,必無定處,當知此人解佛語。經云‘五蘊窟宅,是名禪院;內照開解,即大乘門?!?/br> 琴絲立即道,“這是達摩對世人言及的道理?!?/br> 沈約示意無錯。 琴絲再道,“達摩敘說此語,是為了讓世人對真幻做個區分的認知。世人以眼見為實,就是以六根為實,以六根為實,就是以六根起識別為實?!?/br> 轉為慧遠的趙佶自入此間,雖明趙佶所知,但對眼前的境況并不了然,不過他著實有著極佳的耐心,一直靜聽理解,聽到這里不由說了句,“阿彌陀佛,女施主很有佛緣,若是……”他本想勸琴絲多修佛法,早入西方極樂,可轉念一想,自己就是因為這幫人中止了行程,若非這幫人的幫手,自己仍在癡迷輪轉中,感覺這些人的對佛法的領悟更過他,倒沒有再勸。 琴絲笑笑,“多謝大師好意,不過我塵緣未了……還不想前往西方極樂世界?!?/br> 她像是調侃,惹眾人微笑。沈約心中意動,暗想神農那些人說不定也可入一維世界,可他們選擇的是進入四維,因為四維空間里有他們的希望,那琴絲是否同樣的想法? 天涯并未將沈約思想展現。 琴絲又道,“達摩勸告世人,若有人知道六根不實,遍體求之,并不定處時,此人才算解佛語,知佛法?!?/br> 沈約點頭贊許。 這是修行中一個極為關鍵的認知! 現代世人以五蘊為實有,就是以六根認識出塵后形成的五蘊為真有,對于認知之外無法想象之事,或認為是神靈所為,或稱為荒謬迷信。 神靈非有,迷信更迷。 量子世界雖打破了世人的這些認知,讓一些世人明白微觀的玄妙和佛法說的因緣聚會很是相近,可大多世人仍舊執著宏觀,貪戀五蘊固有。 偶有清醒之人想要更近一步的認識,世俗總會制造出似是而非的幻相將世人重新拖回五蘊之中。 佛法講靜心,你想靜心尋找個安靜的地方?那沒問題,各種靜心課堂應運而生,瑜伽、禪定、普拉提,隨你選擇;各種露營、民宿、復古文化,任你挑選。 佛法講無欲,你想寡欲,那沒有問題,百萬的素食禪院,千萬的私密會所,都可以為你獨家訂制,你想欲就欲,想不欲就不欲。 過了幾天清心寡欲的日子又有寂寞,不想寂寞又怕壞了修行怎么辦?沒關系,佛媛歡喜禪就是為這種人準備著。 古代皇帝多少還有聰明者,自然知道教法的好,想修行又不舍欲望,尋求顯教不可得法門,密教其實也沒解決的方法,不過終究有人想出了方法。 只要思想大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你可以突破底線,底線自然不是你的束縛。 但那些人想出的方法的結果顯而易見。信者入迷更墮無明,行者早死進入惡道。 世上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更多的人是深入貪嗔癡以為是大修行,根本的原因就是以六根為實、五蘊真有。 唯有知道六根不實,認知為幻,才能真正扭轉觀念,真解佛語,入修行門。 眾人本對琴絲所言似懂非懂,但望見沈約思想展現補充琴絲之意,這才恍然大悟。 葉宣兒更是徑直道,“世人只有真正明白,靈明點和身軀是兩樣東西,但身軀所為,會決定靈明點的走向,才會有所覺醒?” 她說話時,暗界諸人無不凝神傾聽,有人更是露出振奮之情。 太多人都認為過不好這一生,才會放棄這一生,但他們若知道就和考試復讀般,如今的努力絕不會荒廢,是不是就會有另一番作為? 第2259節 機器接口和六入 人生的絕望莫過于再努力仍舊沒有希望。 世界是不公平的,因為有些人一次錯誤就會萬劫不復,有些人多次犯錯,仍舊能瀟灑快活。 世界又是公平的,因為世人的每次行動,都會被靈明點清楚的記錄! 靈明點的這種記錄功能,就是六道輪回的基礎。 生死薄、投胎轉世的權利不是掌握在閻王、孟婆和上帝的手上,而是因為靈明點的記憶產生不同的結果。 沈約說的不多,想的卻多。等他所想顯于人前,琴絲見狀點頭,“正是如此!” 望向眾人,琴絲解釋道,“靈明點就和靈魂般,是獨立于身軀的存在,這是經過末世人極多的實驗后證明的結果!而且末世人還通過實驗發現,靈明點的確刻錄了世人行為的記錄,并非一生,而是所有生?!?/br> 慧遠又念了句阿彌陀佛,心道佛說因果有報真的不假,那老衲遭遇此劫,想必是因緣早定,一念及此,頓時心平氣和。 暖玉訝然道,“靈明點上有很多世的記憶?” “不是很多世,是所有世?!?/br> 琴絲糾正道,“根據你研究的結果表明,一人的大腦是對此人今生有著全部記憶的?!彼蝗贿@么說,暖玉微有詫異,畢竟在這之前,她們彼此間是靠伏藏進行互相了解,哪怕經天子基溝通后,她們雖算熟悉,可仍到達不了如此了解的地步。 想到這里,琴絲向沈約望去,欲言又止。 琴絲搖頭道,“不是沈約向我提及你的此事,他看起來無所不想,卻終究還是考慮到旁人的隱私。顯教無所不顯,是說將自己的學識認知清楚顯示,而不是顯示旁人的隱私?!敝琅竦囊苫?,琴絲解釋道,“水輕夢入天子基前已大徹大悟,了知身心皆為障礙,是以身心無所掛礙,因身心無所障礙,是以覺知不依障礙,因覺知不依障礙,是以不用天子基溝通,就對你的一切了然無礙。水輕夢將所知無保留的留存,因此……我對你的一切全然了解?!?/br> 眾人默然,那一刻可說心情各異。 慧遠暗想,佛法不可思議,琴絲所言同樣不可思議,琴絲所言暗合佛法之意,可見對佛法了解并非泛泛。佛法博大精深,自己只精三經一論,只想前往蘇凈土,似乎有些狹隘。念及于此,反倒更增精進之心。 如夜星沉、張繼先都是道家高手,講求天人合一,可天人合一仍存人念,若非如此,夜星沉就不會始終思念婉兒,張繼先就不會就糾結因緣,等聽琴絲這般講解,倒有當頭棒喝之感。 大鵬一日隨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同壽! 這都是道教的豪言壯語,無數修道之人因此追求自由自在、不朽成仙,可哪怕如此,大鵬仍是憑風,日月終究傾頹,仍算是有所障礙,如水輕夢般身心無礙,了知了覺,著實是修道人都難以想象的事情。 葉宣兒卻是在想——暗界看似公開,實則亦重隱私。你按照規則行事,別人就不會查你的事情,可你若是違背了規則,那就喪失了隱私的保護,暗界就可以查到你的祖宗八代,直至問題的起因。 講求民主的社會,公開和隱私一直都處于微妙的平衡中。像沈約那樣的人著實少之又少,暖玉被侵犯隱私,不知會有什么反應? 不想暖玉只是淡淡道,“很好啊,這樣倒省了很多解釋的時間?!?/br> 眾人多少意外暖玉的態度,暖玉隨即回到靈明點的事情上,“琴絲,我所知曉的科技的確是如你說的那樣——仍舊停留在當世的研究中。根據許多臨終記錄,或者死而復生的記錄,都證明一個人在臨終時,他的腦海,會顯示此人的一生行為?!?/br> 隨即嘆口氣,暖玉略有遺憾道,“其實我想到了對累世記憶的研究,可惜樣本數量實在太少了?!?/br> 她的臨終實驗并不完備,死而復生的人其實并不多,死而復生,還能有所記憶的人同時不多。并非所有人都能記住自己的夢境,記不住夢境的人,自然記不住死亡剎那的景象。 如此一來,死而復生能記住發生一切的人都少之又少,若說還能記得很多世的人,可說是百萬無一。 琴絲立即看向沈約,“極少的人才能看到自己的前生。但據我所知,大修行者,可以看到自己前世的記憶?!?/br> 沈約補充道,“根據經書記載,真正的覺者,可在覺悟的時候,看到自己所有世的記錄?!?/br> 他們討論的絕對玄之又玄,可說是人類史上的突破發現。 琴絲沒有任何激動之意,顯然早對此早有結論,“根據佛經所言,世人皆有佛性,均有見到、證悟永恒的希望,可因為意塵的障礙不可見永恒。我們同樣可以這么認為,世人是因為身體的障礙,而無法觀察到靈明點的存在?!?/br> 暖玉隨即道,“因此人在臨終的時候,去除身體障礙的那一刻,才會發現靈明點的存在,也就會發現靈明點上的今生記錄,死而復生的人,因此才會瀏覽到自己一生的記錄?!?/br> 琴絲點點頭,“不錯,臨終,死而復生,假死等情況,都有類似的記錄。而這三者間的共性就是……” 暖玉接道,“寄生體和宿主產生了一刻的剝離!”她只能說琴絲的比喻很恰當,因為若非這種比喻,仍舊會讓人離不開思維的想象。 琴絲再度點頭,“不錯,世人的認知,多局限于釋家教法的五蘊之中。換句話說,世人的認知,都是基于六根的認知。我想諸位都知道什么是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币姳娙司屈c頭,琴絲緩聲道,“在釋迦觀點中,六根又叫做六入?!?/br> 眾人對此多是知曉,可琴絲隨即說的比擬讓一些人聳然,“我們在制造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時候,會給機器人設計輸入接口……” 這在現代是極為常見的現象,在場的現代人自然都知道這點,可眾人始終思索著世人、身軀、靈明點,寄生體、宿主、轉生,記憶存儲的事情,聽琴絲這么說,葉宣兒最先吃驚道,“你的意思是……人之軀體,同樣不過是一具設計好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