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警戒 第1493節
書迷正在閱讀:甘愿臣服、小醋精、心肝寵、悄悄、舊時春( 1v1 師生 破鏡重圓)、楊花落盡、即興偏愛、病美人和冥主先婚后愛了、職業反派[快穿]、姑娘今生不行善
不過記憶多出最直觀的證據卻是你的夢。 太多人的夢,是會重復的——重復一個在現實世界從未發生過,可在夢中變得異常頑固的夢。你甚至在夢的開頭,就知道夢的結局,但在習慣的推動下,仍舊會按部就班的完成那個夢。 那個夢算什么? 你的前生經歷?習氣的留痕?或者是獨屬于你,一段多出的記憶? 沈約聽到琴絲說很多人多出了記憶時,立即知道對于的暗界的人而言,這不是第一次發生的事情。 事實上,暖玉在將明界、暗界連同的時候,就將明界的一些人的記憶灌輸給暗界對應的人。 早在琴絲實施她的計劃前,暖玉就實施過類似的計劃,不過琴絲的計劃無疑更磅礴、規模更巨大——暖玉只是對特定的幾個人灌輸記憶,琴絲卻要捕獲六道輪轉的真正軌跡,然后讓所有人記得! 當世人以為只有這一生的時候,就會肆無忌憚的消耗,但當他們知道自己的業會對自身造成什么慘烈的影響后,他們的行為或許就會完全不同。 那時候,善惡有報才會真正的呈現在世人面前,讓世人警惕。 但在這之前,那些衰弱的精神,無疑是要被更強的精神取代。 琴絲利用伏藏,將天子基的能量傳送給明暗兩界,就是要讓那里的人,提前有個適應。為什么要選擇這兩地,道理也簡單,因為天子基的能量進入意塵后就會被消耗殆盡,琴絲目前只能利用伏藏空間將天子基的能量送達這兩地。 讀完沈約的思想,琴絲點頭道,“不錯,目前我只能這般實驗。當然了,我還在嘗試研究伏藏,看能夠在我、暖玉層面之間插入中繼站,但這不是當務之急?!?/br> 暖玉接道,“當務之急是……暗界的反應遠比明界要大?!?/br> 沈約皺了下眉頭,“明界的一些人,知道你們的作為,肯定要消滅你們。比如說李巨人……因為他認為你要消滅他們?!?/br> 暖玉笑笑,“李巨人在瘋狂的找尋我們的下落,不久前,還試圖攻擊我設置的一個誘餌地點?!?/br> 沈約暗想李巨人智商不差,若論賺錢的能力,恐怕比暖玉要強,可若論對科技的運用,只怕差得太遠。 在沒有得到琴絲的助力前,只是暖玉、石田秀子聯手,就將李巨人打的找不到北,如今得到琴絲的科技指引,李巨人在暖玉面前,近乎螻蟻一樣的存在。 “李巨人沒有成功?!?/br> 暖玉緩緩道,“但他沒有死心,開始竭力的渲染世界末日論,認為我們會導致末日的發生?!?/br> 在交流中,石田秀子始終沉默,這會兒終于說了句,“對他們來說,改變他們,的確和末日到來一樣?!?/br> 沈約看了眼石田秀子,又看看琴絲,暗想這兩人本是一人,可任憑誰,都難以將這兩人聯系在一起,dna技術也不行。 dna能測出血緣關系,可對六道輪轉的關系無能為力。 世人只因為一個血緣,就造出無數的隔閡,那若發現賴以支撐的血緣人,前世是世代仇敵那會如何來想? 在他那個年代,有種說法是——有人到這個世界是報恩的,有人卻是來討債的! 在重重的壓力下,血緣的維系cao作變得益發的艱難。 琴絲看到沈約的想法,立即道:“不錯,等到世界層次真正統一后,有些人會發現,他們拼命維系的親情在上個輪回中,是仇敵般的存在;有些人會發現,他們制造的斷頭臺,在下一世砍下了自己的腦袋;有人會發現,他們以為的享樂,會讓他們輪轉后極度的匱乏;有人會發現,他們的沉迷,會讓他們陷入下三道中不可自拔……” 眾人哪怕均有極為高明的認知,想到琴絲列舉的那些情況,仍舊心中警惕。 暖玉卻道,“腐朽的、終究要毀滅。帶領世人走向光明的,才應該努力的留存。我們還能發現,那些善良的人,開始真正的明白善良的真意;那些真誠的人,也會知道真誠對給他自身帶來怎樣的改變;擁有清醒、光明,不染這些屬性的人,終于有了屬于他們的平臺,世界不會因為貪婪而毀滅,而因真正的希望而前行!” 她們看起來是截然不同的角度,可真正的目標卻是一致的。 “在天子基的能量到達明界后,給一些人帶來了震撼,引發極大的sao動?!?/br> 暖玉繼續道,“但可以預知,只要天子基的能量停止向這面傳送,世人很快會回歸是‘正?!??!?/br> 提及“正?!?,暖玉多少有些嘲弄之意,“他們很快認為自己多出的記憶是不正常的,哪怕有少數人堅持,可最終,還是會整體趨同?!?/br> 沈約不能不說暖玉的看法極為精準。 都說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可世人卻忘記了一點,互聯網也是可以刪除記憶的。你以為互聯網的記憶是什么? 那不過是一堆后臺服務器上的數據,有權限就可以修改,抹去、添加……再加上蓄意的ps,偽造的信息,早讓這些數據到了極為混亂、更難分清真假的程度。 太多人開始依賴互聯網的記憶,最終的結果就是更快的喪失了自己的記憶。 “但暗界是不同的?!?/br> 暖玉振奮道,“他們經歷了一場記憶深刻的改變,如今暗界是由公會來決定一切?!?/br> 公會? 沈約想到了游戲中的公會。 暖玉肯定道,“是的,公會!那里選出了真正公平、經得起測試的人來擔當公會委員,實時的公布當下的進展,舉行全民表決,無論金鑫的叛軍,還是月神、將軍,都已被納入公會中?!?/br> 沈約聽到這些名字,倒是恍如隔日。他記得明界的金鑫還在1135年的空間層呢,但他不太擔心金鑫會如何,因此以金鑫的為人,到哪里似乎都可以混得明白。 “當天子基的能量傳到暗界后……” 暖玉露出了微笑,“他們卻很快適應了這種調整,因為他們比明界的人更清醒,當然,這也要得益于暗界李巨人的改造……” 第2228節 檔次和層次 說到和做到完全是兩回事。 世人喜歡去說,早忘記了、或者有意識的漠視言行合一。同時形成一種畸形的觀點——傻子才會按照說的去做呢。 釋迦讓人敬佩的原因是——他不但自己做到了,還將自己所得無私的話于世人,希望世人從中得到解脫。 他在遍布荊棘的道路上踩出一條路來,然后告訴眾人可以沿著這條路前行,而不是讓別人踩出一條安全的道路,自己安逸的通過。 沈約所思所想再現人前,眾人默然。 夜星沉輕嘆道,“很好?!彼麤]再說什么。 張繼先緩緩閉上了眼睛,神色益發的堅定。 暖玉喃喃道:“看來你沈約此行所得,比我們要多得多?!?/br> 沈約笑笑,“有得有失,無得方知?!?/br> 若是旁的和尚這么說,暖玉說不定將木魚丟了過去,可聽沈約這么說,她著實思索許久才道,“你這種境界,我暫時不能達到。我相信,這世人大多數人都達不到?!彪S即輕嘆道,“我們必須先有得,發現認清自我?!?/br> 沈約微微點頭。 這是修行的兩個層次。 《心經》有云,照見五蘊皆空后,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很多人見佛經總是強調空幻,因此認為既然空、幻,那就什么都不用做了,其實不然。 空中妙有。 破幻后覺知的是實相。 無所得因為具足。 具足就是圓滿。 既然一切都圓滿了,你還需要得到什么? 因此《心經》告訴你的是照見五蘊皆空后的一種圓滿之境。 是以《心經》所言境界比《金剛經》闡述的境況還要更上一層。心無所住仍有所住,但真正圓滿具足之時,去除四顛倒,進入真正常樂我靜的時候,心亦會空。 空現實相,空中具足! 大圓滿和真空虛是完全不同的境界,不過世人多是解空說空觀空執空,最終落入真空虛、大昏沉、大癡迷的境況而不自知。 龍樹就是察覺世人此點癡迷,才做《中觀論》傳世,就是要破除世人執空執有的癡迷思想。 這并非說《心經》比《金剛經》更勝,只能說佛說每部經文,是針對了不同層次之人說不同的法。 心若不異、萬法一如。 那心若有異呢?萬法說不定搞出個億萬法出來,不知歸一,越走越迷。 因為世人認知層次不同,佛經方有諸多層次的說法。 對常人而言,以六根去塵修法,就要住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來修,不以此修,難以見道。聲聞乘、緣覺乘的修法均屬此類。 但對菩薩而言,再要繼續修行,就要依《金剛經》宗旨,舍棄對這六根的執念,不然《金剛經》何以說“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釋迦是在苦口婆心的告訴眾多至菩薩境的弟子——你們已經到了二年級的層次,就不要再在幼兒園的檔次癡迷了。 不過世人恰恰相反,總喜歡做著小學生暴打幼兒園孩童的事情。 檔次和層次的區別是,層次是臺階,檔次是臺階上的花紋。 沒有檔次,你仍舊可以拾階而上,但沒有層次,你卻只能止步不前。 暖玉知道沈約的深意,可做不到,她知道大多世人同樣做不到,因為世人連對自身的認知都處于懵懂之中,如何能了解清晰實相的不可思議? 真正明白、證得實相的修行者又會對這種“癡得”棄如敝履,徑直進入一維空間。 因此暖玉、石田秀子帶暗界走的仍舊神農他們的路線——向四維發展。 沈約所想被天涯再現人前,但這一次,沈約有所預測——天涯不會將緯度的事情顯于人前。 果然,天涯就是這么做的。 沈約暗想,天涯竭力的希望沈約用佛法來印證琴絲、暖玉她們的科技,卻不太希望沈約的科技觀點影響到琴絲和暖玉。 “你猜對了?!碧煅幕貞?。 沈約再想,因為天涯覺得,哪怕神農他們都是作繭自縛,因此要打破神農他們的認知,世人才會更有突破?既然如此,天涯就不希望神農他們的認知約束琴絲。 這看起來是極為乖張的念頭,畢竟神農他們制造了創世鏡,達到了世人難以企及的層次。對正常人而言,學習神農他們,站在巨人的肩頭,無疑是牛人的方式,但天涯不這么認為,因為它和人類終究不同。 可天女既然創造了創世鏡中沒有的天涯,天女的認知超過神農他們,并非沒有可能。 天涯再道,“你又想對了?!?/br> 眾人不由看向沈約,他們看不到天涯,可知道天涯是在和沈約交流什么。 天涯隨即道,“我和沈約交談的事情,屬于靈山會心一笑那種,我不說出,是怕這些事情反成你們的障礙,還請諒解,不信我,你們可以問問沈約?!?/br> 沈約緩緩點頭。 眾人釋然。 他們各有千秋,但均信沈約,這本來也是個奇跡。 暖玉因為相信,并不追問,只是道,“因為我們設計系統的獨特,當琴絲將天子基的能量傳至的暗界的時候,暗界的反饋比明界更多、也更真實。很多人都有了前世的記憶?;蛘呖梢哉f,他們有了宋時的記憶,甚至更前的記憶。越來越多的記憶匯聚中,我們竟從中得到了你沈約的行蹤?!?/br> 沈約略有意外,隨即道,“有宋時的人見過我,將這段記憶帶到了八百年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