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警戒 第1460節
書迷正在閱讀:甘愿臣服、小醋精、心肝寵、悄悄、舊時春( 1v1 師生 破鏡重圓)、楊花落盡、即興偏愛、病美人和冥主先婚后愛了、職業反派[快穿]、姑娘今生不行善
沈約突然道,“在修行實踐中,有種感知叫做空無邊處定?!?/br> 那個聲音罕見的沉默片刻。 始終是一個聲音在和沈約交談,可沈約卻知道,其實是有無數個神農在和他交談,而這些神農里面,就可能有他所在世界的一個神農。 這些人就是創世鏡的發明者,但他們的一些人在進入創世鏡后,迷失其中,不停的分裂。 一個人如果認知不停的分裂,就會陷入癡狂的境界——因為他想維護住自己的所有,偏偏那些分裂不允許他那么做。 分裂趨近于獨占! 神農也不例外,分裂后的神農,陷入迷惘掙扎的階段。他知道黃帝、蚩尤他們的所為是不正確的,可他無法阻止他們,也找不到真正正確的方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救出那些因三香而受害的人類。 三香為什么存在?如今看起來清楚顯然。 當年最高統一的神農他們,對人體基因了如指掌,可以創造出完美的人體。他們雖然遺忘了很多,但記住的點滴,就足夠他們創造出驚世駭俗的變異體——他們根據曾有的記憶,創出了有缺陷的人類。 那些有缺陷的人類,在所處的世界中,都是呼風喚雨的存在。 神農雖然迷惘,可他終究是完美人類中、將綜合技能點加到最高的人物,他從心而行,最終找到了離開創世鏡的方法,融入那個聲音中。 那個聲音看似一人,實則是太多高科技人員的匯聚,他們多人面對沈約一個,自然如超級電腦對人類般,少有回答障礙,因此那個聲音傳來的雖然緩慢,卻未和沈約中斷過交流。 不過中斷還是出現了。 對方顯然在激烈的探討一個問題,暫停了和沈約的交流。 片刻,那個聲音終于道,“你既然想到了空無邊處定中認知的世界,那你有沒有想到……宇宙的循環?!?/br> 沈約腦海中光亮大閃,“成、住、壞、空?!”他幾乎是迸出了這四個字,隨即想到了更關鍵的問題?!霸趧撌犁R的世界越來越多的時候,實際上世界是處于壞的過程中,壞的過程,導致吞噬你們世界的黑洞產生?” 微有凝頓,沈約腦海中的概念益發的清晰,“世人只能觀測到黑洞,無法發現白洞,是因為在發現白洞的那一刻,觀測世界就會整體崩塌,而你們遇到的黑洞后接連的白洞,實際上是世界由壞、到空的一個環節。黑洞吞噬所有破碎的世界,最后轉移到白洞那頭的空,而如果這個過程繼續的話,那應是白洞繼續噴薄出物質,再度完成世界的成,這也就是新世界的生?” 第2166節 不生不滅 沈約說的略有繞口,但他對自己的結論很是清楚。 成住壞空! 這是釋家對宇宙的解釋,在釋家認為,不但世人有六道輪回,宇宙的生滅同樣是個循環,先是宇宙的誕生(成),然后是宇宙的穩定(?。?,再是宇宙的瓦解(壞),再到宇宙的消亡(空)。 早在幾千年前,釋迦就提出了宇宙的循環觀,而當代的人類,卻在糾結眼前的得失、甚至對死亡因為畏懼或選擇忽視,或選擇將自己的命運交在別人的手上。 他們不知道的是——別人對此同樣的無知。 宇宙自然也是會消亡的。 現代科學的確有這個結論,可現代人自然無法觀測到宇宙的消亡。原因很簡單,一來人類的生存史對宇宙而言,不過是滄海一束。二來是人類始終在宇宙中,如何能觀測到宇宙的滅亡呢? 那聽起來就像一個人可以觀測自己的死亡般不可思議。 當然了,影視中鬼魂是可以觀察到自己的死亡?,F實中,這是不存在的,只是人類給自己最后一個悔改機會的幻想。 但世人的確是可以觀察到自己死亡的。 修行者可以做到這點。 人由五大形成,因此在死亡過程中,就是五大分解的過程,在大雪山密宗教法中,對死亡過程就如影視慢鏡一樣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沈約對此清晰了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他若不是對自身的這些過程清清楚楚,如何能明晰的觀察到世間諸多微妙的變化?但哪怕是他也沒有想到過,世人居然可以完成對宇宙消亡的一個觀測! 神農他們,做到了這點! 在得到神農提醒后,沈約對神農提及的那些匪夷所思的變化,倏然有了清晰的認知。 一切不過是成住壞空! 神農那些人居然經歷了宇宙住、壞、空……甚至到宇宙誕生的四個過程。 住在宇宙中的超緯人類終于擺脫了身體的束縛。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老子早就清楚明言,世人一生忙碌,不過是為身軀而活。 世人不過是身軀的傀儡。 釋家對人體稱做臭皮囊,道家覺得這是隱患,俗家認為這是樂趣的源泉。神農他們終于干掉了這個隱患,以類精神狀態存在于世間。 然后神農他們,才會專注于對宇宙的求索。 他們發明了創世鏡,本來是希望通過微觀來驗證宏觀,可不想創世鏡的宇宙,竟和他們所在的宇宙仍是一體。 他們復制了宇宙,并沒有創造宇宙! 這和人類可以種植大米,無法創造大米仿佛! 神農他們在創世鏡中觀察宇宙的終極變化,不想創世鏡內的宇宙竟會急劇的分裂,那時候他們知道問題,卻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在創世鏡內宇宙不停分裂的過程中……” 沈約推測道,“你們的整體宇宙,實際上處于成住壞空循環中的壞的階段,這才引發了那個超級黑洞的產生。宇宙壞盡,就會被那個黑洞完全吞噬!” 那個聲音立即回應道,“很好,請說下去?!?/br> 聲音緩慢,卻有期待?;蛟S是因為經歷太久空間的長河,他們不但等到了一個能和他們交流的人,這人還能理解他們的一切。 寂寞的世人,向所有人敘說自己的一切,希望得到那些人的理解,但他們并沒有意識到——他們都不理解自己,如何能指望旁人來理解自己? 那種所謂的理解,或許更像是一種共鳴。 綠茶、中央空調對你其實不理解、不共鳴,但他們知道裝作共鳴、順著你心意就能帶來好處,因此他們假裝理解,其實內心始終是不屑的態度。 理解不過裝出來的,裝出的理解骨子里面,卻是自以為看透的鄙夷。 當鄙夷顯露,曾經信任的理解,反倒成為最慘痛的傷害。 因為這些傷害,世人開始想方設法的不讓旁人理解自己的內心,隔閡因此而生。 然后世人想方設法的產生隔閡。 但人類真正讓人向往的交往,不應該是坦誠相待嗎?不應該是齊心一致,為人類走出個光明的未來嗎? 沈約聽出那個聲音中的期待,“當黑洞完全吞噬了你們宇宙的一切,就會轉給白洞形成一切。在形成前,宇宙處于空的狀態,這也是你們為何進入了一個極空領域的原因。然后就是白洞將黑洞粉碎的一切轉化為宇宙的起點,再度誕生出一個宇宙?!?/br> 微有嘆息,沈約感慨道,“你們的確是進入了一個更高緯度的認知。在四維角度,你們可以看到宇宙的壞,宇宙的空,甚至參與到宇宙的形成中。在三維內的你們,只能發現宇宙的住、壞,卻無法觀測到宇宙的空、成!” 沈約對緯度終于有了清晰的了解。 二維宇宙的人類,固定的按照線性運作,三維宇宙的人類,在宇宙“住”的階段,對宇宙內一切cao作,近乎無所不能。 而四維宇宙的人類,卻可以置身宇宙外,觀測宇宙的空、成! 那個聲音感慨道,“你這片刻的頓悟,竟和我們許久的求索,不謀而合?!?/br> “但創世鏡的宇宙仍沒有壞,那你們就還是處于空?!鄙蚣s察覺到這微妙的變化。 那個聲音解釋道,“這是因為,我們處于一種不生不滅的境況?!?/br> 沈約訝異。 他聽到不生不滅,立即想到心經中的經文——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對方說的不生不滅,和心經所言可有關系? 那個聲音繼續道,“我們有一半到了一個極空的空間后,還有一半仍在黑洞吞噬的范圍內。這種狀況超過我們的預期,甚至可說極為糟糕,可幸運是——量子糾纏法則依舊生效!” 沈約喃喃道,“這就是你們和我相隔無窮遠,仍舊能和我聯系的原因?” 那個聲音贊道,“正是如此!我們失敗了,但是沒有放棄。我們仍舊在聯系彼此,試圖破解這個危機?!?/br> 沈約同樣贊許對方的堅韌不拔。 “然后我們發現我們一半到了四維,一半仍在三維,我們竟然同時處于宇宙壞、空的境地,但只要我們仍舊處于空,那我們曾經宇宙就會維系在壞中,而不是徹底的毀滅?!?/br> 那個聲音感慨道,“這就像產生一個新玩具需要破舊玩具的零件般,只要我們不產生需求新玩具的念頭,破舊的玩具,就不會被徹底的摧毀?!?/br> 第2167節 兩極 當你沒有新的需求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舊的習慣還是可以維系的。因此當誘惑不出現的時候,婚姻哪怕是一潭死水,仍舊看起來可以維系。 但當你有了婚外情的念頭后,你就會發現你看似天長地久的婚姻在加速的破滅。 那個聲音以新舊玩具的迭代來比喻宇宙的循環,倒是極為通俗易懂。 大道至簡。 當大道用誰都不明白的方式在描述的時候,其實更可能是描述那人,也不知道大道的本質。 因此當你看到一些人推之以命,用天機不可泄露來不想讓你明白的時候,你就應該知道,對方哪怕不是騙子,最少也是稀里糊涂的。 沈約了解的比對方的譬喻更加的深刻,“如果宇宙注定是成住壞空的循環,宇宙未壞死,那宇宙就不新生,同理可知,宇宙不新生,宇宙就不壞死?!?/br> 這和繞口令般,沈約隨即發現最關鍵的一點,“你們如何讓宇宙不新生?” “我們全體形成一個鏡像,一半在黑洞的吞噬極,一半在白洞的產生極?!?/br> 那個聲音的想法做法讓沈約嘆為觀止,“然后我們兩極無限的延展,就會讓黑洞的吞噬過程產生延緩,如此一來,只要我們兩極保持這種狀態,就會讓宇宙的壞,維系在不被吞噬的程度?!?/br> 沈約立即道,“只要你們拉伸的速度和黑洞吞噬的速度仿佛,那黑洞就始終無法吞噬創世鏡中的宇宙?!?/br> 那個聲音感嘆道,“基本如此?!?/br> 沈約又道,“但你說你們的存在會因為和我的交談而改變?!?/br> 那個聲音坦誠道,“為了維系這種微妙的均衡,我們駐空的過程實在太長久了,久到世人無法想象的程度。因為空,所以我們無資源可借?!?/br> “你們不能利用白洞的資源?”沈約問了句。 那個聲音苦澀道,“當然不能,我們處于不生不滅的情況,白洞卻處于將生未生。只要我們借用白洞的資源,實際上是引發白洞的生機,引發宇宙的新生,那就意味著鏡像那面的宇宙,無論如何,都要徹底毀滅?!?/br> 沈約微有揚眉。 那個聲音繼續道,“我們處于極點的狀態前,已然耗用了固有的太多資源,到如今維系這種平衡已經極為艱難,和你通信看起來簡單,卻是個極為耗能的過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