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警戒 第1287節
書迷正在閱讀:甘愿臣服、小醋精、心肝寵、悄悄、舊時春( 1v1 師生 破鏡重圓)、楊花落盡、即興偏愛、病美人和冥主先婚后愛了、職業反派[快穿]、姑娘今生不行善
石田秀子眼角抽搐,“你的意思是……”微微吸氣,石田秀子才能說下去,“你覺得我就是琴絲?” 答案石破驚天卻又像早在暖玉的意料中。 “是!” 暖玉只回了一個字,可肯定十分。 第1901節 巧合vs輪回 琴絲就是石田秀子? 暖玉提出這個假想的時候,確定無疑的模樣。 石田秀子看起來波瀾不驚,喃喃道,“謝謝你這么高看我,可是……” “你在擔心什么?” 暖玉沒有責怪,只有鼓勵,“如果你同意這個設想,那我們可以進行同頻驗證,將你和琴絲假想體建立聯系。不止地形可以利用大數據還原,人也可以這般還原的,我們獲取的琴絲的數據,已經可以支持我們做一個模擬人物,然后進行同頻實驗,讓你更快的和古代的琴絲產生聯系?!?/br> 微有沉吟,暖玉自信道,“這和招魂仿佛,但比招魂更有科學依據?!?/br> 滿是期待的看著石田秀子,暖玉很有信心道,“你若真的是琴絲,同頻會加速你們的匯合,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那時候的你,會記得琴絲曾經留下的一切線索,更有助我們聯系到沈約,聯手破解所有的秘密?!?/br> 微有遲疑,暖玉又道,“哪怕你不是琴絲,這種實驗只會對你造成某些精神干擾,記憶的一些錯亂?!?/br> 略有思索,暖玉認真道,“我相信,以你強大的精神力,對這種干擾只會稍有不適?!?/br> 不同人對干擾的反應是不同的。 有些人脾氣暴躁、一點就著,有些人卻能很快的平復情緒。 修行者的情緒多是處于極穩定的狀態,石田秀子雖然不是修行者,可她意志的堅韌,絕對是世上少有。 石田秀子喃喃道:“你讓我想一下?!?/br> 暖玉蹙眉道,“你怕什么?”她敏銳的感覺到這點。 石田秀子澀然道,“或許人老了,想的就多的緣故?!?/br> 暖玉忍住去搜尋對方思想的舉動。 思想搜尋是個極為高明的科技手段,可這種手段落在別有用心之人的手上,只會成為災難。 暖玉會這種技術,卻不濫用。 最少面對朋友的時候,她尊重對方的秘密。 她當石田秀子是朋友,她的朋友并不多,因此她格外珍惜,只是提醒道,“我們已沒有了退路。我也相信,你早就明白一個道理……” 微吁一口氣,暖玉強調道:“面對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真正前提!” 石田秀子喃喃道,“我知道,可真正的認知自己,絕非那么容易的事情?!?/br> 她蒼老的面孔似帶著迷霧,迷霧中,隱約有憂慮閃現。 …… 石田秀子和暖玉交流的時候,琴絲同時在和水輕夢在交談。 “認知別人不容易,認知自己更是難上加難?!?/br> 琴絲低語道,“自從知道靈明點的玄奧后,很多人都陷入迷惘中。實驗進行的越深入,讓太多參與的人反倒有驚怖的感覺?!?/br> 沈約聽得到琴絲的言語,但他沒有參與。 他在垂拱殿前,正傾聽著張繼先敘說著夜浮生的往事。他曾聽過張繼先說過一次,這一次再度聽聞,內心悲涼中又有著極度的凜然。 看著微有皺眉的方臘,沈約早就想到了一個可怕的可能,他不想那個可能變成現實,可如今的他,知道這個可能正無限的接近現實! 像崔念奴這種女人,沒有收獲,絕不會在這里聽一個人講故事的。 一個人若是發現,自己不是那個讓自己驕傲自豪的人,他會變成什么樣? 沈約想到這些的時候,皺著眉頭。 夜深沉,模糊了太多人的面孔。 雖然火把在四周悄然的點起,可略帶恍惚的光明照到許多人臉上,變得明暗不定。 琴絲提及靈明點玄奧的時候,看著的是幻影中、跳躍火光下照到的方臘。 方臘大義凜然。 很難有人質疑方臘的為人。 琴絲想到這里的時候,輕嘆一聲。 水輕夢倒有些不解道,“你們為什么要恐懼?”隨即強調道,“面對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真正前提!難道不是嗎?” 她對這個結論十分肯定。 只有直面問題,而不是冷面對待提出問題的人,才是真正的解決。 可惜的是,太多人始終不明白這個道理,或者說,他們裝作不知道這個道理。 一個人最難的本是面對真實的自己。 琴絲半晌才道,“因為我們發現很多靈明點有著很多次的人生記憶,有的人這輩子是個善人,但上一次靈明點所入的身體中,卻是無惡不作。有些這輩子是個窮兇極惡之人,可上輩子,卻是人人稱頌的大善人?!?/br> 輕嘆一口氣,琴絲無奈道,“你若是這種人,你會怎么做?” 這是個難題。 太多人無法面對的難題。 水輕夢卻是毫不猶豫道,“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要說前生之惡,哪怕是今生之惡,當下只要肯改過,朝聞夕死,都有裨益。沈約對趙佶所為,不正是解釋了這個問題?” 琴絲微怔,“可一個人若是十惡不赦之罪呢?” “你是說方臘?你覺得他前世是個惡人?就是那個方大民?”水輕夢何等聰明,早想到這點。 一言落,琴絲默然,半晌才道,“越是高傲之人,越難忍受自己的瑕疵。若方臘真是方大民的話,他不能解決自己的這個問題,那結局如何,絕不樂觀?!?/br> …… 張繼先終于說完了夜浮生的往事。 眾人聽聞這段詭譎的過往,驚異中帶著唏噓、感慨中又有著不解。 驚異的是奇人果然有奇事,張繼先的經歷,他們不要說聽說,想象都難想。唏噓的卻是——大錯鑄成,張繼先看起來真心改過,這才在眾人面前敘說往事,不解的卻是,這終究是八百年前的事情,崔念奴讓張繼先說出經過有何用意? 見崔念奴望來,方臘冷冷道,“故事說完了?”他握緊了薄劍,見沈約很是凝重,方臘才一忍再忍,可聽到最后,方臘卻感覺崔念奴用心險惡。 “道長的故事講完了?!贝弈钆坏?,“但這個故事并沒有終結!” 方臘冷冷道,“你又知道?” 崔念奴肯定道,“我當然知道。真神佑我,賜我明心!” 真神上有光芒閃爍。 崔念奴驀地喚醒真神,讓眾人詫異,崔念奴隨即道,“我崔念奴如今知曉夜浮生、方大民和崔奴兒的今生經歷。若有謊言,天打雷劈!” 真神臉色發紅。 眾人驚奇中又帶著期待,他們本以為夜浮生一事是件無頭公案,沒想到故事居然還有續集。 第1902節 通靈 在現代說什么前生今世,多少有迷信之感,但在眼下的宋朝,前生輪回倒讓眾人覺得可信。 華夏自漢時的白馬馱經以來,佛教的輪回說就極為盛行。 歷代君王,多少會拜佛求福,大舉興建佛寺發揚佛教,善意不善意的倒是難講,可諸多帝王希望以此功德,得佛庇佑的心思昭然若揭。 若非信輪回真有,君王如何會有那般“虔誠”的作為?甚至不惜請大修為者、高僧千里迢迢的趕赴帝王居所宣揚經義? 可那些帝王享受的久了,始終不明白一個道理——糾正行為是要付諸行動的,而不是聽聽就算的。 不然梁武帝、達摩對答的時候,也不會出現極為滑稽的一幕。 梁武帝自認舉國修建寺廟、抄印佛經、供養僧尼,是帝王中前所未有的舉動,向達摩炫耀,問達摩——我做的功德在世上算是什么水平呢,能不能進前三呢? 結果達摩直接說了句,“無有功德!” 梁武帝不想達摩連入預賽的資格都不給他,心中氣惱,和達摩不歡而散,卻不知道達摩真正的用意是——你不過是富翁施舍給乞丐一些財物的心理,自我感動后就覺得自己站在正義的一方,卻不知道你的行為對己養成癡迷情緒不能自拔、同時又讓太多人形成不勞而獲的習慣。我不說你在造孽都是慈悲為懷了。 梁武帝自覺得終身信佛、結果反倒深陷癡迷,落個最終餓死的結局,世人自然有太多對正法不知,執于邪念不能自拔之輩。 因此輪回一說,眾人雖然不懂道理,可在眾人心中,對此事真實的存在卻是深信不疑。 方臘眼角微有跳動,突然道,“真神佑我,賜我明心!” 真神閃亮,方臘隨即道,“我方臘之前從不知夜浮生一事,絕無謊言?!?/br> 一言落,眾人向真神望去,就見真神仍是紅臉,暗想方臘說的是真話。 在場眾人,若非真正昏聵之輩,多少感覺有點巧合。 方大民、崔奴兒…… 方臘、崔念奴! 這四人名字的關聯難免讓有心人浮想聯翩,不由暗想方臘、崔念奴莫非是方大民和崔奴兒的轉生? 雖是這般想,可并無人說出來。 只要不是傻的臣子,終究不會當著趙佶的面,敘說方臘的不是。 崔念奴咯咯笑道,“方臘,你這般發誓,可是想到了什么?這才當眾表明態度?” 方臘冷漠道,“你莫要告訴我,讓張繼先敘說八百年前的往事,用意就是說你是崔奴兒轉生,而我就是那個方大民!” 一言落,眾人反倒吁了一口氣。 他們多有這般猜想,聽方臘主動說出、問心無愧的樣子,倒感覺此事的確有些荒謬。 不想崔念奴看了眼眾人,一字字道,“你說的不錯,你前生就是方大民,我前生就是崔奴兒,因為你的貪婪害死了我,今生,本來輪到我向你討債,因此我才說,我無論殺了你身邊的什么人,你都不能殺了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