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警戒 第1141節
書迷正在閱讀:甘愿臣服、小醋精、心肝寵、悄悄、舊時春( 1v1 師生 破鏡重圓)、楊花落盡、即興偏愛、病美人和冥主先婚后愛了、職業反派[快穿]、姑娘今生不行善
他兩面做人,不得罪沈約,又想先和童貫通氣一下,失魂落魄的要離去,沈約輕聲道,“節度使似乎將此行的主要目的忘了?!?/br> 劉延慶一驚,想起此行的確另有事情,內心訝異沈約的判斷,強笑道:“童貫大人有一事相詢,托卑職轉問?!?/br> “童大人看起來事務很是繁忙?!鄙蚣s含笑道。 劉延慶不解道:“沈公子何出此言?” 沈約淡然道,“他若不忙碌,如何會始終讓旁人傳話,不能親身前來?” 一言落,劉延慶臉色改變。 在以前,這簡直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沈約雖然是京城紅人,可不知為何,始終沒有官階,而童貫身為樞密使,等同宰相,如今沈約看似想要在念奴嬌常住,早引發許多人的非議和想象,眼下沈約更是如此狂妄,竟讓朝廷的一個宰相到青樓和他議事? 這成何體統? 但沈約越狂,劉延慶反倒益發不敢得罪,賠笑道,“公子恐怕不知,金人突然撕毀盟約,竟對大宋興兵!” 韓世忠震驚。 一方面因為沈約方才就預知到劉延慶前來是為了軍情,另外一方面,卻是想到金人興兵,生靈涂炭在所難免。 沈約居然很平靜,“那又如何?” 劉延慶看著沈約,如同看個白癡般,“沈公子,是金人出兵啊?!?/br> 沈約思索半響才道:“是啊,是金人出兵,不是夏人出兵,我聽的清清楚楚?!?/br> 劉延慶如今肯定沈約是個軍事白癡了,若不是白癡,聽到這種國家大事,如何會這般反應? “金人出兵,童大人問我作甚?”沈約再道。 劉延慶嘆息道,“只因幾日前,沈公子以崔念奴乃金人細作之名,封了念奴嬌?!?/br> 沈約皺眉道,“金人當然不是因為這個理由出兵?畢竟消息往來,很需時日。要因為崔念奴出兵,最少要在數月之后了?!?/br> 劉延慶暗想你到如今,終于說出有點理智的話了,雖然聽起來仍和白癡般。 金人如何會為一個女人出兵? 他倒不知道,古往今來,為女人出兵的事情也是有的。 “金人出兵,自然不是因為沈公子的緣故?!?/br> 劉延慶沉吟道,“金人出兵,是為了張覺一事!” 沈約思索道,“張覺應是個男人?” 劉延慶暗自搖頭,心道你腦子里想著的怎么盡是男女之事,怪不得在念奴嬌辦公荒唐事情,也被你做了出來。 朝廷如今有公相、隱相、媼相、使相,如今再加上你這個青樓之相,實在沒有最荒誕、只有更荒誕。 雖然腹誹,劉延慶終究還是道,“張覺是個遼人?!?/br> 沈約靜待下文。 劉延慶見沈約一無所知的模樣,解釋道,“張覺在遼國入仕,官至遼興軍節度副使?!?/br> 沈約應了聲,“那倒和劉節度使仿佛?!?/br> 劉延慶嚇了一跳,忙道,“卑職如何能和張覺比擬?” 沈約反問道,“劉節度使比張覺強些呢?還是不如一些?” 劉延慶額頭冒汗。 在他看來,這絕對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 半晌,沈約笑道,“隨口一問,節度使何必當真?讓我們繼續說說張覺吧?!?/br> 劉延慶一顆心七上八下,猶豫片刻終道:“金人攻遼的時候,張覺投靠了完顏宗翰?!?/br> 沈約喃喃道,“完顏宗翰?” 在上京事變中,完顏宗翰可說是個關鍵人物,他沒想到很快再聽其名。 他早就有個疑問——永劫城實驗后,賽月、趙佶、李斌都有了后世的記憶,這是個極為奇特的現象,說人有前世記憶很尋常,但說人有后世記憶的卻并不多見。那完顏宗翰呢?此刻的完顏宗翰,是否有后世的記憶? 還有楊幺、完顏烈等人,如今的結局是? 劉延慶見狀,試探道,“沈公子認識完顏宗翰?”見沈約居然點頭,劉延慶吃驚道,“公子如何會認識完顏宗翰?” 沈約笑笑,“我需要向節度使稟告此事嗎?” 劉延慶忙道,“卑職不敢?!笨呻S即道,“聽聞金人眼下出兵,是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各領一路大軍。朝廷正為如何說服金人收兵為難?!?/br> 沈約聽出劉延慶有鼓動他為國盡力之意,只是道,“張覺投靠完顏宗翰,如何會讓金人出兵?難道說……” 他本不知道原因,可說到這里的時候,其實想到了緣由。 很多時候,歷史反復不過是某些人性的徘徊。 “張覺后來又投靠了宋人?”沈約推測道。 第1697節 欲取先予 劉延慶對沈約的觀感很奇特,他感覺沈約一會兒像白癡,一會兒又像智者,因為沈約有時候稀里糊涂的,有時候又很清楚。 他不知道不止他是這般觀感,基本和沈約交往的人都是這般感覺。 聽沈約說張覺投靠了宋人,劉延慶暗自奇怪,心道你這般稱呼,難道不將自己當作大宋子民嗎? 沈約腦海中想到了張覺投靠了宋人,基本將張覺事件預測清楚,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沈約又道,“收留張覺當然有些好處?不然宋人沒有必要因為張覺得罪金人?” 劉延慶有些支吾。 韓世忠一旁道,“我大宋自太祖立國來,素以燕云十六州在異族之手為憾事。當年太祖曾在內府庫專置‘封樁庫’,儲備錢財,放言或用封樁庫的錢贖回十六州,或將庫內錢財用于軍需奪回這些失地?!?/br> 沈約點頭道,“不想韓兄還知曉這段事情,倒讓我茅塞頓開?!?/br> 劉延慶本來不耐煩韓世忠的說辭,見沈約贊賞,改口道,“世忠知兵,見識也是……極好的。當年世忠曾和遼人有過交手,大敗遼人?!?/br> 沈約很有興趣道,“倒沒聽韓兄說過這段往事?!?/br> 韓世忠反有愧色,“敗軍之戰,何足言勇?” 劉延慶的臉色微有不自然。 沈約見狀,立即想到——韓世忠參與和遼軍交戰一事,想必是宋軍潰敗,韓世忠獨取孤勝,但與大局無補,這才讓韓世忠內心不安,不能請功。 不過往事在劉延慶嘴中,潰敗中一勝還是很有亮點的。 這本是每個人的底線不同。 有些人覺得沒幫人就很不安,但有些人卻覺得我少坑幾個人,都是在行善了。 念及此處,沈約不再追問,只是道,“張覺一事和燕云十六州有關嗎?” 韓世忠贊道,“兄弟聞音知意,實在聰明。不錯,張覺正和大宋收取十六州一事有關,我大宋朝廷因祖宗家法,始終以收復燕云十六州為頭等大事。大宋和金人合擊遼人,盟約也以取得燕云十六州為重。不過……”向劉延慶看了眼,韓世忠欲言又止。 沈約倒沒什么忌諱,“宋人的兵力不要說不如金人,哪怕連遼人都是不敵的?” 他做出這點判斷絲毫不難。 若是此刻宋兵不遜遼人,如何會對金人興兵惴惴不安? 再說根據歷史,宋朝在一年內,就近乎被金人滅國。 宋朝疆域遼闊,短短一年內土崩瓦解,可見內在的腐朽。 劉延慶暗自變色,心道你雖是天子面前的紅人,但這話若是傳到天子耳中,只怕你是吃不了、兜著走。 韓世忠凝重點頭,簡單道:“我大宋沒有取得十六州,反倒是金人為宋人取得這些地域,因為海上之盟的約定,金人又將十六州送與大宋?!?/br> 劉延慶勃然變色,忍不住道:“世忠如何這般說?” 韓世忠沉默下來。 沈約反問道:“這不是事實嗎?” 劉延慶面紅耳赤,一時不能言語。 要知道無論童貫、蔡京、梁師成乃至高俅,都因為收復燕云十六州有所封賞。 太祖趙匡胤不能完成的壯舉,被趙佶做到,此事對趙佶而言,更像是強心劑,對趙佶、童貫這些自欺欺人的君臣而言,過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 近乎乞討得到的燕云十六州被趙佶等人渲染為明君的不世之功,而韓世忠說出真相,卻戳破了大宋朝廷的顏面,讓劉延慶如何不驚? 沈約笑道,“我等私下交談之語,想不會傳到他人之耳,劉節度使,你說是不是?” 劉延慶聽出沈約的警告之意,強笑道:“那是自然?!?/br> 沈約又道,“金人既然將十六州送與宋人,張覺如何會和十六州扯上關系?” 韓世忠解釋道,“金人歸還我大宋十六州是陸陸續續的,因為他們要遷徙十六州的百姓,歸還給大宋的多是空城!” 劉延慶惴惴不安,暗想這些話若是傳至朝廷,我等都有罪過,恨不得割了自己的耳朵。 沈約點頭道,“金人倒不肯吃虧。有人方能興旺,此點絲毫不假?!?/br> 人口也是資源! 這是個近乎冷酷的事實,卻始終被統治者遮遮掩掩的不肯明言。 在他的那個年代,很多國家的人口都處于停滯甚至負增長的階段,無數統治者有感人口資源匱乏,都想方設法的鼓勵人口增長。 韓世忠點頭道,“遼國滅亡,但遼人仍在,平州處于長城內,本屬十六州范圍,卻被金人劃了出去,設為金人的南京,扼在遼東、燕山府的要道上,讓張覺鎮守平州。表面上,平州的作用是收編遼人的降兵百姓?!?/br> 沈約“哦”了聲,明白道,“實際上,金人掌控了平州,進攻退守,都是游刃有余?!?/br> 韓世忠目光微亮,贊道,“兄弟這般遠見,實乃領軍之才?!?/br> 劉延慶暗中想到,近墨者黑絲毫不假,這個韓世忠跟隨沈約幾天,就學會了討好的本事。 他并不知道,韓世忠疆場之將,深知用兵之法,聽沈約一言,就知道沈約是從大局分析,這本是領軍之人必備的眼光。 而劉延慶不過依仗屬下的勇猛,自身卻著實沒有太多軍事才能,這才對韓世忠、沈約所言如鴨子聽雷般。 沈約笑道,“韓兄過獎了,我不過是得韓兄提醒,才想到這點,眾人獨醉,韓兄卻醒,才是非一般的本事?!?/br> 他知道靖康之難中金人一舉滅了北宋,對即將到來的戰役自然不算樂觀,但見韓世忠仍有明睿的分析,暗想北宋滅亡最大的關鍵是——是一幫蠢貨在統領,若讓韓世忠領軍,局面說不定能有所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