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警戒 第1125節
書迷正在閱讀:甘愿臣服、小醋精、心肝寵、悄悄、舊時春( 1v1 師生 破鏡重圓)、楊花落盡、即興偏愛、病美人和冥主先婚后愛了、職業反派[快穿]、姑娘今生不行善
“何事?”蔡攸問了句,自然沒人回答,蔡攸隨即道,“可是有醉酒的客人發顛?” 青樓中爭風吃醋的事情并不少見。 韓世忠突然道,“不像客人在鬧事,像是有高手在交手?!彼牭铰曇魜碓醋兓玫目?,是以這般推斷。 蔡攸驚道,“怎么會有高手到念奴嬌來?”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來人莫非是為他蔡攸而來?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上門。 韓世忠、梁紅玉雖驚,但內心不慌。蔡攸做多了惡事,難免想到有人找他麻煩。 仍舊沒人回答蔡攸的問題,但護衛中有人沖向黑暗,去打探動靜。 沈約凝目黑暗中,許久沒有聲息。 韓世忠咳嗽聲,“沈公子,要不要……我……我們去看看?”他以為沈約被崔念奴說服,想給沈約找個臺階下。 這時候離去,彼此不算尷尬。 沈約搖搖頭,“不用多久,sao亂自熄?!?/br> 眾人驚詫,哪怕崔念奴都露出分古怪,蔡攸一旁略有寬心道,“不想沈公子還有運籌帷幄的本事?!?/br> 蔡攸頭一次希望沈約判斷無誤,為求穩妥,再問道,“沈公子為何這般判斷?難道說……”隨即又有不安的情緒,暗想莫非是沈約的人手? 不用沈約回答,嘈雜聲已然歇止,隨即有紛沓的腳步聲向這個方向傳來。 蔡攸的護衛警惕的看著前方的黑暗。 有人高舉火把驅散了黑暗,十數人向閣樓靠近…… 韓世忠見到火把,內心微凜,腦海中閃過三個字——拜火教。 蔡攸的手下高聲道,“來者何人?通上名姓。英國公在此,不得sao擾?!?/br> 蔡攸暗罵手下愚蠢,心道對方若是為我而來,你這不是將我置身于險境?但他明白一點,這時候,敢這般前來的只有兩類人,叛黨或者朝廷中人。 舉火把那群人中有人越眾而出,高聲道:“太子駕到?!?/br> 蔡攸怔了下。 太子就是趙桓,他蔡攸自然是知道的,可趙桓如何會來到這種地方? 呼喝那人又道,“沈公子可在?太子請見沈公子一面?!?/br> 一言落,閣樓中眾人都是神色各異。 他們雖知道沈約眼下在京城可說是炙手可熱,卻不想連太子都要請見沈約。 蔡攸看向沈約,試探道,“不知道太子見沈公子何事?” 沈約淡然道,“我不知道。蔡大人準備攔阻嗎?” 蔡攸暗想我怎么能攔?隨即明白沈約的言下之意,蔡攸連忙道,“還不閃開,迎太子前來?!?/br> 他這吩咐和皇帝說“來人啊全部退下”類似的矛盾,但他的那些護衛顯然比較聰明,有人迎上前去,引領太子入內。 趙桓輕衣緩帶,只差一把鵝毛扇,看起來就和諸葛亮差不了許多。 一入閣樓,趙桓向沈約拱手道,“久仰沈公子大名,今日得見,幸何如哉?!?/br> 他這番行為多少有些作秀之意,雖說不是猴沐衣冠般,但斧琢痕跡頗為明顯。 沈約看到趙桓第一眼的推斷就是——這人一直等著登場,這刻終于上場,卻故作偶遇的樣子以示悠閑。 他分析的人不比趙桓見到的人少上許多,雖然看穿趙桓的心思,并不說破,同樣拱下手,“太子駕到,實在讓沈某……意外?!?/br> 趙桓微揚眉頭,暗想你這時候的臺詞不應該是很是榮幸嗎? 對方沒按劇本來說,他微有不悅。 趙桓的確如沈約所言,觀察許久,終于等這時候登場,如此儒雅風流,一方面是竭力展現自身的素質,一方面也想搞個劉備見諸葛亮求賢若渴般的場面。 可他渴是渴了,沈約卻像被女人滋潤的不得了,讓他一時間無法繼續。 等目光終于從崔念奴身上移開,落在了林靈素的身上,趙桓微有變色道,“林道長怎么了?” 沈約平和道,“林道長圓寂了?!?/br> 趙恒怔了下,似沒聽懂沈約的意思,緩緩道,“道長圓寂了?他倒是好大的架子?!?/br> 第1675節 表錯情 人多是由習慣推動的。 如果有人細心觀察統計,就會發現自己一天內,基本是在習慣的推動下行事、反應…… 十二時辰內,真正自主、不受外界影響的時間,可說寥寥無幾。 趙桓見他自己大駕光臨,哪怕蔡攸也是站起來頷首為禮,沈約雖然臺詞不精細,終究還算拱手了,唯獨林靈素大搖大擺的坐著,讓他氣不打一處來。 他和林靈素有瓜葛,不然他也不會守在上清寶箓宮外看熱鬧。 對趙桓而言,只要沈約、林靈素打起來,那就是好事。 沈約若是出了事,不關他趙桓屁事,林靈素若是有事,那正解他的心頭之恨。 他趙桓早想搞死林靈素了。 可趙桓萬萬沒想到,當初好戲不等開場就落幕了,林靈素、沈約在上清寶箓宮消失,又突然入宮,二人居然像是朋友般。 趙桓心中暗恨,可終究無可奈何。 雖說忍一時越想越氣,但退一步無路可走的境況,畢竟不是他想看到的。 此番前來,趙桓躊躇滿志,端是要展現自己的能力,不想林靈素對他前來,居然視而不見,而且坐在椅子上? 因為習慣,他才說出“林靈素好大架子”的言論,見眾人望他的神色古怪,趙桓驀地清醒過來,“沈公子說什么?” 沈約再道,“林道長圓寂了?!?/br> 趙桓失聲道,“林……道長……死了?這……這怎么可能?”他垂下頭來,不是六神無主,而是不想讓人看到他的歡喜之情。 蔡攸一旁終于道,“沈公子和林道長到了這里,沈公子說了幾句話,林道長就圓寂了?!?/br> 林靈素被沈約氣死了? 以趙桓的眼界,他著實想不到其余的可能,一想到這里,趙桓內心對沈約倒是著實感激,忍不住又想——莫非沈約知道本太子和林靈素的恩怨,這才不動聲色的處決了林靈素,只為討好本太子? 人的習性多是如此。 宅男見女神對其一笑,就安排好下半生幸福的想法,每個人其實都是有點的。 這是人性中的自我在作祟。 最近趙楷頻頻發難,有意爭奪太子之位,趙桓說不憂心是假的。正因為憂心,這才一有事情,都會關聯到自己的身上,卻不知道在別人的眼中,自己不過和空氣仿佛。 這么看來,沈約見本太子前來,故作疏遠,也是為本太子著想? “感覺”到沈約的善意,趙桓再度振作,抬起頭道,“這實在是個不幸的消息?!彼氡憩F下大度,人死了,還計較什么?可內心卻是喜悅翻涌。 沈約淡然道,“太子說錯了,這是個好消息?!?/br> 蕓蕓眾生,能得圓寂之人,萬中無一。 圓寂和死絕不是一個概念。 趙桓聞言倒嚇了一跳,誤解了沈約的意思,不想沈約這般大膽的表明忠心,掩口輕咳幾聲,決定還是不要這么明目張膽的慶祝,“吾前來找沈公子是有要事?!?/br> 沈約揚下眉頭,“什么事情?” 方一見面,沈約就為他趙桓送上大禮,趙桓很多事不懂,可“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道理還是懂的。 “聽聞有刁民要害沈公子?!?/br> 趙桓同仇敵愾道,“吾知曉此事后,著實忿然。堂堂汴京,天子腳下,公子又是大仁大義的人物,吾身為開封府牧,若不為沈公子查明此事,那實在無顏來見沈公子了?!?/br> 韓世忠、梁紅玉早驚的麻木。 花魁崔念奴、神霄派話事人林靈素、大內總管李彥,使相蔡攸和太子趙桓,這些人中無論哪一個都是他們可望不可及的人物,可沈約叱責崔念奴,超度林靈素,無視李彥和蔡攸,如今連太子都和沈約這般和氣? 世上怎會有人有這般權利? 在他們看來,世上只有一人能有這般待遇,那肯定是天子趙佶。 沈約當然不是天子微服私訪! 沈約聽出旁人聽不出的一些事情,“太子既然來了,自然是查明一些事情了?” 趙桓哈哈笑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沈公子也,不錯,吾查出了真兇是哪個?!彼弥蚣s“殺死”林靈素一事,無形中感覺和沈約親熱很多。 沈約瞥見崔念奴眸光閃動,暗想你趙恒若能查出真兇,那實在是個奇才。 他沈約有諸多線索,這才關聯到崔念奴的身上,趙桓難知稼穡,不知世情,無非溫室中的花朵,怎么會有破案的能力? 想到這里,沈約注目在趙桓身邊一人的身上。 那人已過不惑之年,未知天命,頭發黑白斑駁,眉心一道豎針紋,鼻梁挺直,雙目炯炯。 “還不知道這位高姓大名?”沈約問道。 面由心生不假,一些品行,是可以從面相看出來的。 沈約沒有將面相“發揚”到命數一說,可看到那人面相,卻感覺那人平日冷厲不拘言笑,但行事不愧內心。 若是內心有愧,如何會有那般炯炯的眼神? 沈約同時注意到蔡攸看了那人一眼,似有皺眉,知道讓蔡攸討厭的人,多少還是有些內涵的。 那人聞言,微有詫異,不想沈約會注目于他,但他還是看向了趙桓。 趙桓介紹道,“此人聶山。曾因被王黼中傷而貶出京城,如今方回轉京城?!?/br> 蔡攸又皺眉頭。 趙桓的一句話,對他蔡攸而言,信息量著實巨大。 王黼身為朝廷少宰,也是六賊之人。 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 稱得上君子的基本都有容人雅量,就是說我捍衛你發表觀點的權利,但我有我自己的主見,卻不必一定要贊同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