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警戒 第1123節
書迷正在閱讀:甘愿臣服、小醋精、心肝寵、悄悄、舊時春( 1v1 師生 破鏡重圓)、楊花落盡、即興偏愛、病美人和冥主先婚后愛了、職業反派[快穿]、姑娘今生不行善
若是重來一次,他不會再這般度過。 崔念奴不想沈約看似要向她發難,卻對林靈素當頭棒喝,在她看來,這些都是沈約故弄玄虛,是以暗自冷笑旁觀。 沈約那一刻并不理會崔念奴,再度清晰道:“你若心性如光,不做糾纏,何事能糾纏于你?” 林靈素霍然睜眼,注目閣樓壁板上懸掛的一盞燈籠,喃喃道,“心性如光,不做糾纏?心性如光,不做糾纏!心性如光……” 他越念越快,眼中光芒益盛。 嗤喇聲響。 那籠罩在燈籠上的燈紙倏然破裂,露出其中的油燈明亮。 除去燈紙,堂中少了些朦朧,多了幾分光亮。 崔念奴內心警惕,以她的目光,仍舊不知道那燈紙如何會破。 她沒有看到沈約出手。 可燈紙絕不會這時應景的破裂,而是有人為。 沈約望著林靈素的神色,輕聲道,“油燈仍是油燈,光芒仍是往昔的光芒,從未改變,但你今日,方才見到不變的光芒?!?/br> 心性始終伴你左右,但你視如不見! 林靈素凝望油燈,嘴角露笑,緩緩道,“多謝?!毖粤T坐了下來,閉上雙眼。 沈約微有詫異的表情,可隨即閉眼,張口念道,“啊?!?/br> 林靈素亦是開口,“啊?!?/br> 沈約連說三聲“啊”字,林靈素所回的“啊”聲卻是一聲比一聲微弱,到了最后,只是張張嘴,再無聲音發出。 閣樓靜寂。 所有人望著閉目的沈約、林靈素二人,不明所以。 這場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這是除了林靈素、沈約外,所有人都在想著的事情。 半晌,沈約緩緩睜開眼睛,喃喃道,“道長圓寂了?!?/br> 他沒有悲傷,有的只是平靜。 圓寂不是釋家獨有的事情,是所有證悟之人的同一條路。 第1672節 綿里針 林靈素圓寂了? 眾人聽到沈約所言,都是大為驚錯,同時失聲道,“什么?” 韓世忠、梁紅玉滿是不可思議的表情,方待上前查探林靈素的動靜,卻被沈約伸手止住。 “道長圓寂了?!?/br> 沈約輕聲道,“這一刻,不要去打擾他?!?/br> 蔡攸更是失色,“沈公子,你是說……元妙先生死了?” 圓寂就是死! 在蔡攸的心中,這兩者并沒有任何區別。 可林靈素怎么就死了?死了的人為什么不能打擾? 他蔡攸一直沒有說的一件事是——這些年來,他為討趙佶喜歡,始終在模仿林靈素的路數,和趙佶討論道家神變。 林靈素死了,那他蔡攸的去路呢? 內心驚詫,蔡攸強笑道,“沈先生說笑了?!?/br> 誰都以為沈約在說笑,因為林靈素神色如常,就和往昔一樣。 林靈素臉上甚至帶著笑——平和從容的笑。 這種笑容從未出現在林靈素臉上,有這種笑容的人怎么會死?有這種笑容的人,難道不應該開開心心的活著嗎? 沈約不理蔡攸,看向崔念奴,沉聲道:“你們以為的看戲,卻不過是戲中人。你們以為的戲中人,卻獲得了解脫。崔念奴,林靈素曾求我給他機會,他已抓住。如今你面前也有機會,你能否抓住呢?” 證悟的機會無處不在,對于太多人而言,最難的不是證悟,而是他是否肯給予自身一個機會。 最慷慨的人,并非施舍四方,而是給自己一個證悟的機會。 你如果對自己都不善待的話,如何能善待旁人? 但你真正的善待了自己嗎? 沈約目光清澈。 崔念奴微有惶惶,再望了林靈素一眼,反問道,“道長真的圓寂了?” 沈約輕嘆一聲,“看來你是不信了?” 其實不止崔念奴,在場眾人都是不信的。 蔡攸哪怕見過諸多算計,可像沈約這樣,一上場先干掉一個同伙的手段,他不要說見,想都是沒有想到過的。 誰都看出,林靈素對沈約很忠誠的模樣,這種時候,沈約不應該對林靈素大加利用才對?如何會讓林靈素去死? 蔡攸不解,崔念奴也是一樣的想法。 沈約見狀這才嘆息。 迷者更癡,難以擺脫自身的癡見。 他的確送了林靈素一程,林靈素真真切切的圓寂了。 對于旁人來說,這絕對是難以理解的事情,但對大雪山的修行者來說,這卻是極為常見的事情。 林靈素少有的清醒,清醒又讓他林靈素頓悟了太多。 其實林靈素有悟性,從他對佛道的見解可以看出他比寺廟、道觀里的僧人、道士都了解的要深刻。 這種時刻,就是證悟目睹心性的契機。 林靈素雖在找尋蕭楚,但他內心真正尋找的是如何安心。 沈約清楚明白這點,這才對林靈素加以指點。 當頭棒喝、醍醐灌頂,就要選擇在這種清醒的時刻! 伊始的時候,沈約只想點醒林靈素,這是修行的漸進法門,也是常人選用的法門,逐漸磨去貪嗔癡對自身的影響,漸漸改變自身固有、且腐朽的想法。 想法再引發行為的改變。 此為釋家常見修行法門,其實很簡單,并沒什么秘密,顯教為何稱為顯教?因為一切修行法門、去五蘊之法都在經文中表述過,清楚明顯。 但哪怕沈約也沒想到林靈素走的是頓悟之法,而且明白怎么走! 這是密宗秘傳,可道理也不復雜,就是說人將自身意識歸一后,再將意識盡化明光,從頭頂投出,融入證得的心性中。 聽起來簡單,難點在于,世人不經修行,那悟得的心性通常如白駒過隙般,根本無法抓住。 那種狀態絕非西方影視所表現的那樣——有一道光芒從天而落到了你的頭上,指引你走向天堂,同時你還有閑暇和親人告別…… 這完全是世俗的錯誤想法,只能將人引入歧途。 對于太多人而言,光芒只在剎那。 無數修行者苦苦修行,就是要將剎那一刻變的穩定,甚至一念可見心性。 若非如此,死亡那一刻,心性光芒不過如向你飛射的子彈,你見到后,不過是下意識的閃躲,如何會想著去融入? 林靈素居然奇跡般的抓住了那一刻! 這絕對是個奇跡。 萬中無一的奇跡! 最清醒的時候,林靈素不留念什么,將自己專一的意識,投入那心性的光芒中。 林靈素死了,但也可說林靈素走了。 沈約用密宗教法送了林靈素最后一程,他用了三聲“啊”字。 啊和吽般,均為密宗種子字。 吽有天地力量促進證悟的含意,啊的最關鍵的一個含義就是統一。 統一就是歸一。 全身心的統一行動,不再有什么牽扯。 三聲“啊”字助林靈素歸一后,他從林靈素的各種表相、反應判斷得知,林靈素圓寂了。 真懂得圓寂之意的人,在僧人圓寂后,只會同生喜樂,那些見到主持圓寂,哭哭啼啼的僧人,終究不過還在五蘊中轉圈,離證悟尚遠。 沈約清楚的明白這些,這才對林靈素的離去很是平靜。 見慣了生死,看透了生死,才有他的這般平靜。 可他也看出崔念奴絕沒看透,崔念奴不過以為他和林靈素在做戲,用來展示他沈約的神通,強迫崔念奴就范…… 崔念奴以為看的透徹,仍舊示弱道,“奴家見識淺薄,倒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圓寂??膳覍嵲诓唤?,林道長這般人物,風光無限,如何會舍得圓寂?” 蔡攸暗自點頭,哪怕韓世忠、梁紅玉也不例外。 沈約笑笑,“因此……你覺得、是我殺了林靈素?”他聽出崔念奴的嘲諷。 眾人凜然。 崔念奴看似慌張道,“奴家怎敢這么認為,沈公子為何總是喜歡多想?奴家聽聞說,有人關切則亂……” 蔡攸被崔念奴所言牽引,暗想崔念奴說的或許沒錯,這個沈約故作強勢,弄些玄虛,對這么一個嬌弱的女人聲色俱厲,莫非是喜歡崔念奴不成? 男人嘛,總喜歡用孔雀開屏的手段,博得異性的注意。 沈約凝望著崔念奴,“你很聰明?!?/br> 崔念奴搖頭道,“念奴若有公子明睿的百分之一,也都心滿意足了?!?/br> 她處處示弱,恭維中兼有柔情,軟弱又顯可憐,太多男人見狀,多半都是覺得沈約過于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