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能在諸天輪回 第397節
說話間,他從納物袋中取出一張案幾和兩個蒲團,示意孝昌帝就座,并取出了一壇靈酒,施展道法給孝昌帝倒了小半杯。 酒液從壇中被法力攝出,宛如白色瀑浪一樣注入杯盞。 孝昌帝看著這一幕,有些目眩神迷,眼眸中多了幾分的羨艷。 做帝王雖好。 但哪有長生不死的仙人好。 “晏道長不肯救朕于此危難之間,情有可原,不知道長……可否救朕一命……” “朕愿從此隱世修道?!?/br> 孝昌帝急聲道。 朝政危難,若就此一直惡化下去,他被藩王篡位,也不是什么不可預料之事。 即使不被篡位,為了平息朝野內外怒火,李太后勢必會借勢廢他帝位,另立周王。 繼續待在皇宮,他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 “逍遙門、懸濟寺,這兩大武學圣地,皆是上教仙門的麾下勢力……” “陛下若想學道,可入逍遙門。若想遁入空門,可入懸濟寺?!?/br> 徐行聽懂了孝昌帝的話中之意,不過他沒接話茬,略沉吟了一小會,給孝昌帝指明了在鳳溪國修仙的兩條明路。 倘若這孝昌帝是他親兒子開明帝徐璋,此時他證就元嬰道君,有開派自保之力,倒是愿意提攜徐璋一把。 但一個不怎么親近的后代子孫,他可不愿意費神去培養。 “這兩家武學圣地……非天資高絕者不收……” “朕雖貴為皇帝,但這兩派掌教也是仙門中人……朕即使拜入其門下,也不會受到重視……” 孝昌帝苦笑一聲,說道。 內外交困之下,他也想過求助于這兩家武學圣地解他厄難,但逍遙門、懸濟寺無一例外,都對他派去的欽差,拒之門外。 徐行聽后,也不意外。 他成了飛羽仙宮“棄徒”后,徐氏皇族沒了靠山,這兩家武學圣地又不依賴于朝廷,豈會給孝昌帝這個凡俗帝王什么好臉色看。 “這杯水酒,陛下喝完之后,就離開道觀吧?!?/br> 徐行繞過話題,他指了指案幾上放在孝昌帝身前的酒盞,說道。 “道長不肯助朕,這一杯水酒……又有什么好飲的……” 孝昌帝一臉失望。 在他看來,這一杯水酒,就是徐行打發他離開的“借口”,就和端茶送客一樣。 “朕告退……” 孝昌帝起身,一甩袖袍,懨懨的轉身離開了道觀。 端茶送客,客人將茶水一碰嘴巴,就自覺告辭。 他好歹也是皇帝,有著自己的脾氣,如今已經看到駕崩之日不遠,自不肯受這冷遇。 “我笑海安不如其父,但這孝昌帝,雖有明君之相,但遇到挫折,卻也不見得勝這海安幾分……” 徐行抬袖,將酒盞里的酒液重新攝回送至酒壇,接著,再將這壇靈酒收回納物袋。 這靈酒喚作百陽液,是崇真觀送給他的一件謝禮。 此酒醇厚,靈性溫和,即使凡人飲了,也不至于生出病痛。 酒中的藥性,更能祛除凡人的沉疴舊疾,增益壽命。 雖孝昌帝“不孝”,但二百多年過去,所謂的孝與不孝,不過是腦海觀念,為“迂腐”與“不迂腐”罷了。 “人皆有命,我賜兩次機緣予他,他都棄去……” “時也命也?!?/br> 徐行盤膝坐在玉塌上,繼續鉆研在流光國上空體悟的“大逍遙意境”。 這意境,極為奇妙。 進入大逍遙意境后,不僅能讓他戰力飆升數成,連恢復法力的速度,亦增快了許多。 一晃眼。 又是九日過去。 睿王徐弘章統率三藩王的軍隊,趁著朝廷內亂,一路直撲神京方向。 僅大戰數場,就輕易叩關至神京,并兵臨城下。 聞藩王二十萬大軍趕至,神京守備不戰而降。 自此,僅?;食且惶幑痰?,仍舊效忠于孝昌帝。 “倘若朕在當日,不殺了桓師登,不……違逆母后,不同意遷墳……” “焉有此???” 孝昌帝踉踉蹌蹌的登至皇宮朱雀門,他望著聚攏在城門下連綿不絕的藩王軍隊,癲狂的大笑數聲,喃喃自語道。 “不,朕沒有錯?!?/br> “桓師登不死,朕如何掌管朝政?母后亂國,朕為皇帝,自當違逆母命……” 孝昌帝咬牙道。 “孝昌,念在叔侄之情,只要你投降,皇叔不殺你?!?/br> 城門下,許王、睿王、鄭王策馬走出軍隊,看向城門上的孝昌帝,開口道。 聽到這句話。 孝昌帝臉上的神色頓時開始了不斷變化,青紅交加,有羞辱,也有氣憤…… 片刻后, 他才恢復了常色,下令守城將士打開宮門。 宮門一開。 三藩王沒有著急去接管皇城,而是下令諸軍開路,來到了徐行這修士所居的道觀門口。 “小王拜見晏道長……” 睿王下馬,叩開道觀大門,走至庭院內,對房門的方向拱手一禮,態度恭敬。 什么皇位都是虛的。 沒有修士支持,這皇位須臾間就會更換主人。 在起兵討伐孝昌帝之前,他們就請示過徐行,知道這晏姓修士不會幫助孝昌帝后,這才敢在藩地起兵,進行“清君側”。 睿王話音剛落。 一縷清風緩緩吹來,房門無聲自開,露出了坐在玉塌上的青袍書生。 “晏道長呢?” 皇族三王看了一眼房間內部,發現沒有晏姓修士的蹤跡,疑惑道。 “晏某就是徐某?!?/br> 青袍書生面色淡然,搖了搖頭,輕笑一聲道。 他接著朗聲道:“山人久居山中,修煉不知歲月,如今癡醒,卻也記不住是何年何月?!?/br> “記得上次,仍是崇明二十一年?!?/br> “有個時人起的稱號,叫做天德帝?!?/br> 此言一出。 皇族三王腦袋閃過一道霹靂,他們抬頭,重新去看這青袍書生的面容,直覺和太廟中掛的第一張太祖像頗有點相似。 “后輩子孫不孝,拜見太祖皇帝……” 三人立即跪地,行了三跪九叩大禮,戰戰兢兢道。 第256章、三百年王朝興衰 跪地的同時,他們也在暗自慶幸,幸好自己頂住了壓力,選擇了遵守孝道…… 沒去擁護孝昌帝。 晏姓修士的真實身份既然是太祖皇帝,那么這個題目的唯一答案,自然不用多說了。 沒人會喜歡一個不守孝道的后世子孫。 “爾等起身?!?/br> “今日之事可到此終結了?!?/br> 徐行微微頷首,一甩大袖,使用道法將皇族三王扶起。 并如當日會見孝昌帝那般,于三人面前各放了一個案幾,案幾上則是一杯百陽液靈酒。 作為太祖。 他也不會厚此薄彼。 這皇族三王雖看似庸俗,若沒他橫插一手,連起兵造反的膽子都沒有。 但凡人就是凡人,天下又不止鳳溪國一隅,帝王心性無用,懂得知進退才是真正延命保家的根本…… “謝太祖皇帝賜酒?!?/br> 睿王等三王看到面前案幾上的靈酒,略遲疑片刻,便一一舉杯,仰脖喝了下去。 喝完酒后。 他們瞬間感覺一股暖洋洋的感覺,在四肢百骸中涌起,以往的沉疴舊疾在這暖意的沖刷之下,似乎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