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能在諸天輪回 第386節
終于。 在接近罡風層的時候。 徐行停下了腳步,他一聲輕喝,在大日道則的催化下,日光化作法力,存入體內。 他適才耗費的法力,漸漸被重新彌補,而且新誕生的法力,比先前更加堅韌了一些。 “這……便是傳說中的悟道了?” 徐行抬頭看著宛如山頭大小的烈陽,沉吟了一小會,有些不敢置信的說道。 他在副本世界中,倒也有過一次悟道,在鬼仙一道和rou身武道融合的那一剎那,各種妙理從腦海之中迸發而出,悟出塑命境的命宮。 但這一次在仙道的悟道,卻與上一次截然不同。 是一種心境上的體悟。 心境帶動了境界、血脈,促使他徹底融合了金烏仙體,而不是一直將金烏仙體著力于表面,只懂得吞吐太陽真火。 “心境修行……” 徐行面露思索,“有些圣人,雖從未修過任何道法,但只靠心境,就能羽化飛升。道德宗就有數脈傳承,主修心境……” 第249章、老賊,吾誓殺汝! 他仍記得道德宗圣言一脈的茍仁恕,其人不過一介凡體,但因為生有慧心,在心境上的修行遠超同輩,被影殺殿列為了一百八十年前的人榜第二。 心境修行,若走通了,凡體亦能勝過先天體質、仙體…… “只是可惜……心境修行看似不挑人,實則也是極為苛刻,不然道德宗也不會刻意去收各國的才子文豪為弟子了……” 徐行搖了搖頭,抬袖召回徘徊在體外的本命法劍,將其重新收到元嬰內進行蘊養。 這次一劍開出一座江島,雖對心境的提升,有益不少,但他本命法寶養出的靈光,卻也在這一劍中,損失了將近四成之多。 好劍需養! 本命法寶牽系修士心神,能不動用,盡量不用動。 這次若非體觸到了那一種大逍遙意境,機不可失,他也不會貿然動用枯榮雙劍,毫無節制的盡使其威能。 “本來還想去一趟艾家,流光國艾家是師尊的家族……不料這一劍驚動了一些修士,卻不好在此久留了……” 從罡風層向下遁去,臨近流光國上空三千丈的時候,徐行神識一掃云下,便察覺到了數道真君的凜然氣息。 他眸中紫芒一動,再用神識仔細朝下搜羅了一遍。 少傾。 他就看到了這些修士布下的后手。 江畔附近,地底、江面三丈之下,暗藏著十余枚暗黑色陣旗。 看其陣旗幡面的陣紋,少說也是四級陣法。 而在陣腳,各有十余名修士駐扎,準備起陣。 徐行倒不認為這些流光國的修士察覺到了他的身份,準備緝捕于他,這才布下了天羅地網。 適才他鬧出的動靜不小,但凡有警戒之心的勢力,都會前來探查,不會置之不理。 飛羽仙宮是可不是什么小門小派,而是上教之一,對闖入境內的他派道君并沒有什么忌怕之心。 該緝捕的就緝捕! 當然,飛羽仙宮也沒強硬到底,這般布陣也是一個姿態,幾個掌事的真君主動泄露氣息,也是告誡他派道君盡快離去,以免發生不必要的沖突。 徐行看到這些修士沒有自己熟悉的人后,一甩大袖,化作一道遁光,徑直向鳳溪國所在的方向而去。 以他元嬰境的遁速,不到片刻鐘頭,就已到了鳳溪國的疆域。 半柱香后。 他就從鳳溪國的“南?!?,趕到了神京附近。 “我氣運不斷,人王體許久未吸收龍脈的氣運,所以縱使朝廷江河日下,朝綱敗落,但國家風調雨順,百姓倒也能過的安康……” 一路上,徐行也沒閑著,他用神識掃了幾眼沿途州縣百姓家的存糧,見糧食雖未滿倉,但一個個也算頰有余rou,不禁暗暗點了點頭。 人王體綁定龍脈,如果用的龍運多了,就會使龍脈失衡,境內降下天災,懲治屬民。 天災一多,導致境內人心向背,人王體不得天命,這龍脈亦會逐漸枯竭,惡性循環。 而他,因為有青銅古鏡,在凝結龍虎道丹時,靠的是【道果】反復固化,誕生龍運,所以對龍脈損耗并不多。 龍脈積累的龍運一多,這國境之內,自然而然,就風調雨順了…… “圣人言,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若無帝王為萬民的大盜,竊奪龍運,天底下的百姓,或許能安生許多……” 徐行暗忖。 不過他很快就搖了搖頭,不贊同腦海新起的這個念頭。 有序即使再差。 也比無序的狀態要好得多。 “老伯,不知眼下是何圣天子治民?” “在位幾載了?” 徐行從云頭落下,混入神京的永昌坊內,化作了一持幡算卦的中年道士。 他走了數步后,攔住了一個推車叫賣獸碳的小販,從袖中取出一枚銀錠,買了一籃炭后,這次開口問道。 “你這算卦的道士,不知當今圣上年號,不知天干地支,又怎么去算卦?” 聽到這句話,賣炭的小販驚訝的看了徐行一眼,他咬了一下銀錠,確認為真后,有點不敢置信的說道。 擺攤算卦的道士,按理說,是對帝王紀年、歲星紀年、干支紀年最熟悉的人,平常算卦,少不了提及,用到這些。 “不可言,不可語?!?/br> 徐行微微一笑,一副神秘至極的樣子,他道:“山人久居山中,修煉不知歲月,如今癡醒,卻也記不住是何年何月了?!?/br> “記得上次,仍是崇明二十一年?!?/br> 他補充道。 一旦他創派補天教,與飛羽仙宮撕破臉,那么他留在鳳溪國的這一系親族,下場可就不妙了。 雖對親族沒多大感情,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但也不能讓后人遭至無恙之災。 其外,以血親下咒,詛咒修士的惡毒咒法,在修士中也并不少見,要防上一手。 重回故地,他除了繾懷舊思之外,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帶走流光國艾家和自己的親族。 此時,裝作算命先生,也是因為三教九流中的相士,更容易接近權貴…… “崇明二十一年?” “那不是前朝了!宋家江山的前朝嗎?” 賣炭小販聞言,頓時大驚失色,駭然道。 他學識有限,只知道這最近幾十年當政皇帝的年號,百年之前皇帝的年號,除了開國皇帝天德帝外,就一概不知了。 不過崇明帝是個例外,亡國之君總是特殊的,更別說這個亡國之君被編排出了許多戲目。 接下來。 賣炭小販又定定的看了徐行一眼,從著裝到五官,一一仔細打量,只是看了半天,他愣是沒看出這道士有什么神異之處,不由失望搖頭,只認為其是故作玄虛。 “如今在位的皇帝是孝昌帝,在位五年了?!?/br> 他剪下銀子,用隨身攜帶的戥子稱了一下,然后將多余的銀兩重新還給了徐行,并道。 “有趣?!?/br> 徐行見狀,也不推辭,收好剪掉的這半錠銀子,沉吟了一小會,從袖中掏出一枚法符,遞給了賣炭小販,“這是安宅符,掛在家里中堂,有好處?!?/br> 言畢,徐行繼續持幡游街串巷,詢問當今圣天子是何人?又在位幾年。 不到半日的時間。 徐行很快就打聽完了他退位之后,發生的諸事。 自天德十七年他退位之后,太子徐璋繼位,年號“開明”,在位三十七年,雖進取不足,但期間也算勵精圖治,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家有余糧。 開明帝后,為永順、中元、建初三位徐家帝王,這三人加起來,在位四十五年…… 盡管永順三帝命短,可有開國的底子在,這三朝吏治雖逐漸松弛了下去,但還不至于到亡國的那一步。 在建初七年的時候,各地時有叛亂發生,甚至天子也被迫北狩,但這時,首輔于保出面力挽狂瀾,另立新帝,救國于危難之間,后又致力變革朝政,這才將傾垂的國勢拯救了過來。 新帝年號昭順,昭順在位期間,也被史官稱為昭順中興。 昭順帝在位十六年病逝,臨死之際,留下四位顧命大臣。 最初,有四位顧命大臣在,繼位的泰武帝,表現還算可以,然而等顧命大臣的實權人物夏拯臨終后,泰武帝就徹底暴露了本性,在位不過十三載,就致使國土北陷過半…… 泰武帝過后是景嘉帝,景嘉帝過后,是廣文帝,都是一些短命鬼。 其中廣文帝最為可悲,剛剛成年,就幸女暴斃而亡,死在了女人肚皮上。 如今繼位的孝昌帝,是廣文帝的親弟弟,年方十五。 因孝昌帝年幼,所以朝政并未由其親政,而是由李太后和權臣桓師登掌管。 坊間秘傳,桓師登夜宿龍床,與李太后私通,yin穢后宮。 “開國不過短短二百多年,先后出現四個太后攝政,趙太后是我發妻,暫且不提……” “剩下的中元帝、泰武帝、廣文、孝昌二帝,都遇到了太后攝政……” 打聽完后,徐行看著鳳溪國短短二百年朝政發生的諸多變化,不禁有些瞠目結舌了。 凡俗之間的變化,遠比修仙界單調的修煉日常,要豐富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