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能在諸天輪回 第117節
徐盛華是徐家人,是徐行的親堂弟。 有念于前世曹魏亡國,徐行雖忌憚于親族干政,可也不能將親族有才華之人一個不用。否則若無皇族支持,碰上一個手段不強的幼帝,這花花江山就會拱手讓于篡位強臣了。 故此,徐行分了一部分權力給親族,以圖這些藩王鞏固江山。 當然徐行對親族也有一定的防范之心。 譬如徐盛華雖執掌了巡夜司,但他也令宮中太監另行組建東西二廠,以東西二廠對抗巡夜司,從而達到平衡…… “最近各地有祥瑞現……” “該不會這些地方官為了獻媚于我,故意搞出來的假祥瑞。什么關西道有白雉、白鹿現,嶺南有白龍……” 徐行看到徐盛華的奏報后,大皺眉頭。 這些奏折看起來,一眼假。 怎么可能……各地突如其來的多了這么多的祥瑞。 估計是地方各官打聽到了神京的消息后,知道他“酷愛”祥瑞,所以特意假意構造這些祥瑞事。 畢竟先前所傳的仙人、祥瑞來賀之事太過虛無縹緲。 在地方官的眼中,這些祥瑞騙騙無知庶民還行,想騙過他們這些城府極深的人,壓根不可能。 屬于聰明反被聰明誤! “不過好壞參半?!?/br> 徐行仔細看了這些奏折后,笑了笑。 “陛下因何事發笑?” 徐盛華很適時的做了一個捧哏人。 作為皇族徐家人,徐盛華可是知道一些真正的秘事。他這位兄長不日就會去仙門求仙,去做那高高在上的仙人。 世俗的榮華富貴,于仙來說不值一提。 皇帝和臣子之間的差距,尚宛如天塹。更何況修仙的皇帝和臣子之間的差距,根本不是什么算計、努力能比得上的。 有徐行這位太祖仙人在,徐家社稷江山才是真正的穩如泰山。 “我笑這天下的民心已經盡歸我焉!” 徐行自得道。 “天下各地屢進祥瑞,何哉?” “此皆仰賴我朝兵強馬壯,民心敬服。利劍所指,懷有不臣之心者盡皆俯首以待死亡,群口之下,暗藏禍心者只敢做忠犬吠吠……” 他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各道群臣對他的獻媚。 和崇明帝在朝時,百官欺瞞于上不同。四明山漢統是重立的新朝,對地方是重新攻打收復。而地方官,也皆多沿用前朝舊官。 此刻前朝舊官上奏祥瑞,非是欺凌徐行不知事,而是故意討徐行的歡心。 這就是官心已定! 獻媚和獻媚是不一樣的。 有的獻媚,是假獻媚,是欺負皇帝養在深宮,不知事。而有的獻媚,則是真的,就如徐行此刻收到的各地官員奏折。 “陛下真知灼見,臣佩服?!?/br> 徐盛華拱手,對徐行贊了一句。 閑聊過后,徐盛華也忍不住提醒了徐行一句,“大哥,天子自稱為朕,您現在是天子了,用我自稱有失身份……” 一般臣子不敢這樣誹謗皇帝不知用“朕”而用“我”,但徐盛華作為徐家人,在私底下稍作提醒,并不犯忌諱。 皇帝亂用自稱,亦算是一種失儀。 “鳳溪國只是鳳溪江的一個小畔國……” “咱們在國內自娛自樂,當井底之蛙還行。你大哥我還不想出了鳳溪國后丟臉,遭人恥笑?!?/br> 徐行擺了擺手,示意徐盛華不必再勸。 “小國之君,當大國之卿?!薄端逵洝?。 若鳳溪國就是整個天下,他自稱為朕也沒什么。但鳳溪國只是一個小國,在飛羽仙宮中都排不上號。飛羽仙宮麾下的寶象國、流光國等國,每一國的面積都比鳳溪國大上好幾倍…… 此時稱朕,難免有夜郎自大之嫌。 其外,他是開國太祖,甭管他自己怎么稱呼,群臣再不滿,也得心里忍著。 禮儀之始,就是別貴賤。 他的皇位是自己親自打下來的,而不是后世皇帝靠繼承而得來的。自身的威望,已經無須用君王之儀禮來提升了…… “陛下圣明?!?/br> 聽到此,徐盛華也不敢再勸徐行,這屬于徐行的個人愛好,他無權干涉,只能道了一句圣明結束話題。 …… 關外,潞州。 鎮北王府。 “父王……” “公主肚子里的孩子已經有六個月大了,再過不久,她就要生了。父王,你怎么能將公主送到韃子的升龍府為質,求他們出兵……” “甚至,甚至……還想著和他們一起南下攻打朝廷?!?/br> 鎮北王世子李效祖一臉怒氣的沖入了書房,連門都沒敲,他一拍書桌,就對正悶頭寫字的鎮北王李梁大聲喝問。 上一次,李梁將安仁公主宋媺娖送到了神京,沒征得他的同意。這次,為了抵御來自朝廷的威脅,他父王又要送走他的結發妻子。 縱使這是一場政治聯姻。 但一而再,再而三……他這個世子的臉,還要往哪里去放? 更何況,現在宋媺娖已經懷了他的骨rou,再過不久就要臨盆生育了。 “效祖……” “你看,為父寫的這是一個什么字?” 兩鬢微白,發髻扎的一絲不茍的鎮北王李梁沒有絲毫動怒,他右手執筆,將自己寫的一副行書沉默寫完。等最后的筆鋒一勾后,他以平靜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兒子,然后指了指白紙上的墨字。 “字?” 李效祖被父親李梁的平靜所浸染。鎮北王李梁不僅是王府的主心骨,更是關外潞州十數萬兵將的擎天白玉柱。離了李梁的鎮北王府,什么也不是。離了李梁的關外鐵騎,就是一堆散沙,面對朝廷、關外韃子的逼迫,下場凄慘那是可以料定的。 還沒看字,李效祖心中就閃過一絲羞愧。 女人…… 他就連這點屈辱都受不了嗎? “天德帝的詩?” 李效祖看到李梁墨字的頭一句,就目露驚詫了。 但,很快他就隨之釋然了。 也是,天德帝不過短短四年,就舉兵覆滅了朝廷,取得了天下。天下男兒,無一不視天德帝為英豪。同樣,隨著天德帝稱帝,昔日天德帝所作的反詩也流傳了出去,幾乎天下士子各個都會吟唱。 今日他父王寫下這首詩,并不為怪。 眼下天下局勢分朗。 天德帝的四明山朝廷占據了天下。 而李梁在燕北割據。 北境的韃子亦對亂成一鍋散粥的關內花花世界感興趣。 盡管朝廷大軍幾近取得了天下,可這種取得,還未建立有效統治。朝廷大軍雖多,卻散布在天下,相反四明山的核心精銳力量卻少了…… “不送走安仁公主……” “韃子焉能相信你我的誠心?” 李梁放下蘸滿濃墨的毛筆,他拍了拍李效祖的肩膀,“效祖,如果朝廷大軍來攻的話,爹可以束手以待,入神京去做一個富家翁,可你呢?你娶了安仁公主,勢必要受京中權貴的欺凌……” “公主美貌,天下皆知。又是前朝宋明帝的最疼愛的女兒?!?/br> “誰不想和她一親芳澤……” 后半句,李梁說到一半,就沒說出口了。 以他公公的身份,確實不適宜說這種話。但他說的話確實不假,也確實是肺腑之言。 今日李家兵盛,能替李效祖這個世子護住安仁公主。 可若李家沒有這十萬鐵騎…… 后果就不堪設想了。 縱然他交出兵權,入神京后,不失封王之賞??煞馔跖c封王之間亦是有差別的,非是四明山體系之內的封王,和歷代的安樂公沒什么太大的區別,有名無實。 “相反,你爹我現在握住兵權?!?/br> “即使將公主送到了升龍府,但以和碩多的聰明,他對安仁公主只有禮遇,不會有半分苛待?!?/br> 李梁目光深邃,替李效祖開解道。 “父王所說之話,固然有道理……” 李效祖聽到李梁這一番冠冕堂皇的道理后,將剛才內心的軟弱盡皆撕碎,他冷笑一聲,“將公主送到神京,天下士民不會責怪父王你,只會認為你是識大體,可若將公主送到升龍府,前朝公主受辱,你的兒媳受辱,今后即使入關,你我二人有此污點,焉能服天下生民?” 他一言一句,說的李梁臉色難看。 “父王,說到底……” “還是你老了?!?/br> “沒有一拼的底氣?!?/br> “外人說你腹如狐,這話不假??赡憷狭酥?,也畏畏縮縮了。不敢放下手中的權力,也不敢奮死一搏。引韃子為援,只是你想保住這一畝三分地的怯懦想法罷了。三足鼎立?我看你是癡心妄想!” 李效祖在關外軍中多立戰功,雖是世家子,卻也英氣勃勃、虎背猿腰,不是尋常的酒囊飯袋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