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能在諸天輪回 第77節
第81章、天下側目 假使徐行逃獄而出,淪落成了平民。 她依附過去,徐行只會欣喜,與她舉案齊眉,做一對歸隱田林的夫婦。 因為這時的徐行……已經身無一物,她是在徐行落魄時跟隨…… 可……以目前徐行的身份,她過去,不過是自取其辱。 一介章臺人,有何資格成為梟雄的夫人? 她若沒生下男嬰,估計徐行會念及舊情,養著她。但偏偏她為徐行生下了嗣子,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她一個無權無勢的女人,難以子憑母貴,下場或歿與后宮廝殺,或歿于丈夫辣手,殺母取子…… “主母……” “這樣是不是太斷言了?!?/br> 秀蘭被趙蕓娘這么一說,也隱隱覺得“認親”不是一個好去路。 只不過她們在孤舟城隱居久了,鏢局的鏢師最近頻頻提出致辭,打算重回鏢局。 宅內不安寧。 鏢師的事雖好解決,大不了重新雇傭。 但這樣,久之,也不是個辦法。 “晚了,安寢吧?!?/br> 趙蕓娘噙著淚眼,沒有再多解釋。 她吹滅燭光,合衣上了軟塌。 秀蘭只知刑天王威風,與結拜兄弟拼殺后也沒痛下殺手,是個重情重義的人物。但她與徐行相伴久了,豈能不知丈夫是個狠心腸的。 但詆毀丈夫,委實不是良婦所言。 故此,她沒道明。 一晚過去,淚濕枕衾,直到盧璋嗷嗷大哭,趙蕓娘才支起了力氣,下榻開始抱起孩子,打算給孩子哺乳。 而就在這時,早間去東城菜市采買的秀蘭卻急沖沖的闖進了主臥,頗沒規矩。 只是,還不等趙蕓娘訓斥,秀蘭就急匆匆的關上樂門扉,悄聲道:“主母,好消息,婢子今日去菜市買菜的時候,聽到坊間傳言,關西道的刑天王下了令旨,要手下人為他尋找幼時舊劍……” “舊劍?” 趙蕓娘納悶。 秀蘭開始一一解釋原委。 “南園遺愛,舊劍情深”這等愛情故事向來頗受世人喜愛,再加之徐行也打算特意營造他這一個知人味、重人情的雄主人設,在五虎堂麾下江湖人士的助力下,沒出半月,這則故事就從關西道傳遍了大江南北。 不論是世代簪纓的貴族,還是韋布閭巷的百姓,都對此則傳聞津津樂道。 “他……” “他是真的如此說的?” 流離一年多的趙蕓娘眼眸中頭一次有了光彩。 她也不愿,孩子一出生就沒爹,自己也沒個依靠。 “是的……” “婢子敢肯定……” 秀蘭拍胸口保證。 “快,收拾家當,咱們北上……” 趙蕓娘當機立斷,吩咐道。 …… 時隔一個半月。 四明山終于迎來了朝廷的圍剿。 因關西道距離邊塞頗近,所以此次崇明帝不僅派了五萬禁軍,十萬地方軍,還特意抽調了防守韃子的三萬關西鐵騎…… 和經不起碰的禁軍不同,關西鐵騎身經百戰,時長與韃子交戰,是精銳中的精銳。 據說培養一名關外鐵騎,至少需要花費五十兩銀子。 而這,還不包含戰馬、甲胄這等額外的支出。 手握十萬關外鐵騎,這才是崇明帝有信心彈壓天下反抗義軍的底氣。 然而—— 早有準備的徐行,并不打算和這近二十萬官兵硬碰硬。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 近二十萬人的人吃馬嚼每一天都是不小的花費。哪怕朝廷有漕河用來運輸江南糧草,但只要四明山扛住最開始的幾波進攻,不出一兩個月,朝廷官兵自退。 朝廷國庫有多少銀子,徐行知道的一清二楚。 早就入不敷出了。 此外,徐行也借副盟主之名,支會了江南西道的義軍們,一等朝廷官兵從漕河運糧,就派小支部隊劫糧,sao擾…… 劫官兵糧食,能壯大自己,這十七路反王們何樂而不為。 漕河附近固然有重兵把守,但漕河河道漫長,真要去守,亦是一件難事。 關外道是要隘之地。 徐行為了防備朝廷官兵,早就將關隘修的固若金湯。 很快。 在四明山的準備下,朝廷官兵一個月圍攻未果。 不得以,只能暫退。 值得一提的是,關外鐵騎的將領們在這一場戰役中,看到了朝廷實力的虛弱,又加之徐行不斷派人游說,早就兵驕將怠的關外鐵騎將領漸漸對朝廷起了不臣之心,所以前期圍攻還行,后期就保守實力,做做樣子。 畢竟……損失實力的將領們,真的會被崇明帝斬首示眾。 而實力尚存的將領,崇明帝只能捏鼻子認了,不敢反目,擔心一碰就反。 此等事早就有過例證。 在官兵鎖死十八路反王之時,禁軍潰退,地方軍坐收漁翁之利,而朝廷未有絲毫反應,對地方軍將領沒有任何懲罰…… 那一次后,朝廷被撕下了遮羞布。 惱羞成怒的崇明帝,卻大肆對禁軍將領問罪,甚至連乞骸骨的太尉魏文通也沒得到崇明帝善待,被崇明帝直接打為了白身。 皇帝刻薄寡恩,將領們自然不敢效死。 況且,占據關西道的四明山存活下來,對他們這些地方實力派亦有好處。 于是乎,這場圍攻連消帶打,就漸漸不了了之了。 …… 神京,禁內,宣華宮。 “該死的鎮北王……” “朕將最喜愛的安仁嫁到他們家當了媳婦,鎮北王就是這樣對待皇恩的?” 得知前線戰敗,崇明帝一下朝后,瞬間惱羞成怒。 他跑到宣華宮內,看著宮內布置的安仁公主故景,睹物思人,不斷對鎮北王進行喝罵。 “陛下,消消氣……” “這是臣妾熬的梨子粥,您吃點……” 韓貴妃端起一盅粥,安慰崇明帝。 一邊給皇帝喂粥,她一邊柔聲道:“鎮北王應是以大局為重,所以不敢效死力,存著保護神京的想法,相比徐逆,還是韃子最危險……” 她當然知道鎮北王李梁擁兵自重,聽調不聽宣,所以為了穩住鎮北王李梁,崇明帝不得以將最珍愛的公主嫁給鎮北王世子為妻。 但這番話她不能說,一說就是揭崇明帝傷疤。 所以她裝作一個對政事一概不知的粗淺婦人,對崇明帝進行勸說。 第82章、登壇祈雨 要是她真提出什么真知灼見…… 那就是后宮干政了! “愛妃……” “說的也是不錯?!?/br> 崇明帝看向韓貴妃的目光趨于柔和,微微頷首。 韓貴妃的蠢,這才能彰顯出他的英明神武。 他皺眉了一會,嘆道:“如今之計,也只能給徐逆封賞了。也幸好,徐逆沒有進取之心,只是守家之犬,得關西道一道,就已滿足他的胃口了?!?/br> 前線戰報還未傳達朝廷之前,徐行就已頻頻對朝廷獻上降表。 愿意自退偽王之位,只求一地按察使之名。 包括官兵戰敗后,徐行也沒嘲諷朝廷,只道自己惶恐,僥幸退了朝廷官兵,若朝廷攜雷霆之勢前來,他必定會授首等死…… 甭管徐行的這些話聽起來刺耳不刺耳。 可在崇明帝眼中,徐行沒更進一步,已是給他留足了面子。 再加之關西道貧瘠,最近幾年連連大旱,朝廷往往每年還要給關西道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