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能在諸天輪回 第22節
衙役皺眉,吼道。 幾個考生頓時憋得滿臉漲紅,氣的發抖。 味經書院相當于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不用面試,就能直接入職。而他們學歷不夠,就要面臨這些苛難。注定的事。 他們跺了跺腳后,哼哼了幾聲,然后甩袖前往考場的公堂。 臨別考試,他們也不敢和衙役置氣。 不然得罪了小人,休說今年考試,恐怕往后數年考試都不會順利。 縣衙的吏員,基本都是世襲的。 徐行也隨這幾人腳后跟,一同入了公堂。 考場公堂不僅坐著涇陽縣縣令,還坐著給考生作保的一眾廩生??忌饌€對縣令敬禮,并請作保的廩生認保。 “學生秦懷古為徐行作保?!?/br> 少傾,秦秀才起身,對吳縣令一揖禮,朗聲道。 秦秀才也是味經書院的學生。 和徐行關系不錯。 在安然居中,整天和徐行這些同窗花天酒地。 認保之后,在公堂門口等候的小吏就領著徐行前往考房。 似乎縣衙對考房的分派也有貓膩。 給徐行分派的考房,不僅環境清幽、不臨冷風,而且遠離臭號。 最關鍵的是,在屋內還有兩個火盆,用以取暖。 二月份,天氣還有些冷。 “這是慣例?!?/br> “吳縣令和你們山長是好友,特意吩咐我們的?!?/br> 小吏像是看出了徐行的疑惑,笑了笑道。 第23章、縣試二 有了好背景。 基本上,就相當于成功了一小半。 徐行此刻也慶幸自己是在味經書院入學,而不是在別的小私塾。 僅是大書院的隱形福利,就足以讓一般人羨艷不已了。 小吏又告誡了徐行一些考場戒律,然后轉身離去。 “玄-庚丑?!?/br> 考房門梁上釘著一塊三指寬長的小木板,上面寫了考號。 徐行打量了幾眼,頓時明白了考場的分布規律。 考棚的考房應該按照“天地玄黃”分了幾個大區。他此時所處的大區就是玄字區,同樣一個大區內亦有行列關系。 而行列關系則用天干地支來表示。 他此刻就位于玄字區庚行丑列。 考房逼仄,約莫二尺寬,七尺長,左右都是厚厚的板壁。 里面陳設簡陋,除了臨門的兩個火盆外,就是一張可拆卸的幾案。 將案幾橫放,并擺好筆墨紙硯后,徐行又拿起準備好的食籃,從里面拿出一張烙餅,細細的啃咬了起來。 等他吃了七成飽后,吏員敲門,給他分發試卷和草稿紙。 試卷是縣衙特制,上面有紅線橫值道格,共十余張,每頁十二行,每行二十字。 草稿紙沒什么特別之處,只不過需要注意在草稿紙上書寫的時候,不能將答案寫在密封線之外,并且字跡除了題目和抬頭字之外,必須都是楷體。 否則,按照零分處置。 用提前打好的竹筒水洗了洗手上的油漬,并擦干雙手后,徐行開始提筆等待。 少傾,一名書吏舉著牌燈走了過來。 牌燈上寫著第一道題,四書題,“君子不重則不威,學而不固,主忠信,無友不知己者,過則勿憚改?!?/br> 這句話出自《論語》的學而篇。 是孔子說過的一句話。 大意是:一個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所學也不會牢固。行事應當以忠和信這兩種道德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見到這句話,徐行松了一口氣。 幸好不是截答題。 四書題中,截答題最難。 難點在于兩句話都是圣人大義。 而做八股,絕對不能違背圣人之教和朱熹對其的注解。 截答題將兩段意思縫合……破題既要闡發考題的意思,又不能違背圣人之教…… 但正兒八經的四書題,就絕無此種擔心了。 縣試考的更為基礎一些。 徐行稍稍一想,就想出了破題。 他下筆,寫道:“君子之于學,貴有其質而必盡其道也?!?/br> 這個回答,四平八穩,是對考題的一個回答。 君子應該在學習上更看重“質”,和踐行所尊奉的道義。 而“貴質”就是與圣人所言的“重威”相呼應。 不突出,不冒進…… 在味經書院潛修這么多時日,再加之白色命格【博聞強識】的加持下,他看書一日,勝過常人看書十天。故此,寫出一個適當的破題,于他而言,并非是難事。 接下來。 徐行翻找科舉范文,以圣人口吻闡發破題。 洋洋灑灑數千言。 不過一個時辰左右,就已被徐行寫完。 至于后面的第二道五經題,他擇“春秋”題答之。 五經題總共有五道,分為尚書、易經、詩經、禮記、春秋各一道??荚嚳忌x擇自己的本經回答就可,不必全答。相當于專業課。 第三道是試帖詩。 試帖詩起源于唐朝,最著名就是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只不過在王安石熙寧興學后,試帖詩在科舉中被廢除,直到乾隆時,試帖詩才在科舉中恢復。 不過明清不重詩賦。 只要試帖詩的韻腳不出錯,沒有重字,做好避諱就可。 這道題基本上就是形式題,并不難。 說到避諱。 徐行又檢查了一下自己所做的八股。 見八股中沒有出現錯漏,這才開始準備謄寫試卷。 他養心靜神了一小會。 就這一會的功夫,就已經有考生前往公堂交卷,請吳縣令閱卷,時間比考試結束提前了不少。 徐行沒有心慌意亂,仍舊氣定神閑。 提前交卷,又不會增分,為了一時的光鮮,沒必要。 時間緩緩過去。 天色也漸漸暗沉了下來,一些考房點起了蠟燭。 燭光亮起。 “呼!” 筆落,徐行細心吹干試卷上的筆跡,防止墨跡污了試卷。若是污卷,直接就是落榜、罷卷,哪怕寫的文章再是錦繡,也無半點機會。 時間臨近申時,衙役們輕輕敲鑼提醒。 見此,徐行也不在等待,縣試就是申時擊鼓結束。 他起身,拿著試卷走至公堂,將其呈遞給早就站立在一旁的書吏。 雖然他此次也算提前交卷。 但此時交卷有個好處,出門時不必排隊。因為要是坐等書吏收卷,待會與他一同出考場的至少有四五百人。 不是誰都是才思敏捷之輩,哪怕考試考一天,對大多數人來說,這點時間都不夠用。有時候,一句話,一段話,都要苦思冥想數個時辰。 交完試卷后,徐行沒有著急離開,依禮給吳縣令施了一禮。 此次縣試過后,若他中榜,吳縣令也算是他的坐師。 亦算是關系網中的一環。 “將他的文章拿來我看看?!?/br> 令人意外的是,在公堂上正打盹的吳縣令見到徐行交卷,竟然生起了幾分興趣,對書吏擺了擺手,讓其將試卷呈上。 書吏聞言,癡楞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