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喜 第233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后被沉塘九次、我的男友非人類[快穿]、四季雀歌gl(純百)、兩面(1V1 高H)、深海gl (ABO)、【西幻NP】穿到異世界成為勇者后、快穿綜影視之我和男配HE了(NP)、不挨cao就會死(高h)、萬界劍尊、擇日飛升
鎮國公也看了一眼他,而后便揚聲下令。 這邊廂宋延也上前將楊燮的嘴堵了起來。事到如今這關頭,自然不能任他們伺機自盡。 第456章 朝堂 戰后的驛道氣氛終于松緩。 鎮國公和韓陌作為主帥,必須親自押送張昀楊燮進京。韓陌走前交待宋延竇尹留下來善后,而后走到蘇婼面前囑咐了幾句。 他有公務在身,不能帶她同行。而蘇婼自己也失去了氣力。 持續了一夜一日的追捕,在這一刻終于終止。 足足鋪墊了十余年的陰謀,也終于在這一刻清除殆盡。 直到親眼看到了殺母仇人落網的這刻,她長久以來繃緊的神經才逐漸松下。 她背靠著樹干坐下,眼望著不遠處打掃戰場的將士們,而后把頭深深地埋進了臂彎。 …… 驛道恢復通行已經是當天夜里的事。 蘇婼他們是在城門開放前最后一批回的城。 街道上其實風平浪靜,百姓們該如何便如何。發生如此震驚朝野的大案,反而不比以往那些變故,那時的人們驚雖驚矣,尚且可以放心大膽的議論,當事情嚴重到一定地步,反而讓人不知該怎么說,又該從何處說了。 京城就此一派肅然,張楊二人押入大牢的當天夜里,皇帝就親自去了獄中。過程如何無人知曉,或許除了蘇綬及鎮國公父子等少數深入案件中心的人。 輿論重新活泛起來是三日后了。 這三日里大理寺提審張、楊,以及張家人,還有與張家相前之人。 接二連三的官員入了大獄,起初尚有人不知死活地要替張家說話,當得知與張昀一道被捉拿的還有廢太子的子嗣,立刻銷聲匿跡。 大理寺外頭不斷有各家派去打聽風聲的下人探頭探腦。 蘇綬與鎮國公商量后,直接宿在了衙門之中。 滄州之事未平,韓陌已領旨前往捉拿叛軍。 走之前他來蘇家看了蘇婼一回,如此塵埃落定的當口,竟無暇顧及兒女私情,說的話句句都不離案情。 原來韓陌說奉命前往滄州根本就是放出的假消息,他只到通州就開始回轉了。目的就是為了引誘張昀和楊燮出洞,以便他在前路將他們正好截住。為了提高勝率,四道城門外他們都做了布防,只不過為了把戲做得更真切點,他連蘇婼也給瞞住了,并特意把楊佑他們這些貼身護衛留了給她。 蘇婼沉吟后說:“你們的計劃,我父親也參與了吧?” 韓陌微笑撫頭。 “若沒有蘇大人,此事難以施行得妥帖?!?/br> 蘇婼嘆氣望向窗外?!澳闩c我爹,倒是越發地投契了?!?/br> 讓人不知說什么好。 韓陌卻十分高興,伸出大掌摸了摸她發頂,道了聲“好好歇著”,但大步出城平亂了。 知道了這些,剩下的所有的不解,也就不難從別處獲知了。 宋奕如之所以會來得那樣及時,是竇尹在早前一晚給她去過一封令他后來提及都能紅臉的信,而那端皇太妃留下的老殿下的手書,實打實是真的手書,卻也是實打實的“訛詐”。 只因手書根本就沒有提到張昀的身世。 武陽公主府代代英才,怎么會行事如此輕率,留下把柄在外? 竇尹在信中隱晦地拒絕了宋奕如的青睞,聰明的宋大小姐嗅出了不對勁,跑去國公府求問原因,一來二去知道了些不為人知的過往,又從楊佑口中發現了一些線索,猜出來了竇尹的苦衷。 于是便有了宋父進宮求旨一說。 目的都是為了幫助捉拿反賊,皇帝沒理由不應,因而這兄妹倆便追出了城,拉上蘇婼和鎮國公他們演了出“攻心計”,果真使得張昀亂了陣腳,也使張楊二人之間有了猜疑。 至于出現在他們馬車里的秦燁后來卻又不知所蹤,當然是被蘇婼半路調遣走了。 就在韓陌他們激戰的時刻,蘇婼讓他去了最后阻擋住了張楊二人逃躥的那道山埡——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到竇尹所說的蘇綬交給他的任務了,這個任務,就是要在關鍵處設下的武器機括。 這個機括一共有兩道,楊燮因為負傷,栽在了第一道,也就是說即使他沒負傷,闖過了第一道,也還有第二道在等著他。是以蘇婼當時才有足夠的把握,讓韓陌停止糾結,果斷放行,讓楊燮張昀縱馬離去,自投羅網。 這些事說起來似是不難,但卻是多方密謀后配合所致。 張昀他們落網的時候,蘇綬在宮里,當然彼時除他之外,滿朝文武幾乎都在。 蘇綬抱來了成堆的卷宗,當眾將張昀與楊燮的陰謀,這些年來暗中關聯的大小案件,以及涉及的人員,一一讀來。 據說,在暴雨過后的清涼的早晨,有六七成的官員背后讓汗浸得透濕。 據說,蘇綬光是讀那些卷宗,就讀了一兩個時辰,期間因為喉嚨嘶啞,幾度歇息。 又據說,皇帝當場暴怒,這幾日,讓人把廢太子那段往事也重新端出來了。 ……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那天夜里過于勞累,蘇婼自那日回府就病了。這些都是秦燁和蘇祈他們說給她聽的。 與此同時帶進府來的,當然還有別處的消息。 比如與張家交好的各府,也有像呂家這樣的人家—— 張家出事前,呂家與張家過從甚密,這是舉朝皆知的事情。 這次事后清算聲勢鋪天蓋地,傳聞呂佩夫婦聞訊之后即四處求爺爺告奶奶拉關系找靠山。 如此作為這也算是他們家的老傳統了,不讓人意外。 只是呂凌在抓捕張昀的過程中也出了力,就憑他這份功勞,足以使他們家將功抵過,從中摘出來,呂佩夫妻竟然不知道,卻讓人些許意外。 徐氏不知呂凌早已臣服于蘇婼,卻仍對當初他們家對蘇婼那份算計耿耿于懷,此時聽蘇祈于堂前繪聲繪色講述呂家的狼狽,連已經會走路的蘇禮都被他吸引得拽著他袖子一臉崇拜地看著他時,徐氏自笑得前伏后仰,痛快不已,直道“勢利小人竟也有今日”。 蘇婼看在呂凌的面上,覺得該替他們澄清澄清,但卻不知呂凌為何未曾讓其父母知曉,而任由他們在外碰一鼻子灰,想想也就滅了多嘴的心思,只待回頭碰了面,再端看他葫蘆里賣的藥罷了。 第457章 變化 蘇婼還未來得及去找呂凌,呂凌就拎著幾摞月餅登門來了。 那是中秋前夕,天高氣爽,桂子飄香,哪哪兒都透著舒爽輕快的氣息。 蘇婼坐在被阿吉打理得入了秋也依舊花團錦簇的小花園里,蕩著秋千。 呂凌坐下來,覷著眼說:“喲,幾天不見,您這是見天兒地發福了?!?/br> 蘇婼也回覷他:“幾天不見,你還是那么閑呢?” 正常人,這個時候哪怕不為家里奔走,怎么著也得閉門讀他的圣賢書,做出個乖巧的樣子來了。他倒好,老神在在。 她到底是沒忍住,把心里的疑問問了出來。 呂凌的回答出乎她的意料?!拔乙詾槟隳芏??!?/br> 蘇婼望他片刻,笑了一下,眼底剩下的已全是了然。 呂家攀附的傳統完美地傳承給了呂凌,呂凌也不負其父母所望,一路勤學兼上進,如果張昀不是逆臣,那呂凌會有一個比同輩人早得多的美好前程。 但呂凌畢竟是個有大是大非的人,他也鉆營,他也勢利,但他也容得下旁人。一個會不懼后果,在蠻橫武夫手下施救“得罪”過自己的人的文弱書生,眼界心胸能低到哪里去呢? 他注定和他的父母不同。注定比他們強。 他苦心接近的張昀竟然是個反賊,他可算是栽了個大跟頭。 縱然他及時且果斷地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心高氣傲的他也不會覺得這是光采的事。倘若蘇婼不是值得他信任,他在張家發現的長寧公主的畫像便很可能埋存心底,那他也將失去“立功”的機會。 他的聰明在于他會反思,就像在被蘇婼拒婚之后他反思過自己,張昀此事之后,他必定也有過認真反思。 呂家之所以會落到如今的現狀,不得不說他們家學淵源也有責任,如果不是總想著攀附權貴走捷徑,也不會落得如今這般難堪境地。 呂佩夫婦該嘗點苦頭,吃點教訓了。否則來日呂凌即便是憑真才實學上了位,有對這樣的父母,也會引來不少禍患。 呂凌自然不會阻止,他要讓他們記得這一遭,并且往后再也不敢。 想起當初去接近張昀,還是蘇婼最先提點的,蘇婼自然也沒有置喙這一切的資格,只不過呂凌能如此清醒,也不免感嘆一句呂家還是有福。 “其實也不全是家父家母的問題,我自己也是。只不過我略比他們想得明白些罷了。淌了這趟渾水,我又何嘗不須告誡自己謹言慎行呢?” 末了,他這么說。 蘇婼問:“那你打算如何?” 呂凌搖頭:“放在從前,我自然要四方奔走尋找有利條件,但這次,我什么都不想做了?!?/br> 蘇婼沒有言語。 只在最后他離去時說了句:“若有需要的,還是可以告訴我。我縱然不會徇私枉法,幫你揀幾句好聽的說說,倒是不難的?!?/br> 她也不必過份周旋,皇帝是個明君,太子也不糊涂,呂家到底夠不夠資格被株連,他們會有公斷的??v然萬一沒有,太子還欠著她一份人情,且她也還可以請蘇綬和韓陌想想辦法,總是有法子的。 呂凌在門下回頭,這個從來不掩飾鋒芒的年輕人坦蕩地笑了:“好!” 短短一個字,擲地有聲。 蘇婼也笑了。 緣份真奇妙。前世與他也算不得仇人也算得上冤家,呂家的一樁退婚害得她后來攤上那么一個歸宿,雖然蘇綬要占八成責任,到底他們的舉動是引子。 沒想到這一世因緣際會,倒是讓她對這樁舊怨釋然了。 中秋這日,宋奕如也帶著鮮藕,桂花餅,燒鴨,還有美酒來了。 這姑娘自從脫離了張煜那大坑,越來越不像過去那個大家閨秀。 她常常坐上蘇婼院子里的歪脖子梅樹,晃動著兩只腳,跟樹下躺椅里的蘇婼對飲。也常常會挽起袖子下蘇家的廚房,搗鼓出幾樣美食來給對弈中的蘇婼與周夫人湊趣。 因著她的常常到來,竇尹到蘇家尋蘇綬商議公事的次數也多起來了。但他依舊只遠遠地看著宋奕如。 后來楊夫人也來了,她帶了許多燕窩花膠什么的,一掐蘇婼的胳膊,就嘖嘖地扭頭沖徐氏:“太瘦了!這姑娘就是太瘦了!” 徐氏笑道:“誰讓咱們家不是將門呢?趕明兒夫人賜教,教她幾招拳腳,她練著練著不就壯實起來了!” “這主意好!” 楊夫人擊掌稱贊:“回頭養妥當了,就搬我那兒住著去!我親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