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機陛下天天碰瓷 第107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撿走我的窮糙漢是大佬、異能大佬愛吃軟飯、參加戀綜后和營業對象假戲真做了、騎士王的魔法
以鐘如霜為首,當年的一批龐太師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有著自己的信念和手段。不出意外, 這群人是想趁著江南人手不足的情況,將皇室攪得成一團亂。 又或者…… 馮大人頹廢開口:“這是一道禮。至少在她眼里應該是一道禮物,一個告誡的禮。天下沒有真正的太平。也是一種嘲諷的禮?!?/br> 對京城無數官員都齊聚江南,卻無法察覺到危險的嘲諷。對當年無數人紛紛內斗,最終導致龐太師一家滅亡, 一個案件翻來覆去牽扯著的嘲諷。 徐大人帶著馮錦上了馬車。 在心中掛念著徐繆凌的情況下,徐大人依舊清醒理智。他在兵部為官太久,久到見過無數生死,見過無數朝廷斗爭。 正因見過, 才知身在其中很多事并非人念頭一想可解決。 諸子百家, 各有所念。 哪怕天下如今獨尊儒術, 每一個人的想法都不同。老天爺也不可能只遵從一個人的想法。 徐大人更深刻知道的是:“當年龐太師一案, 讓你入官場之后便總恪守規矩, 兵部上下的事都要按照章程來辦。守規矩, 哪怕做錯了, 陛下也沒有理由來苛責你?!?/br> 外面打打殺殺的聲音沒有間斷, 馮錦身子僵硬。 徐大人沒有撩開簾子去看外面的情況。 兵部官員一輛馬車,詹德業如今去了前頭, 馬車內暫且就他們兩個人。徐大人很少和年輕官員如此掏心掏肺去說這種話:“韶陽十七年,兵器調動前往邊塞,遇劫匪, 晚七日到達。二十三年,你送往邊塞的糧草為了規矩, 比預計晚了三日?!?/br> 這些看似不過是意外,真要算問題,怪罪到馮錦頭上說起來是有點冤他。 “要是不守規矩。邊塞的兵器,指不定造價比京城便宜,器械比京城更好。誰都知道不管是兵器還是火器就近造起來,便宜,方便。不用花大價錢去運。也會給京城帶來無數的隱患?!?/br> 因為要是一旦失守,等同于邊塞那點武器全送給敵人了。 翻舊賬起來,本不該如此翻。人一生不可能不犯錯,而馮錦只是守規矩,不算犯錯。徐大人這么多年看下來,道理都知道。 徐大人:“你不是不懂變通。而是你當年的變通,放走了鐘如霜。而她一步步,釀出天下大患?!痹诳吹竭@群人的瞬間,徐大人幾乎就猜出這么些年發生了什么。 龐太師被關押到被處死,再到換代后被重新隱秘翻案。鐘如霜這等親傳弟子自是被錦衣衛盯著。光當年同樣被盯著的蒲盛宏能做什么?只有毫無關聯的馮錦,可以為其做一些變通事。 其后的鐘如霜,脫離了錦衣衛的控制,靠著一手易容的本事在天下各處走動。 馮錦緊緊閉上眼。 這賬要算,如今便是能算到馮錦頭上了。 他沉默著,心中亦然有后悔。只是馮錦清楚知道,哪怕日子重新回到他年少那會兒,他依舊會義無反顧做出同樣的選擇。 就好似這么多年,他堅守著兵部那些規矩一樣。 兵部馬車里的話暫告一段落,徐大人擔憂的徐繆凌帶著一支錦衣衛,搜尋著侍衛“阿冬”的身影。徐繆凌在聽到海岸口的炮火聲,猛然轉頭看了一眼,收回視線后臉上神情幾乎可謂陰冷。 他加快了搜人的速度。 到這個時候,徐繆凌很快在慌亂逃入房屋中的百姓人群里,找到了目標。這人不知道從哪里也找來了馬匹,在前方縱馬。 他快馬加鞭率人沖過去,幾乎快要趕上的檔口,不了街道處橫行出了新的馬車。 錦衣衛倉促止住前行,還有幾人僥幸避開,直接將馬車圍住。 馬車簾子掀開,露出了坐在其中穿著素衣的林芷攸。徐繆凌全然沒料到會在這種場合見到容寧的嫂子。 林芷攸朝著徐繆凌笑了下,沒有多廢話,從側窗對著徐繆凌遞出了一卷畫:“行動輿圖,他會帶人包抄,勞煩錦衣衛配合?!?/br> 徐繆凌騎馬上前接過畫。 他注視著林芷攸:“鐘如霜擅引人心。錦衣衛在這種時候只會聽帝王調遣,絕不可能輕易改動目的?!?/br> 這么多年過去,當年的容軒和現在的容軒,早就不是一個人。身為容寧好友的徐繆凌信任容軒,不代表身為錦衣衛的徐繆凌真正信任容軒。 林芷攸:“所以我是人質?!?/br> 林芷攸對著徐繆凌說:“我身為林家林芷攸、容家林夫人,足夠為質。勞煩快些?!彼嵝阎?,“不然錯了時機,死傷會慘重?!?/br> 這代表著,他們向帝王壓上了兩家人的性命。 徐繆凌做了個手勢,打開卷畫查看起來。圖上用金色點綴了帝王所在的位置,用紅筆標出了一群人的攻勢路線,而用黑筆代表著朝廷的衛兵。 海上竟也有敵。 徐繆凌才瞥見海上來敵,聽林芷攸開口說著:“從紅筆后頭包抄,兩面夾擊能很快讓他們意識到有內賊,攻心之計,他們很快會崩盤?!?/br> 徐繆凌調整馬繩,指了兩人:“帶走林夫人,其余人跟我一起走?!?/br> 隊列繞過馬車,由徐繆凌領隊前往前方。這次他們不再是單純的追擊,而是清楚知道要配合作戰了。這一場鬧劇壓了那么久,絕不是簡單可以輕巧解決的。 除非,除非—— 蒲盛宏帶著弟子站在客棧的上方,看著下方人漸空的街道。四周沒有人膽敢在這種危急時刻在外面晃蕩。 他不知道鐘如霜確切在哪里,但知道鐘如霜在想什么。 其實她不需要暴露,不需要將一切點燃。日子一天天過去,關于他們師傅的一切,會成為史書上輕描淡寫的幾筆。經歷過那一切痛苦的人,會一個個死去。 她的那些個想法,那些個執念,可以找個徒弟或者找好幾個徒弟去傳承。他們不會如此尖銳去折騰天下,也不會徹底將她的那些念頭摒棄。 她如今走到前頭來,怕是心中有了決斷。 蒲盛宏身邊跟著凌子越。 他長嘆著對一直跟著自己的弟子說:“她看到這個世道朝著更順暢的路走了。她發現新帝和前幾任帝王不同。她專程前往了一趟京城,在互助會待了那么久?!?/br> “她點燃了她知道最不安定的那些東西,讓一切毒瘤暴露在光下。將膿包擠出,削去腐rou,天下才能更好?!?/br> 蒲盛宏最后一句話,音很輕,只是也說得很沉:“她,想用生死來給帝王上最后一課?!?/br> 或許她鐘如霜早就知道容軒跟在自己身邊,或許她踏遍那么多地方,也知道他蒲盛宏在跟著她走。她布了那么多年的東西,是因對皇室不曾有過期待。 先帝在她眼里不過如此。 當今年紀尚輕的帝王在她眼里,不僅是帝王,更是她的師侄。她會用計謀應對先帝,讓其不至于被盛世遮眼,而清楚自己壽命有限的情況下,她選擇用更激進的方法,來給素未蒙面的師侄上這么一堂課。 那么多年的師姐弟關系,蒲盛宏太了解她。他如今能做的盡可能減少她所造成的破壞,不讓跟隨她的那些人傷害到無辜百姓和當今帝王。 她注定會死。不是死在她自己手中,就是死在秦少劼手里。既如此,她便將自己的死發揮最大的作用,在帝王一生中刻下最深刻的印記。 至于百年后,下一任的帝王會如何?想來帝王在教下一任帝王時,必然會拿出她當例子。她將成為帝王一代代傳承下去時,不得不提出的人物。 凌子越:“為什么一定要讓小花去?” 蒲盛宏:“因為那是你師姑最想見到的孩童模樣。最底層,最容易被輕視,然而擁有著無比堅韌的內心和對未來的美好崇敬?!?/br> “你們先生我啊,該處理好師門的事,亦想讓你們師姑知道,她幾十年來的想達成的一切,有人在走著不同的道在達成著?!?/br> “希望她的內心,能因此產生一點點對人世良善的欣慰?!?/br> 這樣孩子以后不會只有一個,會有千千萬萬。 這個世道想要將一個政策惠及千萬百姓,太難太難。他能做的便是一步步來,告訴鐘如霜,他從未忘記過師傅當年教誨。他不會忘,他的弟子也不會忘。 難得正色的蒲盛宏,雙手揣在袖中,仰頭看了看天:“江南的天快入秋了,還是那么熱?!?/br> 不像他師傅走的那天,也不像鐘如霜離開的那天,各地飄雪,凍得他冰涼。 凌子越不知道該怎么說。他能察覺到師傅真心實意的悲傷和惆悵,一樣察覺到了師傅打算在這里面配合著師姑,造就最后一場生死別離。 師弟不知道在其中又參演了一個什么樣的帝王角色。 站在戰局中央的秦少劼不走,當柱子吸引著敵人前仆后繼。 容寧不能遠離秦少劼,拿了身旁侍衛的弓,隨時準備當有人沖上前時給人來一下。遠處船只靠近,新征召的水師們在統領就位后,跟隨指令應敵。 船只靠近后,水師們當然察覺到并非大乾人。這些漁民出身的人想到之前八百兵的慘痛經歷,再想到身后的是自家人的安危,朝前奮勇殺著。 號角長鳴,鼓聲喧天。 炮火點燃了海域,鮮血流淌到容寧隔著很遠都能嗅到味。 第129章 三十年前的一場事, 誰能料到三十年后造成多大后患。 帝王經歷了三代,天下人大多全然不知這些事,幾乎不清楚天災已足夠無情, 人禍又增添上幾分慘痛。 周邊國家這些年一點點強勢起來, 部落也能誕生新的王。要是沒有鐘如霜的添磚加瓦,有些成氣候,有些真尚且成不了氣候,至少不至于湊在一起。 有了鐘如霜后,危難一件件變得緊迫。一樁事接著一樁事。 容寧聽見秦少劼說:“這將是大乾二十年內最后一場大戰。往后的大乾在各方再次建立起威名。四方休養生息, 再來朝必是和平為主?!?/br> 她喜歡混在將士中,喜歡為大乾鎮守平安,但并不愛真正打仗。 她問:“要是二十年內又有戰事呢?” 秦少劼頓了頓:“那是朕推算錯誤,心中悲痛, 只好在宮中尋求皇后安慰?!?/br> 容寧本是肅然警惕的, 聽到秦少劼這話樂出了聲。容寧認為自己和秦少劼一樣, 大抵是有點病。大敵當前還有閑情雅致在看臺上說這些話。 她自從答應秦少劼成為皇后, 就已做好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準備。她會護著容家, 護著秦少劼, 護著這個天下。以前如此, 現在如此, 今后如此。 容寧瞇細起眼,唇角揚著笑意:“那到時候, 臣一定好好安慰安慰陛下?!?/br> 不過未必到時候。 容寧頓了下:“說起來,算賬的話,這次回永安園, 臣有很多賬要和陛下清算?!?/br> 秦少劼果斷應下:“好?!?/br> 長箭破空,三百米穿人。 百官終于徹底全上了馬車, 侍衛開始護著百官遠去。那些試圖攻擊帝王的人則是蜂擁向前沖著,再一各個倒地。經歷過幾次戰事的京中侍衛和江南將士,怎么可能會打不過一群烏合之眾? 哪怕這些烏合之眾根本不要命,哪怕這些烏合之眾數量超乎尋常多。 互相敵對中,終究是有一部分人沖向前了的,而到這一刻,他們身后傳來了新的馬蹄聲?;祀s著統一私兵服飾和錦衣衛服飾的隊伍,從人群后方沖了過來。 這一下直接成了包抄,中央這批人被前后夾擊,半點沒有辦法脫困。他們中的領頭倉皇回頭,發現帶兵領頭的人面無表情,眼神冷漠又令人熟悉。 認出人來的不少家伙目眥欲裂。 他們沒有想到他們之中會有叛徒,當然他們愈加沒有想到,這個人從最初就不站在他們這邊。三十年前的事與他全然無關。 長槍劃空,眼熟的招式讓盯著戰場的容寧微愣。 她見到那熟悉的作戰姿態,恍惚間回到多年以前,看到從戰場凱旋的兄長。他在軍營場地中央,持著長槍一點點教她招式。他天生屬于戰場,榮譽加身,可被世人嘆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