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 第23節
書迷正在閱讀:托起(校園H)、霸總和他的小作精、【女尊】男子高校里的女職工、我不是受虐狂(虐男 BG NP GL 友情向)、八零凝脂美人,嫁個軍人帶帶崽、林太太她沒心沒肺(人妻出軌,NPH+SM)、聽說你迷戀我、你是歸宿、色情明星培養計劃、黑白棋【nph】
靈隱禪寺是千年古剎,山寺幽深,隱在森森夏木之中,每日香客絡繹不絕。 朱聿恒與卓晏等人隨香客入寺,先去覺皇殿上香,大殿上還懸掛著南宋理宗皇帝御筆親書的“妙莊嚴域”金匾。菩薩金身都是近年剛剛塑就,金漆頗新,寶相莊嚴。 捐了香油錢后,幾人直往后山定光殿而去。 定光殿內供奉的自然是過去佛定光如來。后山寂靜空靈,少人行經,韋杭之和諸葛嘉等候在山道下的黃墻邊,以防有來往閑人接近山道。 朱聿恒帶著卓晏沿青石臺階而上,只覺得肩上簌簌輕聲,落了幾片殷紅的石榴花瓣。 他拂去肩上花朵,抬頭看去,只見夾道的石榴正在開花,如殷紅的胭脂點綴在樹梢,在這樣濃烈的夏日午后,開得比日頭還要灼熱。 石階盡頭,是開啟的殿門。 彌漫的花朵一直燒到殿前,花陰下,有個年輕男子伏案持管,坐在樹下寫著字。身后角落中,站著兩個侍從模樣的人。 朱漆斑駁的殿門,無風自落的紅花,隱約像是血色的痕跡。朱聿恒駐足在門外,目光落在花樹下那個男子的身上。 他約有二十五六歲模樣,即使獨坐時也保持著挺拔端整的儀容。 他一身素衣,俯著頭抄寫經書,全身毫無修飾,只有右手上一個銀白色的扳指發著素淡的微光,整個人有種水墨般雅致深遠的韻味。 清靜的佛門,妖艷無格的落花,不染塵埃的男人。 矛盾又混亂的塵世,因為他的存在,調和成了安靜祥和。 那人感覺到了有人進來,于是,在零星落花之間,抬起頭來,遠遠望了他們一眼。 他唇色很淡,濃黑的頭發與濃黑的眉眼襯著過白的肌膚,儼然似畫中人,讓人心向往之,不忍褻瀆。 卓晏看看朱聿恒,又看看這位???,心想,這兩人真是一時瑜亮,能在這樣的地方相逢,也真是緣分。 朱聿恒站在灼灼欲燃的石榴樹下,向那人遙遙一點頭,當作致意。 而對方也擱下了手中的筆,收好了案上正在抄的那些紙頁,站起身向他們一拱手。而就在此時,一個書童模樣的少年抱著經書從殿內出來,一看見他們,就上來阻攔說:“不許進來,我們在這邊有事呢!” 他一開口說話,朱聿恒立時認出來,這正是在黃河邊,在他昏沉之際與阿南說話的少年。當時阿南好像叫他司鷲。 ??烷_口說道:“二位兄臺,在下正于此處為亡人抄經超度,因恐八字沖撞,不便有陌生人來往,請勿踏入其中?!?/br> 他眉眼柔和,聲音也低沉溫厚,雖然是拒絕之語,也讓人入耳舒服。 卓晏不等朱聿恒示下,自覺地出頭當惡人,問:“我聽你口音似乎是應天的,為什么要特地到杭州來祭奠???應天府的大報恩寺不是更有名么?” 司鷲揚了揚眉,正要說什么,男人抬手止住了他,溫和對卓晏道:“報恩寺琉璃塔尚未修建完畢,并無這邊清靜?!?/br> “對哦,這倒也是?!弊筷袒仡^看看朱聿恒。而朱聿恒只不動聲色地向那男人一拱手,說:“既然如此,打擾了?!?/br> “請便?!睂Ψ胶蜌獾貞?,微微頷首致禮。 他重回案前坐下,整理自己剛剛所寫的祭文,神情沉靜如水,仿佛這個塵世予他沒有任何影響。 卓晏有點不甘心,站在門外,伸長腦袋想去看他在寫什么。 而他已經將手中所寫的祭文放入旁邊香爐之中,焚燒祭祀。 司鷲警覺地盯著卓晏,頗有鄙視之意。 卓晏吐吐舌頭,見朱聿恒已經轉身離開了,趕緊快步跟上,低聲對他說:“這人玉樹臨風彬彬有禮的,感覺不像是什么壞人啊?!?/br> 朱聿恒沒說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位陌生的???,確實是個令人一見可親的人物。 可惜,他是阿南口口聲聲心心念念的那個公子。 在見面之前,他設想過無數次,這個令阿南死心塌地、心心念念的公子,會是怎么樣的一個人。 卻未曾料想到,竟是這樣一個不染凡俗的神仙人物。 就在二人剛走下兩步臺階時,驟然間亂風乍起。夾道的花樹簌簌落下大堆細碎花瓣,全都傾瀉在他們身上。 只聽到司鷲“啊”了一聲,朱聿恒回頭看向后方。幾片尚未燒完的紙張被狂風吹起,散落半天,零落如雪片。 有一張殘紙飄過面前,朱聿恒伸手抓住,看見那上面的字跡,如寫字的人一樣清逸雋秀—— ……葬將士之殘軀;以幽州之雷火為燈,安不歸之魂魄;供黃河之弱水為引,溯往昔之恩怨 這祭文燒得只剩這些,但這寥寥幾行,讓朱聿恒的眼眸一下子就沉了下來。 這字跡,他永遠銘刻在心,一眼便可認出。 南方之南,星之璨璨。 他從那只蜻蜓中發現的紙卷,即使已經殘破,依然能清晰地揭示出,這是同一個人的字跡。 而,令他呼吸為之停滯的,是那 “幽州之雷火、黃河之弱水”。 這不是祭奠亡魂的誄文。 這是順天那場差點葬送了他與祖父的大火;是令萬千百姓流離失所的黃河怒潮。 一瞬間,有灼熱的血沖上他的額頭,讓他眼前這清拔飄逸的字,仿佛都似扭曲起來。 而卓晏則湊上來看了看,笑道:“這字真不錯,配得上那張臉?!?/br> 被他的聲音拉回現實,朱聿恒竭力放緩呼吸,壓住自己微顫的手,也壓住了自己即將外泄的激怒。 自小在朝堂頂端耳濡目染,他調整外表情緒何等迅速,不動聲色地拿著這張紙轉過身,交給追出來的司鷲,一面看了看里面的男人,以最尋常不過的語調說道:“兄臺的字清拔雋永,頗得右軍韻味?!?/br> “過獎了?!睂Ψ矫佳凼璧?,隨口回答。 朱聿恒不再多說什么,沿著青石臺階,一步步走下去。 一直守候在下面的諸葛嘉與韋杭之跟上了他,踏著滿地的石榴花,走出重重佛殿。 就在出山門之時,朱聿恒看了侍立在旁的韋杭之一眼。 韋杭之會意,轉過身對著后方本應空無一人的道邊,指指后山,又收攏五指,做了個擒拿的手勢。 雖然阿南在黃河邊救了他,可如今看來,順天的大火與黃河決堤的慘禍,與她那個公子,絕對脫不了干系。 朱聿恒直上飛來峰,過翠微亭,繞冷泉,于千百佛像洞窟之上,遙望對面靈隱定光殿。 卓晏氣喘吁吁跑來,稟報道:“打起來了打起來了!本來嘉嘉……諸葛提督不想驚擾佛門清靜,因此只出動了四個差役前去拿人,誰知那個??途垢揖懿?。差役們強行鎖拿,結果被丟出了殿門?,F下諸葛提督已親自領隊,前去捉拿那個??土?!” 身后的韋杭之給他送上一具千里望(注1),讓他可以精確地看到對面的情形。 翠竹林中,石榴花下,佛殿之前,激戰正酣。 神機營士兵都是青藍布甲,諸葛嘉這個狠人,連佛門圣地都不肯留情,此時定光殿的黃墻早已被拆得七零八落,兩排持棍的士卒魚貫自諸葛嘉身后奔出,分成左右兩股旋轉著匯聚,將中間的素衣公子及其下人團團圍攏在佛殿之前。 碧綠的竹林如滄海,青甲的士卒如怒濤,片刻間,那邊四人已經被圍攏在包圍圈中,所有的棍頭都直指向他們,不但將所有他們可以逃脫的角度全部封死,甚至連他們要找一個可供反擊的角度都絕無可能。 “這是諸葛提督家傳的八陣圖,第二陣第一變,江流石轉?!?/br> 朱聿恒正看著,身后的韋杭之低低出聲:“這個陣法形似旋渦,由一字長蛇陣變化而來,只是分為兩股。一股牽制敵方的力量,一股遷回包抄,只要對方企圖發力對抗,就會身不由己被卷入這陣法的節奏,順著對手的力量,直接被牽扯過去,越陷越深,無法脫困?!?/br> 卓晏疑惑問:“需要出動這么多人嗎?諸葛提督連看家本領都用上了?” “畢竟,這可是阿南的公子?!表f杭之不無同情地看著遠遠的諸葛嘉,“上次神機營在阿南姑娘手中傷亡慘重,萬一這個公子身邊人還有像阿南那樣的高手呢?所以這次諸葛嘉出動了所有精銳,要一雪前恥?!?/br> 朱聿恒“嗯”了一聲,只見棍勢如林,棒影翻轉,確實如江心旋渦疾卷,已經封鎖住了對方所有能出手的角度。 那兩個侍從身不由己,被卷入陣中,正在苦苦抵抗,看起來比阿南差遠了。 只是他們深陷困陣,越是抵抗卻越是卷來周圍反擊,眼看已經是強弩之末,無法自救。 司鷲看起來沒個正經的模樣,倒比他們還強些,在這樣的戰陣之中居然還能有余力略為反擊一兩下。 唯有那素衣的公子,竟未曾卷入其中,他便如一朵白色泡沫,在急浪激湍的頂端隨陣勢翻飛,飄逸自如。 那些如風如林的攻勢,無法沾到他一片衣角。這個人,大概在一開始就洞悉了陣勢,掌控了一切吧。 這種優雅清貴又不沾凡俗的仙品人物,和憊懶散漫、總是帶著輕佻笑容的阿南,如云泥之別。 他們真的,會有什么理不清的瓜葛嗎? “這個公子和阿南,怎么有點像啊……” 朱聿恒正凝望著那邊的戰局,耳邊忽然響起韋杭之若有所思的聲音。 他的手略動了動,放下了千里望,瞥了韋杭之一眼。 “就……很難說的,這種感覺……”韋杭之的話脫口而出后,又有點后悔,遲疑道:“不知為什么,總覺得我們在抓捕阿南姑娘時,她面對戰局的反應和判斷也是這樣,精準又迅速,沒有任何人能奈她何?!?/br> 朱聿恒盯著遠遠的戰場,默然不語。 見他沒說話,卓晏悄悄問韋杭之:“對了,神機營的火器怎么還沒出動???嘉嘉不是說,他家傳的陣法中,已經混編了火器隊,威力更上一層樓么?” “這地方太小了,如果是在戰場上,人分散一點,還可以用火器??涩F在只是佛殿前這么一塊空地,這個陣法依據敵方動作千變萬化,所有人隨對方的身勢而進攻撤退,用火器的話,很容易就會打到自己人的,根本避不開?!表f杭之分析道,“所以這個陣法只能用棍棒,連刀劍都不敢用,因為對方的動作無法預判,走位太復雜了?!?/br> 他們正看著,狂風突起,石榴花如點點鮮血,飄飛在青碧竹林之中。 一直在支撐的那兩個侍從,終于熬不住了,身體一歪便失去了平衡,被纏住手足,拖出了陣法。 那些洶涌的攻勢,便全都壓在了之前還能反抗一二的司鷲身上。 無數木棍齊齊朝著他趕去,眼看就要將他壓在重重攻勢之下,骨折筋斷,難以生還。 一直憑著飄飛的身法,游離于戰局之外的公子,終于撲入了漩渦之中,被卷進戰陣。 他在佛殿祈福,自然沒有攜帶武器,但仗著飄忽的身法,硬生生插入那看似潑水不進的陣勢之中,左沖右突令陣型驟然潰散,就像陡然壓下的巨石,讓湖面所有的水退卻開去。 周圍那些持棍結陣的士卒,隨著他的身影所到之處,攻勢頓時凌亂不堪,此起彼伏的棍棒脫手,甚至擊打到旁邊的同伴身上,陣型大亂。 只這一瞬間的陣型散亂,公子抓住差點死于群棍之下的司鷲,將他提了起來。 站在斷墻上的諸葛嘉口中疾呼:“第四陣,第六變!” 潑散開的棍陣再度集結,如水波平推,齊齊向著公子涌去。 公子抬手按住司鷲的后背,一腳蹬在后方涌來的棍頭之上,將他向著側方拋去。 定光殿建在后山頂,司鷲的身體在空中一翻,重重落在了下方的樹巔之上,然后便沒入了蒼翠之間。 只容得這一瞬間的空隙,水波般的平推戰陣已經陡然一變,波光中驟現旋渦,將因為拋離司鷲而身子一重的公子,狠狠拖了進去。 漩渦之中猛然激起巨浪,向他當頭擊落的棍棒便是飛濺的水花,自四面八方而來,已經避無可避,閃無可閃。 -------------------- 注1:千里望與千里鏡都是古代對望遠鏡的稱呼。明朝前中期未必有望遠鏡,這篇是架空,咱們隨意點~ 第26章 ??湾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