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159節
【除此之外,曹cao的文格和人格還有第三個矛盾。 《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 一,念之斷人腸。"《苦寒行》"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在文格上,他像是憂國憂民的杜甫,像戰地記者一樣寫下震爍古今的詩文。但是現實中卻存在濫殺無辜的現象。 為什么會存在這么大的矛盾? 可能是因為曹cao是黑化版的劉備吧。他曾經也是劉備這樣的理想主義者,不然也不會冒死上書、討伐董卓。 但漸漸地,他的理想破滅了,逐漸變成鋒芒畢露的梟雄。 曹cao可能看到了年輕的自己,對劉備的評價不錯,所以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cao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薄?/br> 因為不是在曹營,劉備不吝嗇自己的鄙視:“誰要跟那曹賊一起當英雄,我倒覺得他跟袁本初是一丘之貉。" 聽到天幕轉述的夸獎,劉備感覺自己臟了。他才不想跟曹賊混在一起。劉備一邊罵曹cao反賊,一邊心情低落。 他也知道自己才略不如曹cao,不然也不會被曹cao吊著打,導致現在王業偏安。關羽見大哥心情不好,連忙說道:"大哥,派我去討伐那曹賊吧。" 劉備心想,曹cao如此想得到你,你去打曹cao,那不是rou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嗎? 這時,天幕說道:【曹cao對很多人殺伐果斷,但對關羽很真心。多次招降他,雖然關羽不答應,但曹cao依然對他很好。 關羽敗走麥城之后,被東吳所殺。孫權把他的腦袋給砍下來送給曹cao。雖然曹cao得不到關羽的人,但是他能得到他的頭。曹cao得知消息之后非常悲傷,用諸侯的禮節給關羽下葬?!?/br> > 劉備:"!!!!" 關羽、關羽等人:“!!!” 張飛幾乎不敢置信,甚至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好半天才回過神,怒發沖冠,從來沒有這么生氣過。 他恨不得擇人欲噬,對那孫權千刀萬剮:"孫仲謀,豎子爾敢!"二哥居然身首異處。 劉關張三兄弟抱頭痛哭,滿是失而復得的慶幸感。 諸葛亮望著這幅場景,若有所思。他好像找到了他們失敗的原因了。東吳蒸蒸日上,草率對東吳發兵的話,一定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諸葛亮勸說道:“主公,不要著急,十 世之仇猶可報,何況現在關二爺還沒死,草率出兵只會害人害己。 我們細心籌謀,未必不能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劉備心中的怒氣漸漸平息下來,仿佛找到了主心骨,重重點頭:“倒是要多謝這天幕盤點了曹cao,不然我的二弟就……" 他擦拭眼淚:"遲早要孫權那狗賊付出代價。" 他以前討厭曹cao覬覦二弟,現在態度卻一百八十度轉彎。還好曹cao對關羽心思不純,不然哪里能得到劇透的機會? 曹cao聽到未來關羽被孫權所殺,也有些憤怒,他看中的忠臣良將居然被殺了。 他也痛罵了一通無恥的孫權。 曹丕有些不懂:“其實我一直搞不懂,阿父手下良將那么多,那么在乎關羽作甚?” 曹cao瞪了他一眼:"自然是他忠誠。" 曹丕:“他是對劉備忠誠,又不是對您,這時候忠誠就是最無用的東西了?!?/br> 曹cao表示就是喜歡刺激:“你年紀小,所以不懂,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倘若那關羽輕易折節,為父還不稀罕。" 曹丕:"……" 這時,他懷中的曹沖像是想到什么,揚起圓潤的小臉,說道:“阿父之前說,征辟了司馬仲達。這司馬仲達是不是就是關羽的反面?" 曹cao不會因為孩子小,而吝嗇于培養,含笑說道:“我兒會舉一反三,真是聰慧。你說得對,但也不完全對。 那司馬仲達之前要為漢室盡忠職守,不愿當官,我給他授官之后,他還是好好當了。自然不算忠誠。" 曹沖:“那阿父還敢用他?” 曹cao摸摸他蓬松的頭發:“哪有絕對的忠誠呢?關羽那樣的忠誠,太過稀少,劉備那群人啊,都 是群執拗的傻子。" 他嘴上說著貶低的話,心中卻有些難言的羨慕和敬佩。人人追求和光同塵,可是劉備那群人卻清清白白。 讓人如何不向往? 曹沖若有所思。 在父子二人聊天的時候,天幕接著說?!?20年,曹cao過世。 過世之前,他已經是大權在握的魏王,連東漢都改了個年號“延康”??蛇€是沒能給他延續健康。 他已經偏頭痛很多年了。 他給自己選定的墓地在黃河以北的鄴城,那里非常偏,也非常貧瘠。他卻執意要葬在那里。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不許占民良田,也不必種樹,切記切記!" 連漢獻帝劉協這個傀儡都奔赴他的墓前,為他送葬,甚至還哭了。曹cao是他頭上的陰影,也是他的保護神。陰影走了,傀儡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兒子曹丕表示,禪位給他就行了。曹丕終結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魏國,給父親追封為武帝?!?/br> 曹丕心中大喜過望,原來繼承父親位置的是他自己。他跪在地上,假惺惺地向父親請罪。 曹cao側目而視,這小子情緒不穩定,挺瘋的一人,目前還在他的考察中,沒有被正式列為繼承人。 原來是曹丕繼承了他的位置,還逼迫皇帝禪位。還挺符合他的性格。曹cao冷著臉、不痛不癢地斥責了他幾句,便沒有說話了。 他心情很復雜。一方面,他自幼被教導忠君愛國,他曹家終究是篡位了,親手毀滅了這個大漢,這讓他很矛盾。 另一方面,他心中也有種塵埃落定的感覺,告訴自己:“曹阿瞞,這不就是你期待的事情嗎?與其等待皇帝卸磨殺驢,不如提前下手。 大漢腐敗,不如改朝換代。不讓‘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情況再次發生。" 孫權咬牙切齒,心里滿是艷羨:“這曹賊終究是反了,他曾經說一定為漢室效忠。這就是效忠?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周瑜嚴謹地說:"準確來說,是他兒子反了。" "有什么區別嗎?" 周瑜:“罵他兒子可以,但他沒有違背自己說的話,沒有辦法從大義上攻擊他?!?/br> 孫權悻悻閉嘴,心里酸死了。三國歸魏,雖然心里早有預感,但還是不甘心。 絕大部分人都認為魏國是三國最后的勝者。 然而天幕接著說:【可是魏朝并沒有持續多久。魏文帝曹丕死后,傳位給魏明帝。魏明帝在位期間,司馬懿節節高升,官拜大將軍。 魏明帝死后托孤給司馬懿。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奪取了曹魏的軍政權力。 至此魏朝名存實亡。 251年,帝國實際的控制者司馬懿去世了,享年七十三歲。后來,他的子孫正式篡位,給司馬懿追封高祖。 司馬懿熬死了周瑜和諸葛亮這些謀士,也熬死了曹cao和劉備這樣的君主。所有人都是輸家,只有司馬懿嬴者通吃。春秋,三家分晉。東漢末年,三國歸晉。不得不說是有點輪回的。 悄悄活到最后,驚艷所有人?!?/br> 曹cao:"!!!" 劉備孫權等人:"……" 好小子,這么陰! 作者有話要說: 資料:《再次解讀曹cao的文格和人格》 第104章 王朝對比,菜是原罪。 剛剛還夸過司馬懿的曹cao:"???" 他面上波瀾不驚:"能活到七十三歲,真是老壽星。" 曹丕面色陰沉,按這意思,他所建立的魏朝不過三世而亡。也就比秦朝稍微長命那么一點點。他深深地記下了司馬懿的名字。 府邸中,司馬懿愣在原地,原本準備去丞相府表忠心,現在這腳突然邁不動了。偌大的都城中,到處是曹cao的爪牙,他想逃,但逃不掉。他思索很久,回頭望向妻子張春華,交代了一通后事。然后他做了個深呼吸,離開府邸,快步前往丞相府。他清晰地明白,這一次肯定是九死無生。只希望曹cao發些善心,給他的家眷一條生路。 直到司馬懿走后,妻子張春華才緩緩回過神來。她痛哭流涕,不知道司馬懿怎么這么膽大包天。 她長相一般,雖為正妻,卻不怎么得寵愛。司馬懿更加寵愛其他貌美的妾室,有時還直言不諱說她又老又丑。 她為花心的司馬懿付出了這么多,現在居然還要賠上命!她的命怎么就這么苦? 古青青:【天道好輪回,曹cao跟司馬懿很相似,死之前都是朝堂重臣,死后兒孫篡位。為什么曹cao和司馬懿常年被罵反賊,評價并不高? 其中很重要一條原因是,魏朝和晉朝太弱了。 魏朝短得可憐,沒出著名明君,國力一般般。 晉朝更奇葩,西晉時期,很多諸侯王覬覦皇位,發動八王之亂。北邊的游牧民族趁著國力虛弱,入侵中原。 匈奴、鮮卑、羯、羌、氐這幾個大型胡人部落是代表。這一歷史事件被稱為五胡亂華。南北朝時期更是亂得發指,天天都在打仗,百姓苦不堪言,人口銳減。王朝對比,菜是原罪。所以很少有人愿意為他們發聲。假如魏朝特別強大,把周圍的少數民族吊著打,版圖空前遼闊。曹cao還會是風評不佳的jian雄嗎? 那簡直是盛世明君好吧!】 五胡亂華并不是這一期的主題,所以天幕沒有說細節。但熟悉蠻夷作風的三國人都深深打了個寒戰。 蠻夷不通教化,到處燒殺搶掠,跟野獸無異。倘若蠻夷入侵中原,可想而知是一場多么恐怖的災難。 三國時期,華夏正在內戰,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管北邊的游牧民族,結果導致蠻夷入侵中原。 曹cao面色黑得像很久都沒刷的鍋底,喃喃低語:“好一個五胡亂華。難怪魏晉后面還接著那么久的南北朝,把這些胡人趕出中原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曹丕皺著眉說道:“蠻夷亡我華夏之心不死,阿父,絕不可掉以輕心。應派忠臣良將攘外?!辈躢ao微微頷首。匈奴、鮮卑、羯、羌、氐,這些部落,他記住了。 他將事情安排下去:“找那孫權,劉備等人要人,組個聯軍,去討伐蠻夷?!?/br> 曹丕:“他們會給嗎?” 曹cao想了想二人的性格,篤定地說:"劉備那群人會出力的,孫權不一定。但有老夫逼著,他不給也得給。" 他曾經參加過十八路諸侯討董事宜。搞聯軍的事情,他早有經驗。 果不其然,劉備也動了討伐蠻夷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