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153節
李淵挑不了兄弟相殘這方面的錯處,便開始拿孝道做文章,陰陽怪氣道:“世民啊,你連你大哥 都能下手,我這個耶耶在你面前也算不了什么吧?是不是也準備給我來一箭?" 自古以來,為了皇位,父子不睦的情況也不是沒有。比如劉義隆和隋文帝。李世民想辯解,也不知道該怎么辯解,最終只能說了一句:“孩兒不敢?!本o接著,便聽到天幕說了李淵的結局。 【李建成和李元吉只是小boss,太子終究是太子,而不是掌握天下的皇帝。最大的boss還是李淵。 李世民該怎么對待他爸爸?難道是直接認錯,請求爸爸裁決嗎?李世民不可能這么傻。如果讓爸爸裁決,很可能會直接弄死他吧。李淵那邊也早早被李世民控制住了,他被趕到海上去泛舟。 李淵得知兩個好大兒都被殺了之后,簡直晴天霹靂。他倚仗的兩個好兒子都沒了,李世民,他好狠。 這時,大臣說:“他們倆沒什么功勞,陛下將政務托付給秦王,就沒什么事了?!?/br> 李淵慫慫地回答:“用得著你們提醒我嗎,我一直是這么想的。不用再說了,我現在就將事情交給世民。" 不久,李淵召見李世民:"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 這個成語和曾子相關。曾經有人告訴曾子的母親,曾子殺了人。曾母嚇得丟掉手里的梭子,翻墻跑了。其實這件事情只是謠言。 所以這個成語指的就是相信了未經證實的謠言。 李淵講這話就是在說:“世民啊,是我輕信了建成和元吉說的壞話,和你生了嫌隙,爸爸不該信這些謠言的,都是爸爸的錯,你就原諒爸爸吧。" 李淵不僅不怪李世民,言談之間還討好李世民。 不討好不行,他已經被完全架空了,接下來能否平穩落地,就看兒子孝順不孝順了。好在李世民也沒打算磨刀霍霍向父親,于是兩邊和好?!?/br> 隋煬帝位面。 李淵聞言,面色稍稍好轉。這不孝子還肯認他這個耶耶,總算還有點孝心。 房玄齡稍稍松口氣,孝道大于天,兄弟奪嫡還算情有可原,如果真的對上皇動刀,那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天幕繼續抖落李淵的事情:【《資治通鑒》記載,當時,李世民號啕痛哭,以示為孺子時無間之態。 仿佛他還是小時候那個孩子,喚醒了父親的慈愛之心。父子兩人于是和好如初?!?/br> 天幕此話一出,很多皇帝懵了。父子和好,情有可 原,只是結局太草率了。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差點被水嗆到,一想到那畫面,就覺得很“美”:“咳咳咳,這,這,事情就是這么解決的?就這么簡單?" 唐朝的皇帝真有意思! 【希臘神話中,宙斯的私生子赫拉克勒斯,天后赫拉想殺了這個私生子。但是陰差陽錯之下,赫拉克勒斯也喚醒了赫拉的母性。 可李淵是個男的,和赫拉不一樣。 有一種說法是,古代南方有一種習俗叫做產翁制度。 女子生完孩子之后不坐月子,直接下地干活。男子則躺在床上哼哧哼哧養孩子,代替女子坐月子。 女子回來之后還要給躺在床上的男子做飯。 這種制度體現了男子對于生產資料的全權占有,連孩子都像是他們生的。孩子和父親的關系也會越來越緊密。這種習俗被認為是父權意志的體現。 產翁制古來有之。梁朝就有諺語:"始興王,民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時復來哺_乳我?"唐朝有很多書記載了這種民俗,很多南方人都這么做。 可能年幼時,李淵照顧過兒子。所以李世民模擬幼年的經歷,喚醒李淵的父愛。和希臘神話有異曲同工之處?!?/br> 李淵大驚失色,有種被人窺探隱私的感覺:"……顱內有疾否?!關注這種事情做什么?"他隱隱感覺當皇帝不是那么快樂了。什么事情都要被人翻來覆去研究…… 不過李世民年紀那么大,還愿意當孺子,說明他心里也不想和父親割席。父子兩人緊繃的氣氛稍稍和緩。 第97章 大唐神仙天團 【李世民在軍事上好像開了掛,雖然年輕,但沒有犯年輕人容易犯的問題。 二十歲,蕩平隴西老家。 二十一歲,收復河東。 二十二歲,統一北方。 二十三歲,問鼎中原。 二十七歲,登基為皇。 三十歲,打到西伯利亞一帶,蕩平隋朝頭疼的突厥。突厥稱他為天可汗。 三十六歲,拿下青海。 四十七歲,打到哈薩克斯坦。 大唐開局只有太原,而結局是空前遼闊的版圖。周圍的小國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他們的君主不得不點亮跳舞的技能。因為唐太宗愛看。 李世民那年雙手插兜,不知誰是對手?!?/br> 【他意氣風發,揮斥方遒,寫下了一首詩來吹牛?!?/br> 《還陜述懷》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星族紛電舉,日羽肅天行。 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 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 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天幕放了大唐的版圖變化過程,很多皇帝看著版圖越來越大,心情激蕩。 人們配著地圖來食用唐太宗自夸的詩,便一點兒也不覺得他在吹牛。 能打下這樣的版圖,堪稱神人啊! 戰爭狂人漢武帝劉徹眼睛亮得能發光:“來人啊,快把這圖記下來,左邊叫哈薩克斯坦?真大!" 他找來大漢的輿圖,本來覺得夠大了,現在一看,有些不滿。泱泱大漢,版圖還沒有大唐遼闊,這可不行。 等到霍去病養好身體,他也要打下那一邊。 朱元璋唏噓道:“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換成是別人講這句話,估計要讓人笑掉大牙。但咱和唐太宗這么講就太貼切了。" “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如果不是國力有限,他懷疑唐太宗真能打下宇宙。 朱元璋因為出身底層,所以評價皇帝的時候多從百姓的視角出發。對皇帝的評價普遍不高,比如說 秦始皇很暴.虐,說漢武帝勞民傷財。 為數不多能得他青眼的人,大概就是唐太宗。 朱棣:".……父皇總是愛裝蒜,他該怎么回?在線等,挺急的。 【李世民打天下怎么打得這么順利? 其實他個人作戰能力極強,擅長射箭,他的弓長兩米,是把巨弓,能夠射穿大門。常年擔任adc的位置。 而且他還是位優秀的軍事家,常常以少勝多。隋朝朝廷以及十八路反王放在歷史長河中算是厲害的boss,可面對李世民,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李世民如同滿級大佬進入新手村,殺人如同砍瓜切菜。 個人的能力再加上優秀的謀略,讓他成為一個六邊形武將,渾身沒有短板。各大主流軍事史,都把李世民排在軍事家的最高檔。 "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 如果盤點一個古代十大名將,他大概率榜上有名。 可惜他這個將軍被皇帝事業耽誤了?!?/br> 隋煬帝位面, 年輕的李建成驚駭不已,現在唐軍不過剛剛造反,李世民只嶄露頭角,還沒有未來那么威風赫赫。 李世民居然是堪比衛青霍去病的將領!平心而論,他在武功這方面堪比漢武帝了。剛剛吹胡子瞪眼的李淵面色稍稍有些緩和。 隋煬帝這個九五之尊曾經被突厥俘虜,命懸一線。突厥兵強馬壯,擁兵百萬,早成了北邊的霸主,是整個大隋的心病。 如今隋朝國力衰落,突厥越發放肆,再來一次五胡亂華也不是不可能。 不久前,李淵 籌謀造反事宜的時候,擔心突厥偷他老家,于是做了一件在他眼中很屈辱的事情——向突厥服軟稱臣。 終隋一朝都沒有徹底解決的突厥被他兒子解決了,首領還被帶到長安跳舞,任誰看了都得說一句大快人心。 李世民的幕僚房玄齡等人早已激動地叫好。 李淵看了一眼神色低落的長子,又看了一眼被眾人簇擁的二子,沉默不語。 從前那個算命先生說:“你二子能濟世安民?!?/br> 唐太宗位面。唐太宗李世民已經是中年了,再一次回顧自己的豐功偉績,心中百感交集。 不知何時,已經過了這么久了。 隨著突厥這根骨中釘被拔除,天下平定下來,他不再戀戰。經過多年的征戰,國內疲敝不堪。已經不再適合打仗了。 他于是收起巨弓,解甲歸宮,將全部精力投到治國理政上面。 他聽到“被皇帝事業耽誤”這句話,不禁有些出神,鐵馬冰河入夢來,他常常午夜夢回,前往戰場廝殺。 如果不是后方不穩,他倒真愿意做一個純粹的武將。房玄齡等文武百官恭賀道:“恭賀陛下文韜武略,得到了天幕的認可!” 李世民唇角微微上揚,謙虛地說:“還是多虧諸位愛卿幫忙,否則世民哪里能走到今天?” 這時,突然聽天幕說:【李世民上臺之后,給小弟們封賞,效仿劉秀,搞了一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皆榜上有名?!?/br> 【有意思的是,唐太宗和這些大臣像是神仙天團?!?/br> 【尉遲恭和秦瓊這兩位是著名的武將。 他們死后,百姓供奉他們的神像,在門口張貼他們的畫像,漸漸地,這兩位成了著名的門神?!课具t恭和秦瓊:"????" 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