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146節
比起那些滿人,他更恨的是賣主求榮的漢jian吳三桂。二鬼子比鬼子還可恨。 這時,他突然聽到外面有腳步聲,連忙噤聲,不敢言語。 沒過多久,一個正藍旗滿人虎虎生風地走了進來。 明昭宗朱由榔面團一樣的臉上浮現些許戒備,自從被抓到之后,很多滿人和漢人像看猴子一樣參觀自己。 他們的眼神好像在說:“快看,這就是明朝那個亡國之君欽,長得真胖?!?/br> 正藍旗不僅是滿族八旗之一,還和正黃旗、鑲黃旗并列為上三旗。這位正藍旗滿人腰間還掛著章京的牌子,也就是將軍。 明昭宗朱由榔心中非常警惕,這位看上去就位高權重的滿人將軍是來要自己的命嗎? 誰知下一秒,兀兒特說出的話就驚掉了他的下巴。 兀兒特看著糟糕的牢房環境,眉頭狠狠一皺:“吳三桂食明之祿,理應為您分憂,卻如此輕賤于您,實在太過分了。我從來沒見過如此狼子野心之人。" 明昭宗朱由榔一愣,都不知道該怎么接話了,這滿人為什么替他這個漢人皇帝打抱不平? "您說這話是何意?我怎么聽不懂?" 兀兒特轉而說道:"外面正在放李煜的詩呢,想必陛下也很愁苦。" 明昭宗朱由榔有些狐疑,連忙否定:"一點兒也不愁啊,我在這里過得不錯。你何出此言?" 兀兒特卻說:“陛下,這里沒有外人,不用在我面前偽裝。實不相瞞,如今民怨沸騰,海內煎熬,吾等愿為陛下效力!光復漢室!" 明昭宗朱由榔:"????" 他沒聽錯吧,一個滿人居然想要反清復明? 而且這個滿人還是正藍旗章京! 明昭宗朱由榔完全不敢相信,立馬裝傻拒絕。哼,他才不是傻子,如果答應謀反,肯定立刻人頭落地。 兀兒特頗為遺憾:“我 會讓陛下看到我們的誠心的,我們跟吳三桂那狗賊完全不一樣!” 明昭宗朱由榔把人打發走了,這才松了口氣,心中非常無語,從來沒看過這么低劣的計謀。要是想引誘他造反,最起碼也換個漢人啊。 兀兒特拂袖離開,回到營帳之中。 親信立刻問:"怎么樣?那明朝皇帝同意了嗎?" 兀兒特重重嘆息:“他對我有防備,還沒同意?!?/br> 親信深覺可惜,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看來光復中原之路,任重道遠?!?/br> 滿人內部姓氏很多,兀兒特雖然是正藍旗,但并不是愛新覺羅氏。他們的部落還被愛新覺羅氏征服,兩相比較之下,他們對明朝好感較多。 所以,他們沒有釣魚執法,而是真心想反清復明。 第89章 后續加新視頻,第五位皇帝 【入宋之后,李煜不需要去當皇帝了,除了必要的宴會之外,他只需要在府中待著,像一個囚徒。 閑下來沒事干,那就寫詩發發牢sao吧。 這段時間,是他詩文創作的黃金期?!?/br> 天幕中出現新的畫面,李煜憑欄遠望。春花年年開放,秋月年年高懸。 他想問天地,這些美景何時了結?他還想問自己,到底有多愁苦?他的萬般思緒化為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上一首詞已經讓很多人emo了,這一首詞更是王炸。 李煜沒有用什么難懂的典故,簡單如話,幾乎沒什么人看不懂,但他們不忍去讀。這首詞中,字里行間都是血淚。 法國作家繆塞曾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最純粹的眼淚。"無數人被這傷心的一首詞,勾出了眼淚。 唐太宗李世民重重嘆息:"感懷故國,悲憤已極。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亡國之音,哀思極深!" 不光是南唐遺民傷心啜泣,李世民等大唐人也深受觸動。 大唐這顆耀眼奪目的太陽,終于在李煜的時代落幕了。而李煜卓絕的文采又給這盛世大唐畫上了一個余韻悠長的句號。 如果李煜是個有雄心壯志的君主,唐太宗李世民肯定會升起雞娃之心,想讓他重整旗鼓,最好復個國。 但李煜明顯沒什么雄心壯志,也沒有什么力挽狂瀾的能力。有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他卻用童年去治愈一生。 整個人困在南唐遺夢里,深陷沼澤,無法自拔。 李世民不免有些心疼,心中暗道:"這所謂的開國君主趙匡胤應該沒有要殺你的意思,不然也不會給你封侯。孩子,你沒有辦法力挽狂瀾,就不要愁了,好好當一個侯爺吧。" 趙光義眉頭眼前唰地一下亮了,感覺自己找到了證據:“陛下,你瞧,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這位違命侯還在懷念故國,說明他賊心不死,意圖謀反呢!" 趙匡胤跟這位南唐后主打過多年的交 道,曉得他文采好,也暗自傾慕對方的才華。李煜天天寫些酸詩,他是知道的。 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還默認別人給李煜詩集。 趙匡胤皺著眉頭,說道:“你小子,天天想什么呢,不就是一首酸詩嗎?頂多文采好了點,怎么在你眼中就成了謀反?" 趙光義:"臣弟只是防患于未然。" 誰知緊接著,天幕說道。 【大家都知道李煜很有才,一出什么作品,他們都爭著抄錄。當時趙匡胤已經死了,弟弟趙光義上位。 據說在宴會上,趙光義聽見百官談論“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問君能有幾多愁”之后非常生氣,這李煜人還在心不死啊! 是不是還想復辟? 絕命毒師于是賜下了牽機毒?!刻炷恢谐霈F新的畫面。李煜的演員望著太監拿的毒酒,臉色發白。 趙匡胤還在位的時候,頂多動動嘴皮子折辱一下他,沒有要殺他的意思。趙匡胤死了才幾年,弟弟就忍不住要殺他了。 他雙手顫抖,端起酒樽,看了一眼江南的方向,隨后緩緩服用致命的毒酒??磥硭@一生,再也沒有辦法回到故鄉了?!境死铎现?,吳越國的錢弘傲據說也是被毒死?!?/br> 趙光義:"!!!!" 他早就看這些亡國之君不爽了,沒想到他上位之后真的毒死了李煜!他心里暗爽,卻沒注意到哥哥的表情。 趙匡胤面色徹底黑了下來,之前天幕說了他死之后弟弟繼位。在正史上,他是病死的,在野史上,他可能死于毒酒。 這些天,趙光義勸他不要相信所謂的野史,一定要相信正史?,F在趙光義被爆料出了一樁樁的毒殺事件,讓他拿什么相信? 趙匡胤幽幽地說:"所以,你未來給我的酒里到底有沒有毒啊?" 趙光義面色煞白,毫無血色,連忙表決心:“這事兒又沒發生,我哪知道啊。再說了,臣弟敬愛兄長,日月可鑒,絕無半點不臣之心。希望陛下明鑒,千萬別信了這一家之言。" 趙匡胤面上不動分毫:“你說得有理,下去吧?!?/br> 趙光義膽戰心驚地走了。 趙匡胤望著他的背影,直到他的背影完全 消失,還沒有收回目光。 他讓人找來所謂的牽機毒藥,吩咐身旁的宦官:“天涼了,給晉王送點宮廷御酒暖暖身子?!彼恢磊w光義給自己的酒里有沒有毒,但他給的這一杯…… 臥榻之間,豈容他人酣睡? 古青青【李煜生于七夕,也死于七夕。 在很多人眼里,這位亡國之君明明有著圣人必備 的重瞳,活的卻很失敗。但有詩云,"國家不幸詞家幸,活到滄桑語始工"。他的不幸,卻是詩壇的幸事。 后人往往以“入宋”這個節點區分李煜的詩。入宋之前,他往往寫些風花雪月和宮廷富貴生活,算是位花間派詞人。入宋之后,他“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王國維先生曾經說,尼采謂一切文字,余愛以血書者,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有文人評價他:“一聲慟歌,如聞哀猿,嗚咽纏綿,滿紙血淚?!弊怨乓詠?,真情最動人,更何況,李煜流的是血淚。 他只流傳下來了三十多首詩,卻牢牢坐穩了“千古詞帝”這把交椅?!俊窘裉斓囊曨l就到這里結束了,下期再見?!?/br> 話音落下,視頻停止,天音消散,人們卻久久沒有辦法回過神。李煜的風格是那樣的特殊,美到極致,愁到極致。翻閱古今,也找不出來幾個。 有亡國之痛的人,往往沒他那樣的文采。有那樣文采的人,往往沒有這種亡國之痛。兩個條件篩選下來,類似者幾乎為零。 不對,還是有相似的詩人。 有些人回憶起了之前播放的李清照,這兩人風格倒是有些相似。"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這一句話逐漸風靡開來。 侯府中,李煜面色很差,淺淡的瞳孔中閃過驚懼之色,算算時間,再過幾年,他就要被宋太宗趙光義毒殺了。 他思索半晌,來到皇宮之中,求見趙匡胤。 巧的是,那個據說也被毒死的吳越國主,早就來了。 吳越國錢弘傲這個亡國之君痛哭流涕,希望趙匡胤能保他性命:“陛下,如果不是天幕湊巧提到違命侯,臣竟不知未來居然被您的弟弟毒死。臣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半點不臣之心,請陛下明鑒啊。" 他好歹曾經也是一國之君,現在卻沒半點骨氣,竭盡所能討好趙匡胤。趙匡胤面 色波瀾不驚:"朕知道了,不用多說。" 隨即他看向李煜:"違命侯,你也是來求朕饒你性命的嗎?" 李煜沉默良久,重重點頭。曾經國破家亡的時候,他想自焚而死,卻被手下勸住。真正想死的人是勸不住的。 君王死社稷,他仰慕那些剛烈殉國的君主,卻知道自己沒骨氣。趙匡胤擺擺手:"只要朕在一天,你們就性命無憂。"吳越國主錢弘傲感激萬分:"多謝陛下!" "對了,違命侯,你怎么就流傳下來了三十首詩?你入宋之前,寫的就不止這個數了吧。"李煜點頭:"時過境遷,滄海桑田,很多詩稿也許遺失了。" 趙匡胤看了他許久,思考該如何處置他。畢竟他是天幕承認的優秀詩人,還是得客氣一點,以免惹怒了天幕背后的仙神。 他于是給李煜改了個封號:"你居然還有這般造化,曾經的事既往不咎。今天,朕就封你為安樂侯,關上門寫你的詩去吧。" 李煜不免有些驚訝,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夠去掉這個侮辱性的封號,收斂容色:"多謝陛下,臣謹遵圣諭。" 李煜回去之后,還是有些恍惚。他本該因為寫詩而死,而他寫的詩又反過來讓自己避開了死局。篤信佛教的他低沉地說了一句:"造化弄人。" 此后,他專心創作,妙筆生花,佳作頻出。大宋的文武百官一邊說他是昏君,一邊抄寫得比誰都歡。 朱棣如今穿上了太子朝服,端的是一副威風赫赫的模樣。 上一期視頻中,天幕湊巧提到了朱允蚊上臺后的奇葩cao作,引得無數人非常震驚。兩相比較之下,朱棣把侄子比得渣都不剩。 最后朱元璋力排眾議,立朱棣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