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105節
只有父親李旦還敢接近他,心疼地摸摸他的頭,心中百味雜陳。 這么一說,他父親是皇帝,母親是皇帝,兄弟是皇帝,兒子是皇帝……他們全家都是皇帝。 李旦苦中作樂,再沒有比他更有真龍氣運的人了吧! 李隆基窩在被子里,小聲抽泣著說:“我恨死杜甫了?!?/br> 要不是杜甫寫這些亂七八糟的詩,他也不至于被武則天厭惡。 李旦:"杜甫他不恨你,他從頭到尾都很尊敬你,還想讓你變成堯舜一樣的君主啊。除了杜甫之外,還有多少人在為你奔波,你看不見嗎?你怎么能怨他呢?" 李隆基不肯認錯:"他本來就不應該恨,安史之亂又不是我一個人造成的,他應該去恨安祿山?!?/br> 李旦嘆息道:"你享受的時候,說天下是自己一個人的,兒媳婦都想搶。 當出了錯的時候,就說責任不在你一人,這天下哪里有兩全其美的事情?" 欲戴皇冠,必受其重。 李隆基啞口無言,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天幕下,年輕的杜甫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李隆基恨死了。 他唰地一下站起身來,緊接著扭頭看向范陽的方向:“算算時間,還有十年,安祿山要造反了。" 高適也激動地站起身來:“之前放長恨歌的時候,雖然里面說是漁陽顰鼓動地來,但我一直猜是范陽,果不其然,真的是安祿山!" “安祿山兇狠殘暴,習性難改,狼子野心,天下共誅之!” “在下要去投奔河西節度使哥舒翰,你們要和我一同去嗎?” 杜甫從安史之亂中看到了百姓的痛苦,而高適不一樣。 高適就是河北人,河北的寒門太難出頭了,這是一場舊勢力的洗牌。高適敏銳地從安史之亂中看到了升官發達的機會。 亂世出英雄! 杜甫蠢 欲動,無比德保家衛國,身上的少年意氣都要消出來了:"好,我和你同去。我有一把舊劍,如果不殺人,那就要生銹了。" 其實在原本的世界線里,杜甫展試不第,也給哥舒翰寫詩,想去投奔他。 李白也不是個循規蹈矩的人,將來還會參加永王的叛亂。 他也很喜歡哥舒翰。 眼下大唐即將大亂,李白丟下酒杯,含笑說道:“別忘了我啊,我也去。哥舒翰可是衛青白起那樣的將領。 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安史之亂爆發后,唐玄宗驚慌失措,倉皇逃竄。 他兒子唐肅宗覺得一味逃不是好辦法,如果安祿山做大,他們一定會被絞殺,所以干脆發動了皇室父慈子孝的傳統藝能。 他自立為帝,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杜甫把家人安排在陜西避難,孤身一人北上去投奔新上任的皇帝唐肅宗。 途中,他被叛軍抓到押送到長安。 同樣被抓的還有王維等人,王維官位大,名氣高,叛軍管得很嚴。杜甫官位小,名氣低,所以看管不嚴,一個沒注意,杜甫就溜出來了。 他這一次簡直是命懸一線,可他還是沒忘了自己愛國的夢想,他還是想報效唐肅宗?!?/br> 題目中出現新的畫面,杜甫的演員已經是中老年了,每個皺紋都刻著歲月的氣息。 他再次告別家人,孤身北上。他窮得連馬車都坐不起,穿著布衣麻鞋,拄著拐杖北上。 沿途中,尸橫遍野,民不聊生。杜甫不敢走大路,生怕再次被叛軍抓到,下一次可未必有逃出來的好運氣了。 他在鄉間小路穿行,餓了就吃果子,渴了就喝山泉水,上演 古代版荒野求生。 這樣一個病弱的老人本應該死在路上,結果像是老天在幫他,他穿越了層層火線,來到了唐肅宗面前。 杜甫的草鞋都爛了,衣著襤褸,胳膊肘都露出來了。他可以逃跑避難,可偏偏置生死于不顧,只是為了心中報國的夢想。 他感動了唐肅宗,也感動了很多看天幕的觀眾。 白居易等杜甫的粉絲深深破防了,眼眶含淚。 更何況,這還不是簡簡單單的文字描述,古青青選的是后人花了無數精力拍的影視作品。 杜甫這個人脫離了古籍,真正地活過來,而且活在他們面前。 白居易仰著頭,努力不眨眼,防止眼淚落下來。 他忍不住在心中為偶像大喊:“別去啊,杜工部,那不是你想要的皇帝,那不是你想要的大唐??!” 劉阿斗向來淚點低,直接哭出來了:"相父,杜甫跟你好像啊。" 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劉阿斗表示招架不住。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搖著羽扇,深深記下了杜甫的名字:"倘若我們生在同時,應該能把酒言歡。" 【唐肅宗深受觸動,安排他做了左拾遺。這個官職雖然小,但是可以給皇帝提建議,拾遺補缺嘛。 但事實證明,古往今來,諫官往往沒有好下場。畢竟普通人都不喜歡聽壞話,更不用說皇帝了。 杜甫天天滿滿負能量,這誰受得了? 杜甫曾經在長安當了十年的落魄考生,在這之中,交了個朋友房琯。 唐肅宗急于平定叛亂,讓他帶四萬兵打仗,結果大敗而歸。 唐肅宗非常生氣,要處置房琯。 杜甫覺得這不是房琯的問題,唐肅宗的問題更大。讓文官打仗,這不是笑話嗎? 明明是大唐,但唐肅宗已經有了大宋的風采。 唐肅宗很生氣,覺得這不是自己的問題,于是把杜甫貶去華州當小官。 杜甫好不容易到了天堂,結果又下了地獄。他不得不前往華州上任。 當時將領郭子儀等人連連受挫,不得不大抓壯丁。 他開始以詩寫史,以沿途的見聞寫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別》,這是他的代表作品。 有學者給杜甫寫了挽聯:"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他用筆寫滿了人們的喜怒哀樂?!?/br> 天幕直接放了一首其中的《石壕吏》。 清代詩人袁枚望著天幕,越讀越冷,渾身發涼。 這首詩可泣鬼神??! 他忍不住回到書房,寫了一首詩。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br> 石壕村里流的淚,可比唐玄宗和楊貴妃哭得多! 武則天瞳孔地震:“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br> 女人剛生了孩子,連完好的裙子都沒有??晌萋┢赀B夜雨,家里人都上戰場了。老婆婆為了媳婦不被抓,主動要去軍營。 貧窮,女性,戰亂……這是絕對的悲劇。武則天同為女性,更能體會其中的窘迫。 杜甫沒有寫這一家人的未來是什么,老婆婆還會回來嗎?老翁下一次會被抓走嗎?他們一家人能活下來嗎? 武則天心中悲憤,下意識想責怪誰,又找不到人。 官吏也是聽上級的話,上級也是為了平定戰亂,好像沒有什么錯的人。 啊不對,有錯的人。 武則天眼中閃過寒光:“來人啊,把李隆基給朕叫來?!?/br> 如果李隆基不發癲,世間怎么會多這么多慘??? 武則天心想,朕治不了未來的李隆基,還治不了這個小版的嗎?她不能把火憋在心里,她要抽死他! “對了,郭子儀怎么聽著這么耳熟?”武則天若有所思,很快想了起來。 她之前下詔,創辦武舉,郭子儀脫穎而出,不過目前只是個芝麻小官。 武則天心想,郭子儀居然能夠青史留名,看來是位英雄,得把他召回來。 李世民被太醫掐人中,然后灌藥,剛剛醒過來。 長孫皇后不讓他看天幕,他卻執意要看。 臉色蒼白的李世民擺手:“有什么不能看的,就是要以史為鑒,不,以未來為鑒?!?/br> 他一想到唐玄宗就生氣,一想到唐肅宗就覺得高興,看來大唐還是出了猛男啊。 他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其實不希望毒水繼續蔓延。但是唐肅宗反的是唐玄宗,那無所謂了。 李隆基殺兒子,又搶兒媳婦,簡直五毒俱全,活該去死。 他支持唐肅宗搞玄武門之變! 結果便看到了《石壕吏》。 他瞠目結舌:“有吏夜捉人?連老翁都要抓,最后連老嫗都被帶走了?” “唐肅宗就是這么平定安史之亂的?!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嗎?” 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匆匆忙忙上戰場,哪里經過什么訓練,不過是送死去了。 緊接著便聽天幕說道:【郭子儀是著名的大唐軍神,可以說他是挽救大唐的一號功臣,怎么在《石壕吏》里面活得像個反派? 其實不然,這不只是他一個人的鍋。758年,郭子儀等九位節度使率兵二十萬攻打安慶緒,勝利的曙光就在面前。結果叛軍的援軍來了。 自從安史之亂爆發,大唐皇室不再相信武將,轉而相信更加柔弱的宦官。 唐肅宗擔心郭子儀功勞太大,所以不讓他當將領,讓宦官魚朝恩獨攬大權。唐肅宗太喜歡玩微cao了。 結果唐軍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