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89節
文人一向是心高氣傲的。 可是蘇軾這個朝廷大員被投入牢中,面對接近半年的嚴刑拷打,普通人估計旱就受不了了,可蘇軾卻能很快走出來,還寫出如此豁達開朗的文章。 在他身上,好像找不到什么負面的情緒。他們讀 他的文章,便覺得心中豪邁,渾身暢快,也被這種快樂的情緒所感染。 他們突然有些明白蘇軾為什么能被稱為詞中圣人。 雖然有點夸張,但他確實值得人敬佩。 不光是歷朝歷代的中原人通過這一首《赤壁懷古》喜歡上蘇軾,其他國家的人也不例外。 天幕的播放范圍僅限于中原。 遼國太后收到探子的消息之后,非常不滿:"終于盤點到蘇東坡了,可是那天幕卻如此偏心,只在宋國播放,導致我國人沒有辦法去看坡仙的文章。" 在她眼中,這首《赤壁懷古》寫得多好,多陶冶情cao??! 她頗為心煩,吩咐:“來人啊,派一些讀書人去集市上,朗讀坡仙的《赤壁懷古》。別到時候所有人都知道蘇東坡的文章,我遼國人卻一個都不知道,倒顯得落伍了?!?/br> 左右說道:“娘娘,感覺沒什么必要?!?/br> 遼國太后好奇地問:“為何?” 左右:"之前蘇軾的弟弟來到我大遼,當時舉國歡騰,多有官員和百姓詢問蘇軾的消息。舉國上下,知道蘇東坡的人多了去了?!?/br> 當時,很多人以為蘇轍是蘇軾,所以頻繁宴請蘇嗽,后來才知道搞了個大烏龍,所以很多人改問蘇軾的下落。 蘇轍回去還給他哥哥寫了首詩———誰將家集過幽都,逢見胡人問大蘇。 遼國太后聞言,有些為蘇東坡高興,可轉念一想對方頻繁被貶的遭遇,又非常不滿。 垃圾大宋! 早晚有一天,大遼要攻破大宋,把蘇東坡變成大遼人! 與此同時,海的另一端日本也不平靜。 烏臺詩案之前,蘇軾光芒萬丈,蜚聲國際。烏臺詩案之后,蘇軾依舊很有名氣,可中原人都有點不敢在明面上說了,畢竟蘇軾是個罪官。 在宋徽宗時期,頂流蘇軾還因為站隊問題被封殺,詩集都成了禁書。 而另一頭的日本人卻不在乎這點小事,蘇東坡的文章從傳入日本,就開始飛速擴散,人人都以誦讀他的文章為榮。 蘇東坡在黃州寫了一幅著名的行書作品寒食帖,日本人也覬覦不已。 后來,這篇寒食帖被清朝皇帝收藏。 直到聯軍火燒圓明園,這幅作品流入民間,被日本收藏家收購。 后來,日本突發東京大地震,這位收藏家的作品遭了殃。他冒著生命危險,從烈火中搶救出了寒食帖。 當時的學界卻認為:“即使炸掉半個日本,只要這幅作品在也是值得的?!?/br> 后來這幅作品被臺灣人收購,捐給了臺北博物館。 …… 天幕中的蘇軾在大江上,把酒祝月亮。 天幕下的明朝文人楊慎心情激蕩。 他是個妥妥的官二代富二代,如今卻遭到貶謫。 他看著豁達的偶像,暗暗自勉:"蘇軾都能做到如此豁達,我為何做不到呢?" 他心神激動之下,寫下了那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他望著最終的成品,有些滿意。 這也算他和蘇軾隔著百年的唱和了吧。 蘇東坡的坡粉們為偶像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而哐哐撞大墻,也有些人對蘇軾頗有微詞。 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 李清照正在臨墓蘇軾的文章,望著天幕,微微壁眉:“蘇軾的詞根本不通聲律,完全是用寫詩的方法在寫詞,怎么能叫做詞呢?雖然叫念奴嬌,但根本不符合念奴嬌的要求?!?/br> 宋詞是用來唱的,可以說宋詞就是歌詞,每個詞牌名都規定了曲調。詞人根據這個曲調來填詞。 蘇軾寫的念奴嬌不合這個詞牌名的韻律,也不符合平仄,錯得離譜。 丫鬟說道:“小姐,他是李大人的師傅,是你的師祖?!?/br> 向來不循規蹈矩的叛逆少女李清照瞪著眼睛:“師祖怎么了,師祖亂寫詞,還不能說了?” 她一心想把詩詞分家,讓詞這種文體發揚光大,當然看不慣這種不通聲律的詞了。 強迫癥^李清照非常頭疼:“他把正統改得亂,七八糟,導致后來好多人學他亂寫詞,填起歌詞來根本不管詞牌名?!?/br> 李清照簡直恨鐵不成鋼:"再說了,他明明精通音律,特別會彈琴。又不是不懂聲律,為什么非要這么亂寫?” 丫鬟和李清照關系好,調侃道:“那小姐你為什么還要臨摹坡仙的文章?” 李清照清咳兩聲:“我這是就事論事。把坡翁當詩人看,還是非常優秀的?!?/br> 在李清照的文集中,只要提到蘇東坡,就一定是“蘇公”和坡仙。 雖然不合韻律,但內容很好,李清照很欣賞。 蘇軾看到自己的這篇文章上榜了,笑意盈盈,知道肯定有很多文人批評他不通聲律。 而他不在乎。 如果他知道李清照這么批評他,一定會說:"非要拘泥這么多做什么,開心最重要!" 另一旁,羽扇綸巾的周瑜則非常高興。 他最近小病不斷,身體不是很好,可看完天幕之后、便覺得渾身爽快。 哎呀,這詩人的嘴太會夸了,夸得他都有點不好意思了,他真的有這么帥嗎? 其實他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不僅如此,他長得帥,家世好,還精通音律,"曲有誤,周郎顧!",江左風流美少年。 周瑜矜持地說:"我和蘇軾都精通音律,可惜了,如果蘇軾也是大漢人,我們未必不能成為知己。" 小喬笑著說:"夫君真厲害。" 周瑜志得意滿,搖扇子的速度都不自覺地加快了一點。 結果這個時候,周瑜便看到了彈幕。 彈幕:(啊,羽扇綸巾,這不是在說諸葛亮嗎?怎么變成說周瑜的了?) (不懂就問,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不是諸葛亮嗎??。?/br> (??前面是小學生嗎?) 周瑜突然搖不動扇子了,捏緊扇柄,滿腦門問號:“什么?赤壁之戰跟諸葛亮有什么關系?他當時還是個無名小卒啊?!?/br> 他的功勞和諸葛亮有什么關系? 羽扇綸巾是文人的標配,怎么就被諸葛亮壟斷了? 仿佛天幕聽到了他的疑惑,古青青解釋:【提到這首詞,不得不提一下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 想必很多觀眾小時候看央媽播的《三國演義》,感覺赤壁 之戰中最靚的仔是諸葛亮??酌鞑荽杓?,借東風火燒赤壁,簡直帥爆了。 長大之后,才慢慢了解到赤壁之戰的主角其實是周瑜?!?/br> 【在正史上,其實是劉備和孫權共同抗曹,劉備派出諸葛亮當說客,說服孫權抗曹。 孫權派出了周瑜等人為主帥,周瑜大破曹軍,火燒其船。曹cao軍中瘟疫爆發,士兵多慘死,不得不退回北方。 簡而言之,赤壁之戰是周瑜打的,和諸葛亮關系不大。 曹cao評價赤壁之戰的時候說:“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薄?/br> 天幕下,周瑜額角青筋直跳,手里的羽扇幾乎要被他捏斷,氣不打一處來:“這元末明初的羅貫中到底是誰!他的祖先和我有仇嗎?我挖了他家祖墳嗎?” 他打贏了一場以少勝多的大勝仗,把曹cao打得落花流水,結果這功勞居然被換名字了。 這完全不亞于后世人好不容易憋出論文,結果被搶走了一作。 哪有這樣憑空轉移功勞的?! 如果羅貫中是同時代的人,他一定要好好和他深入交流一下。 小喬難得見夫君這么生氣,連忙安慰:"夫君,羅貫中好像只是個寫話本的,不就是一點功勞嗎?夫君智謀無雙,威風赫赫,戰績斐然,還在乎這點小功勞嗎?” 周瑜一聽,覺得也有理,心中的火氣漸漸消散,玉面肅然:“嗯,你說得對,我不和寫話本的人計較?!?/br> 和這些碎嘴子的文人計較的話,顯得氣量太狹小了。 可是緊接著,天幕又說。 【諸葛亮三氣周瑜,讓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在書中,周瑜痛苦不甘地說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最后周瑜活生生被氣死了。 其實在正史上,沒有這回事,他是病死的?!?/br> 周瑜:“……” 羅貫中怎么回事?不僅搶他的功勞,還污蔑他! 他心口絞痛,捂著胸口,感覺氣死他的不是諸葛亮,而是羅貫中! 第52章 蘇轍:東坡rou?哥哥苦??! 【諸葛亮不僅草船借箭,還火燒赤壁,三氣周瑜,未來還有空城計和七星燈續命。這些都是虛構的內容。諸葛亮在小說中的形象被神化到了一種空前的程度?!?/br> 很多謀士看向諸葛亮的眼神都不對了,羅貫中到底有多喜歡他???都把他描寫成神乎其神的道士了。 諸葛亮有些無奈:"在下真的不是術士,招不來東風,點不了什么燈。" 什么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給諸葛亮本人都弄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