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82節
張懷民:“劉禹錫,孟浩然,杜牧……不行?” 蘇軾搖頭:“不及白樂天?!?/br> “那本朝的王安石,歐陽修,晏殊……不行?” 蘇軾:“不及也?!?/br> “論作品名氣,他們誰能比過白居易?論作品數量,白居易流傳下來的詩有好幾干首,在整個大唐都算前列。論貢獻度,就更不用多說了,多少文人看著他的詩長大!" “除了李杜之外,不接受任何人排在白樂天頭上!” 張懷民心想也是,搖著扇子,微微嘆息:"是啊,他是難以逾越的高峰……等等不對,這個人不會是你吧?” “李清照是你徒弟的女兒,都能被排在這個榜單里,你這個師祖不排在上面說不過去??!” 蘇軾果斷搖頭,非常謙虛:"我的名氣能超過王維和白居易?頂多把我和李清照排在一起就差不多了。既然后五名里沒有我,說明這個榜單里面根本就沒我。別開玩笑了!" 如果有現代作家說自己寫的小說吊打《紅樓夢》《三國演義》,肯定會被人群嘲。 對于他們來說,也是這樣。 蘇軾是出了名的大才子,但是不會目中無人,說自己超過那些先賢!畢竟連他的詩風都深受這些先賢的影響。 張懷民若有所思,覺得有道理:"之前天幕說,宋朝不僅有北宋,還有南宋,說不定未來出了一個不亞于白居易的大才子?!?/br> 蘇軾聞言,卻還是不太能接受:"連王安石都說,世間的通俗語言已經被白居易寫盡了,我是不相信未來有人能超過他的?!?/br> 他“東坡居士”的名字就是來自白居易。 向來豁達的蘇軾難得在排名這件事情上犯了軸。 張懷民有些無奈,感情他說了半天,蘇軾就是完全不肯接受白樂天屈居人下。 就在他們交流的時候,浩瀚無邊的天幕出現了異動,清新悠揚的bgm響了起來。 【他是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br> 【他是北宋文人,死后詩集被宋徽宗所禁,南宋的宋孝宗給他正名,給了他文忠的謚號。雖然有些晚,不過他依然得到了南宋文官最高榮耀之一?!?/br> 蘇軾開始分發任務,以挑剔的目光看待下一位詩人:“等待會天幕出現,你我二人把詩文全部記下來,好好品讀一下,看看他是不是能夠當得起這第三名。" “……好吧?!?/br> 【他就是———北宋詞人蘇軾,字子瞻,號稱東坡居士!】 蘇軾:"???!" 這……第三位詩人居然是他? 他剛剛還說要記錄下對方的詩文,批評對方來著。 結果他想批評的居然是他自己?! 他捏著筆,拿也不是,放也不是,僵在原地。 第三位詩人被揭曉之后,各大世界都掀起了浪潮。 大唐白居易的粉絲尤為不滿, “這人是誰?憑什么壓白居易一頭?” “等等東坡東坡,白居易有東坡,他也有東坡,莫不是東施效顰!” 白居易的好朋友元稹皺著眉說道:“我還以為第三名會是孟浩然,結果是個無名小卒。詞是詩余,是小道。怎么能排這么高的位置?” “我算是信了悠悠我心一開始的話,完全是靠自己喜好來排的?!?/br> 白居易本人倒沒有什么反感之情,滿懷探究之情地望著天幕。 “別這么快下斷語,且再看看?!?/br> 雖說文人相輕,可他對才子沒有抵抗力,不然未來也不會放出驚世駭俗之語————想當李商隱的兒子。 蘇軾之前的年代都對這個排名不太滿意,并不覺得詞這種小道能超過詩。 蘇軾之后的年代,卻對這個排名滿意極了。 最重量級的粉絲、當朝皇帝宋神宗望著天幕,心中的大石終于落下,唇角上揚:"我就知道是他,你們說,他排在白居易上面,有不對的地方嗎?" 宦官知道宋神宗喜歡蘇軾,怎么可能反駁,連忙順著說道:"那當然了。蘇大才子的才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br> 宋神宗有些優心忡忡:"他在黃州寫了一首《臨江仙》,說什么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你說他是不是已經心有死志?” 蘇軾不在京城,但京城依舊有他的傳說。這首詩傳出來,很多人以為他自盡了。 宋神宗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 當時還在吃飯,聞言大驚失色,直接丟下了碗筷,惋惜:"才難,才難?!?/br> 向皇后也是蘇軾的 粉絲,聞言心動不已,說道:“陛下,既然天幕都認定了蘇仙的才華,不如先把他從黃州召回來吧,那地方實在苦寒,哪里是人待的地方?” "之前,臣妾給太后請安的時候,她也問起蘇軾的下落,言談之間頗有憂色,如果能把蘇軾召回京城,想必太后也會高興不少?!?/br> 值得一提的是,蘇軾有一個太后粉絲團。 之前蘇軾遭遇了一場近乎文字獄的“烏臺詩案”,眼看著要被宋神宗處死。 病重的曹太皇太后告訴宋神宗:"蘇軾他們兄弟是在仁宗年間考的試,仁宗很喜歡他們。他告訴我,他替子孫找到了兩個宰相之才。就算他的詩有問題,那也是小過錯,你不能直接處死了他,會傷了朝廷的平和之風?!? 宋神宗本來也不想處死蘇軾,如今有太后力保,索性放過了蘇軾,饒了他的死罪,將他貶謫到了黃州。 不然,蘇軾可能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宋仁宗的曹皇后,宋英宗的高皇后,宋神宗的向皇后,組成了蘇軾的太后天團。 宋神宗嘆了口氣:“你也知道的,他不支持變法,要他回來,他如何能在朝堂自容呢?” 向皇后沉默不言,也是啊,對于蘇軾來說,遠離朝堂風波,方才能保全性命。 南宋宋孝宗聽到蘇軾詩集被禁,看向身旁的辛棄疾:"朕聽聞,徽宗年間確實禁過蘇仙的詩集,愛卿久在民間,你覺得這禁令有用嗎?” 辛棄疾坦然回答:“之前朝廷雖然禁詩,最高懸賞了幾十萬的賞錢,結果越禁止傳得越多,臣曾經參加酒宴,發現那些士大夫如果不會誦讀東坡的詩,便會被人嘲笑?!?/br> 宋孝宗忍俊不禁:“越禁止越多……倒也是好笑。蘇東坡真是廣受好評的大才子??!” “對了,朕記得太上皇也挺喜歡蘇仙的詩,他說蘇仙是個王佐之才。如果生在這個年代,他會將他提拔到高位,讓他來治國?!?/br> 宋高宗趙構曾經給死去的蘇軾平反,還贈予了蘇軾“太師”的稱號。 辛棄疾沉默了一瞬,方才說道:“太上皇說得有理?!?/br> 宋高宗趙構讓蘇軾來治國…… 難道想讓蘇軾當下一個蔡京嗎? 乾隆對這個排名倒是很滿意,直接吟詩一首:"東坡先生倔強人,畫禪筆陣皆相似!" “白居易和蘇東坡像是左手和右手,分不出來哪個更好,硬要選一個的話,那朕只能忍痛選蘇東坡了?!?/br> "朕看這排榜單的人應該是要把李白杜甫排到蘇軾前面。我覺得蘇東坡可以排第一,李白和杜甫往后排一排,無傷大雅,更加準確。" 乾隆十五年的時候,曾經讓人編了一首唐宋詩人的詩集——《唐宋詩醇》。 六位詩人的名單是乾隆帝“御定”的。 唐詩: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 宋詩:蘇軾、陸游。 其中他批注最多的詩人是誰?答案是蘇軾。 乾隆經常去蘇軾曾經玩過的地方游玩,隔空和蘇軾唱和。他給蘇軾寫的詩比李杜加在一起的還要多。 和珅立馬拍馬屁:"陛下慧眼識珠,蘇軾排第一也可以。" 乾隆像是想到什么,有點惆悵:"如果父皇在的話,他看蘇軾上榜,一定也很高興。" 如果說乾隆是蘇軾大清第一粉頭,那么他父親雍正就是第二了。 雍正曾經親手寫下《念奴嬌·赤壁懷古》。 和珅見乾隆很憂傷,笑著轉移話題:“陛下,要不要再看看蘇軾的《寒食帖》?!?/br> “哈哈哈哈,拿來?!鼻√统鲎约盒膼鄣男〖t印章,之前已經蓋得夠多了,現在還想蓋,嚼里啪啦又蓋了一遍。 和珅吹捧:"陛下,蓋得真好,蘇軾如果知道九五之尊如此喜愛他的作品,一定會非常高興。" “那是自然?!鼻〉靡獾匦π?。 蘇軾不是死后才出名的,他活著的時候已經蜚聲國際,別說宋朝了,連遼國和夏國都有他的粉絲。 絕大多數人都比較滿意這個排名,還有人覺得蘇軾排得太低。 在嘈雜的議論聲中,天幕繼續播放。 【蘇軾是四川眉山人。眾所周知,很多歷史名人出生的時候,天都有異象。秦始皇出生的時候,紅光滿室,隕石墜落。漢高祖劉邦的母親夢見了蛟龍。 漢武帝的母親夢日入懷?!?/br> 【蘇軾就很特別了,他的傳說有點為禍一方的意思。 據傳在他出生的那一年,他家附近的一座青山突然變成荒山,花草樹木都枯萎,飛鳥走獸都離開。 當地的百姓迷惑不解,根本不知道為什么會發生這種事情,直到幾十年之后,他們才恍然大悟。 原來他們眉山有一個人吸走了那座山的靈氣,化為了自己的文氣。 直到蘇軾死后,那座山才重新變得富饒美麗,綠樹成蔭。他把文氣還給了這座山,這座山重新變得富有靈氣?!?/br> 扶蘇覺得好笑:"父皇他們說你出生的時候紅光滿室,這是真的嗎?真的有這么神奇的事情嗎?" 胡亥反駁道:“父皇這么偉大,當然天有祥瑞,你這是什么意思,難道覺得父皇配不上這異象嗎?" 扶蘇眨了眨眼,沒想到胡亥跟吃了炸藥一樣,他沒把胡亥的話當回事,反而笑著摸摸他的頭:"我沒有這個意思。" 胡亥好像不怎么喜歡他,可他挺喜歡胡亥。 或者說,他覺得兄長就應該照顧弟弟和meimei,每個弟弟他都喜歡。 胡亥心里煩躁,躲過他的手。他真是煩死了,父皇看完《阿房言賦》得知秦朝二世而亡,居然不處置扶蘇,還把扶蘇當成繼承人。 扶蘇大受震動,以前特別抗拒法家的書籍,現在也說得頭頭是道. 支持胡亥的趙高如今被關在獄中,接受調查。扶蘇的后臺李斯已經被放了出來,還擔任宰相。他感覺自己無形中失去了爭奪帝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