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79節
"……我想致君堯舜上,我忠君愛國,我想讓天下的寡門子弟都能有屋子住,不至于像我這樣飄零?!?/br> “可我沒有您那樣看重百姓!” 他下意識屈著膝蓋,想像懷念唐太宗那樣下跪,表達自己的尊重和愛戴。 可這時,天幕的場景映入眼簾,人民說他萬歲,他說人民萬歲。 杜甫于是站直了身體。 他不會想看別人下跪,因為每個人民都應該站起來,下跪是對他的侮辱。 杜甫眼淚汪汪,從前他的圣主是唐太宗,現在,又加上了一位。 “私者一時,公者干古?!?/br> 他興之所至,掏出紙筆,將滿心的感受化為一句句驚天動地的詩。 別說普通老百姓了,連皇上李世民看到天幕中的典禮,都感到震撼不已。 他年輕的時候和父親征伐四方,長大后當上皇帝,還御駕親征。從貴族到皇子,從皇子到皇上。 他這輩子看的風浪太多,本以為再沒有什么讓他驚訝和失神的事情。 結果今天的天幕告訴他,他還太年輕了。 天幕中,城樓下的萬萬人根本不用下跪,自信地挺直腰桿,為國家歡呼,為自己歡呼,這是他們打下的天下。 這不是皇上的天下,這是他們的國家! 他們雖然生活不算富足,但是精神無比昂揚。 普通的皇 上為平民造反感到憤怒,完全沒辦法接受,唐太宗卻沒那么意外。 因為他早就認識到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如果皇帝只會壓榨全天下的人,那百姓怎么會喜歡皇上?只會想著該怎么趕跑他。一開始是起義,后來連皇帝都沒了。 李世民望天長嘆:"……比起未來,天幕稱贊的貞觀之治算得上什么盛世?" 大唐再怎么繁華,也是家天下。未來再怎么貧窮,也是公天下。 長孫皇后同樣震撼不已,聞言安慰道:“二哥,你做得已經夠好了?!?/br> “不如他?!崩钍烂駠@息:“之前天幕放李賀的視頻,我就很好奇,是什么人才能寫出人間正道是滄桑這種話,原來是他?!?/br> 自從看到那首詩,他就把這句話當成了人生座右銘。每次讀史書的時候,都能想起這句話,便越發敬佩起這個人。 沒成想,這是一首帝王詩,怪不得格局如此之大,讓凡人難以望其項背。 這時,李世民看到天幕中他的風采,搖搖頭,覺得自己想得不對。 他的功績不亞于秦始皇,不亞于漢武帝,不亞于自己。但是這位不是帝王,說帝王是侮辱了他。他比帝王還要偉大。 他目之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 工作狂李世民暗自警醒,自己不可忽視百姓的力量,他做的還不夠完美,還得繼續努力。 緊接著,天幕繼續播放當時的演講。 漢武帝劉徹一直聽悠悠我心說華夏是中國,所以心里有了預感:"接下來是不是要宣布'中'這個國號了?” “可是中國有些樸素了,不如秦,漢,唐朝……有特色?!?/br> “實在是想不出來,可以叫華國或者夏國啊。古書記載,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br> 其實中國這個稱呼早就有了。不過中國在大部分時期是指“國中”,指中原地區,并不是指實際的國家。 劉徹扼腕嘆息,這么一個開天辟地的朝代,卻取這么普通的名字,實在有些…… 司馬遷卻說:“中國,寓意世界中心的國家,有何不好?” 劉徹自信地說:“本來就是世界中心,有什么可強 調的?” 司馬遷:“漢元年十月,五星聚于東井,正所謂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和國旗非常搭配?!?/br> 漢武帝劉徹勉勉強強地接受了這個答案:"原來如此,用的是我們漢朝的典故,看來他們很推崇漢朝?!?/br> 立刻有大臣說:"自然了,據說未來的中原人自稱漢族。" 漢武帝劉徹露出微笑,有些想指指點點:"那叫什么中國?完全還可以用漢這個國號。" 誰知緊接著,天幕中的人終于說出了中國的全稱。 【泱泱華夏,一撇一捺都是脊梁。是前輩們的前仆后繼,才能創造出如今的中國。當東方的太陽升起之時,人類不需要再擁有燈塔。 如果能穿越時空,不知道憂國憂民的白居易會不會為今天的華夏而感到高興?】 天幕之中,無數人為國名喝彩。 天幕下,無數平民百姓心神大震,眼淚止不住流。 原來他們未來的后代能夠獲得這么多的尊重? 真是一個讓人愿意去死的名字! 就算他們留在黎明前的黑暗,也死而無憾。 白居易高興,太高興了。 他真想大聲喊,把自己的聲音傳達給未來的悠悠我心。 沒有比這更好的禮物! 他寫了那么多諷喻詩,卻沒能很除這個國家的成快,只能眼睜睜著看看大唐持續袁洛,心里說不天望是假的。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他愿意讓大唐立刻滅亡,來換取那個平等的世界。即使是唐太宗出現在他面前,也不能改變他的心意。 撿麥穗的婦女不至于"家田輸稅盡",賣炭翁不至于被宦官搶走炭火,琵琶女和他不至于天涯淪落。 他們不是皇上的奴才,他們是國家的主人。 他掏出紙筆,心情激蕩,準備寫首詩歌。 他愿用一支孤筆,為大唐剔除頑疾,為百姓謀福祉,為新世界肝腦涂地。 咸陽宮中的一眾人都被天幕驚呆了。 秦國貴族們為之心涼,憑什么讓庶民成為國家的主人?他們能治理國家嗎? 簡直無法想象。 扶蘇啞口無言:“父皇你說得對。果真沒有帝王了,那是人民的國家……” 他像是想到什么,猛然回頭看著父皇,沒有任何一刻比現在更加意識到時間的奇妙。 皇帝從始皇始,從那時終。 扶蘇畢竟是貴族出身,很難想象人民當家作主的世界,不免有一點從云端墜落的落差感:“父皇,不僅秦朝沒了,皇帝也沒有了,變化怎么這么大?” 貴族呢?貴族好像也沒有了。 不管背地怎么樣,所有人起碼在明面上都是平等的。 秦始皇身為天下之尊、四海之主,擁有的最多,卻沒有普通貴族那么介意,罕見地露出微笑?!斑@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從前的人如毛飲血,然后才有王,到了我這里才有皇帝,如果皇帝能夠永生不滅,那才值得奇怪!” 他處在時代變革的大浪潮中,做的事情同樣開天辟地,所以比無數人都要理解時代的變遷。 扶蘇敬佩不已,漸漸想通了:“原來如此……怪不得悠悠我心如此自信從容,因為她生活在那樣的一個時代。他們的領袖真偉大?!?/br> 有一說一,連他這個富貴皇子都想去那個神奇的時代看一看。 秦始皇:“拿酒來!” 干秋華夏,壯麗河山,璀璨星河,美不勝收。那人把未來改造成了那副模樣,讓人如何不敬佩? 一陣風吹拂,酒水掀起波瀾,和秦始皇的心一樣并不平靜。 他端起別人送來的酒,隔著時空,遙遙相敬。 他的皇帝制度,能被這樣的人終結,他心服口服! 愿以寸心寄華夏,且將薄酒寄英雄。 饒是鎮定如漢武帝劉徹,也驚呆了,他目前從天幕看到了很多未來的朝代。從夏朝到漢朝,再從漢朝到宋朝,這一千年中,哪有國家取這樣的名字? 漢武帝劉徹自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精英治理國家,很難想象,有一天,人民能夠如此高調地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 漢武帝劉徹突然意識到,原來那人只是領袖,這是人民的國家! 怪不得不叫漢朝,漢朝終究還是帝王的國家,和那個國家相比差遠了啊。 這個名字不消失,帝王就永遠不會回來! 司馬遷動容不已,他 感謝把天幕送到大漢來的神仙。 他一直感覺士大夫就像皇帝一樣的歌女,生死都在皇上一念之間,地位非常尷尬。 他熟讀史書,秦始皇能建立帝王制度,那就不能毀滅了嗎?遲早有一種更先進的制度能夠取代帝王制度。 他本來覺得自己永遠看不到了,沒想到天幕圓了他的夢。 他能看到帝王制度的瓦解、能看到如此美麗的國家,能看到如此自信的人民,這一生死而無憾! 他的手蠢蠢欲動,立刻拿出筆來。 他要趁著干載難逢的機會,把這華夏五千年,通通寫進自己的史書里! 這時,他突然聽到漢武帝劉徹低沉的話語。 不知不覺中,漢武帝劉徹從這天幕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再也無法忽視這群庶民。 原來這一群沉默的百姓能夠爆發出如此震撼天地的力量。人民不是耗材,那是有血有rou的人。 他閉上眼睛,感覺肩膀上的責任沉甸甸的:"匈奴還是要打,但是不要再增加賦稅徭役了,可以慢一點打?!?/br> 第46章 后續加懷民亦未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