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65節
唐詩的國度還有王者?這人的詩能壓過他們絕大部分大唐詩人?! 俗話說,文人相輕。在他們所在的盛世大唐,唐詩已經被空前開發,這人何德何能被稱為詩王? 若是 白居易展現出來的文采不行,他們定要噴死白居易以及這個排榜單的人! 白居易之前的朝代都對白居易不滿,在他之后的朝代,也對這個排名不滿。 不是因為排得太高了,而是因為排得太低了?。?! 白居易的忠實迷弟蘇軾很不高興,負手而立,氣不打一處來:"白樂天怎么可能只排第四!這榜單真是野榜!” 雖然他也很粉陶淵明,也挺喜歡王維的詩,但他最愛的還是白樂天。 南宋的文人羅大經曾經說:“本朝士大夫多愛樂天,東坡猶勝?!?/br> 愛到什么程度? 比如說,白居易曾經在某處山坡上種花,把這個山坡叫做"東坡",還為東坡寫了很多詩。 比如《東坡種花》《東坡種樹》。 東坡是白居易的桃花源,也是白居易的精神避難所。 白居易,字樂天,也是真的樂天派,對處世抱有樂觀態度。 蘇軾被貶官到了黃州,感覺自己跟偶像白居易差不多飄零。他在黃州也效仿白居易搞了一塊地,也叫“東坡”,號稱東坡居士。 于是,蘇軾成了千古留名的蘇東坡。 妻子見蘇軾這么不高興,好奇地問:“你為什么這么喜歡白居易?” 蘇軾理所當然似地說:“樂天從江州再到忠州,我不敢和他比,但是我跟他一樣飄零,我們倆的經歷是有些相似的?!倍宜毁H官,卻兢兢業業,移風易俗,一心為民,從來不會自怨自艾,這種精神多么值得學習?" "我就很不喜歡賈誼,他不如白居易肚量大,見識不足,不被皇帝重用之后居然郁郁而終。我不評價他們的文采,我只想說他的這種心境,不及白樂天半分!" 妻子有些恍然,蘇軾愛白居易的才華,更愛白居易隨遇而安的性格。 白居易的豁達精神是蘇軾的慰藉。 妻子笑著說:“你生氣有什么用,你又不認識天上的神仙,讓人家改名次,只能在這里干生氣?!?/br> 蘇軾抿著嘴唇,心中郁悶,哼了一聲。 妻子說得對,他改不了,只能默接受這個野榜。 他對排榜單的人生氣,連 帶著對白居易頭上的三個人觀感都不好了。 那些人憑什么排在白居易頭上? 蘇軾冷哼一聲:“我倒要看看,除了李杜之外,哪個小子能排在白樂天上面?!” 白居易不僅在宋朝出名,在自己的時代也是全民偶像。 荊州,一個名叫葛清的小官員看到天幕盤點到了自己偶像,不禁清然淚下:"啊啊啊啊啊,白樂天?。?!我等到現在終于等到你上榜啦??!” 新來的官員正想問他,為什么喜歡白樂天,便看見了令人震驚的一幕,眼球都要掉下來。 葛清心中狂喜,猛地脫下了自己的衣服,只見他赤.裸的身體上,全是字和畫。 新來的官員:“?。。?!” 葛清跟過年了一樣,往外沖,口中不忘大喊:“啊啊啊,白樂天?。?!” 他像一陣風一樣狂奔,很快沒了蹤影。 新來的官員驚訝得下巴都快掉下來:“這人是不是有癲病???” 新來的官員正想表達一下自己的迷惑,卻看見周圍的老官員頭都不抬,好像一點都不在意葛清發瘋。 一位老官員見這個小年輕滿 頭露水,索性解釋道:“他經常脫光衣服,在街上到處走,我們都習慣了。不用太驚訝,郎中來看過了,他沒有癲病。" 新來的官員:“……” “那他身上那奇奇怪怪的東西是什么?” 老官員露出奇異的表情:“你沒看清嗎?” “他跑得太快了,根本看不清啊?!?/br> 老官員:“全是白居易的詩啊?!?/br> 新來的官員:“?” 新來的官員心中八卦之火盎然,忍不住追了出去。 只見有路人拉著葛清,笑呵呵地說:“葛清,我聽說過你的大名,你在身上紋了好多白居易的詩,《長恨歌》在哪里?你不會記不住吧?" 葛清精挑細選白居易的詩,總共紋了三十多首,還配上了圖畫,簡直圖文并茂,整個人充斥著殺馬特的氣息。 葛清哈哈大笑,指著胸口的紋身說道:“我怎么可能忘記?就在這呢!最愛的詩,紋在心頭?!?/br> 路人一看,果真是《長恨歌》。 俗話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葛清的做法讓無數人為之驚嘆。追星追到這種程度,也是世間少有了。 愛豆詩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除了國內的人對白居易的排行不滿,國外的人也尤甚。 日本人最喜歡的詩人不是李白,不是杜甫,而是白居易。 白居易并不是在死后才在日本火的,在他活著的時候,已經讓無數日本人為之折服。 比如838年,有一位日本人在檢查唐朝船只的時候,發現了一本白居易的詩集,進獻給了朝廷,立刻被升了從五品的官。 白居易每寫出一首詩,就會以閃電一樣的速度傳到日本。上到天皇貴族,下到平民百姓,沒有人不愛他。日本民間直接修建起了白樂天神社,把他當文殊菩薩拜! 天幕的播放范圍并不包括日本,但消息像插著翅膀一樣傳回了日本。 白居易的鐵粉·嵯峨天皇非常不滿:"第四,開什么玩笑?這大唐還有詩人比得上白居易?" 他連睡覺的時候,都要把白居易的詩集藏在枕頭下面,還開辦了學館,讓人讀白居易的詩給他聽 寫《源氏物語》的女作者紫式部也很生氣,默默流淚。 “怎么排的榜單?簡直胡說八道,我的白樂天啊,你受委屈了!” 白居易的詩在平安時期流入日本,那時候政壇動蕩,貴族們的厭世情緒高漲,白居易的思想慰藉了這些貴族,自然最為風靡。 有人常說,是日本心思細膩,崇尚物哀,所以才會如此推崇白居易。其實不然,物哀代表《源氏物語》的作者就是白居易的忠誠粉絲。 不是白居易迎合了日本的物哀風氣,而是幫助日本人找到自己的審美————物哀。 所以很多人稱白居易是日本文化恩人。 被無數人心心念念的白居易正跟好基友元稹在宴會上喝酒。 人家愛他,他愛好基友。 唐宋詩人常常唱和,多是為了維持交情,可白居易和好基友簡直基情四射。 他們倆一同中舉,從此結成了一生的好友,經常同吃同住,抵足而眠。 之前,白居易勸元稹喝了很多酒。 元稹寫了一首《酬樂天勸醉》:“兄弟,你 讓美人多多喝酒,美人不勝酒力,秀色可餐,玉體橫陳。你勸我喝酒,這是為什么?" 如果說元稹寫得非常曖昧,那么白居易回得也很香艷。 白居易在《待漏入閣書事,奉贈元□□士閣老》,居然寫:“好去鴛鴦,沖天便不還?!?/br> 居然想和元稹當鴛鴦侶! 除此之外,還有無數飽含基情的詩。 連未來南宋的詩人楊萬里看到他們倆的唱和,都迷茫不解:"讀遍元詩與白詩,一生少傅重微之。再三不曉渠何意,半是交情半是私。" 元稹和白居易的唱和私情實在是太多了。 好基友元稹驚喜不已,拉著白居易喝酒:“我就說嘛,樂天肯定能夠上榜,你和你未來的爹一起上榜了,一門雙星?!?/br> 因為白居易老年曾經放出驚世駭俗之語—————想當李商隱的爹。李商隱和白居易都上榜了,說是門雙星也不為過。 周圍的文人都不厚道地笑出了聲。 白居易:“……” 硬了,拳頭硬了。 “能不能別提這個事情,這事過不去了嗎?” 元稹笑著說道:“好好好,不提,讓我好好看看,天幕會如何演繹咱們大才子的一生?!?/br> 周圍的文人嘰嘰喳喳:"肯定會放《長恨歌》吧!" “那當然,那不是樂天的代表作嗎?把楊貴妃的愛情寫得太美,唱起來也好聽,長安的小孩都會唱?!?/br> 周圍的好朋友都在狂喜,為他高興。 白居易聽到《長恨歌》,卻有些不在狀態,捏緊酒杯,靈魂從身體里抽離,在空中孤零零地飄蕩。 這首詩……寫的難道僅僅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嗎? 唉,湘靈。 他恍惚片刻,回過神來,心中涌出幾分期待。 天幕會提起湘靈嗎? 答案是肯定的,他給初戀寫了那么多詩,提到自己就一定會提到她。 母親看到他的愛情,會不會同意他和湘靈的婚事? 他頓時想到母親曾經決絕的話:"你要是娶她,我就死給你看!" 白居易頓時 痛苦無比,遮住眼眸,久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