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38節
在他眼里,宋朝從“瘋狂攫取他國財富的霸主”硬生生急轉直下,變成了“沒有骨氣的弱國”。 李世民:"弱國沒有話語權,原來他們發展經濟,是為了和蠻夷和談! "他咬牙切齒,恨不得擇人欲噬。秦漢兩朝看宋朝,沒有那么多代入感。 可對大唐來說不一樣,大宋奪取了大唐的神器,如今卻如此卑弱。恥辱,太恥辱了! 這比被"強大的宋國"滅亡還要恥辱一百倍。相當于被看不起的人打敗了。 李世民越想越氣,捂著胸口,胸膛劇烈起伏,心跳如擂鼓。百官趕忙叫太醫。 李世民吃完了太醫開的安神藥丸,心中總算平靜下來,開始冷靜思考對策。沒過多久,他就下了決定:"后世子孫不中用,竟讓蠻夷踏破中原,這是他們的罪過??涩F在想想,也并非沒有征兆。" “突厥、契丹、吐蕃、回紇都曾擄走無數大唐人,連廣西的小國也敢劫掠唐人?!?/br> “朕從前不將他們放在眼里,如今看來,卻是為后來的亡國滅種的災禍埋下了伏筆?!?/br> “來人,明日開朝會,商討進攻異國之事?!彼灰f國來朝了,他要鯨吞萬國。 宋哲宗時期,宋哲宗硬生生地吐出一口血來,手帕上大片猩紅,和眼睛是同樣的顏色。 旁邊的宦官驚恐不已:“太醫,快叫太醫!” 宋哲宗雙目血紅,面色陰沉沉的,仿佛暴風雨前的寧靜:"來人啊,朕要下詔書。" "朕如果駕崩,立刻立簡王趙似為帝。即使朕的兄弟全死光了,也不能立端王趙佶,只能從宗室挑選?!?/br> “向太后以一己之私玩弄權柄,扶持趙佶繼位,變更新法,霍亂朝綱,致使國土淪喪,實乃國之罪人,本應死罪?!?/br> “朕念向太后教養先帝子嗣有功,免除其死罪,入皇家寺廟為尼,永不得回宮?!?/br> 宦官顫抖著手,記錄下陛下的遺詔,深深感覺到,大宋的命運,都被這一份詔書深深牽動。 此刻還是端王的趙佶在家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反復踱步。 妻妾都被嚇得神魂無主,沒有任何一刻比現在更清晰地認識到———完了,端王府要完了。 妻子連忙說道:“王爺,如今之際,理應立刻面圣,向陛下求情,方可逃脫死罪?!?/br> 趙佶強顏歡笑,選擇自我安慰:"哥哥仁愛孝順,怎么會對我下手?再說了,這天幕妖言惑眾?!?/br> “第一,我絕不可能繼位,第二,我也絕對不是那般昏庸無道的君主!”他說完之后,妻妾陷入沉默,連趙佶自己都不太敢相信。對蠻夷奴顏婢膝,他做得出來嗎?他默默想,人生在世,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天幕之中,一定會有忠心的大臣來救他。他只要茍一茍,就能活下來了。韓信胯.下之辱,尚且能忍。 他為了活命,忍一下胯.下之辱,有什么問題嗎?很正常啊。他天馬行空地想著,這時,一群不速之客來到了王府。為首的宦官面容有點熟悉,捧著豪華的托盤,上面擺著一壺酒。 “王爺,宮中有宴,陛下想到端王沒有來,便親自送來御酒,請端王一品?!比绻瞧匠?,端王趙佶可能會很高興,可是現在,他一點也開心不起來。這酒水來得好巧不巧,偏偏是這時候來的,說沒有問題,都沒人敢相信。趙佶扯起嘴角,笑得比哭得還難看:“最近身體有疾,大夫說了,不能喝酒?!?/br> 宦官眼中精光一閃,回首給了身后人一個眼神:“這酒你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br> 緊接著,便有許多侍衛沖了上來,控制住趙佶,拿起酒壺,把壺嘴往他嘴里塞。 趙佶驚恐不已,褲子都濕了,空氣中一股腥臭之味,努力推開酒壺:“你們怎么敢?我是陛下的弟弟,端王殿下……” “我知道了,肯定是陛下要殺我?!?/br> “父皇啊,你在天之靈,你看見了嗎,陛下居然要因為還未發生的事情,弒殺親弟弟呀!” 宦官居高臨下地說:"這是陛下的仁慈,這樣方才能成全你的體面。你知道,外面有多少人要殺你嗎?” 他來的路上,已經看見很多人在端王府門前流連了。 他們目露兇光,身上藏著兵器,自以為別人不會注意,實際上宦官看得明白。 這群人都是來殺趙佶的。 端王趙佶以一己之力,拉動全京城的仇恨。趙佶不是被陛下毒酒賜死,也會被百姓刺殺。趙佶瞪圓眼睛,不敢相信,一個恍惚之間,毒酒入喉。毒酒的效果穿腸爛肚,仿佛有一只手在內臟里攪。 趙佶哇哇吐出幾口鮮血,倒地不起,很快沒了聲息。 因為他心里悲憤,居然死不瞑目。 宋哲宗收到趙佶已死的消息,松了口氣:"來人啊, 宣告天下,端王趙佶自知有愧于大宋,有愧于百姓,自縊而亡?!?/br> 他嘆了口氣,未曾想,他也學了祖先的本領。宋太.宗趙光義———絕命毒師?!?/br> 宋哲宗還活著的時候,趙佶的性命掌握在陛下手上。 可在另一個李清照的平行世界中,宋哲宗早已死去,宋徽宗乃是天下之主,沒有什么人在地位上比他更高貴。 百姓即使知道未來宋徽宗會讓大宋滅亡,如今也敢怒不敢言??善闼銜r間,靖康恥馬上就要發生了!他們就是首當其沖的對象!皇帝目前殺不了,那皇帝的走狗呢? 這一天晚上,京城家家戶戶閉門不出。如果靠近,便能聽見尖銳的呲啦啦啦的聲音。 如果是技藝嫻熟的鐵匠,便能輕松地聽出來,那是磨刀的聲音。 大宋,起風了。 【吏部尚書王時雍,開封府尹徐秉哲,把搶來的婦女整車整車送往金營,號稱“金人岳父”?!?/br> 吏部尚書王時雍原本和家人一起看著天幕,高高興興,結果吃瓜吃到自己,頓時嚇得六神無主。 他 連忙帶著妻妾回到屋里,命令丫鬟奴仆關好大門:“你們把門看好,一只蚊子也不能放進來!” 既是門關得嚴嚴的,吏部尚書王時雍的心也無法平靜。怎么辦?他該怎么辦? 倘若天幕說的是真的,他真的是金人岳父,這種事也是讓下屬去做,做得非常隱蔽,沒幾個人知道。 可是如今天幕廣而告之,他已經拉起了全京城人的仇恨。所有家里有女兒的人,都會恨上他,恨不得殺之后快! 他為什么清楚?因為他也有女兒。如果別人買賣他的妻妾和女兒,即使那個人是大官,他也要讓大官好看。 吏部尚書王時雍拍拍胸脯,后怕不已。家宅抵擋不住外賊,等到熬過今晚,他要去面圣。 聽天幕說,自己未來是幫宋徽宗買賣女子送給金兵,陛下得幫他,不能只讓他背鍋啊。 沒過多久,五個俠士踏著月色,來到吏部尚書王時雍的門口,腰間的刀閃著鋒利的冷光。 皇宮中,宋徽宗慌得六神無主,看向文武百官:“靖康之變,還有多久?”宰相趙挺之說道:"據說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攻打大宋。兒媳李清照 尚且還在京城,沒有去山東待上十幾年。按照這種紀年法,大概還有十多年。" 宋徽宗長松了口氣,還好,還來得及! 趙挺之看到靖康恥,心中憂憤又焦慮,連忙說道:"陛下,請派人商討抗金一事?!?/br> 宋徽宗聞言,卻覺得荒謬,揮揮袖子,驚恐萬分似的說道:"抗擊金國?你瘋了嗎?" “你沒聽見未來,金國都打到大宋都成了?金國該有多強啊?!?/br> “如今金國得知未來會戰勝大宋,信心肯定會空前膨脹,說不定馬上就要打過來了?!?/br> “如今迅速南遷,才是大宋的出路!”他話音落下,無數忠臣心如刀割。 文武百官求情道:“陛下不可,大宋版圖早已大不如前,如果放棄北方,那么國將不國,無言面對老祖宗。" “是啊,金人的胃口如此之大,猶如豺狼虎豹,南遷也是沒有用的,他們一定會打過來的?!?/br> 可是宋徽宗武斷地說:“朕心意已決,不用再說了,必須南遷。長江阻隔蠻夷,有什么可怕的?” 宋徽宗已經被那牽羊禮嚇壞了,滿腦子只剩下一個“逃”。國土丟一點沒事,性命才是最重要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更何況,長江是天險,過河很難。憑借長江,他就不會被俘虜了。未來金兵過河也無所謂,他死后,哪管那洪水滔天? 這時,蔡京像是想到什么,笑著說道:"陛下,你可曾發現了一件事?"“什么事?” “那天幕稱呼我們的時候,一直說北宋,這說明什么?未來可能有個南宋。天幕是在告訴我們,南遷是可行的!" 宋徽宗覺得很有道理,不停點頭,給文武百官打定心劑:"沒錯。韓信曾受胯.下之辱,卻讓人刮目相看,大宋退一退又怎么樣?只要保住根基,將來一定能北伐,滅亡蠻夷,奪回中原?!?/br> 宰相趙挺之心中悲憤,陛下糊涂啊。 倘若天幕未出現,大家還對大宋無比忠誠,百姓會自發護著大宋的根基,保護宋朝皇室的南遷之行。 哪個百姓不恨?哪個百姓不氣?還會保護大宋嗎?大家怨恨金國,更怨恨皇上無能。 為今之計,只有和金國死戰,才能把大宋的名聲打回來??商熳訄桃庖线w,殊不知早已失去了民心。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宋如今失去了民心,南遷真的能成功嗎?唉,他也不用擔心兒媳婦被宋徽宗覬覦的事情了。大宋,將亡。 趙挺之心如死灰,徹底失望,只想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中,保全家人,立刻跪地說道:“陛下,臣年事已高,乞骸骨!” 宋徽宗很想南遷,非常討厭反對他的趙挺之,趙挺之的請求正中他的下懷,讓焦急爛額的他有點高興:“朕允了?!?/br> 趙挺之辭官掛印而去。 宋徽宗忙得焦頭爛額,也惦記不了心心念念的才女了,沒什么事情比身家性命更重要。 皇宮的蠟燭徹夜未熄,一直在研究南遷的事情。 次日,便有人急急忙忙來稟報:“陛下,吏部尚書王時雍,開封府尹徐秉哲……" 宋徽宗驚駭不已:“什么?他們居然被殺了?誰敢謀害朝廷命官!”“是的,頭顱被掛在城門口,死不瞑目,眼睛都沒合上。今天早上,才有人看見?!?/br> “他們家的侍衛呢?京城的守衛呢?是干什么吃的?” 官員有些難以啟齒:"昨夜家家戶戶閉門不出,都在看天幕。京城的守衛也在護衛皇宮的安全。聽說是他家的丫鬟和侍衛放了人進來,才讓王大人……” 宋徽宗:“這群家奴居然敢背主,謀害朝廷命官,來人啊,將他們凌遲處死?!?/br> 官員尷尬地說:“昨夜大家都在忙著觀看天幕,并沒有注意到王大人家里的事情。那些仆人已經全跑了?!?/br> 宋徽宗氣得不行:"派人去抓捕兇手和罪奴,活要見人,死要見尸。"他靈光一閃,智商占領高地:"刁民作亂,可能會妄圖刺殺寡人。只派一小隊去抓他們就可以了,把剩下的將士都給我調來,保護皇宮?!?/br> 兩位蠻夷岳父明明都是朝廷官員,卻被人殺了,這群刁民有點恐怖,說不定還想殺他。 “臣遵旨!” 宋徽宗心中煩悶,就因為一個靖康恥,百姓就跑去謀害朝廷官員。 百姓們知 不知道,要不是他和祖先絞盡腦汁議和,大宋早就被金朝所滅了,哪里有如今的繁榮安定? 真是一群不思感恩的刁民! 宋朝的制度決定了,宋朝的起義相對于別的朝代不多,因為宋朝很喜歡養兵。那些士兵大多幾乎都是農民、游手好閑者、罪犯。加入朝廷有飯吃,那么就沒什么人造反了。 可如今的宋徽宗喜歡收集奇石,建造亭臺樓閣,勞民傷財,百姓苦不堪言。如今天幕一出,就像是導火索一樣,點燃了百姓對于大宋的不滿。 南方的小城中,未來的農民起義軍首領方臘冷笑著說:“先人說得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如反了他?!?/br> 天幕劇透了靖康恥,直接讓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權變得支離破碎。百姓哭嚎,生靈涂炭,皇上賣笑,妃嬪慘死?!孟駬Q頭豬,都比宋徽宗父子二人有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