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34節
【侍女并不關心李清照的海棠花,就像她不懂李清照細膩過人的情思?!?/br> 【這一首《如夢令》充滿閨閣少女的情趣,綠肥紅瘦的用法也非常有畫面感。很快,詩詞傳了出去?!?/br> 【據說,文人無不贊嘆?!?/br> 【“文章落紙,人爭傳之?!薄?/br> 【大家都知道李格非家里有一位文采斐然的可愛少女?!?/br> 【宰相之子趙明誠也讀到了這份《如夢令》,頓時春心萌動?!?/br> 【這等才女,他心悅之?!?/br> 【趙明誠想要去看看這位大才女長什么樣?!?/br> 【這天,他盛裝打扮,來到李格非的府上?!?/br> 與此同時,天幕中出現新的畫面。 庭院中,女子正在蕩秋千,自娛自樂,不久,汗珠滲出,衣服有些濕了。 她懶懶地整理衣服,誰曾想,門外突然傳來響動,有客人來了! 她如今衣衫不整,怎么好意思面見客人,連忙從秋千上下來,慌亂地躲進屋子里,頭頂的金釵都掉到地上了。 余光之間,她瞥見來客的模樣。 哎呀,好像是個大帥哥! 她回到屋子里,站在門旁邊,假裝嗅著梅花,余光悄悄看著那位正在跟家中長輩交談的少年。 客人走后,她悵然若失,隨后含羞帶怯回到屋子中,寫下一首《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br> 畫面的另一邊,趙明誠也有些害羞, 李清照這位才女真是才貌俱全!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一天,他找到自己的父親,裝模作樣地說:“我今天中午睡覺的時候,做了一個夢,讀了一本很神奇的書,醒來之后什么都忘掉了,只記得里面有三句話?!?/br> 趙挺之將眼神從書上移開,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什么話?” 趙明誠挺直腰桿,清了清嗓子,正色說道:“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br> 趙挺之有些狐疑,也有些摸不著頭腦,思索片刻,突然覺得有些不對。 言與司合,等于“詞”。 安上已脫,等于“女”。 芝芙草拔,等于“之夫?!?/br> 趙挺之有些恍然,好啊,兒子這是思春了! 至于思的是誰,除了京城里炙手可熱的女詞人李清照,還能有誰呢? 趙明誠和父親玩起了文字游戲,既是期待又是忐忑,父親會支持他嗎?1 【趙家和李家都是山東老鄉,門當戶對,怎么看都是天作之合?!?/br> 【可是大家都知道北宋時期朋黨競爭激烈,宋神宗運用王安石變法,是個激烈的變法派。朝廷自然而然分為兩檔,一派支持舊法,一派支持新法?!?/br> 【可怕的是,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屬于新黨,而李格非跟蘇軾等人極好,屬于守舊黨?!?/br> 【如果宋神宗沒有駕崩的話,可能這兩家一輩子也不會聯姻?!?/br> 【不過緊接著,宋神宗駕崩了,宋哲宗繼位。宋哲宗支持新法,可惜宋哲宗二十多歲就駕崩了。這是北宋的第七位皇帝,在位期間,頗有建樹?!?/br> 【很多后人還覺得如果宋哲宗這位猛男如果不早死,那么大宋可能就不會那樣了?!?/br> 【可惜他早逝了,官方說是因為風寒死的,民間也有傳言說他是夜夜笙歌精力透支死的?!?/br> 【宋哲宗死后,宋哲宗的弟弟宋徽宗趙佶繼位?!?/br> 【宋徽宗當時才十八歲,向太后垂簾聽政?!?/br> 【當時的政壇,頗為動蕩,時局混亂?!?/br> 【趙挺之可能覺察到了這股氣息,感覺自己需要洗掉新黨的標簽,這樣才能繼續在政壇混下去,所以他就向著李格非家里提親了?!?/br> 【長輩們之間的盤算影響不到兩位風華正茂的小年輕?!?/br> 【一個愿意娶,一個愿意嫁?!?/br> 【于是,趙明誠終于如愿成了“詞女之夫”?!?/br> 【李清照十八歲,趙明誠二十一歲?!俊?/br> 另一個大宋的世界里,宋哲宗趙煦躺在病床上,輕聲咳嗽,面色蒼白,眼前閃回自己的一生。 他是父親宋神宗的忠誠粉絲,十歲繼位之后,堅決執行父親的新法。 祖宗之法不可變? 他非要變! 可是新黨之間也頗為分裂,最終政策無法落地,反倒讓黨爭越來越激烈。 他看在眼里,愁在心里,本來就不好的身體愈發雪上加霜。 更重要的是,從宋仁宗開始,大宋的皇帝生育方面好像有什么問題。 宋哲宗自己本來毫無繼位的可能,是前五個哥哥全死了,他才上位的。 宋哲宗自己繼位多年,還沒有孩子,這又成了他一塊心病。 他擴充后宮,努力傳宗接代。 不久前,他迎來了自己唯一的兒子趙茂。還沒等他高興多久,這個孩子才活了三個月就夭折了。 兒子的去世成了壓倒他身體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場風寒下來,他病倒在床上,奄奄一息,看向床旁邊的宦官:“朕看來是熬不過去了?!?/br> 宦官淚眼朦朧:“陛下龍體一定會好起來的?!?/br> “朕自己清楚?!彼握茏谖嬷乜?,萬念俱灰,對死亡并不恐懼,反而有種終于來了的感覺。 在位期間,他讓西夏臣服,也有臉去見列祖列宗,沒什么好留戀的。 他沒有兒子,死了之后,兄終 弟及,應該是自己的弟弟繼位。 就是不知道是哪個弟弟了,到時候宰相和向太后會商議決定的。 同母弟弟簡王趙似以仁孝出名,是個好苗子,他們應該會選他。 只要不是端王趙佶就好。 端王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可是非常輕佻,經常和姑父王詵逛花樓,不是明君的料子。 彌留之際的宋哲宗像是想到什么,扯起蒼白的笑容:“對了,那天幕又說起什么新鮮事了?說給我聽聽?!?/br> 旁邊的宦官如實相報。 宋哲宗趙煦:“哦,不說唐朝,變成說大宋朝了?而且說的還是才女?!?/br> 他這一輩子,再沒有看過比天幕更新鮮的東西了,雖然已經在等死了,卻也有點好奇:“扶我出去看看?!?/br> “陛下,外面風大……” “沒事?!?/br> 宦官們將宋哲宗抬到步輦上,來到外面,剛好聽見那句。 【宋哲宗支持新法,可惜宋哲宗二十多歲就駕崩了。這是北宋的第七位皇帝,在位期間,頗有建樹?!?/br> 宋哲宗趙煦心情復雜極了,果然,他要死了。 宦官立刻跪倒在地:“陛下,天幕妖言惑眾,萬萬不可相信呀?!?/br> “沒事,朕都清楚?!彼握茏谮w煦韓笑說道:“天幕夸朕多有建樹呢,父皇九泉之下想必也會高興?!?/br> 可就在這時,天幕又說:【很多后人還覺得如果宋哲宗這位猛男如果不早死,那么大宋可能就不會那樣了?!?/br> 此話落下,宋哲宗面色逐漸變得凝重,這什么意思? 未來的皇帝不行?為什么? 同母弟弟簡王趙似為人頗為穩重,是個明君的料子,他應該不會讓大宋走下坡路吧。 緊接著,他便聽見了:【宋哲宗死后,宋哲宗的弟弟宋徽宗趙佶繼位?!?/br> 宋哲宗眼前一黑,什么玩意?端王繼位?為什么會讓端王繼位? 等到他聽見向太后,頓時了然。 他并不是向太后的親生兒子,他和簡王趙似都是德妃所生,德妃如今還在人世。如果同母弟弟依舊上位,那么德妃一定會被加封,直接威脅到向太后的位置。 糊涂!端王不可以君天下! 端王從來沒有接受過一天的帝王培訓,而且名聲極差,如何能夠當皇帝? 宋哲宗趙煦心神大震,臉色蒼白如紙,劇烈咳嗽起來,絹布上面綻放點點紅梅。 “陛下,太醫熬的藥來了,快喝藥!” 宋哲宗趙煦猛然接過溫熱的藥湯,像幾天沒吃過飯一樣往下喝,每個細胞都在叫囂著求生欲望。 他要活下來,看看宋徽宗到底做了什么! 聽天幕的意思,這位宋徽宗估計做得不好,應該讓宋朝走下坡路了。 不過他和父親強力變法,給宋徽宗留下的是強大的大宋。 即使宋徽宗做得再差,總不可能亡國吧! 宴會上,酒桌全被掀翻,杯盤狼藉,酒水灑落一地。 剛剛口出狂言的文人皆被痛打一頓,鼻青臉腫,捂著腮幫子,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