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16節
他便笑著看向身旁的王勃,說道:“這天幕中的 什么高宗和朕長得不一樣,不知道文武百官見了,心里是作何感想,怕不是要認錯我了?!?/br> 王勃立刻說道:“這女人聽語氣,應該是后世之人,他們哪里能得見圣顏?終不過是幻想罷了。連我這等罪民也是由人假扮的?!?/br> 唐高宗微微頷首:“你說的也對,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扮作你的那人在滕王閣寫詩的時候,周圍映入了很多文人。那些人長得皮膚白皙,精神面貌昂揚……” “扮演我們的應該都是后世的貴族吧?” 那視頻中,演員們演技自然,表情不一,樣貌都很俊秀,找不到丑人。而且皮膚好得不得了,都看不見多少瑕疵。 好像涂了粉,化了妝,打扮的非常精致。 甚至于,唐高宗還看見了幾個珠圓玉潤的胖子??上攵?,這群人日常生活有多優渥。 大唐的奴婢總是要時不時低頭,眼眸中藏著深深的怯懦。那些演員的眼神不像奴婢,反而生機勃勃。 他們是多么像長安的貴族啊。 恐怕在未來,便是由這些貴族來出演視頻,演出戲文,倒也是有趣。 那一直在說話的古青青在未來,恐怕地位也很高。 因為她話里的愜意并不作假。她無論提起王公貴族,還是販夫走卒,語氣都沒有什么區別。 平民百姓怎么敢大肆點評王侯將相? 在現在的他的眼里,這是匪夷所思的。要是點評,也只敢偷偷腹誹。 王勃好奇地問:“陛下不因為別人扮演您還點評你而生氣嗎?” 唐高宗含笑說道:“后來的貴族討論以前的貴族,很正常。太宗文皇帝就經常說起秦皇漢武的功績呢。 只要不是平民對皇室指指點點,就夠了?!?/br> 王勃贊嘆道:“陛下胸懷寬廣!” 唐高宗又笑著說:“對了,朕想為您安排官職,你想要做什么?” 他的意思明顯是,王勃想要什么官,基本上都能拿到。 畢竟天幕這么一播出,可想而知,王勃在百姓和文壇的人氣要有多高。征辟他 當大官,也是順水推舟。 誰知王勃思考良久,突然跪在地上,拱手說道:“臣想辭官回家照顧父親!還望陛下準許!” 唐高宗:“???” “你不想當官?你心中那些凌云壯志呢?” 可王勃在那視頻中,可是很想當官的,連寫的《滕王閣序》都是借賈誼來說自己的壯志未酬。 王勃面色凄然,連磕了好幾個頭,額頭立刻紅腫:“父親因為 臣的罪過,被貶到蠻荒之地,最后甚至死在異鄉,也就是未來的外國。那天幕中的人還說被什么飛機炸了,連尸骨都未必存下?!?/br> “臣怎可讓繼續當官,招致災禍,讓父親白發人送黑發人!連墳墓都招人毀壞!” 也許事到如今,還有人會懷疑視頻中的未來是否真實。 可對于王勃來說,是不可能的。那《滕王閣序》的行文習慣和自己一模一樣,不可能不是他寫的,所以那天幕所說的未來就是真的。 天幕的點評加上他所看到的未來,讓他隱隱感覺自己可能不是當官的料。 就連當個參軍,也要被人排擠,甚至可能被人陷害,偷殺官奴,犯下死罪。 做官太危險,他想回家找爸爸! 更重要的是,視頻里沒有播放父親得知他死訊的反應,但可想而知,父親會有多傷心和自責。 他確實想要建功立業,可是功名利祿哪有父親重要? 他唯恐子欲養而親不待,只想陪伴父親身邊。 唐高宗面色莫名,王勃這意思是在怪他嗎?以退為進? “朕保證不會教你們貶至交趾。無論你們未來犯了什么過錯,也不會。朕保證!” 他以為王勃會答應。 結果王勃還是流著淚說:“承蒙陛下厚愛,可是勃于處世一道上實在是愚鈍,倘若繼續當官,也要讓父親時時刻刻替我擔憂?!?/br> “父親年事已高,臣不想讓父親煩憂,傷及身體!” “還望陛下準許臣回家奉養父親!” 第11章 視頻后續 新視頻開始 王勃執意辭官,氣氛陷入凝滯,久久無人說話。 直到很久后,唐高宗神色晦暗不明,緩緩說道:“愛卿起身吧,朕準了?!?/br> “百善孝為先,愛卿的孝心天地可鑒?!?/br> 王勃感激涕零,三跪九叩,告退離開。 唐高宗看著他的背影漸漸遠去,嘆了口氣。 武媚娘聽到動靜,從內室中走出來,聲音溫柔似水:“陛下何故煩憂?” 唐高宗:“那《滕王閣序》中寫‘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未來的他拋掉一生功名,遠去萬里照顧自己的父親。如今他明明沒有經歷過,卻還是選擇了這條路?!?/br> 武媚娘笑著說道:“也是孝順之人。其實這樣也不失為一件好事,他如今炙手可熱,放在哪個位置都不好。 如果他去當職,說不定大家會忙著參觀他,荒廢正事呢?!?/br> 唐高宗一想那種場景,瞬間覺得很有道理,不禁笑出聲來:“那倒也是。天幕也幸虧是別人假扮,不然誰都知道朕長什么樣,那以后可別想著微服出訪了?!?/br> 太出名,也是一種煩惱??! 這時,突然有人稟報:“陛下,上官大人等人請求覲見?!?/br> 上官儀等人聽完二圣臨朝的未來之后,氣勢洶洶地來找麻煩了。 李治聞言,下意識看向身旁的武則天。 武媚娘垂下眼眸,善解人意地說:“臣妾先告退了?!?/br> 隨后輕聲緩步地離開,嫻雅秀色。 等武媚娘走,李治揉揉眉心,深深嘆了口氣:“宣他們進來吧?!?/br> 旁邊的宮殿中,武媚娘站在書桌旁,右手拿著毛筆,默默寫字。 最后一筆落成,赫然是一個“斬”。 字跡秀美,卻透著猙獰的殺意。 這時,她像是想到什么,將這張紙抽走,換了新的紙張。 她抬手在平滑的紙面上寫了一個字,和之前不同——“流?!?/br> 隨后,她果斷將這兩張紙揉成紙團,丟到火盆里。 火苗舔舐邊邊角角,眨眼之間已成煙灰。 她緩緩閉上眼,她本來已經為上官儀準備好了罪名,是謀反的死罪。 可是今天天幕異動,盤點的居然是詩人。 上官儀這老匹夫不識時務,散發著迂腐蠢笨和固執的臭味??墒撬俏牟蓞s是真的好,可以說一手締造“上官體”,多少文人墨客受他啟迪。 天幕不是沒有可能盤點上官儀,到那時候,他的名氣肯定水漲船高。如果事情被抖摟出來,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 還是挑個比較合理的罪名,將他本人流放、家眷充入掖廷為奴,比較穩妥。 進可攻,退可守。 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想做個實驗。 如果到時候天幕盤點上官儀,上官儀的結局是被斬首還是被流放? 如果是被斬首,說明她沒有辦法影響到悠悠我心所在的世界。 如果是被流放,說明她可以影響到后世。 悠悠我心所在的世界中,她能和女性同學暢聊高考問題,說明女子未來可以一起上學。 那高考也很有可能和科舉一樣是在選拔人才。 她們邁出后宅,走向世界,言語之間是與生自來的自信和灑脫。 就算是風氣開放的大唐也遠不能及。 她眼中閃過冷光,艷麗不可方物。 那些冥頑不靈的老匹夫禁錮得了她們一時,又怎么禁錮得了生生世世?…… 王勃緊趕慢趕回到家中,越靠近家,情越怯。 父親會怪他嗎?父親知道他辭官之后會生氣嗎? 很快,王勃見到了自己的父親、母親以及兄弟姐妹、侄子侄女。 一大家子像看熊貓一樣看著他,仿佛第一次認識王勃。 兒子弟弟叔叔,居然被評為唐宋十大詩人第十! 一群小孩眼睛亮晶晶地看著王勃,要不是王父不讓他們鬧騰,估計下一秒就要 沖過來,問他天幕的事情了。 明明只有半天沒見,王勃再次見到父親,卻有恍如隔世的感覺:“耶耶……” 王父見王勃沒被留在宮里、而是跑回了家,心里將事情猜了個七七八八—— 王勃極大概率對仕途心灰意冷,選擇辭官。 王父心中長嘆,天幕這么一播出,王勃必能青云直上,當宰相也不是不可能! 放棄了大好前途真的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