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渣被逼考科舉 第113節
書迷正在閱讀:炮灰她美麗動人[快穿]、艷鬼纏身(百合)、全族捧我當國王、和男友分手后他去當了天師、年代文女配重生后踹了男主、蝶變、星途幾許(np有真骨科)、鬼壓床(高H)、(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誘神 (仙俠 h)
程子安笑道:“說起來, 我支持孤寡,做善堂,并非覺著自己在做善事,自己有多慈悲?!?/br> 文士善一時不能明白程子安話里的意思,謹慎聽著一言不發。 程子安道:“文知府的俸祿從何而來?當然是百姓繳納而來。下品沒了, 讀書高貴不起來。我拿的那些俸祿,做的那點事,配不上。還回去一些,我能得一些安心。文知府在明州府善名遠揚, 總要將這份名聲落到實處去。養活他們,文知府也不是沒好處, 畢竟人口數量增長, 窮人要交稅,還能將善堂的事情寫在履歷里,一筆一筆, 都是實打實的政績??!” 文士善當然知曉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政績, 可僅有政績還不夠, 主要看可否有背景關系, 站對了派系陣營。 程子安反正不急, 道:“文知府忙,我就不多打擾了。待過完十五,我便要啟程去富縣,先給文知府拜個早年,早節?!?/br> 文士善下意識起身,將程子安送到了門口。 程子安站了下,指著破舊的府衙,道:“文知府,你說得對,做官的當為百姓著想,府衙這些都是身外之物,不應當過多看重,還替朝廷省了錢。修間結實的宅子,花不了幾個大錢?!?/br> 說完之后,程子安舉手告辭。 文士善立在那里,神色變幻不停。 向朝廷請示修衙門麻煩,無人愿意做這件事。 最主要的緣由,還是修衙門,撈不到多少油水,大家看不上。 你懶政,我懶政,總有倒霉鬼會輪到,不得不修。 程子安不輕不重,揭穿了他的冠冕堂皇。 常甫送了程子安出門,進屋道:“東翁,程縣令已經離開了?!?/br> 文士善坐在那里發呆,半晌后說了程子安的來意。 常甫亦吃了一驚,道:“東翁打算如何做?” 文士善額頭的青筋突起,恨恨道:“我要如何做,難道他還想命令我不成!” 常甫望著震怒的文士善,他的官威日盛,自恃聰明,最恨有人與他唱反調,嘴張了張,到底沒敢吱聲。 文士善喘息著,喉嚨積了口痰,如破風箱那樣呼嚕嚕響個不停。 常甫趕緊倒了杯茶奉上,小心勸說道:“東翁,吃口茶緩緩吧,仔細身子?!?/br> 文士善接過茶揚頭吃了,將茶盞往地上狠戾一摜,惡狠狠道:“我就不應!研墨,我要寫折子!” 常甫猶豫了下,鼓起勇氣道:“東翁可是要參奏程縣令一本?” 文士善猛地看向常甫,神色陰狠,道:“難道我不能參奏他?” 常甫嘴里直發苦,迎著頭皮道:“東翁品級比程縣令高,參奏他而已,算不得大事??墒菛|翁,在下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說?!?/br> 文士善厲聲道:“既然有話,何須吞吞吐吐,你是我的謀士,師爺,藏著掖著不說,我要你何用!” 常甫恨不得扇自己幾巴掌,瞧他這張嘴,就是太快了! 說了,可能一不小心戳到了文士善的痛處。不說,他就是吃著文士善的飯,卻不替其著想的罪人。 常甫苦著臉道:“東翁,程縣令在京城時,御史臺的御史與御史中丞,皆在他手上沒討到好?!?/br> 文士善也聽聞了此事,幾個御史接連參奏程子安,被潑了污泥不說,最后還掏了錢。 御史臺姚中丞,鬼見愁,遇到程子安,被圣上斥責在府里閉門思過。 文士善的那股氣,倏地被戳了一針,破了。 常甫道:“說到底,圣上還是護著程縣令。這件事說出去,無論如何都是大義,圣上也高興見到?!?/br> 圣上當然樂意看到天底下的百姓安居樂業,且無需國庫,圣上的私庫出錢,快活加倍。 文士善跌坐在椅子里,心痛如絞。 他不是出不起這些錢,俸祿加上各種收入,養活幾個窮人,輕易而舉。 明前的茶與雨后的茶,價錢相差巨大。 吃久了明前茶,覺察不出來何處好。 一旦換上雨前茶,就能馬上品得出來好壞了。 綾羅綢緞金銀珠寶,燕窩鐵皮楓斗,江南夏季的刀魚,海里的大黃魚,各種最好的鮮貨,這些都是他的日常。 前些時日查常平倉,文士善忍痛舍了幾樣出去。 再來一次,文士善都快喘不過氣來。 阿爹去世時,那時他尚年幼。阿爹生病,家中積攢的幾個前花得所剩無幾,辦完喪事之后,家里已經一貧如洗。 冬季大雪皚皚,一出門,臉皮都仿佛會被寒風刮掉一層。 沒人上山打柴,炕火零星,屋里快與屋外一樣冷。 又恰逢過年,家里要守孝,冷冷清清。袋子里最后的一把雜面,做了一碗面湯,阿娘讓他吃了大半。 阿娘說她沒胃口,不餓。 已經好幾日都沒吃什么東西,如何能不餓。文士善餓極了,他顧不得其他,呼啦啦將幾口面湯吃完,連碗都舔得放光。 他看到阿娘紅了眼,他裝作沒看見。 爆竹聲響徹在夜空,他怔怔聽著,守到子時,當然沒了角子吃。 餓得實在睡不著,他聽到久未上油的門軸吱呀了聲,有人進了屋。 女聲驚呼,男人在調笑,不多時,響起了讓人面紅耳赤的聲響。 文士善后來總是怕餓,很怕再回到貧窮的日子。要是不窮,就不會有那一晚。 哀民生之多艱。 文士善最喜屈原的《離sao》,幼時讀書,他總想著能讀出個名堂,為民,為大周,做出一番大事。 一切不過是虛妄之言,虛妄之言! 文士善手猛地在案幾上一揮,公函筆墨紙硯掉了一地。 常甫驚得退后一步,一言不敢發。 文士善發泄之后,心里總算好過了些。 比起那點錢,官位要緊。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待到有朝一日,他定要將所失去的,通通拿回回來,再報往日與今日之仇! 這邊,程子安去到府衙后巷的藥湯鋪,崔耀祖的一碗藥茶還沒喝完,見他來了,驚訝地道:“子安怎地這般快?” 程子安道:“沒甚大事,見面說了幾句話而已,文知府是大忙人,不能打擾了他?!?/br> 崔耀祖暗翻白眼,道:“以前我不懂,要說小吏忙碌,我還相信,官忙?官忙個逑!收賦稅,有差役,有錢糧吏,斷案,有通刑名的小吏,通判。官做甚呢,就是絞盡腦汁,在公函文書上扣字,做文章,想著如何擠出錢,收進錢袋。想著如何打點上峰,拉攏聽話的下屬,打壓不聽話的下屬。吃吃酒,與瓦子里的行首們,談談風月?!?/br> 程子安聽得哈哈笑,崔耀祖說得不算十成十的準,基本上也差不離。 崔耀祖再要了碗藥湯,道:“還早,子安也吃一碗,藥湯一下肚,暖和又舒暢,煩惱全消?!?/br> 程子安聞著空氣中的氣味,辨別了下,藥湯就是加了生姜甘草等熬煮的湯,他敬謝不敏,道:“你吃吧,我看到前面鋪子有賣甜羹的,我去買一碗?!?/br> 崔耀祖馬上道:“我也要碗甜羹,要桂花酒釀小湯團的?!?/br> 程子安無語,崔耀祖小時候是小飯桶,長大了是大飯桶! 走出藥湯鋪子,程子安算著家中的人,打算給崔荷崔玉,兩個舅母,崔素娘表嫂她們都各自買上一碗。 買得多了,鋪子的伙計還可以跑腿包送上門。 程子安干脆多添加了崔文崔武程箴等幾個男人的進去,付了錢,程子安拿著他與崔耀光的那碗,對伙計道:“就在前面藥湯鋪,等會你去收碗?!?/br> 平時也有客人從旁邊的鋪子要吃食,鋪子的伙計掌柜彼此都熟悉,等到客人離開,再各自去收自己鋪子里的碗就是。 伙計一口應了,程子安端著兩碗甜羹往藥鋪走,經過一個岔巷子口,見背風的角落處,立著一個身披淡青素凈風帽的纖細身影,她垂著頭,瘦弱的肩膀上下抽動了幾下。 旁邊一個丫鬟模樣的姑娘在勸:“姑娘,快擦擦淚,回去要是夫人見了,就該不高興,又得給姑娘找麻煩?!?/br> 程子安估計是后宅的那些紛爭,他也不在意,端著碗腳步不停離開。 這時,背對著他的那個姑娘回轉了頭,程子安余光瞄到淡青色的風帽在風中翻飛了下,目光下意識往上抬,朝姑娘看了去。 姑娘年約十六七歲,臉龐白皙清瘦,眼眸微紅。她察覺到程子安的打量,不安朝他看來。 程子安愣住,那雙眼眸,仿佛像是三月春雨中的明山。 霧霧重重,又漫山遍野,深深淺淺的綠,姹紫嫣紅盛放的花。 雙眼有靈,大致就是如此吧。 程子安看到她拽緊帕子,不安慌亂,怕自己唐突到他,朝她歉意頷首,轉身欲離開。 走了幾步,身后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程子安停下腳步,不解回頭看去。 姑娘亦怯生生停下腳,她微微喘著氣,緊張問道:“可是程狀元?” 程子安遲疑了下,道:“我是程子安,姑娘是?” 姑娘側身擋住了四周視線,掏出一封信塞到了他懷里。 程子安雙手端著甜羹,動彈不得,只能眼睜睜任由姑娘將信塞進來。 姑娘曲膝福了福,拉著丫鬟飛快離去。 程子安整個人都懵在了那里。 這是什么意思? 姑娘看上了他,主動給他遞情信? 不可能啊,他就隨便吃碗甜羹而已,與姑娘絕對是偶遇。 肯定是有其他的事情,程子安低頭看向身前,不禁笑了。 就為了兩碗甜羹,被一個姑娘弄得毫無招架之力。 都怪崔耀祖那個飯桶,飯桶在藥鋪門口喊他:“子安,你怎地這般慢,快一些,甜羹都涼了!” 程子安不緊不慢上前,崔耀祖接過一碗,道:“你在府衙里見過了文大姑娘?” 文大姑娘,文士善與前妻生的大女兒?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