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渣被逼考科舉 第96節
書迷正在閱讀:炮灰她美麗動人[快穿]、艷鬼纏身(百合)、全族捧我當國王、和男友分手后他去當了天師、年代文女配重生后踹了男主、蝶變、星途幾許(np有真骨科)、鬼壓床(高H)、(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誘神 (仙俠 h)
文官造反,三年不成。至于手握重兵的武將,圣上行伍出身,知曉武將造反也不易。 大周的兵權,掌握在圣上的手上。各州府的文武分開,每隔三年互相調遣。 一個將領下面,還有其他的兵將。要是一地州府的兵將,上下齊心一呼必應,做到這個份上,圣上還得叫一聲佩服。 打仗打的是糧草,每州府的軍需,是朝廷統一撥放。常平倉中留下的糧食,僅能支撐他們吃上三四個月。 糧食是一方面,還有刀箭馬匹等,皆由朝廷兵部同戶部,匠做營共同掌管,圣上統領。 倒是大皇子,聽得很是暗爽。 這些御史們,經常得了二皇子三皇子的指使,經常參奏他,真是討厭極了! 圣上擺擺手,道:“你們且先下去,程侍郎留下?!?/br> 幾人躬身應是,恭敬退出。 圣上指著椅子,讓程子安坐,道:“你先前說要改規矩,這規矩,你打算如何改?” 程子安道:“御史們不能只在御史臺,閉門造車,憑空猜測。如臣先前所言,他們定當四下走訪,互相印證之后,方可稟報?!?/br> 圣上沉吟著,道:“你所言極是,此事關乎重大,須得同御史中丞,政事堂商議之后再定。你將官員遣派出去,只留下一人,水部可能忙得過來?” 程子安笑道:“寫來往公函罷了,在公函文書中間添加幾個字,有章郎中在,已經足矣?!?/br> 圣上噎了下,想到朝廷官員眾多,都是些混日子,白拿俸祿的,心里就不那么舒服了,道:“哼,你倒厲害。你給水部幾個郎中的冊子我看過了,這般做的用意又何在?不過是幾個數罷了,他們胡亂填寫一氣,你能奈他們何?倒如御史所言,浪費了公使錢?!?/br> 程子安在圣上面前,就不藏著掖著了,坦率地道:“公使錢大多都浪費了,不用出去也用不到正事上?!?/br> 圣上如何不知,這筆錢,等于變相貼補給官員的俸祿。 程子安說得這般直白,圣上惱得一眼橫去,道:“就你能做事!” 程子安垂頭不語,圣上一想,可不就他能做事,公使錢他全都拿了出來,一個大錢都沒占用。 圣上緩和了些語氣,道:“數額呢,你待如何解決?” 程子安道:“數額好解決,要是他們能胡亂填得毫無破綻,臣反而還高興,至少水部真有能人。圣上定當知曉,水部向來不被重視,私底下有人稱作賤部,嫌棄水部多工匠,工匠屬工,比起禮部吏部等,當然排在最末??墒鞘ド?,房屋橋梁,河道水利,要是缺了工匠,會當如何,圣上應當一清二楚。水部的官員會寫公函文書,會寫詩詞歌賦,禮部的官員,卻不一定能算清楚水流多少,修建一座橋梁,要用多高的橋墩,打下多深的地基?!?/br> 士農工商,匠人身份低。將皇宮建造得美輪美奐,他們卻只能遠遠觀望。 最慘者,還屬修建皇陵的匠人。在皇陵修葺完畢之后,好些工匠都被悄然處置了。 后世的許多古橋,歷經千年的風雨,仍然矗立。 這些都是工匠手藝的見證。 后世考證朝代的興盛,總看當時有多少人口,多少賦稅,當時的各種工藝發展,航船到達了何處。 博物館陳設的輪轂,戰車,美輪美奐的珠寶首飾,令世人自豪不已,嘖嘖稱奇。 殊不知,這些背后,絕大半是工匠的功勞,卻無人記得他們,總是夸夸其談,當政者的厲害與功績。 程子安以為,匠人們才不該被輕視,被遺忘。 圣上陷入了沉思之中,半晌后揉了揉眉心,道:“河道河工向來重要,是當理一理了。你,唉,你是水部的侍郎,你自己定奪吧?!?/br> 程子安就不客氣了,道:“圣上,臣有一個請求,懇請到工部的官員,需要再次經過一道考核。比如算學,以及各種關于河道等的學問考試?!?/br> 圣上想了下,道:“若這般做,其他幾部的官員,皆難調入工部了?!?/br> 程子安委婉地道:“工部的官員,所做之事與其他幾部不同,屬實無法相通。打個比方,寫錦繡文章的大儒,他們深受人敬仰,愛戴。臣也佩服他們,讓臣寫,臣肯定寫不出來。但是讓大儒去跟幾年老賬房筆算盤,比做賬,他們肯定有所不如。臣以為,是讓擅長之人,去做專門的事情,各得其所,豈不是更好?” 圣上道:“如若這般,工部豈不是人手不足了?” 程子安道:“開始不足時,在大周天下張貼英才榜,廣納天下英才,前來工部替圣上做事。前期只是任用他們為吏,等到他們顯出真本事,考核之后方能轉為官。另一方面,在學堂開設制科,不善詩書文章,卻對匠作有興趣,一點既通之人,他們也能有用武之地?!?/br> 士農工商的排名,程子安認為早就該打破了。 匠人一旦出仕,哪怕僅僅為吏,就是好的開端。 最該打破的,是官員享受的種種特權。 程子安肯定無法挑戰整個官紳士族,先將官身拉下神壇,匠人上行,待中間達到一個微妙的平衡,或者向匠人一方傾斜時,那時候才是打破官紳同平民之間等級的好時機。 圣上始終猶疑不定,道:“如此一來,其他幾部定當不滿,讀書人跟著鬧事,到時候就亂了?!?/br> 程子安道:“圣上,其他幾部看不上工部,進士老爺們還不愿意來呢。且只是吏而已,要等到考核通過之后,才能轉為官。翰林院清貴,他們可以去翰林院當差。圣上?!?/br> 見圣上始終猶豫,程子安要給他來劑猛藥:“工匠們打造出了利刃,利箭,投石機。等人才多了,說不定他們還能打造出更強大的兵器,大周能真正大一統!” 大周周圍有北狄,南召,與大周并行。 北狄同南召,在前朝的前朝,本就是一個國家,戰亂之后,各據一方,分成了三個國家。 大周實力最強大,卻也萬萬沒強大到,能將北狄與南召一并收復。 哪個帝王沒有逐鹿天下的夢,當年大周太.祖野心勃勃,試圖征戰過,最終無功而返,差點連到手的天下就丟了。 果真,圣上的身子,在御椅中動了動,想到能一統天下,心底止不住的激動。 祖上都沒能做到的事情,要是他做到了,他就是名垂千古的明君! 曾經領兵打仗,指揮千軍萬馬的壯烈豪情,又一一涌現出來。 圣上雙眼明顯亮一亮,到底克制了幾分,道:“待我考慮之后,再做定奪,你下去再想得完善些......”他話語一頓,朝外揚聲道:“進來?!?/br> 在門口探頭的許侍中急急進屋,稟報道:“圣上,蔣尚書稱有急事,要面見圣上?!?/br> 圣上一聽是戶部的盛尚書,道:“宣?!?/br> 程子安忙起身告退,到了門邊,一臉焦急的蔣尚書走了進來,與他擦肩而過的瞬間,將他拉住了:“程侍郎在最好不過?!?/br> 程子安被蔣尚書再拽了回去,圣上愣了下,道:“無需多禮,說吧?!?/br> 蔣尚書恭敬見禮之后,著急地道:“圣上,益州府來報,運往京城的夏糧,漕運船觸礁,在益州沉沒了!” 圣上聽得差點一口氣沒能上來,今年大周多處報災,夏糧收成不好。漕運船觸礁,損失的不是糧食,而是他的血! 蔣尚書看了眼程子安,道:“益州府的涼水河楚荊段,往年夏日水豐時,尚相安無事。今年下了幾場大雨,水流湍急,底下淤積了被沖下來的山石,泥沙。起初船底先破裂進水,艄公們一邊將水弄出船艙,試圖尋個穩妥之處靠岸,誰知船行進了一段,再陷入了泥沙中。水罐得太快,實在沒辦法,船最后側陷,整船糧食都毀掉了?!?/br> 程子安明白蔣尚書為何要拉住他,河道河工出了問題,漕運糧食受損。 他這個水部侍郎的麻煩,又來了! 作者有話說: 第92章 92 九十二章 ◎無◎ 蔣尚書盯著程子安, 道:“滋事重大,故臣將程侍郎留下。程侍郎,夏糧之緊要, 你定當清楚。吳尚書身子有恙, 告假在府中修養。程侍郎作為水部侍郎,得想法解決才是?!?/br> 圣上看向了程子安, 嘴張了張, 卻沒說什么。 該擔負的責任, 程子安從不躲避。不該擔負的責任,看事情輕重緩急,程子安也責無旁貸。 從蔣尚書話里的意思,他是要將夏糧受損之事,甩在他身上了。 程子安道:“盛尚書, 敢問你想要我如何解決?” 蔣尚書遲疑了下,道:“前兩月剛撥付了一部分糧食,前往薊州賑濟。各州府的常平倉,糧食吃緊, 各州府的夏糧又欠收,只怕還得請求朝廷賑濟。程侍郎, 漕運的銀子還欠著, 漕運船損失,又是一大筆銀子,跑漕運的, 只怕是墊付不起了。程侍郎得想著法子, 填補糧食虧欠部分, 保證河道通暢?!?/br> 程子安聽得想笑, 道:“蔣尚書啊, 戶部掌管錢糧賦稅,常平倉的情形,水部不清楚,萬萬不斷斷言。只蔣尚書,水部哪來的銀子,去填補糧食虧欠?河道通暢,沒問題,待查實之后,戶部再拿銀子出來,重新疏浚?!?/br> 蔣尚書嘆了口氣,只道:“戶部真的沒銀,沒糧食了?!?/br> 圣上神色冰冷,一直沉默著,此時他終于開口,道:“程侍郎,你且說說你的看法,打算?!?/br> 程子安斟酌了下,道:“眼下不是互相推諉的時候,首先,我想問蔣尚書,漕運糧食用麻袋裝運,糧食重,吃水之后,會沉入河底,可有及時派人打撈?” 蔣尚書神色微變,道:“當時事情緊急,應當有打撈吧。只河流湍急,水流將麻袋口沖散,糧食散落,打撈不到幾粒糧食?!?/br> 程子安沒去挑明盛尚書話中的模棱兩可,道:“河道中積了淤泥,連船都陷進去,水流定當不深,如何就湍急了?” 蔣尚書臉色更難看了些,支支吾吾道:“益州府離得遠,具體情形,我便無法得知了?!?/br> 程子安繼續道:“夏糧乃是今年的新糧,浸水之后,雖不可再入庫保存,待晾曬之后脫殼,人畜皆可食用,減少損失。如果整船的糧食都沒了,實在是太可惜,太浪費了??!” 蔣尚書神色變幻不停,干巴巴附和道:“當是如此,當是如此。程侍郎可先回答圣上,程侍郎有何高見?” 程子安雙手一攤,道:“盛尚書,我的高見,便是要查清楚。究竟有無打撈起來糧食,減輕損失。蔣尚書不能只在京城等著下面的折子,要派人前去核實。糧食的重要,蔣尚書比我更清楚。缺失的糧食,蔣尚書得想辦法,先填補進去?!?/br> 蔣尚書懊惱不已,道:“程侍郎說得輕巧?,F在戶部派人前去益州查,就算再快,也得要幾個月,半載的功夫。糧食沒了,程侍郎讓我從何處去補?” 程子安閑閑道:“京城到益州,不過一千里不到。且不說星夜兼程,只稍微趕路快些,五六日就到了。要查那般久的話,就是大案了?!?/br> 蔣尚書聽得臉都白了,圣上這時道:“蔣尚書,你從戶部指派人,隨著程侍郎前去益州,由程侍郎統領,查明此事?!?/br> 程子安想罵人,水部就剩下了章郎中,他不出去誰出去? 事情緊急,程子安便未再拖延,眼下太陽已逐漸西斜,馬上回家準備收拾行囊,次日一早就出發。 程子安難得這般早回家,到了門前放緩腳步,欣賞著庭院里的秋意濃。 秦嬸看到他,趕緊迎上前,問道:“少爺怎地這般早就回來了?婢子還未做飯,少爺想吃甚,婢子這就去做?!?/br> 程子安指著桂花樹,道:“秦嬸,我想吃桂花湯團了?!?/br> 秦嬸忙道:“行行行,婢子這就采摘一些新鮮的桂花,給少爺做最喜吃的芝麻湯團。要是娘子在,少爺早早都吃上啦,哎喲,都是婢子的疏忽......” 秦嬸念叨著,往灶間去了。程子安仰頭盯著石榴樹,挑選成熟的石榴,喃喃道:“我還真是想阿娘他們了。不過啊,他們在京城的啊,看到我這般,阿娘不知得多心疼呢。嗚嗚嗚,我真是太可憐了,是個小可憐??!” 程箴前兩天來了信,反正不急,聞山長上了年紀,他們路上走得極慢,邊走邊游玩,在上月底方到了青州府。 崔素娘同崔婉娘姐妹終于得以相見,阿寧阿喬都長大了,萬幸他們姐弟,生得都像舅家人。 阿寧很是懂事溫婉,孫仕明有意,想將她許配給程子安,親上加親。 程子安早就宣稱過,舅家姨父家的表親,都是親得不得了的親人,互相結親就是□□! 程箴不會亂替他做主定親,婉言回絕了孫仕明。 孫仕明落第,精神一直不濟,幸得有小妾婁氏這朵解語花伺候,他方心情疏朗了些。 程箴是君子,信中應當寫得很委婉。 黏糊糊的孫仕明,跟大周黏糊糊的官員一樣,倒也匹配相合。 莫柱子同老張在收拾行囊,準備車馬,程子安躺在廊檐下的椅子里,一顆顆剝著石榴吃。 夕陽將天地照得一片血紅,壯烈又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