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他摸了摸孟追歡的小肚子,等明日我們再陪孟公喝酒賞月可好? 他中秋喝了酒定然是要作詩的,你要是和不上來 孟追歡已然想到孟白甫在月下被李承玠所作之詩氣得吐血,我們還是入宮看阿新吧。 周身嵌了銀飾、雕了花窗的馬車轆轆駛入宮城,珍珠串成的簾子隨風而動清脆悅耳,李承玠又在孟追歡的后腰處加了軟墊,還捧了瓜果給她吃,她這一路行得頗為舒坦。 為了爭取到見孟祚新的時間,他們二人來得最早,李承玠拉著她到麟趾殿種的紫檀桌案前坐下,因這場筵席說到底是家宴,他們兩人便沒有避嫌,仍舊坐在同一處。 李承玠指了指桌上的銀壺,只能喝石榴汁子,往后酒是一點也不許沾了。 李承玠將那銀壺捧在手中,抖了抖便灑了半壺石榴汁到孟追歡的裙擺上,孟追歡看過去只覺得他表情浮夸,天吶,我怎么把你的裙子弄臟了? 孟追歡咬牙悄聲道,不早說,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條。 回去我賠歡娘一條好不好?李承玠輕輕捏了捏孟追歡的手,歡娘快去蓬萊殿換裙子吧。 孟追歡跟著宇文飛燕的貼身婢女甘棠便往蓬萊殿的方向去,行至一角門處,一身形與她接近的宮女將她拉入偏殿。 那婢女與她換了衣衫,這才道,太上皇與皇后娘娘都在明德寺中祈福,娘子快去快回。 說罷她們兩人便躬身離去。 孟追歡自小在宮中長大,對內廷小路都甚為熟悉,她低頭彎腰、靠墻疾步,又著了宮人衣衫,這一路倒也未引起誰的注意。 浴堂殿之后回廊曲折回環、樓閣縈繞其間,她心一橫,決定還是抄這里的近路。 卻不想剛踏上回廊就正巧和李承珩的的王駕撞了著,她還未來得及將頭埋下,便在匆忙間和輦轎上的李承珩對視一眼。 孟追歡只能混在宮女之間一同給李承珩行禮,祈求著李承珩今日最好不要理會她。 李承珩抬手示意轎輦停下,他走下轎子輦,將這一眾粉色宮裝的婢女都掃視了一圈,很快便注意到了那個拼命低著頭,但仍舊正要為今晚上的宮宴奏樂。 孟追歡環顧見這群宮女或懷抱琵琶或腰別橫笛,自己竟是誤打誤撞混進了樂師中。 原來是樂坊的啊李承珩將聲調拉得悠長,也不知宮中樂師與本王府中比之如何,你們不如在這里先奏上一曲由本王賞玩一番。 這要求雖說無禮,但奈何他是王爺也推拒不得。 王爺想聽什么? 李承珩瞥了瞥埋著頭的孟追歡,想了想她此時的表情定然青中雜白,就奏綠腰曲吧。 那領頭宮女本以為他是特意為難,卻不想居然出了這樣小兒都會奏的曲子,頷首后便讓樂師一字排開。 卻突然看見人群中有一個生面孔正不知所措地愣在原地,她冷哼一聲,這樣樂師的心思她可看過太多了,花上些銀子買通首領內侍,將自己塞上宮宴名單,等著被哪個貴人看上,一朝出人頭地,她在樂坊多年,平生最恨這樣哪怕只有五分姿色也要用上十分的人。 她抱著手走到孟追歡面前,你是奏什么的?怎么連樂器都不帶? 回姑姑,我是彈琵琶的,我把琵琶落在樂坊了,我現在就回去取。孟追歡垂著頭,行了個禮便欲離去。 現在回去取如何來得及?那姑姑面含慍怒,若不是今晚還有宮宴,她定然一巴掌甩在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樂師臉上,你怎么不將腦袋也一并落下? 李承珩見了眼前這一幕強忍著笑意,他怎么舍得錯過這一場好戲,他對著這二人道,正好,今日昭儀娘娘賞了一把紫檀螺鈿琵琶給本王,你便彈這把吧。 孟追歡抱著那螺鈿琵琶欲哭無淚,她找了個角落縮下,幸好這首《綠腰曲》她是會彈的,濫竽充數的故事她也是知道的。 浴堂殿后殿的廊下,曲聲悠遠綿長,琵琶幽怨飄渺,長笛宛轉瀟灑,玉簫纏綿清冽。本是奏遍了的曲子,其中卻總有一個不和諧的聲音,或是遲延兩段,或是錯雜漏音,繞是訓練有素的樂師也不禁皺起了眉。 李承珩時不時便眼風掃孟追歡一眼,感嘆著李承玠他是瘋魔了嗎,竟聽這么個琵琶聽得如癡如醉。 這女人彈琵琶確實秀色可餐,但也只有秀色可以餐一餐了。 那樂坊領頭的姑姑卻想得與李承珩截然相反,她眼睛直直地瞪著孟追歡,好家伙,這丫頭這是想玩曲有誤、周郎顧啊! 一曲后,李承珩雖不知孟追歡今日穿成這樣來這邊是干什么,但既然今日她給了他這樣大的樂子,他便放過她。 李承珩站在孟追歡的面前居高臨下,他嘲弄地笑了笑,這把紫檀琵琶賞你了,記得回去多練練再出來丟人。 孟追歡恭謹地低下頭,謝王爺賞賜。 李承珩才走了沒幾步,便聽那領頭姑姑呵斥道,你是在這里給我玩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啊?天天不知道精研樂理,腦子里都是些歪門邪道,你看貴人理你這些花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