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荒野求生節目開始 第26節
隨著現代建筑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用木頭蓋房效率低下無法量產,而且人口太多,大肆砍伐樹木會破壞生態環境,建造房屋時基本都在用鋼筋混凝土或者是別的建筑材料,漸漸地,一些木工手藝就失傳了。 雖然有一部分人還在堅持研究,但畢竟只是少數,終究無法抵御時代的洪流。 因為懂得這些的人越來越少,有關于古代建筑的建造知識流失的越來越多,所以現存的這些就顯得彌足珍貴。 壞一樣就少一樣,再也不可能復生。 但鄭姚不一樣,她從小到大住的就是這個,就算知道這些東西的珍貴,也還是下意識的不怎么放在心上。 所以就造成了一方特別緊張,一方完全無感的局面。 如果她想的話,不出一年,全國各地就會出現大量跟兩千多年前分毫不差的古建筑。 上到君王行宮,下到平民瓦房草屋,喜歡奢靡還是要憶苦思甜,想要什么樣的鄭姚都能給安排上。 “那……”許久后,魏老厚著臉皮,頗為不好意思的開口:“能不能請你把設計圖畫下來?” 經過這次的事情之后,眾人發現,沒有原始的建造圖紙,憑借他們自己的研究是真的不行。 實在是復原不出來,更別提根據實際情況改進了。 “……” 這么簡單的東西還需要什么圖紙? 雁興樓真的是鄭姚見過比較簡單好上手的木制觀景樓了,基本上有點底子的工人都會弄,跟欽王的摘星臺、趙王的觀月樓等等這些亂七八糟的行宮和樓閣壓根沒法比。 將“沒這個必要,太麻煩了吧”咽回去,想起自己還沒拿到錢,于是鄭姚笑著道:“好啊,沒問題?!?/br> 魏老以及其他人頓時大喜過望。 有了這份圖紙,就算是雁興樓再出什么意外也不怕了。 魏老輕咳一聲,決定今天將厚臉皮貫徹到底:“對了,我這兒還知道國內其他一些瀕危的古代建筑,你看……” 鄭姚也是十分上道:“行啊,都給我發一下吧,不過我可不能保證每一個都能修好?!编嵰﹄m然自信,但并不自負,所以并不將話說滿。 “沒關系沒關系?!倍嘈抟粋€都是賺,魏老哪兒會嫌麻煩。 緊接著,全國各地有關于古建筑的疑難雜癥紛紛匯集到了鄭姚的手機上。 生怕排的靠后她看不到,這些人可謂是爭先恐后。 提示音叮叮咚咚,好半天也不消停,最后鄭姚實在是沒辦法,只好將鈴聲改成了靜音,這才感覺安靜了一點。 一邊指揮工人工作,鄭姚一邊細細翻看起來。 她閱讀的速度很快,一目十行都說少了。 基本上眨眼的功夫她就將一封密密麻麻的郵件給看完了。 ……這樣真的能明白上面都寫了什么么? 魏老等人欲言又止,但一想到鄭姚修雁興樓的時候,連圖紙都不需要,漸漸的,也就不打算去提醒了。 花了三五分鐘的功夫,瀏覽了差不多十七八份郵件,其中事情有大有小,有鄭姚能解決的,有鄭姚暫時解決不了,但仔細研究一下大概率能行的,還有一些徹底沒救的,哪怕是天王老子來了該消失還是要消失的。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鄭姚發現,這里面相當一部分人的基礎似乎不怎么好。 一些基礎常識類的都會弄錯,就像是蓋房子,根基都沒打對,后續自然要塌,或者是一開始的解題思路都是錯的,之后就只能越想越亂。 然而鄭姚卻忘了,一些在她看來常識性的東西,對于現代人來說卻是難如登天。 幾百年幾千年期間,戰亂頻發,歷史有時候都會出現斷層,更別說更加低調的有關于古代建筑學的書籍和資料了。 能毀的基本上都被毀掉了,這還是人們的生活逐漸富裕之后,逐漸又撿回來了一些,情況才不至于特別糟糕。 而且這些專家的水平并不差,要是差了,他們也當不了專家。 隨便一個拿到古代,那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了。 就是他們比較的對象太強,以至于魏老他們顯得有些相形見絀,變得不那么出彩了。 但凡現在留下的古樓古建筑,絕大多數都是傳世名作,稍差一點的,要么是朽掉了,要么是塌了,壓根保存不了這么長時間。也沒機會讓現代的人見到。 這也就衍生出了一個新的問題,眼下這些保留下來的古建筑無一不是名家巨匠之作,你讓普通高手來修,高手也覺得很為難??! 但又不能放著不管,所以這大概就是一些建筑越修越沒有古味兒、越修越偏向現代化的原因了。 不是他們不想,是他們真的做不到??! 從大欽到如今,整整兩千多年時間里,建筑學也在不停的變化、進步著,鄭姚雖然做不到全部都懂,全部都會,但一些基礎的東西還是沒問題的。 畢竟當初也是在墨家鉅子和公輸家那里打探過情報…啊不,以學生身份進修過的人。 如果不是家族冤屈未能平反,欽王那里還需要她,最后鄭姚說不定還真能混個鉅子當當。 可見當時臥底期間她已經接觸到了墨家和公輸家的核心知識。 什么?至于你說這是偷師? 為了天下太平、為不再遭受戰亂之苦而努力的事,怎么能叫偷師呢! 大欽積累數代,實力強橫,王上麾下的鐵騎早晚要踏平其余八國,四舍五入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她提前在家人那里學點東西用于國家建設,這又有什么不對?你說是吧。 而現在,她所學,不就正好能派上用場了? 鉅子和公輸家也不算吃虧,雖然當時他們兩家參與修建的各個都城布防圖一點一點,被她摸了個底兒掉,極大的便利了欽王鐵騎進攻的步伐,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兩家所學,才能有重見天日的一天不是? 那些在歲月里流失的東西將重現人間,你看,這教課教的多值! “要不,我直接把我看過的那些古書,給你們默寫出來吧?!背烈髌?,鄭姚道。 她還真看過所謂的古書??? 小李一開始還以為她這是隨便找了個借口糊弄自己的呢,沒想到還真有。 想起自己對秀秀的懷疑,小李不禁羞愧的低下了頭。 “行,沒問題?!币婚_始的時候,魏老他們并沒有將鄭姚的提議放在心上,建國以來這么多年,流落民間的東西能被回收的,早就被回收上來了,不能回收的也基本沒了,著實沒什么可期待的。 基本上沒什么他們沒聽說過的了,所以這群老頭老太太也只是禮貌性的應答,畢竟孩子這么熱心,他們也不好潑冷水不是? 直到鄭姚找出紙筆,一點一點將當初所學盡數還原。 從鉅子到底下的人才,但凡有參考性的知識,她都沒有放過,比現存資料所記載的不知道齊全到哪兒去了。 全部都是一些濃縮的精華,更是鄭姚親生經歷的見聞。 一開始魏老還在笑,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鄭姚越寫越多,漸漸的,他就笑不出來了。 表情竟然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你們也趕快過來看看!”伴隨著魏老的呼喚,其余眾人先是愣怔,接著伸手拿取桌子上的手稿,越看,他們就越覺得上述的文字,是那么的熟悉。 但是,卻并非現存記錄里面任何一部書上面的記載。 這是一份陌生的、未能被記錄在歷史上的全新發現! 很快,眾人的表情都跟著變了。 呼氣再吸氣,吸氣再呼氣,下一秒,魏老目光如炬:“能說說,這些東西都是從哪兒來的嗎?” 第21章 內幕 鄭姚還是那個回答:“古書上看到的?!?/br> 魏老愣了愣,然后問:“書呢?” 沒有的東西她也不可能憑空變出來??! 鄭姚搖頭:“書已經不在了?!?/br> 魏老等人自動將這句話翻譯成“不小心毀掉了”,臉上流露出nongnong的嘆息。 一旁的小李突然想到了什么,下一秒脫口而出:“不會是被你爸你堂哥他們燒掉了吧?!”他隱約記得秀秀母親的遺物里貌似有這些東西,不過這次整理的時候沒能見到,而這又確實像是鄭家人能干出來的事兒,以至于小李一下子就想歪了。 魏老他們聞言,頓時瞪大了眼睛:“什么?!是人為因素所以消失的???” ……好家伙,小李可真是個人才。 那些哪兒是什么古書,只是幾十年前的一些舊書而已,只是時間長了紙頁開始發黃,所以顯得比較古老而已。 原主的母親農村出生,特別向往知識,所以才一直保留了下來。 而且也不是消失了,那些書全被鄭姚收到了另外的箱子里。 難道說他沒看見嗎? 就在鄭姚卡殼的功夫,魏老他們顯然已經誤會了。 深吸了一口氣,他們默默記住了這戶姓鄭的人家。 這下好了,鄭姚連理由都不用找了,小李已經在一旁幫她瞄補好了。 “真的不能再找一找嗎?”哪怕只是殘卷也可以,只要能夠確定那些古書的材質,他們就能從中知道很多東西了。 鄭姚頓了頓,然后搖頭,魏老等人無奈,只能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面前的這些手稿上面。 像,真的是太像了。 “這、這像是墨家的東西……”一位專門研究過墨家學術的老太太遲疑著開口,眉宇之間似乎有些拿不定主意。 不是她所學不精,而是墨家留下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 自從九州朝滅亡,之后的統治者執行與儒家官學勾連的政策,其余學派逐漸消失,其中就包括墨家。 直到百年前,封建統治被推翻,墨家才重新被挖了出來。 直至今日,已經沒有更多的東西可以供新墨者參考了。 中間這么多年的斷層,實在是填補不上了,故而老太太只是覺得像,但并不能確定。 其他專家一時間也有些猶豫。 不是鄭姚寫的太模糊,他們斷定不了,恰恰相反,正是因為鄭姚這份手稿描寫的太詳細了,反而讓一群大佬不敢認了。 字里行間,跟個現場的旁觀者一樣,甚至連具體的對話都有,這其中還涉及到了當時墨家鉅子、和鉅子一群弟子的名字。 林林總總一百來個,看的人目瞪口呆。 要知道,從典籍之中能夠考證的鉅子總共就只有三人,這份手稿所寫,是全新而陌生的第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