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辣媽颯爆了 第671節
可這個死老太開口就咒人家爸爸死了沒。 母子三個全都氣得紅了眼圈,不少旅客也紛紛譴責那個老太婆。 說沒有軍人保家衛國,這個死老太婆能在這里滿嘴噴糞嗎! 那個死老太婆以一敵多,說軍人就該保家衛國,不然要軍人干嘛? 一車廂的人全都要氣炸了,可就是懟不過一個胡攪蠻纏的老太婆。 林麥被氣得容光煥發,她站起身,把小男孩放在座位上,讓他姐跟他一起坐。 她擠到那個死老太婆跟前,抓住她的頭發就是一頓胖揍。 跟這種禽獸不如的老太婆,不需要講道理,打她一頓,她就什么道理都明白了。 老太婆被打得慘叫連連,車廂里的旅客卻拍手叫好。 有人還乘亂踢了那個老太婆幾腳,誰讓她對軍人不敬的! 第735章 讓人厭惡的婆媳 胖小子和女人見那個老太被林麥打了,都急得大叫了起來。 一個喊媽,一個喊奶奶,撲過來就想揍林麥。 可火車人這么多,他們想揍林麥,還得拼命擠過來。 可這短短幾米的距離,母子倆就摔了好幾個狗吃屎。 不少旅客暗伸出腳使絆子,把她母子絆倒。 還有不少人偷偷用力踹他們。 母子兩個都被踹哭了,一個勁地問:“是誰踢我們?” 沒有人回答他們,全都置身事外。 誰那么傻,會承認! 林麥一直把那老太婆打得哭著認錯,保證以后再也不侮辱軍人和軍人家屬了,林麥這才回到了自己座位跟前。 那個小jiejie非常懂事,連忙從座位上站起來,讓林麥坐。 林麥雖然生理期不會肚子痛啥的,但會人沒勁,算不得大毛病。 打了人,消耗了力氣,就更無精打采了。 小姑娘叫她坐,她也沒客氣,坐回了座位上,依舊讓小男孩坐在她腿上。 小男孩的mama見林麥為她母子出頭,感動得不知道說什么好,不停地給林麥發好人卡。 林麥疲憊地擺了擺手:“不用謝,軍人保家衛國,我們維護軍人的尊嚴,保護軍屬那是應該的?!?/br> 那對母子吃了虧,不肯善罷甘休,又是哭又是鬧,鬧得整個車廂不得安寧。 有人諷刺道:“嚎喪呢,能不能下了車回去嚎?” 一個帶頭,全車廂回應。 “就是,滾回去嚎,別在火車上嚎!” “火車是大家的,又不是你們家的,能有點素質嗎?” “有的人哪,打扮得人模狗樣,做的卻不是人事?!?/br> 那祖孫三代中的婆媳倆聽到別人罵別的,她們還能忍。 見不少旅客罵她們在嚎喪,氣得半死。 和不少旅客對罵起來:“你們家才死了人,你們全都是回去奔喪的!” 這話一出口,頓時惹了眾怒。 旅客們全都大罵他們死全家,附近的幾個旅客還群毆那對婆媳。 林麥看著那對婆媳挨打,在心里不屑冷哼。 那個當婆婆的罵軍人軍屬自我覺得天經地義,人家罵她們嚎喪她們就不干了,什么玩意! 打得好! 自己不會做人,社會教她們做人。 大概是林麥他們這節車廂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了,驚動了乘務員。 一個乘務員沒好氣地擠過來了解情況。 那對婆媳就想告狀,林麥不想有人,特別是自己擔責任。 這種侮辱軍人軍屬的人打了不就打了,想讓她擔責任,想得美! 于是搶在了前頭說,那對婆媳帶著孩子打掩護想偷錢。 被發現了,叫人給打了,打人的人跑到別的車廂去了。 她們心有不甘,就又哭又鬧。 林麥的說辭立刻得到了幾乎全車廂旅客的證實。 婆媳倆跳到黃河都洗不清了,急得大喊大叫,說她們不是小偷。 那個乘務員很討厭小偷,冷哼道:“沒有哪個小偷會承認自己是小偷?!?/br> 雖然見她婆媳兩個披頭散發、鼻青臉腫,可是他并不想管。 在他心里,當小偷就要有被人打的覺悟。 他冷冰冰地轉身離去了。 婆媳兩個見乘務員不管她們,車廂里的乘客又對她們冷言冷語,于是決定帶著小胖子去別的車廂。 換一個沒有人厭惡她們的車廂,就不會被其他旅客排擠了。 可她們的行李在行李架上,她們拿不著,于是請人幫忙拿行李,卻無一人肯幫忙,哪怕說好話都沒用。 婆媳倆都快急哭了。 婆婆到底人老成精,要世故多了。 她懸賞,誰幫她們把行李拿下來交給她們,她就給五塊錢的好處費。 全車廂所有人都無動于衷,有人還譏諷道:“賺你們的昧心錢,好怕老祖宗從棺材里爬出來打人!” 這時,火車播報起下一站名,讓即將下車的旅客做好的準備。 一個血氣方剛的男青年把自己不多的行李清點了一番。 后指著行李架上的兩個鼓鼓囊囊的大帆布袋問那對婆媳:“這兩件行李是你們的?” 婆媳兩點頭如小雞啄米:“是的是的,那兩件行李是我們的。 小伙子,麻煩你拿下來遞給我們,我們給錢?!?/br> 那個小伙子道:“我不要錢?!?/br> 他這話一出口,遭到了不少同車廂的旅客的白眼和鄙夷。 那對婆媳得意極了,睥睨著其他旅客。 那眼神分明在說,你們不幫我們,自有人幫我們。 可她們得意不過三秒鐘,就變成了哭喪臉。 因為那個男青年拿下她們的行李,然后開了窗戶,直接給扔了出去。 不少旅客拍手叫好。 婆媳倆從目x瞪口呆中反應過來,就想抓住那個男青年扯皮,人家早就已經拿著行李擠到門邊了。 火車一停,人家就下車了。 這就好像滴水入了大海,那對婆媳再也找不到那個男青年了。 一家三口只好急吼吼地下車,去找她們的行李。 即便他們這么慘了,還是有旅客不放過他們,一路上偷偷伸腳絆他們。 一家大小摔了不知多少個跟頭,終于擠下了車。 為了打發旅途時間,有不少旅客和那名軍嫂攀談了起來。 軍嫂性格大方,告訴眾人,她名叫朱大玲,家住許昌農村。 她和她的軍人丈夫雖然是相親認識的,可是感情很好。 只可惜丈夫在西藏守邊境,回來的次數屈指可數。 每兩年才回來探一次親。 朱大玲靦腆地對著眾人笑了笑:“今年我帶孩子去西藏看望他們爸爸,再不去看看他們爸爸,兩個孩子都記不清他長啥樣了?!?/br> 眾人聽得都要哭了。 有人問:“西藏很苦吧?!?/br> 朱大玲點了點頭:“是的,那里高原反應嚴重,氣候又不好,孩子爸沒去西藏之前,皮膚可好了,現在皮膚糙得不能摸~” 大家聊著天,很快就到了中午。 一個乘務員艱難地推著小推車,賣飯賣飲料。 眾人都閉了嘴,默默地硬擠出一條通道讓乘務員和小推車經過。 幾乎沒有人點飯菜和飲料,可一雙雙眼睛卻都盯著小推車上那些飯菜目不轉睛。 不少人都肚子餓了。 可是火車上的飯菜那么貴,誰舍得買? 一些小孩哭鬧著想吃,家長把早就準備好的干糧或者煮雞蛋拿出來哄孩子。 這個年代的孩子都不挑食,只要有吃的就很開心。 軍嫂朱大玲的一對孩子肚子也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