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實在太兇猛了 第1344節
幾名工作人員,正將一頭頭新鮮宰殺,劏洗干凈的怪獸,送到裝甲飛艇內部,特制的鎖水保鮮柜里去。 通過竊聽兩名工作人員的對話,孟超得知,這架裝甲飛艇是專門給寰宇集團遠在霧隱絕域的晶石礦場,運送食堂原材料的。 寰宇集團家大業大,在怒濤山脈這邊,開設有自家的怪獸養殖場。 每天早上新鮮宰殺的怪獸,用裝甲飛艇直接運輸到霧隱絕域,確保送到食堂后廚時,怪獸血rou還在“卜愣卜愣”亂跳。 晶石開采是重體力勞動。 除了意外隨時都有可能降臨,一線作業人員,還要承受無處不在的靈磁干擾。 長期待在作業面,難免心情抑郁、脾氣暴躁甚至走火入魔。 盡量保障一線員工的伙食,是提高生產率,降低事故發生率,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只不過,這臺“天馬-2型”,已經服役多年,保養狀況不太好。 原本就是戰爭年代,為了應對鋪天蓋地的獸潮,只能“以數量對數量”,夜以繼日趕工出來的。 又經過好幾場驚心動魄的空戰和傷筋動骨的大修,內部早已傷痕累累。 從軍用轉為民用之后,加掛上去的氣囊和引擎,和原本的設計理念也存在一定沖突。 使得這一類型的裝甲飛艇,故障率極高。 好在只是在龍城周圍,執行短途運輸作業。 并不需要考慮,遭到怪獸襲擊的問題。 而且,裝甲飛艇這玩意兒,是出了名的皮糙rou厚。 哪怕真的發生事故,爆掉七八臺引擎,頂多空中癱瘓,等待救援而已。 畢竟,裝甲飛艇的氣囊里填充的都是惰性氣體。 氣囊外面的蒙皮,也采用了熊熊烈焰都燒不掉的特殊材料。 就算人為破壞,都很難讓它自由落體,釀成慘劇。 考慮到成本問題,大量飛了十幾二十年,補丁摞補丁,或者被魔改到面目全非的裝甲飛艇,都仍在服役。 因此,眼前這臺裝甲飛艇,在爬升階段,因為超出機械疲勞極限,爆掉一兩臺晶石引擎,導致偏離航線,真是一點都不值得奇怪和緊張的事情。 趁著幾名工作人員“吭哧吭哧”將幾頭小山一樣大的特供劍戟魔豬,扛上裝甲飛艇。 孟超如同一道看不見的電流,精確切入他們的視線死角,閃進了裝甲飛艇的貨艙里。 這是一架運輸艇,原本就沒考慮乘客的問題。 寰宇集團自家養殖的劍戟魔豬,雖然細胞活性和單位血rou的靈能含量,都比市面上的大路貨要稍微高一點。 價值卻也沒高到,能引人覬覦的程度。 貨艙里只有一名押運員。 注意力都放在剛剛運送上來的怪獸血rou是否新鮮,以及保鮮設施是否正常運轉上。 絲毫沒有注意到,有一名不速之客,已經潛入進來。 當裝甲飛艇緩緩懸浮到半空中,準備加速時,源自晶石引擎的略顯嘈雜的轟鳴聲,令孟超確信,自己的計劃是可行的。 這艘“天馬-2型”一共搭載了十二臺晶石引擎。 但只有八臺高速引擎是原裝的。 后來加掛上去的四臺重型引擎,是專門為了超大負荷下的長距離運輸所設計。 兩款不同型號、不同用途、不同設計思路的引擎,同時發出轟鳴,結果就是他們的靈磁力場互相干擾,令引擎、引擎支架乃至艇身的震顫,都遠遠超出了“舒適”的極限。 這臺裝甲飛艇就像是垂垂老矣的鋼鐵巨獸。 發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喘息。 卻仍舊掙扎著越爬越高,越飛越快。 當然,這也給晶石引擎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以至于孟超都聽到了金屬過于疲勞,內部撕裂的噪音。 駕駛員和押運員早已習慣了震耳欲聾的動靜。 他們都佩戴上了耳罩,和防止腦漿震顫的頭盔。 也更加發現不了不速之客的動靜。 在裝甲飛艇即將鉆進云層,從地面上已經看不清楚氣囊表面的涂裝時。 孟超從貨艙里鉆了出去。 怒濤山脈的濕度極高,裝甲飛艇的氣囊表面沾滿了針尖大小的水珠,濕漉漉的,滑不留手。 不過,孟超原本就不需要攀附在氣囊表面。 只需要借助巨大的氣囊,掩飾自己的飛行軌跡。 他的四肢和氣囊表面,永遠保持0.1毫米的距離。 直接“飄”到了裝甲飛艇左后方的六臺晶石引擎之上。 孟超首先拔了一根頭發,讓它自由落體,測試當前的風速和風向。 又俯瞰連綿起伏的怒濤山脈,確認“地平線公司”的大致方位。 最后,根據裝甲飛艇的航向和航速,計算最精確的時機。 隨著大量公式和虛擬軌跡圖,從腦海中如同瀑布般傾瀉下來。 孟超解出了答案。 三分十七秒后。 裝甲飛艇飛到了距離“地平線公司”最近的空域。 風向和風速也恰到好處。 孟超像是一只巨大的壁虎,牢牢黏在裝甲飛艇左側的主引擎之上。 雙掌輕輕按住了主引擎劇烈震顫的外殼。 靈能恍若巖漿,從掌心噴涌而出,幾乎不受絲毫阻擋,涌入了主引擎的核心構件之中。 主引擎的震顫和噪音,頓時提升了一個級數! 第1525章 做賊心虛 這臺超負荷使用多年的晶石引擎內部,早就布滿了rou眼看不到的縫隙。 經過孟超的引導,無數構件發生共振,立刻將縫隙撕扯到能塞進去頭發絲甚至手指的程度。 靈焰從縫隙中狂涌而出,蔓延到了螺旋槳以及引擎后方輸送能源的靈氣管道。 螺旋槳和靈氣管道,毫無意外地起火燃燒。 而在孟超的精妙掌控之下,熱能和動能,又被壓縮在極小的空間內。 直到破壞性的能量積蓄到了極限,才被他瞬間釋放出來,形成一場小規模的爆炸。 轟! 無數邊緣銳利至極的構件,包括主引擎的外殼碎片,都化作了上千度高溫的鋼鐵洪流,射向氣囊的蒙皮。 盡管蒙皮采用燃點極高的特殊材料制成,里面填充的也是惰性氣體,絕不會燃燒甚至爆炸。 但如同利刃般的碎片,卻將蒙皮撕裂了幾十道七八米長,甚至十幾米長的大口子。 在數百米的高空中,氣囊開始“嗤嗤嗤嗤”的漏氣,以rou眼可見的速度干癟下去。 這架“飛馬-2型”的氣囊,采用了分區結構設計,主氣囊里面分成六個互相獨立的區域,還加掛了四個輔助氣囊。 就算一半氣囊里的惰性氣體泄漏殆盡,氣囊完全干癟下去,也有能力慢慢降落到地面上。 但在孟超的精心計算和巧妙引導之下,大量碎片撕裂的氣囊,全都集中在左側。 而左側主引擎爆掉之后,因為推動力不平衡,左側其他幾臺引擎的負荷驟然提升的緣故,又有兩臺引擎起火燃燒,還有兩臺引擎里面,冒出了濃烈的黑煙。 換言之,左側氣囊和引擎幾乎統統報廢。 就像正在疾馳的車輛,左側車輪突然爆胎。 自然而然,偏離了正常方向。 這架“飛馬-2型”的駕駛員也是老江湖。 當年在幾十頭裂空魔眼飄蕩的空域,都能殺個七進七出,血染紅云。 哪怕只剩下一臺引擎,都有辦法將裝甲飛艇開回空港。 眼前的小場面,自然難不住他。 為了確保平衡,駕駛員主動放出了右側氣囊里面,10%的惰性氣體。 又將右側引擎的輸出功率,降低了70%。 幾乎讓裝甲飛艇變成了熱氣球,懸停在半空中,以非常安全的速度,緩緩下降。 與此同時,他也和相距不遠的空港取得聯絡。 并在空港的指揮下,得到了附近航線上兩架裝甲飛艇的救援。 這都是常規cao作。 一切盡在掌握。 實在沒有驚慌失措的必要。 但在救援來到之前。 受到大風的影響。 這架失去動力的裝甲飛艇,搖搖晃晃,隨波逐流,被吹到“地平線”的繁殖基地正上方。 這卻是無法避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