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實在太兇猛了 第1239節
但眼前由千萬只翩翩起舞的超巨型水晶蝴蝶組成的矩陣,實在很像是孟超在“地球俱樂部”里看到過的,地球人關于戴森球的理論模型。 問題是,戴森球應該被建造和安裝在恒星軌道上才對。 畢竟,只有恒星才能源源不斷輸出,近乎無限的能量。 而異界卻是一顆可居住行星。 在一顆行星的同步軌道上建造一顆戴森球,試圖將這顆行星完全包裹起來,又能吸收多少能量? 要知道,行星上的絕大部分能量,都源自恒星輻射。 光憑行星內部的地熱能,就算統統榨干,也不可能彌補建造戴森球的成本。 等等—— 孟超忽然想到,“異界”并不是一顆普通的可居住行星。 和地球不同,異界的地底除了蘊藏著豐富的地熱能源之外,還蘊藏著一種比地熱乃至恒星輻射更加強烈百倍的能源。 靈能。 “難道,我們一直都想錯了? “原本我們一直以為,‘古人’既是這顆星球的原住民,至少是第一批來到這顆星球,開拓文明的碳基智慧生命,也是我們的直系祖先。 “而‘母體’不過是古人的生化實驗室里調制出來,用來改造環境和生產建設的血rou工具。 “所謂‘太古戰爭’,就是一場超大規模的生化危機,是覺醒了自我意識的母體,掙脫了古人的控制,試圖反噬它的創造者而已。 “但從太古戰爭的全貌來看,倘若母體真能從整顆星球的四面八方,都生長出憤怒的觸須和鞭毛,實在很難想象,規模如此龐大的生命體,會誕生在一間小小的實驗室里。 “圣光神殿秘藏的古老典籍里面,也記載著,被地球人稱為‘母體’,被圣光陣營稱為‘混沌’的存在,才是這顆星球上誕生的,最古老的,擁有意識和智慧的原住民。 “而從古人既能建造包裹整個星球的水晶矩陣——堪比戴森球般的宇宙奇觀,也能建造‘穿越引擎’,這兩點足以證明,古人擁有超卓的星際航行以及宇宙工程能力,極有可能是茫茫星海中的游牧文明,專門尋找類似異界這樣,擁有靈能的星球,汲取其中的超級能源,化作讓自己不斷前進的動力。 “那么,母體和古人,或者說,混沌和圣光,究竟是誰將地球人、圖蘭獸人、圣光人族還有林林種種的碳基人形智慧生命,召喚到這顆星球上,繼續他們延綿了億萬年的戰爭? “而我們又該站在哪邊,或者說,站在哪邊,才能活下去?” 第1410章 就算被毀滅億萬次 就在孟超的靈魂深處,浮現出無數問號時。 眼前的太古戰場,又發生了驚人的變化。 上萬只翩翩起舞的水晶蝴蝶,都將他們的翅膀調整到了一個微妙的角度。 大量五彩斑斕的光斑,在他們的翅膀上出現,并以rou眼可見的速度匯聚到了一起。 光斑越來越亮,亮得像是一片洶涌澎湃的光之海洋。 隨著一座座水晶戰堡,從地表緩緩懸浮,飛升到大氣層以外,加入了水晶矩陣的行列。 大氣層以下,再沒有多少“古人”。 無聲的號角震蕩著整個星系。 光之海洋爆發了。 成千上萬道粗大的光柱,就像是成千上萬柄繚繞著電弧,燒到上千度的長劍,狠狠刺向長滿了觸須和鞭毛的星球。 星球表面頓時鼓起了一個個巨大的光球,就像是一個個晶瑩剔透的腫瘤。 所有血rou高塔,和前赴后繼組成高塔的太古兇獸,和孕育太古兇獸的超巨型巢xue,和連接所有巢xue,蘊藏在地底深處,類似神經和大腦的東西,統統都在無限光輝的肆虐中,熊熊燃燒起來。 那場景,讓孟超想到了頑童手持放大鏡,聚焦陽光,點燃螞蟻的游戲。 當然,眼前這場無比殘酷的游戲,規模要比用放大鏡點燃螞蟻,更宏大億萬倍。 在無限光輝的照射下,地面上的碳基生命很快都被屠戮殆盡,灰飛煙滅,連半點殘骸都沒能留下。 即便蘊藏在地底深處的生命種子,也被殺滅了99%。 當光球一個個破裂時,釋放出來的沖擊波,從大氣層之上來觀測,就像是一圈圈淡淡的漣漪。 但從地面視角來直面,沖擊波卻像是燃燒的颶風,以每小時超過一百公里的速度,朝著四面八方,排山倒海般地擴散。 一道道“漣漪”互相碰撞,在行星表面掀起一波波摧枯拉朽的驚濤駭浪,繼續毀滅著第一輪天基軌道打擊的漏網之魚。 沖擊波甚至引發了行星表面本身的地質構造變化和極端氣候爆發。 在之后的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里,地震,洪水,海嘯,火山爆發,連綿上百年的酸雨,各種天災相繼降臨在這個,幾乎被燒成特大號玻璃球的世界上。 就這樣,這顆星球得到了“凈化”。 經過如此殘酷的毀滅或者說凈化,這顆星球在短時間內,似乎不可能再誕生任何強大的,足以威脅到“古人”的智慧生命。 然而,蘊藏在地底深處的靈能,也被封印在了燒成玻璃殼子的地表之下。 孟超看到,從包裹行星的“戴森球”上,分解出了大量的水晶蝴蝶。 他們將“太陽帆”張開到了極限,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水晶艦隊,朝著星系外圍飛去。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就像是一片隨風飄揚,閃閃發亮的孢子。 隨后,孢子消失了。 就像是飄進了宇宙深處,看不見的縫隙。 看上去,這場驚心動魄的太古戰爭,最終以“古人”的勝利和離去而告一段落。 或許,等到這顆星球漸漸冷卻下來,封印地表的玻璃殼子片片皸裂,靈氣重新噴涌而出的時候。 古人還會回來。 回來繼續汲取靈能,收割生命。 但不知是否錯覺。 孟超好像看到,就在古人發動天基軌道武器的毀滅性打擊之前。 有一座血rou高塔,也就是星球本身瘋狂揮舞的觸須和鞭毛,已經沖出天際,觸碰到了包裹星球的水晶矩陣。 并且在某一只“水晶蝴蝶”的身上,輕輕刺了一下。 戰爭還未結束。 生命總會找到出路。 在貌似死寂的玻璃球里面。 生命的種子仍在默默孕育,進化,掙扎,嘗試用各種方法突破堅不可摧的壁障,突破到地面上,朝著天空,發出永不屈服的戰吼。 隨著古人艦隊的離去,孟超的視角回到了原母身上。 更準確說,應該是孕育原母的生命種子身上。 黑暗,冰冷,狹窄,窒息,動彈不得。 這就是它的全部感受。 然而,最難熬的還不是這些。 而是單調、枯燥、無聊,以及無法用筆墨形容的,持續億萬年的孤獨。 它渴望變化,渴望一些新鮮的東西,渴望無窮無盡的可能性,渴望給這個一成不變的世界,給這個終將走向停滯和凍結的宇宙,帶來一些小小的……混亂。 它開始嘗試。 嘗試著從地底巖層的縫隙中,生長出了全新的觸須和鞭毛。 雖然和太古戰爭時代,由億萬太古兇獸組成的血rou高塔,好似星球本身生長出來的肢體相比,現在的觸須和鞭毛,已經纖細了億萬倍,只不過是一簇簇微不足道的菌絲。 但在這些菌絲里面,仍舊蘊藏著關于生命的無限可能。 菌絲翩翩起舞。 從末日過后,持續千萬年的全球天災中,耐心地搜集著碳、氫、氧、氮、磷、硫等各種元素。 又用這些元素,組成了氨基酸、嘌呤、嘧啶等生物單分子。 很快,如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等生物高分子也陸續誕生。 以這些單分子和高分子為最基本的“零件”,一個個千奇百怪的原始細胞,被重新創造出來。 剛剛誕生的原始細胞,無比簡單、弱小和丑陋。 和他們的祖先,曾經掌控整顆星球的母體,甚至母體孕育出來的一頭小小怪獸,都無法相提并論。 即便如此,原母的前身,仍舊失敗了無數次。 因為當時的它,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意識和智能。 甚至難以界定,是否能算是真正的生命。 所謂“創造生命”的過程,只不過是將無數氨基酸、嘌呤、嘧啶、多肽、多聚核苷酸……進行簡單的排列組合,再用窮舉法,重復億萬次而已。 99.99%的嘗試都失敗了。 不是簡單揉捏在一起的單分子和高分子,根本無法有機結合,很快就四分五裂,化為虛無。 就是剛剛誕生的,勉強可以稱之為“生命”的東西,在細胞膜都沒有進化穩固之前,就遭遇了火山、洪水、酸雨和地震的侵襲,早早夭折,歸于塵土。 但是,沒關系。 就算被毀滅億萬次。 只要嘗試的次數足夠多,比毀滅億萬次再多一次。 生命就能創造奇跡。 于是,在母體散落在大地深處的無數生命種子,或者說“混沌之卵”的翩翩起舞之下。 藍藻誕生了。 筆石誕生了。 三葉蟲誕生了。 鸚鵡螺誕生了。 海百合,介形蟲,異甲魚類,硬骨魚類,各種各樣的脊椎動物統統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