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蒸汽機
看來得抽個時間琢磨一下蒸汽機的機械構造,爭取畫出草圖。 然后讓方以智找工匠先把第一臺蒸汽機的概念機給打造出來。 作為一個穿越者,崇禎很清楚蒸汽機、內燃機與電機的原理,但是具體的結果就記不太清楚,誰沒事會去關注這玩意兒?就算關注過也早忘了。 所以,崇禎也得花段時間才有可能琢磨出蒸汽機的機械構造。 而且,琢磨出來的機械構造不一定對,沒準跟真正的蒸汽機有很大的出入。 不過這也沒什么,只要能讓蒸汽機開動起來,源源不斷輸出機械動力就行,至于結構優化什么的,可以以后再慢慢改進。 想到蒸汽機,崇禎便又想到了卜彌格。 這都已經十月底,眼看就快到兩年了,卜彌格居然還沒回來?這個倒霉蛋,該不會是遭遇海難葬身大海了吧? 事情就有這么巧,崇禎正想著卜彌格, 太子朱慈烺就領著卜彌格找到兵工廠。 “卜彌格,你終于回來了?”崇禎喜道。 心說這人哪,是真不經念叨,朕這剛念叨你,你就上門來了。 卜彌格卻嗷的哭出聲:“皇帝陛下,卜彌格差點就見不著你了?!?/br> “什么意思?”崇禎瞠目結舌道,“你該不會真遭遇了海難吧?” “可不就是?!辈窂浉衲ㄖ劬φf,“那些該死的盎撒野蠻人擊沉了我搭乘的商船,若不是我運氣好抱住了一只木桶真就淹死了?!?/br> “沒事就好?!背绲澓鋈挥窒雭硪患?,急道,“對了,你雇的那些科學家還好嗎?” “唉,正要跟皇帝陛下稟報這件事?!辈窂浉駠@息道,“我花了重金從里斯本雇用的十幾個科學家,都跟著女王號沉入印度洋了?!?/br> “啥,全死了?”崇禎臉色黑下來。 等了將近兩年,結果等來了一個屁,這是怎么說的? 卜彌格連忙說:“不過我還是想盡辦法,從果阿搜集了一些各個學科的書籍,噢,還有一些刊物,希望能夠稍微的幫到皇帝陛下您?!?/br> 說完,兩個紅夷便抬著一口箱子走了過來。 卜彌格把箱子打開,只見里邊裝的全都是書。 而且有不少大部頭,只不過都是用拉丁文寫的。 崇禎隨手從逢子里邊拿起一本最薄的書,看不懂。 卜彌格幫著翻譯道:“論圓錐曲線,這是一本在歐羅馬廣為流傳的數學專著,作者布來士帕斯卡?!?/br> “帕斯卡?”崇禎心頭一動。 不會就是大氣壓強單位的那個帕斯卡吧?這可是個大牛。 卜彌格道:“皇帝陛下,莫非你也聽說過布來士.帕斯卡?” 崇禎輕嗯了一聲說道:“朕聽湯若望提過一嘴,好像挺有名的?!?/br> “那真是相當的有名?!辈窂浉竦?,“帕斯卡是歐羅巴近五十年內涌現出來的最有潛力的物理學以及數學天才,連笛卡爾大師都非常器重他?!?/br> 笛卡爾都非常器重?那應該就是壓強單位沒錯了。 要是能夠把這個大牛弄來大明,那未來大明科學院的物理學以及數學就有了帶頭人,再加上他以舉國之力支持,用不了二十年,大明的物理學以及數學就能迎來一波長足發展,穩穩的占領物理學以及數學的學術制高點。 崇禎當即說道:“卜彌格,你能不能把這個帕斯卡弄到大明來?” “???把帕斯卡帶到大明?”卜彌格聞言便一愣,但是很快又說道,“當然,當然,只要皇帝陛下您提供優厚的條件,別說是帕斯卡,甚至就連笛卡爾大師都能找過來,不過,要想把帕斯卡、笛卡爾這樣的大師弄過來,得很多銀子?!?/br> 聽到這,崇禎就一揮手說:“卜彌格,你說,你需要多少銀子?” “可能,或許……”卡彌格盯著崇禎的眼睛,似在判斷崇禎的底線,可惜道行太淺,根本什么都看不出來,猶豫了片刻之后說道,“大概需要一萬兩銀子才行?!?/br> “朕給你五萬!”崇禎大手一揮又說道,“但是不能只有笛卡爾和帕斯卡兩人,你得把他們兩個人的實驗室,甚至他們的同事及學生都帶過來,你告訴笛卡爾還有帕斯卡,只要他們來大明工作,朕可以給他們提供最為優厚的科研條件?!?/br> “除了每年上百萬兩的科研經費之外,還有大量的學生跟著他們從事科研?!?/br> “朕要專門為他們兩個組建兩所學院,皇家數學院以及皇家物理學院,每年面向整個帝國招錄上千名學生?!?/br> “噢,上帝啊,噢,我的上帝??!” 卜彌格已經嚇傻了,每年百萬兩銀子的科研經費? 還要專門為笛卡爾、帕斯卡辦兩所學院?上帝啊,我沒聽錯吧? 上帝,這個世界上真的會有一個帝國的皇帝如此重視自然科學? “卜彌格!”崇禎又接著對卜彌格許諾道,“只要你能夠把笛卡爾、帕斯卡還有他們的同事以及學生帶到大明來,朕再給你五萬兩銀子作為酬謝?!?/br> 稍稍一頓,崇禎又接著說道:“而且準許你在大明自由傳教?!?/br> 當然,崇禎仍舊不會告訴卜彌格,自由傳教的前提,就是改革教義。 “噢上帝,噢上帝,尊敬的英明的仁慈的皇帝陛下,您真是太康慨了,我都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贊美您的偉大?!辈窂浉窆虻乖诔绲澞_下,恨不得親吻他的腳趾。 崇禎讓高起潛找來紙筆,刷刷的寫下一道手諭,再將手諭遞給卜彌格:“卜彌格,你拿著朕的這道手諭去內務府領銀子,領了銀子之后立刻返回歐羅巴,不過這次你不能再像之前一去就是兩年,你得盡快趕回來?!?/br> “當然,那是當然?!辈窂浉襁B連說道。 “我會要求澳門總督專門派艦隊護送我回歐洲?!?/br> “一旦說服笛卡爾及帕斯卡,我們便立刻動身返回,而且同樣會說服國王陛下動用沿途的艦隊保護我們的船隊?!?/br> 卜彌格拿著手諭興沖沖離開。 直到這時候,旁邊的朱慈烺、詹仰之、高起潛等才回過神來。 雖然有著滿腹疑問,鬧不明白崇禎為什么如此重視兩個紅夷,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多問一句,圣上行事自然有他的道理。 崇禎也沒跟他們說,因為就算說了他們也不懂。 笛卡爾、帕斯卡就不只是兩個科學家,而是意味著數學體系、物理學體系、化學體系甚至西方哲學體系的建立。 不過西方的哲學體系就算了。 崇禎只想要數學體系、物理學體系及化學體系。 只要這三大體系建立,近代自然科學恐怕就不會再讓歐洲專美,將來大明的自然科學發展水平不說遙遙領先歐洲,打平應該是沒有懸念的。 打發走了卜彌格之后,崇禎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燧發槍的產能。 崇禎問詹仰之道:“詹翁,就是說燧發槍的產量是絕對提不上去了?” “這個真沒辦法?!闭惭鲋畵u頭苦笑道,“月產一千支銃真的已經是極限,不過一年后可以增加到月產兩千支?!?/br> 崇禎的眉頭便不由得蹙緊。 一個月一千支銃,一年也不過一萬支銃。 就算月產兩千支,一年也不過兩萬支銃。 畢竟有不良品率,以這個時代的工藝水平,九成良品率就已經算不錯了。 可是這么點產能對于大明來說,杯水車薪,因為有了燧發槍之后就不用再給步兵單獨配備長矛手,所以包括炮兵在內的每個士兵都要裝備燧發槍。 第一批27萬募兵此時正在一千個募兵士子的率領之下進行最初級的訓練。 等到年底這27萬募兵來到南京,到時候拿什么給他們?仍給他們發長矛?還讓他們拿著長矛去跟建奴拼命?那不是扯澹么。 當下崇禎又問道:“銃管卷制太耗費時間,能不能澆鑄?” 這個詹仰之也懂,徑直搖頭說道:“圣上,澆鑄不行的,直接以澆鑄法成形的銃管都是生鐵銃管,硬度太大,后期沒辦法通過鉆孔拋光等進行處理,槍膛就不夠平直、光滑,氣密性就很差,而且鉛子很容易卡在槍膛?!?/br> 崇禎便再嘆口氣,澆鑄槍管估計是真不行。 要不然鳥銃、魯密銃的銃管不會用卷制法。 這也就是說,在動力系統沒得到解決之前,燧發槍的產能是別想有跨越式的提升,一個月也就這么點量。 當下崇禎道:“行,那就這么著,把魯密銃訂單改燧發槍?!?/br> “好?!闭惭鲋?,“小老這就會同各位師傅先行確定工藝,然后盡快安排各個車間以及各個配套工廠進行改造?!?/br> “噢,對了?!背绲澯窒肫鹨皇?。 “大明兵工廠還得再增加一個紙殼彈車間?!?/br> “咦,紙殼彈車間?”詹仰之聞言頓時一愣。 “高伴伴,你給詹翁一顆紙殼彈?!背绲澱f道。 高起潛便趕緊從革囊里取出一顆紙殼彈遞給詹仰之。 詹仰之也是個識貨的,瞬間就意識到紙殼彈的價值。 “圣上放心,臣這就安排?!闭惭鲋豢诰痛饝聛?。 因為生產這個紙殼彈根本沒有技術難度,而且都不用壯丁,到南京城內或者附近鄉下找些婦孺就能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