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韓小英 第7節
她隨口的說了一句:“請進?!?/br> 門開了,韓小英打門外進來,叫了她一聲:“三嬸?!?/br> 劉秀娥不由得一愣,“小英,你怎么來了?”還是一個人來的,這是有事找她呀,不知道是什么事? “三嬸,”韓小英淡淡的說道:“我不坐了,我今天過來找你,是想問你一句話?!?/br> “什么話?你問吧?!眲⑿愣饻睾偷目粗?。 “三嬸,你昨天為什么要去我家跟我媽說,讓我替你女兒下鄉,你找別人去不行嗎?”韓小英一臉的怨懟。 上輩子她就想問了,你們吳家有錢找誰替你們女兒不好,偏要找上她,不然她媽也不會逼她下鄉,難道就是因為她家日子不好過,所以她就活該替別人下鄉! 想不到她會這么質問自己,劉秀娥一時不知道說什么,她沉吟了一會才開口問道:“小英,是不是你媽昨天說你了?”不然怎么會有這么大情緒。 韓小英難過的點點頭,說道:“我媽說,我上學沒用,畢業以后也找不到工作,還不如早點兒下鄉去討口飯吃,三嬸,你說上學真的沒用嗎?”她不相信,上學怎會沒有? 劉秀娥沉默了,這話讓她怎么回答,說上學沒用嗎?她自己就是上過大學的,不然沒有文化怎么可能做到現在的位置,怎么能管理好偌大一家百貨商店。 昨天她還以為這孩子挺老實聽話的,沒想到也是個有氣性的,這就怨上她了。 “小英,三嬸不知道你這么不想去,不然就不會答應你媽了?!彼斎徊粫姓J自己的算計,把事情全推到了齊淑珍身上。 是齊淑珍主動讓小英替麗娜下鄉的,可不是她先提出來的,她原來鐘意的是小云。 不過小英既然不想去,她也不會勉強,不然容易引起逆反心里,鬧僵起來可不好看。 她跟老吳都是領導干部,這多少只眼睛都在盯著他們呢,可不能傳出什么不好的名聲去,影響到他們工作。 昨天這丫頭能當著她的面搶走戶口頁,她就知道下鄉這事兒要費些周折。 實在不行就換別家的孩子吧,劉秀娥嘆了一聲,“小英,你不想去就不去吧,三嬸不會逼你?!?/br> 韓小英低著頭,考慮了半天才緩緩說道:“三嬸,早上我已經跟老師說過,我不去上學了?!?/br> “你不上學了?怎么不上了?”劉秀娥心思急轉,不上學這是想下鄉嗎? “小英,有話不用跟三嬸吞吞吐吐的,你直接說就成?!彼@過辦公桌到對面,拉著小英讓她坐下。 然后泡了一杯麥乳精給她,“先喝點暖暖身子,外面挺冷的?!?/br> 韓小英跟她說了聲:“謝謝?!苯舆^杯子捧在手里,并沒有急著喝。 劉秀娥一直在旁邊觀察著,見她接過麥乳精之后并沒有馬上喝,還有些意外。 畢竟以韓家的條件,平常根本喝不到麥乳精這么好的東西,這孩子能抵得住誘惑,心性倒是挺沉穩的。 韓小英要知道她這么想,肯定會笑死,前世生活雖苦,也沒到見了麥乳精,就饞得迫不及待要喝的地步。 在她重生回來那個時代,誰還喝麥乳精啊,牛奶豆粉,商店里各種果汁飲料有錢就能買到,不算稀罕物了,她可不饞。 “三嬸,下了鄉我還能回城嗎?” “這個,這個可不好說,回城得有招工指標,現在城里工作不好找,想回城可不容易?!?/br> 當然,對吳家來說,弄個招工指標并不難,可她不想小英替她女兒下鄉之后太早的回城,最好是別回城,一直在鄉下。 之前有些話她沒說清楚,現在得跟小英好好說說。 “小英,下鄉再想回城確實不容易,三嬸也不能跟你保證什么??赡苋?,有可能是五年,甚至會更久,三嬸不想騙你,下鄉確實會很苦,你要有心理準備,但是只要你勤勞肯干,在鄉下也能過得不錯?!鼻疤崾羌依镉袟l件,時不時的能補貼一下,小英家里怕是不行。 齊淑珍什么樣人,妯娌這么多年,就算這幾年不來往了,她也清楚的很,對不待見的孩子從來不會上心,看小英這么瘦弱就知道了。 小英下鄉齊淑珍根本不會給她補貼。 這孩子估計也是知道吧。 “三嬸,下鄉吃苦我倒不怕,我從小就干活,只是,只是你能不能……”韓小英猶豫了一下。 劉秀娥頓時笑了,這孩子一個人來找她,是想脫離齊淑珍的掌控,錢自己拿著。這倒也沒什么,只要她肯替她女兒下鄉,韓家的事她才不想管。 “小英,三嬸明白了,所有東西都給你,然后我再給你加一百塊錢,怎么樣?”五百是她心里的低價,昨天是齊淑珍要少了。 “三嬸,有些事情我媽并不了解?!蔽灏俨⒉凰愣?,也就她媽見識短,四百塊錢就樂得找不到北了。 劉秀娥呵地笑了,這丫頭胃口倒不小,五百塊錢還嫌少,看著老實巴交的,還會跟她討價還價。 真是人不可貌相??! 不過一個小丫頭,心思再多能多到哪兒去,無非就是想借機跟她多要些錢罷了,這是窮怕了吧。 劉秀娥眼里閃過一絲鄙夷,沒見過世面的小丫頭,以為這么就能要挾住她,怎么可能,大不了她再找別人。 看到她眼里的鄙夷,韓小英也沒當回事兒,劉秀的溫和與善意本來就是裝出來的,非親非故的,有什么好在乎的。 于是,她接著說道:“三嬸,我以后是一定要回城的,不會一直留在鄉下?!边@輩子她不會在鄉下嫁人了。 “那就隨你了,我不會阻止你回城,但你得自己想辦法?!眲⑿愣鹫f著開門出去看了看,沒發現有人偷聽又關上了門。 接著說道:“小英,你說個數吧?!碧嗔丝隙ú恍?。 韓小英想了想,道:“三嬸,你一個月給我十塊錢吧,我節省些應該夠用了?!?/br> “一個月給你十塊?”劉秀娥遲疑了一下,“小英,你確定自己以后能回城?”萬一回不來呢?這錢她不是要一直給下去,那得什么時候是個完。 那可不行! “小英,要不咱們就按五年算吧,一個月十塊,五年三嬸給你六百,再給你五十斤糧票,你覺得怎么樣?”劉秀娥看著她,這可不少了。 “三嬸,下鄉第一年肯定分不到多少糧食,不過我吃的少,五十斤糧票也行吧?!表n小英靦腆的笑了笑,糧票當然越多越好,不給她自己也有糧食,她缺的是錢。 她想著又繼續說道:“三嬸我沒有出門穿的衣服,得做兩身,你給我弄點兒瑕疵布就行,顏色什么的我都不挑的,最好還能有一身棉衣,一套被褥,我媽什么樣你也知道,她不可能給我準備這些東西?!?/br> 劉秀娥點點頭,這些東西好說。同時她心里也松了口氣,算這丫頭沒太過分,多要了她兩百塊錢,比她預期的多出一百塊,她倒勉強可以接受。 就當花錢買痛快,只要小英肯乖乖的替她女兒下鄉,其他都不算什么,作為一個百貨大樓的主管主任,弄點物資不要太容易。 兩人商量完,為了不再節外生枝,劉秀娥回家取了錢票,如數給了韓小英,還寫了一個字據。 拿到了戶口頁,她就去冶金廠找她家老吳,兩人合計了一番之后,就把韓小英的戶口巧妙的落到了他們家,關系一欄上寫的是侄女…… 韓小英懷揣著巨款,并沒沒急著回銅錢巷,而是背著破麻袋去了黑市,倒賣了些糧食。 在她前世的家里,倉房存放著兩千多斤陳年玉米,原本是她留著喂豬的,她短時間是吃根本不完了,就打算賣掉一部分,不然時間久了會發霉生蟲子,怪可惜的。 直接賣玉米粒太打眼,又不能去糧食加工廠,韓小英昨晚用家里的小石磨磨了半宿,手腕子都快累折了,才磨出五十斤的玉米碎。 糧食裝在麻袋里背著,第一次去黑市還有些緊張,很多人盯著她看,讓她頭皮發麻。 不過糧食很快就賣掉了,她買了一只老母雞,換了兩張肥皂票,就急忙離開了黑市。 找個無人的地方,進了前世的家。 結果雞進來時還好好的,還在院子里溜達來著,沒過半個小時,就躺到地上蹬蹬腿了,眼看著出氣兒多,進氣兒少,活不成了。 雖然預料到了,韓小英還是心疼得直抽抽,她的老母雞啊,花了六塊錢呢,這么快就蹬腿了! 這什么破地方,人能進來,雞不能進。 沒時間郁悶,趕著還沒斷氣,她拎著菜刀給雞抹脖子放血,燒水收拾干凈,放大鍋里燉上了。 燉好吃飽喝足,她又磨了半天的玉米,直到放學時間才出去,然后回了銅錢巷…… 晚上,韓志剛回來,交給齊淑珍一百二十塊錢,是他今天預支的工資,今天就把饑荒還了,別讓人家一趟趟的要了。 齊淑珍雖然不太情愿,還是去了。 欠錢的人家都是住在銅錢巷的老鄰居,韓志剛跟著她一起,錢還的很痛快。 只是回來齊淑珍就躺在床上哼哼唧唧的,晚飯都沒起來吃。 韓小英也沒理會,知道她這是又開始矯情了,覺得大哥說預支工資就預支了,絲毫沒把她放在眼里。 饑荒是還完了,可她心里不痛快,兒子女兒都不聽她的話,讓她很沒臉面,也沒有安全感。 齊淑珍病殃殃的,一連躺了好幾天,什么都不做,連韓小英沒去上學她也不知道。 韓小英也沒想太早告訴家里她下鄉的事,能瞞一天算一天,反正下鄉也沒多長時間了。 不上學她也沒閑著,每天不是去黑市倒賣糧食,就是四處找柴火,為下鄉做準備。 破爛她是不撿了,家里原來積攢的所有廢品都被賣了,總共也沒賣上兩塊錢。 但火柴盒還是要糊,不糊家里沒進項,下個月估計要喝風了。 第9章 麗娜姐 夜里,等小蓮睡熟之后,韓小英進了前世的家,整理了一下家里的糧食。 廚房里,裝糧食的兩口大缸都是滿的。 大米三十多斤,面粉是自家種的小麥磨出來的,有一百多斤,玉米面二十多斤,十幾斤玉米碴子,高粱米十多斤,小米不到五斤,這個她平時吃得少,沒有多買,除了這些,還有幾斤豆子。 碗架柜旁的小柳條筐里,有五十多個雞蛋,十多個大鵝蛋,櫥柜里還有二十斤掛面,這是她買來留著秋收的時候吃的。 她一個人收地,起早貪黑的,吃飯是怎么省事兒怎么來,煮掛面最方便了,所以就多買了一些。 靠墻有一排壇子,是她腌新腌的咸菜,還有十幾個咸鴨蛋,她兒子開學時帶走了不少,這些剩下的,她一直沒舍得吃。 大半壇子豬油,笨榨大豆油二十斤的塑料桶有一滿桶,油瓶子里還有不到一斤,糖鹽醬醋這些,都在碗架柜里,除了鹽其他調料都不多。 rou是一點兒都沒有,她家沒有冰箱,買rou也沒地方放,只能隨吃隨買。 倉房里的東西就比較多了。 進門左側是各種農用工具框簍繩鎖,右側靠墻一排架子上放的都是糧食袋子。 喂豬的玉米還有兩千斤,給豬吃的玉米面兩袋子,育肥豬飼料兩袋子。 今年剛收回來了紅小豆,二十多斤,去年的五六斤,冬天做粘豆包用的。綠豆四五斤,陳年的黃豆四十多斤,她留著換豆腐做大醬的。 還有幾斤白豆黑豆,兩筐自家菜園子里撿回來的青菜,大部分都腌了咸菜,不然吃不完就爛掉了。 再就是一些干菜,兩串紅辣椒,兩辮子大蒜,一大筐鬼子蔥,最后是土豆,近五百斤,其中有幾十斤不太好的,她打算換土豆粉條的,結果沒來得及換。 說到粉條,她兒子考學辦席面時用掉了大半,只剩二斤多了,這個東西比較好儲存,不怕壞,可惜太少了。 韓小英給糧食袋子倒了倒個兒,檢查完沒發現有生蟲子的,才去接著磨玉米。 玉米賣掉了六百斤,還得再賣一些,不然等她下鄉以后,住在大集體,人多眼雜的,想干什么都不方便。 只是家里的青石小磨太小了,直徑還不到四十公分,又閑置了許久,不是很好用,磨玉米慢得很,要是沒點兒耐心的早摔耙子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