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小當家 第320節
“咳~!” 李老清了清嗓子,會場又安靜了下來。 “看看你們,有點兒為人師表的樣子嗎?自己的徒弟可是都看著的,好意思嘛? 我接著說啊,麻婆豆腐這道菜其實你們做的不正宗,我一點兒都不怪你們,因為你們師傅那一輩都沒有將這道菜給搞明白。 無論是起源還是烹飪方法,都是有誤區的,所以我現在要告訴你們的是,這道菜其實是有兩種做法?!?/br> 李老的話再次引發了現場的轟動。 兩種做法? 如果李老說的是真的話,那么這可是大事件啊,這相當于是給一道菜“蓋棺定論”,而且還是這樣一道有影響力的菜。 雖然它的制作方法很簡單,很親民,而且很容易學會。 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來自于發源地的這道菜,會得到它的一個應有的歷史認證,這可是很重要的。 要是國外哪個國家來驗證了這個史實的話,別說sc廚師的臉面了,就是在國際上的影響都會是很大的。 這臉可是丟得太大了,大到絕對會讓人接受不了的…… “真的有兩種做法嗎?那小楚做的就是?”薛老三不確定地說道,雖然心里已經相信了這個事實。 “好了,我們先有請文史檔案館的張館長給我們講解一下這道菜的歷史吧!” 是得讓大家好好學習一下了,要是連起源地的廚師都說不清楚這道菜的來歷,那讓別人怎么來看待,都是些不學無術的人嗎? “很高興,也很榮幸今天到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麻婆豆腐這道菜的歷史。 那么我先說一個大家很關心地問題,那就是陳麻婆她到底姓什么,她的臉上到底有沒有麻子。 根據文史館的檔案記載,陳麻婆其實姓溫,叫做溫巧巧,她的臉上不僅沒有麻子,而且還長得非常漂亮。 呵呵,都有些不相信是吧,那么她陳麻婆的外號又是怎么來的呢? 其實啊他的丈夫叫做陳春福,這個陳春福的臉上才是長滿了麻子,而過去女人出嫁之后,都要隨夫姓。 所以溫巧巧就被人叫做陳氏,而他的丈夫被人叫做陳麻子,久而久之,就有人順嘴叫上了陳麻婆,而且叫的人開始越來越多了起來。 她做的這道豆腐呢,也就被人漸漸地叫做了麻婆豆腐,這道菜和陳麻婆的名字也就是這么來的了。 …… 至于它的兩種做法呢,這就不在我的研究范圍內了,就要請我們的車老來跟我們講解一下了?!?/br> 張館長的話可是具有很大的權威性的,而且他手上還拿著檔案記錄,由不得大家不信。 這才讓大家了解到一直以來,這漂亮的溫巧巧原來背了這么大的一個黑鍋啊,簡直是有些說不過去啊。 車老? 這不是那有名的記者,外加美食達人嗎? 車老的名頭在美食界還是有很多人知道的,車老的話更是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讓大家不敢小覷這兩種做法的定論。 “好啊,我也很高興跟大家分享一下這道菜的兩種做法,小楚的第一種做法是我當年親身體會的?!?/br> 車老的話再次讓大家動容,怪不得這么多老人一開始聞到了味道之后就那么激動,原來他們都是當年的親歷者??! “兩種做法的時間節點是1947年和1957年兩個時間,重點就在于萬福橋的興衰……” 車老的講解這才讓大家明白了為什么第一種做法不放豆瓣醬,而且還要用那個臟兮兮的蓋子,所以味道那么的好。 而第二種做法也是因為后面的改良較多,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所以形成了很多種做法,這才造成了大家的手法上區別很大。 兩位重要人物的講解,終于是讓大家徹底明白了這道菜的前世今生,對于這道世界級的名菜終于有了“蓋棺定論”的說法。 第四百九十二章:王炸 前兩排的老者們都紛紛點頭,他們都是親身經歷者,而且都是當年嘗過麻婆豆腐的。 為了找到這些老人確實是不容易,也幸虧車老提供了一些線索,然后熊會長可是想了很多辦法才將人給找到。 一聽到能夠見到老朋友,而且還能再次品嘗到幾十年前的味道,老人們都很興奮,紛紛答應來現場。 車老的話講完之后,老人們就開始了回憶當年萬福橋的景象,特別是當年薛師傅做這道菜的手法,跟楚云風現在的做法是一樣的。 如此多的高齡老人再次論證了這件事情的真實性,更是讓這道菜有了一個明確的說法。 而楚云風也表示,自己會將這兩道菜的做法掛在網上,供所有人學習,讓大家真正見識到這道菜的魅力。 現場討論的氣氛非?;钴S,大師傅們可沒那個興趣去看視頻,估計只有小師傅們會去。 此時大師傅們都圍著楚云風,仔細地詢問這兩種做法的細節問題。 問得最多的就是那個油浸氣熏的竹編鍋蓋,最后都紛紛在心里嘀咕到時候也去農村弄一個回來…… “李老,這小楚是誰的弟子啊,我看著廚藝不錯???” 薛老三是從美國唐人街回來的,在那邊經營中餐廳也有小二十年了,對于楚云風師傅可是好奇得緊。 “小楚是自學成才的,不過最近一段時間跟在我身邊看我做菜?!?/br> 李老的話立刻驚起軒然大波,讓所有人都對楚云風開始側目起來,自學成才,騙鬼呢? 廚藝一道,無論是什么菜系,沒有師傅教的話光是看書或者是看別人做菜都不可能學到精粹的。 無論是什么菜,它的配料和處理細節的不同,做出來的菜品差異是很大的。 而且廚藝能夠到小楚這樣的境界,沒有師傅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難道李老破戒了? 這從側面說明了楚云風是李老的弟子? 李老沒有再過多的解釋,但是眾人心中都紛紛認為就是這樣的,能成為李老的弟子,這可是莫大的機緣啊。 雖然誰都不會把李老的那個不收徒的規矩當一回事兒,但是此刻,楚云風已經被打上了標記,再怎么解釋都沒用。 天哪,這小子輩分可就高了去了…… 雖然李老不承認,但是這些大師傅們以后可不敢再小子小子的叫了,無形之中,楚云風的“江湖地位”提高了不少。 “大家別誤會,李老真沒收我為徒,只是他老人家做菜的時候我可以在一旁觀看,但是什么話都不能說,什么問題也不能問?!?/br> 雖然李老不屑解釋,但是楚云風要是不開口解釋的話,那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大師傅們聽到了之后紛紛搖頭,誰會信你說的呢? 換個人你試試? 別說是見到李老了,更別說能夠站在一旁觀看,我們可不是“戰忽局”的,想忽悠我們,可沒這么容易。 “出來了、出來了!” “終于出來了!” “可是讓人好等啊,這都到中午了!” “別擠啊,誰在擠我?” 臨近中午的時候,一品的大門終于是打開了,可讓等候在外面的記者們好一通抱怨。 9點過一點兒就來了這里,一直頂著太陽曬了一上午了,女記者還好,都會帶著一把傘遮著太陽。 可是男記者和攝影師呢? 只有頂著大太陽在這里曬著,隨時關注著門口的動靜兒,生怕再次錯過了采訪的機會。 你看到有誰會離開這里,去周邊買杯奶茶什么的? 大家都你防著我,我防著你,都想第一時間能夠得到一手的新聞。 現在很多人都有些后悔,怎么沒有第一時間選擇過來,就是早上先過來看一眼也是好的啊,到時候把團隊叫過來也來得及。 可惜的是沒有后悔藥吃,但是現在人出來了,這個機會可不能放過。 記者們在外面等待的時候,可是將今天進場的人都查了一個遍,特別是兩位會長、李老和楚云風。 李老被兩位會長陪著,第一個出門的時候,就被記者們給包圍住了,那熱情的架勢,就算是李老這樣的老江湖也覺得有些受不了。 “李老,請問今天這么多大廚在這里是做什么呢?” “李老、李老,能夠接受我們專訪嗎?” “李老,您是行業的泰山北斗,很久都沒有出席活動了,您能說說今天有什么要事兒嗎?” 李老才剛剛跨出了大門,就被記者們給堵住了,想再往前走一步都不能,而話筒全部都遞到了李老的嘴邊,大有不接受采訪就不罷休的勁頭兒。 “好了、好了,看來我要是不給你們透露一點兒消息,你們是不會放過我這個老頭子了?!?/br> 李老舉起雙手安撫了一下這些熱情的記者,現場立刻就安靜了下來,誰都不想被當做公敵,影響了大家的采訪。 “今天召集我們川菜的名廚來這里,主要是在開一個研討會,目的是為了給一道菜追本溯源。 好了,我就只說這么多,詳細的信息大家請等待相關媒體報道吧?!?/br> 李老的話一說完,記者們就不干了,這說了等于是沒說啊,那大家在這里等了這么一大早上的,豈不是白等了? 相關媒體? 還能是誰??? 大家可都知道只有總臺和那家幸運的小媒體進去了,而且肯定是錄制了全過程,這可都是第一手的資料,想怎么報道都可以。 這可是“大rou”滿滿啊,怎么滴,現在就是連一點兒湯都不讓大家喝了嗎? “李老、李老,您再說說究竟是哪道菜???” “李老,就給我們一分鐘,一分鐘就可以,一分鐘啊……” 李老的話證實了大家之前的猜測,連文史館的館長都來了,說明今天的這個研討會絕對是有超級重磅的新聞出來。 而且一定會是個王炸,所以今天無論如何都要在這兩家媒體發布之前,弄到一些相關信息,即便是小道消息也行。 面對堵門的局面,里面的小師傅們都陸續走了出來,靠著身體優勢努力地“擠”出了一條通道,先護著李老和那些老人上車,然后才輪到大師傅們。 一輛輛的車朝著星辰大酒店而去,這是今天中午聚餐的地方,三天前慕晴就開始在準備了,可是備了不少好食材。 而吳媽和朱師傅早就回到了酒店主持大局,就連林總廚也跟了過來幫忙,可是讓吳媽和朱師傅兩人有些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