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書迷正在閱讀:變質(骨科,h)、孤枝幼雀、迷失信號[病嬌]、酸酸甜甜腦洞堆放處、隔著(兄妹骨科1v1)、葛蓓莉亞綜合征(NP高干骨科)、女配在體院挨cao的N種姿勢(NPH)、迷戀(娛樂圈1V1)、侯府表姑娘通關手冊(1v1)(綠茶男x瘋批女、當邪惡潛伏時(年上 高H)
“不論哪個情況,我都會死?!?/br> 他盡可能完整、詳盡地說完了這段和教科書幾乎一字不差的內容,并下了結論。 臉上始終掛著平靜的微笑,眼睛垂下,睫毛半遮住人畜無害的眼神,像個早上巡查病房被主任醫師點名的住院醫。 “你還是那么聰明,優秀?!鄙蹮钜恢皇帜﹃樛?,語氣里的輕佻難以為繼,越發生冷,“但不必用這些話拖延時間,否則我一樣會殺了你。我不想這樣對我的好師弟、我最好的朋友,畢竟,我還是更希望你選擇跟我一起走?!?/br> 簡沉不動聲色地打量著他的神情,知道自己的計劃已經開始起作用,乘勝追擊地開口繼續:“我不僅知道自己會怎樣死去,還很清楚那是怎樣一種死狀,你忘了,我大學的時候就開始給警隊打工了——” 簡沉刻意停下,頭向后仰去,用一個看起來極為舒適的狀態半坐在病床上。 云霞隨著晚風在夜空中浮游,此刻的海滄,萬籟俱寂,最自由的莫過于懸在空中的云。 月色被一片突如其來的云遮掩,簡沉的臉浸沒在了黑暗深處,僅留下一雙清澈透亮的眼睛。 那不過是一雙很平常的眼睛罷了。 瞳孔在晦暗處很黑,平靜得毫無波瀾,簡沉一字一句道:“我解剖過很多具死于栓塞的尸體,她們大多死于生產導致的栓塞?!?/br> “不用再說下去了?!鄙蹮钜е?,從喉嚨中擠出幾個字,“否則我會讓你再也沒辦法開口?!?/br> 他不讓波坤殺死簡沉,并非是不愿意殺簡沉的意思。 而是還不到必須動殺心的時候,如果非要動,動手的那個人也只能是自己。 簡沉仿佛對他的威脅毫無察覺,泰然自若道:“死于空氣栓塞的患者,大多面色青紫、在去世前經歷了劇烈的疼痛?!焙喅磷⒁曋蹮?,觀察他的反應,“死于羊水栓塞的患者,則是因為羊水進入血液循環導致急性肺栓塞,過敏性休克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亦或者腎衰?!?/br> “最開始,患者可能產生呼吸衰竭、吐出粉色泡沫、心率加快等癥狀,之后全身出血、血液不凝,最后全身臟器受損?!焙喅炼苏龜[放在身前的手指緊了緊,燒傷的右手傳來一陣刺痛。 他在心底默默向素未謀面的那名女性、邵燁的母親低聲道歉,一遍又一遍。 如果不是為了激怒邵燁,給警方留下充足的時間,他并不想用一名女性遭遇的不幸來刺激邵燁。 但以邵燁的智商和邏輯能力,除非在極度憤怒的狀態下,否則只要有半點理智存在,警方都極難抓住他。 邵燁死死盯著他簡沉,勾起嘴角,裂開一個笑容,聲音冰冷道:“看來你已經從霍無歸那里聽過我和他說的話了?!?/br> 哪怕做了六年室友,他也不曾告訴過簡沉自己的母親死于生產帶來的羊水栓塞。 局勢瞬間扭轉,簡沉在邵燁的目光中微笑道:“是的,我聽說了,但我很好奇一件事?!?/br> “你說?!毕袷怯心撤N自信般,邵燁對可能到來的搜查絲毫沒有恐懼,淡然的揚起下巴,示意簡沉。 “我在想——”簡沉抬起眼睛,“我對你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嗎,以至于讓你寧愿冒著被抓的風險,也不肯直接逃跑,而是一定要來游說我跟你一起?!?/br> 不僅是今天。 還有十七年前。 “那個也是你吧,那個一直讓我殺了魔術師,和他一起走進地獄的人?!焙喅疗沉松蹮钜谎?,目光中夾雜了些許晦暗不明的情緒,“我有那么重要嗎?” 他說得面色如常,背后卻已經大汗淋漓。 在記憶里探尋了十七年的人,此刻就站在眼前,還是曾朝夕相處了整整六年的室友,是那六年歲月里生活中最好的朋友,學習上最好的戰友,以及最信任的醫生。 “當然有啊,畢竟,和你朝夕相處,共同走過那三個月的人,是我?!鄙蹮罡┥頊惤喅?,近乎貼著簡沉的額頭,語氣輕佻,“你永遠是我最重要的摯友,小沉?!?/br> 簡沉一愣。 他靜靜抬頭望向邵燁,試圖確認這人究竟是不是瘋了。 以邵燁的智商,海大最年輕的副教授,怎么會在這種情況下還說出如此荒謬的謊言。 “你不相信也很正常?!鄙蹮顚⒆⑸淦鞣旁诖差^,起身在狹小的病房里走了幾步,走進了月光下。 遮住月光的云朵已經從天空中飄走了,月亮再次灑落在窗口,如同一汪江水般,邵燁站在那水洼中央,目光沉靜得如同融入了水中般,意味不明道:“心理學上,有一種機制,叫做投射?!?/br> 簡沉靠在柔軟的床頭,面無表情,示意邵燁:“師兄你繼續,我洗耳恭聽?!?/br> 他們對視了片刻,邵燁笑了笑:“簡單來說,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小學階段,還沒有建立正確的三觀,沒有對錯意識,僅靠外部評價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這種評價大多來源于父母?!?/br> 如果這間病房里的人,不是簡沉和邵燁,這段對話恐怕都很難進行下去。 幸好,這是兩個對話不需要中譯中的聰明人。 簡沉很快領悟邵燁的意思:“當孩子們做錯事的時候,為了避免來自父母的責備,他們會試圖將錯誤推給其他人,并將自己投射在行為優秀的孩子身上?!?/br> 這種狀況大多發生在孩童身上,尚未塑造三觀的孩子會想盡一切辦法,將自己的錯誤歸因于外部因素,又將會得到夸獎的行為代入進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