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發家從七零開始 第234節
紅地毯左側,盡是自己相熟的人。 許久未見的趙勝男、姚娉婷、宋瑾……,又有前幾日剛拜別的方宛、徐清她們。 趙勝男跟姚娉婷正在揮手跟她打招呼,“滿冬!” 宋瑾、徐清他們只是從眾鼓著掌,若非早知他們性子如此,還以為他們是被逼迫過來的。 她挽著陳敬之的手臂跨過門檻,緩步向里,掃過一張張面孔,抿起了唇。 再看另一邊,有許多模糊印象的長輩、同輩,還有當初說要參加他們婚禮的馮嫂子,她身旁的應當是陳敬之的團長了。 宋滿冬眨了下眼睛,將突然躥出來的淚花憋了回去。 回過頭沖大家笑了下,才同陳敬之繼續往里走。 如陳敬之所說,她確實不需要準備什么東西,照本宣科去做就行。 在這之外的事情,陳敬之都替她做了。 禮成之后,宋滿冬便到他們的婚房休息去了。 樓下熱鬧起來,開了席面。 宋滿冬站在支開的窗邊瞧了眼,滿心歡喜。 如今走動不便,又多有工作、事務要忙,她沒想過邀請這么多人過來。 可大家來了,她又實在高興。 宋滿冬正想著,又注意到了坐在趙勝男她們旁邊的鄭先生。 驚訝之余,發了會兒呆。 回過神來,便跟樓下幾人目光對上。 跟著趙勝男上樓邀她一塊兒吃飯,“咱們難得齊聚,你隔這么遠算什么?” 又說,“我聽聞新式婚禮,新娘是同大家坐一塊兒吃飯的,咱們就應該學這種?!?/br> 宋滿冬遲疑了下,還是叫她先去問問陳敬之的想法。 平日里她都順心來,但今日在長輩家里,還是想順著趙奶奶的想法。 畢竟他們一年可能也就見個一次面,沒必要鬧出不愉快。 趙勝男下樓找陳敬之嘀咕過后。 這次請宋滿冬下樓吃飯的,有兩人了。 陳敬之解釋道,“我奶奶本就不是那種遵循舊規的人。只是怕覺得你覺得沒受到尊重,便沒做改動?!?/br> “若是照她的想法,拜堂也不必,進門改個口,直接一道吃飯就行?!?/br> 如此反而是皆大歡喜。 宋滿冬下樓吃午飯,聽她們聊起來,才知道許多人都是今天下午吃過飯便要走的。 她便慶幸起來,還好自己過來了。 不然今日一別,又不知是什么時候才能見面。 按理來說,吃過午飯她得忙起來陳家這邊的事情。 不過宋滿冬最后還是決定借用廚房,烤了些餅干,打包起來給趙勝男他們帶走。 大家一同來幫忙,倒是沒花太久的時間,只是餅干的模樣奇奇怪怪。 這十分不合格的圓餅干,宋滿冬卻覺得是它們最完美的時候。 送走了朋友們,晚飯時,家里便清凈下來。 宋滿冬也拿出了趙奶奶也準備了禮物——下午便燉上東坡rou。 趙奶奶吃過飯,才同她道,“咱們自家人隨意便行,不過對外該有的禮節不能廢。 敬之和你該拜訪的叔伯嬸娘,我都同他說過了。明日你們去走上一趟。他們都是寬厚的人,不會為難你們?!?/br> 宋滿冬都一一應下,趙奶奶又把登記禮金的冊子拿給他們。 這要留作日后回禮時用。 她又溫和的同宋滿冬說了些家里的事情,便先一步歇息去了。 宋滿冬收過些她的信,也大概知道趙奶奶為人,沒有推脫。 她記下這些,跟陳敬之一起點了禮金,將錢收好,才看向陳敬之,“敬之,你能邀請勝男她們過來,我很開心?!?/br> “謝謝你幫我滿足我的心愿?!?/br> 算起來,是她虧欠陳敬之良多,無法隨軍,結婚也是拖延到了今年。 陳敬之也在反思,覺得自己準備的還不夠好。 兩人對著說了半天,雙雙笑了起來。 陳敬之笑著笑著,目光便定住了。 耳墜下方垂著紅色的寶石,此刻隨著宋滿冬笑時晃動,閃起亮光,將人的注意力一眼吸引過去。 他先是看到耳朵,又瞧見白皙的脖頸,不禁伸出手去。 宋滿冬疑惑的偏了偏頭,還以為是自己的肩上、頭發上落了東西,沒等到陳敬之將其拿下來,反而將自己的面頰送到了陳敬之的掌心。 陳敬之的拇指在她臉上蹭了下。 指腹帶繭,有些粗糲,宋滿冬躲了下,又覺得不太合適,還沒來得及補救。 陳敬之已經控訴起來,“你嫌棄我!” “沒有!”宋滿冬下意識的反駁。 可她一時情急,忘了陳敬之并非憨直之人,這控訴的目的不在控訴。 她一搭話,便不得不同陳敬之鬧了半宿。 好在趙奶奶不管他們的事,還比他們忙。 一大早就出門去了。 他們在飯店吃了早飯,才提著禮物開始挨個拜訪。 轉眼又到了分別前夕。 宋滿冬猶豫了下,還是叫上陳敬之陪她回一趟袁家溝。 陳敬之奇怪,“你要回去看宋家的人?” 可她向來都是朝前看,不曾回去同那些欺負過自己的人炫耀。 宋滿冬搖搖頭,“我想去祭拜一位……長輩?!?/br> 她斟酌過后,還是決定這么稱呼鄰居。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11-30 15:05:45~2023-12-01 22:23:0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更砂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25章 ◎師父?!?/br> 鄰居是個古怪的老頭, 幾乎從不與大隊上的人往來。 大隊上同樣年紀的老人都喜歡聚集在一起曬太陽、納涼,偶爾聊聊家里的后輩。 他卻常年緊閉院門,不走出一步。 后來宋滿冬想起她跟鄰居的初遇, 又覺得自己還是有點兒幸運的。 被宋滿生捉弄關在外面的時候,恰巧遇到了鄰居出門。 之后的日子說不上稱心如意,但總歸好過了許多。 從她厚著臉給鄰居做雜活, 到漸漸給鄰居做飯, 一做便是幾年, 直到鄰居去世, 她離開袁家溝。 記憶中她看過去時,那個瘦小的老頭總是沉著張臉, 好像看什么都不順眼。 當時她還不太明白, 鄰居分明過著宋家人難以想象的生活,理應十分快樂才是,怎么總冷著臉? 如今再回頭看, 如撥霧見日,物質那么富足的鄰居又豈是一般人? 那樣厲害的人卻窩在袁家溝這個地方——從趙奶奶家出發,要坐一上午的公共汽車,到縣里之后還要等幾個小時, 再坐下午的汽車到公社, 之后更是要走上一個小時, 才能瞧見大隊的位置。 這叫他如何開心起來? 宋滿冬看著越來越近的房屋, 嘆息一聲。 他們今日來不是為了探親,只為祭拜,輕裝簡行, 唯獨帶的大件是自行車。 從縣城下車后, 她負責指路, 陳敬之負責騎車,正午時分,便已經到袁家溝大隊了。 記憶中的袁家溝,濕潤、腐朽、可怖。 而宋家,像是山上突兀的洞xue,敞著口,里面黢黑一片,深不見底。 所以離開后,她再沒回去過。 可今日再見,又覺得這地方沒什么可怕的。 房屋高高低低的散落,大都是挖出來的窯洞,門矮矮的,窗戶小小一扇。 當時她站在外面,對此感到恐懼,現在卻覺得還住在里面的人,才該是最痛苦的。 前幾日下過雪,如今化雪,是正冷的時候,外面除了些孩子,沒多少人走動。 他們好奇的目光看過來,卻不敢上前。 等宋滿冬帶著陳敬之往后面山上走,才有幾個好奇的人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