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發家從七零開始 第121節
◎舉報?!?/br> 宋滿冬不停歇的蒸了兩筐窩窩頭, 才有坐下來喘息的時間。 這還是情況好的。 挖渠的人是一刻也沒停,來來往往頗為壯觀。 今年修的是東風渠,這一段往西是河西大隊, 往東是河東大隊。 兩個大隊從中間開始挖,依照張大隊長的話,便是從這兒修到家門口, 今年的活兒就干完了。 坐在他們這臨時搭建的棚子下, 還能遙遙的瞧見河西大隊的人。 只是比起他們這邊, 人似乎有些少。 劉大姐坐下來, 見她扭頭看著,也瞧了眼, “河西大隊每年都這樣, 修渠的這些人都是要錢不要命的,不回家過年,干一整個冬天?!?/br> “到了臘月, 那天能凍死人?!?/br> 宋滿冬聽著有些奇怪,河東大隊可是比河西大隊還窮,怎么反倒說起別人了? 劉大姐瞧出她的疑惑,隨意道, “以前咱們大隊就是這樣, 都想來掙口飯吃, 一天也不歇。還有些干了活, 把飯留著帶回去給家里人的。 連著幾個月,水渠還沒修完,人先完了。去年大隊上走了好幾個人?!?/br> 宋滿冬反應了一下, 才聽出這走的意思。 也難怪怨氣許多。 她寬慰劉大姐, “今年咱們大隊來的人多, 等天冷的時候也差不多能修完了?!?/br> 劉大姐嘆氣,“只是覺得這水渠沒必要修。咱們這邊靠著河,就沒怎么旱過,用不上水渠?!?/br> 又問,“滿冬,你們城里的人見識多,你說這水渠該不該修???” “我也不太懂這些?!彼螡M冬不好意思笑笑。 她跟趙勝男想法相似,修水渠絕不是壞事,只是功不在當代。 “你就是太謙虛了?!眲⒔愣ㄕ?,“我可不覺得你比那些人差?!?/br> 她用下巴點點宋縣長的方向。 這位宋縣長穿著白襯衫,深藍色的外套,干活熱了,脫下外套,那一抹白便格格不入。 宋滿冬不大了解他,但還是知曉自己幾斤幾兩的,“劉大姐,你太高看我了?!?/br> 至于宋縣長,她是不評判的。 不過她還記得前些日子胡嬸子托人給她捎的信,說的便是這位宋縣長的事。 講上回的白切雞其實是給他做的,又講他從南方來,吃飯挑剔、口味清淡,只字不提磚廠食堂的事。 宋滿冬看過沒放在心上,原以為不會有什么交集,沒想到竟是這么快遇上了。 但她也沒打算湊上去奉承,只裝作不認識。 靠別人那路一眼就能望到盡頭,還不如靠自己。 忙碌間,哨聲為號,已然到了吃飯的時候。 宋滿冬顧不得多想其他,站在竹筐前,和劉大姐一起給其他人打飯。 張大隊長邀請宋縣長先來,人倒也不客氣,端著飯盒就上前了。 張大隊長愣了下,才跟著過來,只覺得這宋縣長跟其他的領導不太一樣。 宋滿冬也頓了下,才把菜打進宋縣長的飯盒。 沒想到這位挑剔至極的縣長,竟也要同他們一樣吃這些粗糧。 宋縣長和張大隊長一走開,排隊的人便急哄哄的把飯盒遞過來擋住了宋滿冬的視線。 她好奇心也不重,便沒繼續瞧。 給修渠的人打完飯,宋滿冬也坐下來吃了一碗,吃的眉頭直皺。 實在是許久沒吃過這么粗糙的飯食了。 一日過去,回到家里。 宋滿冬跟趙勝男幾人目光對上,不約而同的開口,“要不要再做點兒吃的?” “要要!”姚娉婷立馬追著話喊。 “我原以為之前大隊食堂的飯就夠湊合了,沒想到還有更敷衍的?!?/br> 今天兩頓飯,一頓玉米窩窩,一頓紅薯窩窩,即便是宋滿冬來做,也叫人吃的心口噎著,想來明天也不會太好。 宋滿冬也不費勁兒整花樣,麻利的給一人做了碗湯面,豬油劃開做湯底,放上一個油汪汪的炸蛋。 熱乎乎的湯面下肚,才把人喚回了人間。 宋滿冬吃完,才說起來,“大隊上給的是陳年糧食,又是大隊集中磨出來的,面粗,味道本就差些,還好沒有發霉的,不然那才叫雪上加霜?!?/br> 姚娉婷吃驚,“發霉了也要吃?” “只能吃?!彼螡M冬如實道,“河東大隊這情況,哪兒有挑的份兒?” 姚娉婷立馬雙手合起,求起來各路神佛,“可千萬別有發霉的糧食?!?/br> 這一句話說著打了三個哈欠。 趙勝男臉上也帶著倦色,催促道,“洗漱一下早點兒睡吧,明天還得起大早過去?!?/br> 一想到趕路,姚娉婷臉就苦了起來,困意都消散不少,“這也太遠了。想到明天起來先走一個小時過去,我就睡不著了?!?/br> 趙勝男詢問起來,“要不然咱們也跟著大隊上的人住橋洞?” 橋洞離修水渠的地方近一些,按今天修的地方,約莫七八分就能走到。 姚娉婷實在點不下頭,“那邊是大通鋪也就算了,還是半露天的,蚊蟲那么多,我可受不了?!?/br> 趙勝男又看了看腦袋直點的方宛和江志農,“可天天這么來回趕路也不是辦法?!?/br> 大家都受不住。 宋滿冬是一定要回來的,她還得做饅頭。 想了想,便道,“明天問問大隊長吧,看能不能用少一頓飯換晚點兒上工。 大隊上還有其他人也要趕回來的,總會出個章程?!?/br> 姚娉婷一拍掌,“這個好!” “這飯我才吃兩頓都難受的不行,要是天天吃,那真是不想活了?!?/br> 趙勝男想著也是,“那明天一塊兒問問?!?/br> 說完見宋滿冬又朝廚房去,驚訝起來,“滿冬,你還要做饅頭?” “你們先睡?!彼螡M冬怕她們要陪著,又說,“我之前也做這么多活,習慣了?!?/br> 趙勝男欲言又止,賣饅頭這畢竟是宋滿冬自己的事兒,又涉及到買賣,她不好說太清楚。 糾結了一番,還是回去睡了。 宋滿冬蒸完饅頭已是深夜。 月上中天,以至于來拿饅頭的陳家明都有些遲疑,“要不饅頭的事兒還是先停停吧,你身體累垮了可就不值?!?/br> “我現在還能堅持?!彼螡M冬沒有逞強,她確實是打小活就干得多,一直早起晚睡。 “再賣一段時間吧,等過半個月再看要不要停了這生意。 水渠那邊要兩三個月,等三個月后,再重新做買賣,熟客都走光了。而且,難保修完水渠沒別的事兒?!?/br> 陳家明仔細瞧了她的臉色,才點點頭,“那行吧?!?/br> “你堅持不住一定要說??!”他還指望跟宋滿冬多合作幾年,要是能搞點兒大的買賣就更好。 “放心吧,我心里有數?!彼螡M冬收拾著鍋子,見他準備離開,又想起,“你不用回來修水渠?” 陳家明說,“我還沒跟大隊長他們照面?!?/br> “沒通知到我,我就當不知道,這水渠少我一個也不差?!?/br> 他住在公社,每日只取饅頭的時候往返,還是避開了大隊上的人。 張大隊長就是有心找,也要費一番功夫。 宋滿冬瞧他的態度,對修水渠也是不大認同的。 衡量過后,也就沒多事兒勸陳家明。 臨別之前又托陳家明來時給她帶塊兒rou。 目前這情況來看,她至少還要跟著河東大隊的人修個半月的水渠。 趙勝男他們也不例外。 飯食是難以忍受,可他們也不能天天起火開小灶。 宋滿冬打算做幾瓶rou醬,來應對大家的口腹之欲。 修渠第三天,河東大隊跟河西大隊已經拉開了距離,到了關鍵的部分。 開飯的地方也固定在了橋洞旁,方便大家吃過飯后小憩。 河西大隊也駐扎在這邊。 趙勝男沒帶鋪蓋,他們從張大隊長那里得到了赦令,不吃早飯,六點半開始上工就行。 住在橋洞的人則是四點半起床,先打著燈挖一個小時再吃飯。 吃過午飯,宋滿冬把碗筷放在背簍里,再跟劉大姐抬到板車上,一同去河邊洗碗。 就瞧見趙勝男朝河西大隊的人群中鉆過去。 宋滿冬想起河西大隊的知青,眉頭就皺了起來,再朝那邊看去,才發現河西大隊的人群中沒有她擔憂的人。 “滿冬!” 劉大姐呼喊聲響起,宋滿冬忙扶著板車繼續往前走。 想來也是,那群知青不像是會老老實實下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