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發家從七零開始 第73節
“好香啊?!壁w勝男他們回來,進院子就聞到了甜膩的氣息,還有谷物的香氣,一個跟著一個朝廚房扎。 宋滿冬卻用目光指了指湯面,“一人一碗?!?/br> 姚娉婷抱著碗,眼睛卻都看著案板,“滿冬,你這是在做什么?包包子么?” “包月餅?!彼螡M冬手下,一個個圓圓的月餅正在成型。 她催促姚娉婷,“你趕緊吃,吃了幫我看火?!?/br> “好嘞?!币︽虫谜f著,加快速度。 “月餅不是要烤么?你怎么弄???” 宋滿冬等她吃完,才帶她去院子里看。 這是從劉大姐家里借的烤餅工具,上下都是鐵制的,下層是類似平底鐵鍋一樣的鏊子,淺口大鍋,上層是剛好跟下層契合的鐵片,正中間有個勾子。 姚娉婷好奇的圍著看。 江志農瞧著眼熟,想了一下,“我之前跟我爸住在農村的時候,見過一回?!?/br> “他們過年的時候用這個烤饃,烤出來的饃是硬的,涼了更硬,但是能放十幾天都不會壞?!?/br> “這個也能拿來烤月餅?!彼螡M冬點頭。 鐵貴,有這種工具的人家不多,往往都是幾家、十幾家合在一起用。 過年的時候從早烤到晚,還能省點兒熱鍋的炭。 從土灶里取出炭火,上下都放了些。 等著熱鍋的時間,宋滿冬把月餅用模具定型。 一是為了好看,二來能分辨里面是什么餡兒的。 晚飯是十分敷衍的湯面,但大家都不在乎,好奇又積極的圍著鏊子等烤月餅。 第一鍋月餅出來,集體興奮起來。 陸許山伸手就像拿一個,被宋滿冬拿篦子敲了一下,“月餅要等放涼了才好吃,最好是隔夜,等明天回油了再吃?!?/br> 陸許山稍加思索,質疑道,“滿冬,你是不是在騙我?” “我像是騙人的?”宋滿冬瞥他一眼。 “餡兒里的水和油會慢慢滲到冰皮里,過幾天再吃餅皮更柔軟,跟內餡兒味道更契合,吃起來味道要好很多?!?/br> 這就是跟包子的不同之處了。 “行吧?!标懺S山勉勉強強的信了。 雖是聽進去了,但眼睛還是在月餅上。 宋滿冬見其他幾個也這樣,在全部烤完之后,便每種口味都拿了一個。 切做七份,每人分了一小口。 “這已經很好吃了!”陸許山看向宋滿冬的目光更懷疑了。 宋滿冬鎮定道,“等明天吃過回油好的你再來說?!?/br> “真好吃啊?!币︽虫锰蛄颂虼?,意猶未盡,“不過這個餡兒好像跟我以前買的吃起來不太一樣?!?/br> “正常吧?!狈酵鹫f,“每個人做東西都有自己的味道。但我覺得滿冬做的是最好吃的?!?/br> 她說完,又期待的看向宋滿冬,“滿冬,你這個月餅能不能賣一些給我?我想寄點兒回去給家里人嘗嘗?!?/br> 宋滿冬點頭,這倒沒什么不合適,她自己也是為了給林芝她們寄,“可以?!?/br> 姚娉婷立馬附應,“我也要我也要!” 江志農跟著點頭。 連徐清也要了一份。 宋滿冬奇怪的看他一眼,沒有多問。 幾個人的目光也都從徐清身上劃過,怕問到他傷心事,又憋不住,便看向了陸許山。 姚娉婷語重心長道,“陸許山,你也給你爸寄點兒吧?!?/br> “他有月餅吃?!标懺S山不以為意。 姚娉婷恨鐵不成鋼的看他一眼,“他有跟你送的,那是一回事么!” “你爸還給你寄了七十塊錢,這是他多久的工資!你怎么一點兒也不想著他?!?/br> 陸許山撓了撓頭,“那是我憑本事要的啊?!?/br> 見大家的目光震驚又譴責,陸許山只好點點頭,“行吧?!?/br> 一堆月餅眨眼間就決定了歸宿。 唯獨趙勝男的不必寄回去。 趙勝男眨眨眼,“這個我也要請人吃?!?/br> “你請誰???你哥?還是大隊上的人?”姚娉婷問著都有些遲疑了。 “我倒是想啊?!壁w勝男嘆氣,“心有余而力不足!加把勁兒先叫大家吃飽飯吧?!?/br> 月餅實在是奢侈品。 這冰皮就加了許多糖油,而餡兒更是頗費心思,蓮蓉豆沙都是炒細的,五仁則是用了碾碎的核桃、瓜子、南瓜子、黑白芝麻和葡萄干,不管是用料還是繁復的做法,都昭示了它們不是便宜貨。 趙勝男感慨完,又抬頭看向大家,“我的這份兒月餅啊——” “請你們吃?!?/br> “哇!”姚娉婷帶頭感謝,“跟著你吃了這么多苦,還是第一回 嘗到甜頭??!” “你這是謝我還是罵我呢?”趙勝男哼了聲,“再這樣我可不叫你們吃了!” “我多謝你幾句,是不是能都給我吃?”陸許山期待的問。 “不能!”趙勝男無情拒絕了他,“你真是一點兒心也沒有啊?!?/br> 宋滿冬在一旁給月餅打包,無奈搖搖頭。 油紙四四方方的抱起來,扎上草繩。 既然他們都要寄回去,也就不用拜托陳家明了,明日看張興旺要不要去公社采買。 畢竟是食堂最后一天,想來會買點兒東西加餐的。 隔天一早問了,張興旺果真要去公社。 宋滿冬便把月餅托付給了他。 上午,張興旺便帶著買的rou回來。 瞧著挺大一塊兒,但分到大隊上幾百張嘴里,也不過丁點兒。 宋滿冬也從劉大姐口中得知了晚上要做的東西,“今晚吃餃子?!?/br> 摘的野菜和食堂里其他的青菜全都剁碎了,和rou沫拌在一起,就是今天的餡兒了。 劉大姐瞧著宋滿冬的動作和她手里那盆餡兒,不住贊嘆,“滿冬你這手真巧,什么都會?!?/br> 王婆子也在一旁幫忙,下意識的接了句,“一瞧就就是婆家滿意的手藝?!?/br> 見宋滿冬看過來,才驚醒過來,改口道,“但是滿冬這么厲害,自己一個人也能當家做主?!?/br> 眾人都圍在臨時支起來的長桌上包餃子,聞言便笑王婆子,“怎么不做媒了?還以為你要給滿冬介紹對象呢?!?/br> 王婆子趁機為自己正名,“以后我可都不做媒了。滿冬說我將來能過好日子呢,才不管這點兒家長里短?!?/br> 宋滿冬不知她這想法能堅持多久,更不知她能不能過上好日子,但有一件事能肯定,就是王婆子在她這邊兒沒那么討嫌了。 眾人說說笑笑著,到了包餃子的時候,又學著宋滿冬的花樣,“得跟滿冬包一樣的,不然叫他們瞧見了,肯定都只想挑滿冬的?!?/br> “咱們用的一樣的餡兒,一樣的皮,味道差不多的?!彼螡M冬說著,卻是掃了眼劉大姐他們包餃子的手法,將自己的餃子改了。 她習慣包的圓鼓鼓的,肚大花邊,看起來像個金元寶。 劉大姐他們包的則扁一些,像彎彎的月牙。 改下這個對宋滿冬來說不難,她便順手弄了。 張大隊長早早的通知了今日食堂解散,又說了提前下工的事。 下午五點,就響起了下工的鑼聲。 宋滿冬她們這邊的餃子也包完了,聞聲便開始陸續下鍋。 新鮮的餃子煮起來很快,浮在上面就八成熟了。 宋滿冬從前的習慣是拿勺子壓幾次,就盛出來。 今日煮餃子的是劉大姐,卻見她朝里面添了三次水,最后一次水開,才把餃子舀出來。 食堂外面已經有許多人在等候了。 往日的午飯不少人家都是拿回家去吃,今天卻齊齊匯聚食堂。 大人小孩兒都按人頭年齡打餃子。 宋滿冬也在一旁幫忙,心里頭記著數。 大人十八個,小孩兒以鍋對照,朝上打十五,以下十個。 這個計算法,免不了有偷偷墊腳尖的。 但大家都作沒瞧見,宋滿冬也沒出聲,只是覺得河東大隊雖窮,民風倒也不錯。 分完餃子,宋滿冬自己也打了一碗出去吃。 大家或站或立,里里外外的圍著食堂這間院子吃餃子。 吃完了還可以去打煮餃子的湯。 煮過餃子的湯是白色的,破皮那鍋則是微綠,還泛著油光。 對旁人或許是遵循“原湯化原食”的習俗,又或許是貪戀那點兒湯水的愜意,但對大隊上的人來說,那也是填飽肚子的食物之一。 宋滿冬正慢吞吞的吃著,琢磨著待會兒還得回去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