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發家從七零開始 第4節
她背著挎包走出家屬院,一路上都掛著火紅的橫幅。 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上山下鄉,改天換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向貧下中農學習,向貧下中農致敬。 ……[注] 這些都是宋滿盈常喊的口號。 宋滿冬從未在她或者爸媽面前發表己見,但偶爾也會想,他們確實應該接受一下貧下中農再教育。 想歸想,這些她絕不會說出來的。 宋滿冬穿過兩條街,到拖拉機廠,先去辦公室放了挎包,把工作服披上,才往院子里走。 師傅還沒到,但院子里已經停了兩輛拖拉機。 宋滿冬拿著記錄本上前詢問,“這輛拖拉機是有什么問題?” 從車斗里探出個腦袋,盯著宋滿冬的工作服瞧了一會兒,才開口,“送過來檢查?!?/br> 這會兒手扶拖拉機又少又貴,有輛拖拉機的都是條件稍微好點兒的大隊。 但只一輛的話,這會兒應該忙著來回運玉米,可沒時間等檢修。 宋滿冬猜測這八成是個富庶的生產隊,筆尖頓了下,又問,“哪個生產隊的?” 登記好才朝下一輛走去。 那人又說,“也行開過來的檢查的?!?/br> 他說完捏著手里的包子咬了一口,看著宋滿冬的目光帶著nongnong的懷疑,“你來給我們檢查???” 拖拉機這東西,他們整個大隊上都沒多少人懂的。 他這個拖拉機手也是特意花錢請人帶了倆月,又看了好久的書,才考上。 宋滿冬解釋道,“陳師傅待會兒來幫你們檢查,我是他徒弟,先登記一下情況?!?/br> 陳師傅一共帶了三個徒弟,前面兩個師兄都到下面縣城幫忙了。 平日里這些雜事便讓她幫忙做。 陳師傅對她也不藏著掖著,她也愿意幫師傅料理這些瑣事。 宋滿冬合上本子,回辦公室打了熱水,給陳師傅泡上熱茶。 茶水溫熱時,陳師傅便拎著蒲扇晃晃悠悠的從大門走了進來。 他在繞著兩輛拖拉機轉了一圈,接過宋滿冬遞來的茶缸呷了一口,才不慌不忙的上前。 手搖發動,坐在拖拉機上繞著院子走了一圈,陳師傅便停了下來,沖宋滿冬招招手。 宋滿冬上前,把茶缸遞給他。 陳師傅端著茶缸,下巴指了指拖拉機的方向,“你去檢查一下,看看有什么要修理的地方?!?/br> 宋滿冬心有猶疑,但看了師傅一眼,還是上了。 這也是她打小學來的經驗,遇到機會決不能退。 拖拉機手卻有些不樂意,“她能行么?” “怕什么?我這不是在這兒呢?!标悗煾挡换挪幻Φ?。 “現在不讓她給你們看,等回頭你們拖拉機出大問題的時候,火急火燎的,敢讓她上手???” “我這個年紀,早該退休了,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回家歇著了?!?/br> 拖拉機手看著陳師傅花白的頭發,不吭聲了。 宋滿冬從前到后,上上下下的仔細檢查過,把自己發現的問題記下來,拿給陳師傅看。 陳師傅瞥了眼,滿意點頭,“回頭把廠里的舊拖拉機拿出來,你拆了看看?!?/br> 說著又指了指拖拉機,“該怎么辦你看著辦吧?!?/br> 拖拉機手急急道,“師傅你還沒看呢?!?/br> 陳師傅只是笑笑。 宋滿冬替師傅開口,“師傅已經看過了。拖拉機有什么問題,他一上手就知道?!?/br> 這問題宋滿冬也好奇過,后來還是廠里別人說的,后面幾次修理果真都印證了,讓她打心底里佩服。 將來她也想做這么一位胸有成竹的維修師傅。 拖拉機手將信將疑。 陳師傅不解釋那么多,只說,“讓她處理吧,待會兒你上手開就知道了?!?/br> 宋滿冬便跟拖拉機手詳細說了起來,“兩輛拖拉機輪胎右側都比左側磨損嚴重點兒,應該是你們那里路的原因,我待會兒把兩側輪胎換一下……” “還有,前面這個位置要加一下潤滑油,這里螺絲有些松了……” “都不是什么大問題,很快就能弄好?!?/br> 拖拉機手跟著她瞧了一圈,驚嘆起來。 等宋滿冬找來工具支起拖拉機,利落的換起輪胎,便殷勤的湊了上去。 “小師傅,你跟陳師傅學了多久,學會這些的???” “你看我又沒有機會學一下?” 宋滿冬看他一眼,壓低聲音,“這些都是常見問題,你要是識字,待會兒上書店買本兒書看看就行?!?/br> “這些問題都不影響正常的活動,但是調整一下,之后拖拉機能開的更久一點兒。 你開時間長,也能摸索出來這些?!?/br> “但是拖拉機真的出問題,還是得指望陳師傅他們這些老師傅?!?/br> 拖拉機手贊嘆道,“懂這些就很厲害了?!?/br> “你們城里姑娘真厲害,還會這些?!?/br> 宋滿冬笑了下,“我以前也在大隊上,考上市里的高中,又考到拖拉機廠的?!?/br> 她換好輪胎,拍了拍手,鼓勵道,“你識字,又會開拖拉機,也挺厲害的?!?/br> “如果想學修理,可以先到公社問問,找師傅帶帶,有個基礎再往拖拉機廠考?!?/br> 拖拉機手躍躍欲試,露出了一口白牙,“好,謝謝小師傅?!?/br> 他這活在大隊上是風光,可開了幾個月,人就膩了,要是能當工人就好了。 穩定輕松還不用受暴曬寒風。 宋滿冬徹底檢修完,讓他上車開開試試。 拖拉機手也不客套,立馬上手。 一圈開下來,說不上哪兒變了,但就是覺得順手不少。 更佩服他們這些維修工了。 兩輛拖拉機一前一后的離開。 宋滿冬回了辦公室繼續看陳師傅給她的冊子,這是她們廠剛引進的54東方紅拖拉機養護手冊。 雖說拖拉機構造大差不差,會一個都能融會貫通,但偶爾也會遇上極其細微的問題,不能到了臨時再去研究。 “小宋?小宋??!”后勤的趙大姐還沒進門,先喊了起來,瞧見宋滿冬,又看看院子,“不忙吧這會兒?” 拖拉機到底是奢侈物件,不是每個大隊都有的,更何況越靠近市區的生產隊越少,大都就近去公社修理了,真正讓陳師傅出手的機會也不多。 “不忙?!彼螡M冬搖搖頭,看著趙大姐喜氣盈盈的模樣,“趙姐,這是有什么好事兒?” 趙大姐一拍手,拉上她就往外走,“真是好事兒!” 她拿手當著嘴,低聲說,“食堂搶到了一條牛腿!” “我攔著沒讓他們動,就等你過去收拾呢。這好東西可不能糟蹋了?!?/br> “我沒怎么做過牛rou?!彼螡M冬有些擔憂,實話實說道。 在爺奶家,別說牛rou了,豬rou也是難得吃上的東西,只有每年搶收的時候,家里才會做。 回城以后,做豬rou的次數倒是頻繁了起來,可牛rou難買,這兩年他們家也不過吃了兩三次。 “那食堂里誰不是沒做過?”趙大姐擺擺手,“你的手藝在這兒放著,差不了?!?/br> 宋滿冬不敢托大,瞧見牛腿后,斟酌了一下,“要不然我先割一小塊兒試試?” “成?!壁w大姐一口應下,讓宋滿冬自己做主。 她對宋滿冬這么信任,主要還是去年拖拉機廠的小年夜飯。 宋滿冬燒的菜,一下鍋,味兒都不一樣了。 包餃子調的餡兒更是一絕。 叫人吃了一頓總是念念不忘,后來她厚著臉皮問了宋滿冬怎么做,回家卻怎么也做不出那個味道,又不好總是煩請宋滿冬幫忙做,只得遺憾作罷。 跟趙大姐有相同念頭可不止一個。 宋滿冬握著菜刀,沒著急挑rou,而是先問周圍的人,“我炒個菜,還是做個別的?” “包餃子吧?!壁w大姐帶頭道。 其他食堂的人也附和起來,“對對?!?/br> “餃子用邊角做就行?!彼螡M冬說著,比劃了幾下,“我先切下來幾塊整的,用來做鹵rou和炒rou都行。骨頭拿來燉湯,明天喝牛rou湯?” 趙大姐滿口應著,“行行?!?/br> 宋滿冬穿好圍裙,挽起袖子,下手不做猶豫,很快就將rou分好了。 幾塊兒碎rou放在砧板上,在她的菜刀下,很快變成了rou沫。 餃子餡兒是決不能有一絲一毫馬虎的。 牛rou沫加上料水使勁兒攪拌,將水攪拌進去,包進餃子里才不會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