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節
一路上已經吊夠了兩人的好奇心,坐下后孟婧瑤就不跟他們閑話了,畢竟是正事吶。 “我打算跟聞縣令商議做個大事,你們先說說看最多能拿出多少本金來?!?/br> 說著,孟婧瑤又認真看了一眼沈華柔,“你是不是把銀子都給三哥了?” 這事兒沈華柔跟她提過,她突然想起來了。 沈華柔點頭,“都給了,還說擴建的本錢要跟你和二哥借呢?!?/br> 賀元敬正要說話,就見孟婧瑤擺手制止,“我們之間話說什么借不借的話,客氣了不是。 那就不問你了,二哥你能拿出多少銀子?” 賀元敬想了想,報了一個數,而孟婧瑤顯然是不滿意。 “我能比你多個四萬萬,但我們加起來才不到二十萬,算上要用的本錢,不知道夠不夠用?” 她平日里也沒有能用到銀子的地方,所以她分的紅都存著,也就現在終于有了能用的時候。 比起算銀子來,沈華柔更好奇她的主意,“銀子的事先不說了,我回去找大哥借些也無妨。 你先說說到底是什么主意吧?!?/br> 賀元敬也道,“不夠的話再想辦法,關鍵是主意?!?/br> 已經被催問了,孟婧瑤當即也不管銀子不銀子的事,便開始說起來她的想法。 “我想把附近兩個村莊的田地和村子都收了,到時候全都算到咱們山莊的改建中來。 我知道你們都擔心什么,我先說了你們聽聽看。 咱們跟村民簽協議,只要他們愿意把宅基地和田地賣給我們,我們就另擇地方給他們重新蓋房子,保證都是青磚大瓦房。 他們現在所住的房子有多大,我們就給他們蓋多大的房子。 田地和宅基地都賣給我們的人,我們再跟他們簽做工的契書,保證每一家都能有三個成年人做工。 三個成年人的工錢,可比他們種地來得更多。 只要他們勤勤懇懇,不犯錯不偷懶,我們承諾絕對不會辭退他們。 他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發現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比他們種田來得更好,他們也就不會再惦記田地了。 前三家來跟我們簽合約的人家,可以多得一間大瓦房?!?/br> 第321章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這個好,有了對比自然有人想要這多出來的一間房。 附近的這里和村莊里,能住得起青磚大瓦房的也就只有一家。 只是,這一家恐怕就要難了。 針對性的,還是要想些別的辦法。 比如,他們家的子孫后代的前途上,或者他們家有什么想要而又暫時不能實現?!?/br> 賀元敬不愧是商人,一點就透。 沈華柔卻想到另外一個事,她看向孟婧瑤,“你說要跟聞縣令商議?” 只是這樣的話,他們自己跟村民簽合約不就行了,哪還用得上聞縣令出面? “剛才二哥說的,不僅是對那一家,對別的不好商議的人家也可以實行。 只是,我們也必須要地方保密,若是泄露的話別的村民也都有像學樣,成本就大大的提高了?!?/br> 人心不足蛇吞象,沈華柔并不想刻意去揣測人心,但防人之心也不能沒有。 賀元敬也點頭,“其實盡量不要開這個口才是與穩當的?!?/br> 兩人同時看向孟婧瑤,聽她解釋。 孟婧瑤早就想好了,“我們要的是官府的支持,只是我們自己去跟村民商議的話,村民聯合起來抬高價格,我們就被動了。 但若是有了官府的支持,其實也不是要聞縣令特別做什么,只要他發一張告示或者請幾位村長去喝茶,親口說出搬遷賣地的好處。 就是為了百姓能吃飽穿暖,看在我們給的稅收上,聞縣令也會考慮。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br> 竟然是為了這樣,沈華柔都想看看她腦子里到底是怎么長的,竟然能想到這些。 她從來沒有想過官府能在這種事上支持他們,或者是與他們合作。 但經過孟婧瑤這么提醒,她聯想到聞縣令的為人,賀元凌都說與他有共同話說,想來他會答應。 賀元凌走了,這個事只能二哥去與聞縣令交涉。 她與二哥對視一眼,在對方眼里看到肯定。 兩人又看向孟婧瑤,“你在仔細的說說,我用紙筆記下來更清楚一下,有什么要刪減的也能一目了然。 還有幾個村長里共都多少戶人家,要蓋多少房子,還有多少田地,這些最好都一一的列清楚。 我在去找聞縣令之前,必須所有的事和數據都理清楚。 不然,萬一聞縣令問到我們有什么地方不清不楚,再回答不上來的話,失誤帶來的后果太大?!?/br> “嫂子說的對,現在就理,我把書桌收拾收拾。 咱們要清要理的事和數據太多太雜,要擺的地方多,可不能弄混弄錯。 我這里有一些數據,但是不全,現在可以先用著,等再仔細的統計過后再對比。 對了,二哥你現在出去讓人去調查村里的人戶,誰家有多少間房,有多少地。 最好是能打過到什么小道消息和八卦都行,說不定,到時候就能派上用場?!?/br> 賀元敬當即就出去找人,又讓陽春去取些熱水糕點來,照這樣下去一時半會兒是商議不完了。 書房里只剩下沈華柔和孟婧瑤兩人,孟婧瑤一邊收拾一邊問。 “嫂子,你跟三哥說糧食的事沒有?” 第322章 孝道 孟婧瑤想起那日上午,三哥讓人來拉了輛車藥材走。 那幾日她也忙著,直到現在她才有空問。 “說了?!?/br> 沈華柔又道:“我以為你知道?!?/br> 既然他的人都來拿藥材了,沈華柔以為她都清楚。 就聽她說,“我一想也是了,就是突然想起來問你一句?!?/br> 沈華柔也沒有想到,她和孟婧瑤處成了無話不談,對對方最為信任的關系。 而且她屯糧買藥的事孟婧瑤一直都支持她,從來都沒有問過為什么。 孟婧瑤是覺得沒有必要問,世道不太平,手里有糧可比有錢來得更穩當。 她也跟家里說了多屯些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沒多久陽春就進來了,她又將窗戶都打開透透氣,換上新的火盆子。 過了年后是沒有之前冷了,但也不到暖和的時候。 兩人收了話轉頭說起別的來,直到賀元敬再回來,陽春又出去守著。 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商議好,沈華柔索性就住在了莊子上。 陽春和賀順回去稟報去東西的時候孟氏還有些擔心,接連叮囑了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 等陽春走了之后她又開始嘆氣,“元凌也是說走就走了,華柔這都懷著身孕,又要獨自在家。 這回元凌肯定來不及回來看孩子了,等他再回來小的這個都不知道多大了,雅雅怕是連爹長什么樣都忘了吧?!?/br> 當娘心里也難受,她哪兒就想過兒子會走上這條路? 幸好,他媳婦兒是好的,沒嫌他,也沒有因為他這個決定而心有不滿。 誰能想丈夫長期不在家? 賀老爺子雖然嘴上說妻子多想瞎想,但他自己還不是忍不住嘆氣。 從前他一直都罵兒子不學無術,跟個紈绔無異。 現在兒子上進了,他有時候又覺得,還不如像從前那樣呢。 至少,他做紈绔時天天都在家,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晃悠,氣他幾趟。 到了晚上二兒子回來,孟氏還特意把二兒子叫到跟前兒來問。 “你們是又在商議什么?怎么華柔還住到莊子上去了?” 孟氏倒不是覺得兒媳婦兒不應該管那些什么事,她是怕累著了沈華柔。 在父母面前賀元敬不覺得有什么需要隱瞞的必要,他相信就算是三弟妹在這兒也會如實相告。 他也會叮囑爹娘不往外說,爹娘知道輕重。 聽完兒子的話,賀老爺子一百個贊成,“你們盡管放手去做,但也要注意別讓元凌媳婦兒累著?!?/br> 孟氏也是這個意思,“要不你和你媳婦兒也搬到莊子上去住著,你天天這么來回的跑浪費時間。 早些定下來,也好早些讓華柔輕松下來?!?/br> 賀元敬還能說什么反對的意見?回去后就跟媳婦兒商議了搬到莊子上去小住。 “我們都走了,爹娘那里?” 陳氏是怕萬一家里有什么事?也覺得留爹娘在家有不合適。 賀元敬卻道,“是爹娘的意思,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