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八零,對照組后媽拒絕內卷、重生回到戰神夫君戰死前、長安世子妃、每日抽盲盒,咸魚女主在六零躺贏、美食發家從七零開始、滿級大佬穿成農家女、我竟是邪神[無限]、女主她兒媳、別釣了啦[電競]、沉夜·刑偵
“但它可以用作參考,從李國強的案子可以看出兇手是女性,那么殺害胡良的也應該是一名女性,”顧城輕聲道,“李國強和胡良的死狀雖然不同,但生|殖|器都被殘忍割下,即使他們之間毫無交集,那也足夠說明殺害他們的兇手有多么痛恨他們的性|器官,或者說,兇手有性|器官收集癖,無論是愛慕還是痛恨,兇手都對男性身上的這個器官十分敏感?!?/br> 不大的招待所房間里不知道什么時候悄然陷入安靜。 . 蘇子柒登時覺得一股寒意自下而上沖擊著腦門:“嘶......誰沒事兒干收集那玩意兒?!?/br> 秦晏食指輕輕點著椅背:“兇手要真的是同一人,那這個人的心理倒很好揣摩?!?/br> “怎么說?”蘇子柒問。 “李國強被害后,尸體被繩索固定,拋入井中,兇手這么做大概是為了讓兇手更快沉底,或者在拋尸入水的時候更方便,”秦晏想了想,“兇手殺害李國強之前,計劃并不完善,拋尸去兩河村的行為要么是臨時起意,要么是為了讓警方理所當然地把目光聚集到兩河村,從而為兇手爭取更多逃離的時間?!?/br> 蘇子柒將手里的筆轉了一個幅度,筆墨在干凈的紙面上落下一個小黑點:“那胡良呢?” 秦晏道:“假設兇手第二次作案的目標是胡良,李國強被害后,兇手其實已經有了第一次作案的經驗,內心的恐懼和緊張慢慢消除,殺人的報復感和快感也越來越強烈,直到步入快感出現后的冷靜期?!?/br> 蘇子柒看著秦晏。 “兇手會......”秦晏話音剛落,被顧城出聲打斷。 “兇手會更加渴望得到同樣的快感補償?!鳖櫝堑?。 秦晏笑笑:“對?!?/br> . 蘇子柒挑眉看著他們:“所以這次的案子,本質上是連環殺人?” “不像是傳統的連環殺人,可能只是單純的仇殺,”秦晏說,“連環殺人,指在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內謀殺三人或三人以上,在兩起謀殺之間兇手一般會有一段心理冷卻時間。而李國強和胡良的案子之間只間隔八天,兇手如果不是那種心理格外變態的偏執狂,那應該是早就計劃好要殺害這兩人了?!?/br> 秦晏頓了頓,繼續道:“但就像我剛才說的,李國強遇害的時候假設是兇手第一次殺人,那么兇手這個時候還不夠成熟,直到第二次犯案,才會更加‘天衣無縫’,從棍棒抽打李國強到用刀具砍下胡良的手腳,從拋尸入水再到挖坑分尸掩埋,兇手在進步?!?/br> 顧城輕聲附和:“像是木匠,在雕刻第一件工藝品的時候總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紕漏,木匠渴望完美作品的心得不到滿足,于是在雕刻第二件工藝品的時候,木匠想法設法讓自己進步了?!?/br> 蘇子柒道:“有點道理,但作案總要有動機吧?” 殺人的動機可以是金錢、利益、感情和心理需求。 一個人殺人的欲望可以隨時扼殺,當然也可以在毫不加干涉的大情境下變得越來越濃烈,從而想要通過此種行徑去滿足自我,釋放自我——當兇手認為自己第一次嘗試是一次圓滿的、解氣的嘗試后,或許會不由自主地想通過同樣的方式情景再現,以達到自我安慰的狀態。 “或許是兇手和死者之間的私人恩怨,”秦晏站起身,點了點案發現場的照片,“兩名死者都丟失的生|殖|器會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br> “你的意思是......”蘇子柒欲言又止。 . 秦晏看著現場照片,微微抬眸與蘇子柒對視。 許久沒說話的金琳忽然開口:“jian情?” 秦晏微微頷首:“兩名死者的性|器|官都被兇手切割,案發現場也未發現切割后的尸塊,這種東西不會不翼而飛,只能是被兇手帶走了,而兇手帶走這些東西的目的,要么是紀念自己的殺人成果,要么是帶走銷毀,因為兇手認為這種臟污的東西不該存在于世界上?!?/br> “嘶......”蘇子柒搓了搓雙臂,“你這話叫在座的男同胞們情何以堪啊?!?/br> 秦晏嘴角勾了勾:“我只是站在兇手的角度思考這些東西對于兇手來說意味著什么?!?/br> . 曾俊環視眾人一圈,道:“陳染的尸檢結果已經出了,但是由于尸塊太碎,我們沒有調查到什么有價值的東西,不過我拿她的dna和李國強胃內的殘渣做過比對,可以確定的是,陳染尸塊丟失的那部分確實進了李國強的肚子,而且是李國強生前吃過的最后一頓飯,除此之外——” “除此之外?”秦晏眼神微微凝固,“還查到什么?” “那個......”曾俊清了清嗓子,聲音壓低了些,“李國強生前還吃過貓rou。不過根據腸胃內容物消化情況推斷死亡時間是一種輔助手段,不能起決定性作用,我只是看看他生前吃了什么,沒想到還有意外發現?!?/br> . 金琳捏緊了拳頭,氣憤道:“這么說來,村子里那些貓該不會就是李國強殺的吧?!?/br> 秦晏安撫似地看她一眼,搖頭:“不會,村子里發現的十只貓死亡時間跟胡良相差不大,李國強死于胡良出事的八天前,那些貓不可能是李國強殺的。村子里那些貓大概率只是兇手用來轉移警方和群眾視線的幌子,畢竟在現在這個社會上,死一個人和死一群貓,網民會更加關注后者?!?/br> 這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