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夫郎贅婿到朝野重臣 第97節
沒聽錯把,竟然不是讓他吃,而是讓他帶回去耕種的? 永年縣常年地受窮,對于糧食作物,永年縣令的感受自然比他縣來的深,他馬上問出一個關鍵問題:“知州大人,您說這土豆不挑地力,我永年境內多崇山,土壤又貧瘠,莫非這樣的條件,也能種活土豆?” 葉崢見他的問題終于上道了,點點頭:“林大人,是能的,此次我請你們來,主要就是為了將土豆推廣下去,尤其在你的永年縣,要設置一個土豆種植試驗點,若永年地界土豆都能豐收,其余兩縣兩郡自不必說了。林大人,你肩頭責任頗重??!” 這時候說什么責任,林大人高興得都要飛起來,若知州大人說的是真的,這土豆真的如此好種又高產,兩月都不說了,直接按最長三月一豐收算,只需種一年,不,半年!他永年縣將無饑饉矣! 葉崢又道:“關于土豆種植的具體事宜,明日讓我岳父來同你說,第一批土豆就是他親手侍弄料理出來的,后來我們村人其他人跟著他的經驗種,也是大豐收,一畝地少說有個□□百,好點一千斤吧?!?/br> 多少! 林大人站不住了,其他幾個大人也是撞桌的撞桌扶墻的扶墻。 畝產千斤? 世界上竟有這樣的糧食作物! 他們不是在做夢吧? 林大人狠狠掐了自己一把,疼的,不是夢。 他倒是沒想著葉知州會騙人,人家年紀輕輕前途無量又和雁云郡王好交情,吃飽了撐的拿他們這幾塊老棺材板開涮。 再說畝產究竟多少斤,那還不是種下去三個月就見分曉的么? 蟠龍郡丞聽著有點坐不住了,他蟠龍就是氣候比永年溫暖些,境內也多山啊,老百姓餓死凍死的情況也有??! “葉大人,那蟠龍郡——” 葉崢微微一笑:“蟠龍郡情況我也清楚,我也不厚此薄彼,給蟠龍郡也撥一千斤土豆?!?/br> “謝大人!” 蟠龍郡丞高興了,那也是笑得見牙不見眼。 涉林和寶豐面面相覷,尤其是涉林縣令,他境內富庶比不上寶豐,多密林果木不錯,但種下去的糧食總也爭不過雜草,收成也是淺薄,弄得種地的沒幾家,普通村民果腹全靠密林采摘,或者摘了那果子賣給商戶換錢,商戶是賺的盆滿缽滿,但大啟商業稅不重,那商戶就算賺上了天于稅收上也增加不了多少,而一縣政績主要看稅,他才四十出頭,若有機會還想奔一奔吶! “葉大人,那我涉林縣可否也種土豆?” 葉崢看著他說:“付大人,自然是可以的?!?/br> 涉林縣令高興了:“那涉林也撥一千斤?” 這回葉崢搖頭了:“付大人,涉林撥不了一千斤,只能給你撥五百斤?!?/br> 付大人不高興了,論耕地面積,他涉林比不上寶豐,但比蟠龍和永年那是強多了,論水土豐美涉林也排得上號,怎么窮山惡水的蟠龍和永年各自能有一千斤土豆做種,輪到涉林就五百斤?葉大人小氣! 葉崢知道他想什么,解釋道:“付大人誤會了,非是我行事不公,蟠龍和永年的情況你也清楚,土豆對那邊百姓來說乃是救命糧食,我就實話說了,此刻我手頭并無那么多土豆,自家種的拼湊起來也只有一千五百斤,便是給永年一千斤,蟠龍那邊還欠著五百斤,包括寶豐,我也準備給五百斤,你們放心,我許諾出去的事,在你們離開前必定都做到——” 大不了去薅雁云郡王的自留地,聽說郡王府人人愛吃土豆,剛安頓好就圈片自留地種了不老少,到時候他后者臉皮去大哥那邊哭一哭就有了。 “而且涉林和寶豐情況不同,對這兩地我還有旁的打算,譬如你涉林水土豐美,農作物生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那種子播下去競爭不過雜草,是農人沒有做好田間管理之故,若做好了田間管理,無論是稻子麥子還是大豆,一樣可以豐收?!?/br> 田間管理,何為田間管理? 涉林縣令剛要張口,就被葉知州揮手止了:“我這有一本農事書籍,叫農政全書,里頭詳細講述了什么叫田間管理和田間管理的作用,此書乃是我在翰林院時,雁云郡王主理,其余我主筆,翰林學士們口述或筆錄,集合了大啟地貌水文、家鄉風土所著的一本農事書籍,我已刊印成冊,到時候每人領一本,我也會派人給你們講解,你們且在這里待幾日,這幾日我每天都在衙門,有不懂的也可以來問我?!?/br> 葉崢又吩咐:“小李小王,你把我書房里給幾位縣丞準備的農政要書取來?!?/br> 李淼王師爺領命而去,不一會兒就搬來一沓厚厚的簿冊,一本一本發給下頭縣令。 李淼是同知,比縣令行政級別高,他發到誰,誰就擦擦雙手恭敬接了。 葉崢看了看天色說:“今日也差不多了,諸位大人回去先將農政要書粗略看看,有什么不清楚或者想知道的明日再說?!?/br> 葉崢找他們自然不可能只說個土豆,但晾在這幾位大人今日接收到的信息太多了,得給他們留點腦子緩緩,其余事情也緩緩再說,或者一對一說。 比如葉崢對涉林和寶豐境內出產的大量鮮花有想法,想弄成精油,結合他做過的肥皂弄成精油皂之類的,這種就沒必要和不出產鮮花的蟠龍和永年縣令商量了。 還有密林境內的果子,寶豐境內的海產,這些葉崢也有想法,但還有句話叫徐徐圖之,尤其是治下還有百姓吃不飽飯的時候,他始終心里有句話,糧食安全是第一的,無論要發展什么商務貿易,永遠要保證雁云州的基礎農業,不然百姓瞧著利潤高都去從事商業有關工作了,哪個種田? 古代可不比現代,有大型農機也有沃野千里,那北邊黑土地的糧食下午就到了南邊,如今大部分郡縣內種植的糧食只能保證當地人民自己吃,交完了稅,剩余才能流通進米行,若一個郡縣的老百姓都不種田了,這個虧空之大,僅靠相鄰幾個縣買糧是補不上的,而米糧商人還會趁機哄抬米價,這就和災荒年間,米行的米價格太高沒人買得起爛在倉庫里,而窮苦百姓卻餓死路邊是一個道理。 夜里回家,葉崢把今天見下官的事情巨細靡遺都和云清說了。 并希望云清明天能和自己一起去衙門,幫著解答縣丞們看了那本書可能會產生的疑問。 無論在溪山村還是翰林院,自己整合這些知識點和管理經驗的時候,云清都是親眼看著他一點點整理出來的,還是第一閱讀人,還給葉崢提供了不少經驗,如果世界上有一個人能對這本書完全參悟,有自己的想法,這個人首選肯定是云清。 葉崢知道云清的思維和才華,若放出去,自能創造一片屬于自己的事業,他雖是個哥兒,但論見識心態乃至武力值,世上沒幾個男子比得上。 云清只是藏拙不顯,也沒什么野心,愿意做阿崢背后的夫郎,過著這樣幸福平淡生活罷了。 云清倒沒有說好,或者不愿意,他問了個問題:“阿崢愿意我出去拋頭露面?” 畢竟男子都愿意夫郎安心待在后宅,相夫教子,這不是說他疑阿崢,阿崢自然是好,但這個世道對哥兒的要求就是上面那些,若哥兒太跳脫不安分,就會引來別人閑話,連他夫君都會被人說成連自家哥兒都管不住,肯定不是個能成事兒的云云。 云清是待在家中他也沒啥想法,出門見人或者打拚他也愿意,總之只要和阿崢在一起,他做啥都開心就是了。 葉崢笑道:“那些愚人的蠢話酸話聽他們作甚,我家清清有多優秀我自己知道,我自己有沒有本事我和清清我們也知道,才沒空理那些垃圾話,清清你這么想,我往日在衙門辦事一天,晚上回來才能再見你,若你也去衙門,我們豈不是時時刻刻都在一處了?橫豎家里有爹娘他們,安兒然兒也不是那等鬧騰的,清清愿不愿意和我多點相處時間?” 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無需多問,于是事情就這么定下了。 第二日,葉崢早起帶上云清去了知州府衙,另還有雁云郡王派來的兩個對農事和農政全書有研究的老把式也到了。 花廳里,四個縣丞一大早就坐在那里,各個臉上掛著烏溜溜眼圈顯是一夜沒睡,但就那眼里的亮光來看,精神倒還好,就著農政全書上的問題互相爭論探討,葉崢進來的時候他們正激烈討論中。 蟠龍郡丞激動道:“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窩頭睡,我以為此諺甚好,應交給底下農人傳唱,讓之成為一句俚語俗話?!?/br> 寶豐郡丞笑:“那你只在你蟠龍和永年兩處下雪地方傳唱就成,我們寶豐和涉林不下雪,這話于我們境內農人無用?!?/br> 涉林縣令:“周大人,你覺得這上頭寫的是真的嗎?只要將土地翻開,讓陽光充分照射,就能殺死土地中的害蟲卵?” “書上既如此寫,許是真的吧?!?/br> “還有這句,深耕加一寸,頂上一茬糞。是說那土地要耕耘下去,不能種得太淺?” “橫豎都是同一塊地,莫非底下還比上頭肥,這又是何道理?” “你相信嗎?” “老夫不知?!?/br> 這時就聽得一個清悅又心平氣和的聲音從門邊傳來:“農作物的根系會從土壤中吸取營養,有的農作物還會在根系邊排出一些有害的東西,如此循環往復天長日久,地力就薄了。深耕可以將地下的土翻上,淺層土翻下,土壤的肥力就可以得到平衡,深耕的作用還不僅止于此,若淺層土上長有雜草,將雜草連根拔曬死后通過深耕翻入土里,雜草腐爛后也可以為成為肥力,除了調節肥力,深耕的過程,可以將結塊的土壤打松,適合植物根系發育生長,農人在深耕的時候,隨手撿出土壤里石塊和其他垃圾,土壤就會變得細膩,莊稼也長得更好……” 隨著聲音進來的是個朗月清風般的年青人,身材高挺,俊眉修目,端的是一副好樣貌! 但此刻相貌不是重點,重點是順著他的講述,縣丞們逐漸理解了深耕的作用,不僅理解,腦中還展現出一副農人在雜草叢生的曠野里開墾出土地,隨著他的開墾,耕耘,一年年深耕下去,那土地被養得越來越肥,莊稼在肥土地上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時候再問深耕好不好,那必然大家所有人都會翹著拇指說好,深耕真好! 縣丞們昨夜回去琢磨了一夜,今日心里頭產生了不少問題亟待回答,有人主動解答那太好了,也不管這年輕人是誰,只管把一肚子問題拋出來問。 譬如:“那湖底淤泥經過晾曬真能肥田?” “稻谷種在水里,不會淹死反而大豐收?” “那養稻谷的田里,還能養魚養螃蟹,那螃蟹夾子不會把稻秸給鉗倒了么?” “種糧食要澆水我知道,這咋還要定期施灑肥料了,不是選塊肥地種子埋下去就成了嗎?” “那種子還要挑選過?種子在淡鹽水里攪和,真不會壞了種子本身?” “還有啊,這說要在每茬糧食里挑選顆粒最大穗子最沉的留作來年的種子,那種子真能一年年變優?” “書中所謂石灰粉又是何物,這石灰粉真能殺驅走蛇蟲鼠蟻?” “這上頭說用煙草泡水能滅殺蚜蟲可是真?煙草就是邊民嚼食的這種煙草葉子嗎?” “……你們七嘴八舌問這么多你們讓公子先回答哪個,邊兒去慢慢來!” “我先問的,請公子先答我的問題——” “公子,我這還有個問題,你瞧……” “起開起開我先來的!” 云清依舊不疾不徐:“諸位不要爭不要搶,我今日來就是解疑答惑的,還有身旁這兩位,都是經驗最老道的農人,對農政全書上的東西也有心得,我回答不過來的諸位也可以問他們?!?/br> “好的,公子,那么請先說說這句話——” 葉崢站在門邊,看著那些大人們把清清團團圍住,拉著他問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但清清的耐心很好,他從前上山打獵,為了追蹤一只獵物可以埋伏三天三夜,如今把這份耐心用在解答縣丞們的問題上,也是游刃有余。 這時,李淼和王師爺也拿著農政全書要往里走。 路過葉崢的時候,葉崢伸手把他們攔了:“你倆干啥去?” 李淼顯得十分虛心:“葉大人,此書太過深奧,上頭寫的許多東西聞所未聞,我們也有問題想請云公子解答??!” 王師爺也眼巴巴看著,表示著期待。 他們當然是認識云夫郎的,上回出門巡查郡縣,云夫郎那徒手逮兔子野雞的絕技叫他們嘆為觀止,有許多次誤了宿頭露宿野外,是云夫郎帶著底下差役上山下河抓魚打鳥的,有一回還持刀劈了頭野豬,叫差役們都佩服得五體投地的。 今早知州大人來上班,衙門里許多人見到許久沒見的云夫郎還怪想的呢,紛紛打招呼。 知州大人說,以后云夫郎天天來衙門,這稱呼上得改改,叫云夫郎有點刻意凸顯葉大人家眷似的,叫云公子就成。 其實叫啥都無所謂,比起那一瞪眼就鋒銳如刀氣勢十足的知州大人,大家伙普遍覺得溫潤如玉的云公子比較好相處,哪怕是最底層差役仰慕云公子身手找他切磋他也從不推拒。 葉崢斜睨他們。 這倆從前跟著前知州萬大人學得一比胡涂賬,葉崢尋常事多也懶得說他們,又不是他倆老師,上趕著鞭策不是道理,下官而已,能用就先用著,不能就黜了另提拔好用的,他現在身份有這個便利和權利。 不過這話也就是想想,還沒付諸實現,想著啥時候說兩句話提點提點,這話沒說出口呢。 誰知這倆今兒還自己要上進了? 葉崢邁步往書房去,李淼和師爺亦步亦趨跟著。 李淼跟了葉崢一陣,知道上峰不是個苛刻人,自己厚著臉皮巴上去有時倒也出其不意,故意笑道:“葉大人,怎么說我也是一州同知,除了您第一,下頭就是我了,連那些縣丞看了書都能有幾個問題,我這也是堂堂二甲進士出身——自然比不了您榜眼風光,也不能連那些個同進士出身的也不如啊是不是?” 葉崢飛他一眼:“我以為你這輩子就準備這么渾賴了呢?!?/br> “哪能啊,下官這才不到三十,雖比不得大人您年少職高,好歹也不比人差不是,興許從現在開始努努力,還能走走上坡路呢?” 師爺也諂笑著上前湊趣:“您二位都步步高升了,怎么得也得關照關照小的不是?小的這輩子是沒有提升空間了,全仰仗二位大人了!” 說歸說笑歸笑。 他倆能自己明白過來也是好事,葉崢眼下計劃一大堆,需要人手去做,畢竟是生不如熟的。 葉崢走進書房,把那官袍領子解開兩顆松快松快。 邊對李淼說:“我瞧你連個地都沒下過,還不如我呢,我好歹在老家也是種田苦出身,那農政全書你看看得了,估計也琢磨不出什么心得來,你那邊我另有要緊事安排的?!?/br> 李淼一聽來了興趣,把那農書合了腰間一插:“什么要緊事,大人您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