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廚娘發家記(美食) 第144節
那孫家還真是挺明事理的,一點兒不慣著自家閨女。 新娘出了門子,方念真和黃鶯就專心等著吃席就行了。 雖然只是娘家的午宴,但是孫家是大戶,菜色也是不錯的。 除了孫家自己膳房的出品,似乎也雇了專門做流水席的。 方念真看著剛剛上來的“五花rou燉魚”就是眼前一亮。 她迫不及待地夾了一筷子魚rou嘗一嘗,嘿,就是這個味兒! 之前店里過八月十五中秋節,做不過來飯菜,方念真請的就是就是這位大廚,沒想到,隔了沒多久,就又吃到了! 還是一樣的新鮮,香味濃郁!這次不像上次在店里還得顧著大家,只要專心吃席就好了。 方念真細細品味了一下,竟然嘗出了隱隱的奶香味兒? 這是怎么做到的?! 想學這一門做魚手藝的念頭攀到了高峰。 有些事情,總得嘗試一下吧? 說干就干,方念真準備直接去這位廚師的家里試探一下。 若是能用錢買下方子那最好了,若是不成,她也不用總惦記著了。 雖然方念真心里已經做好了挨罵的準備,卻還是低估了一個廚子守護自己秘方的決心。 作者有話說: 啊啊啊,營養液一千啦,這兩天就加更!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哦~ 第118章 村外險情 方念真與黃鶯吃完孫家的宴席, 就溜溜達達回了家里。 她也沒什么悠閑日子了,后日開始,“鍋里撈”和“方記涮rou”就要重新上架火鍋了。 今晚她就又要開始炒制鍋底了。 雖然教了小秋和安子炒鍋底, 但是二人還不熟練, 而且因為食鋪必須得有一個人撐著,只能輪換著干, 方念真要么就在食鋪,要么就得輔助炒料。 除了新云州店鋪需要的底料, 還得炒制出京城“念真食品”需要的底料,到時候放在冰庫冷凍好,凝結成塊,運到京城去。 能提供給京城的也只有辣鍋底了,牛油辣鍋底可以凝結,別的底料暫時還沒想到好的方法運過去。 牛肚、還有牛、羊rou卷也還沒達到溫度的要求, 起碼得等到下雪之后才能送了。 方念真找人打聽了做魚好吃的那位大廚的住處, 決定等把京城第一批的底料發走, 就去拜訪一下。 晚上,住在方家宅子附近的人家,都聞到了之前那無孔不入的香味兒。 “嚯, 現在天兒涼了,方記的鍋子是不是又要回來了?!?/br> “那麻辣燙應該也能恢復了吧?我可饞這一口了,麻辣燙,就著胡家的饅頭和餅子,那味兒,魂牽夢繞啊?!?/br> “吃什么饅頭啊, 我從來都不那么吃, 要我說, 麻辣燙還得是跟拉面最搭配?!?/br> “你都沒吃過麻辣燙配饅頭,就在這兒瞎說啊,明兒咱倆就去試試?!?/br> “行!” …… …… 桂游的宅子里,雖然已經進了秋日,但是危詩霜還是穿的輕薄,只是臥在榻上時往腿上加了條小被子。 危詩霜一邊吃著葡萄,一邊聽著下人的稟報。 她吃得很仔細,長長尖尖的指甲把葡萄皮一點點地剝下去。 “果真?你親眼見了桂游與她說話?” “奴婢絕沒看錯,二人相鄰而坐,不知說了些什么,且,桂公子后來還想尋那姓方的,四處張望,只是姓方的已經走了?!?/br> 危詩霜慢條斯理地吃完手上的那顆葡萄,抬頭看了隨身侍女一眼,侍女就端了水盆來,危詩霜都沒下榻,只是支起了身子。 洗干凈了手,侍女又用干凈的帕子給她擦干。 危詩霜看了看窗外的落葉,冷笑道:“我雖對他無情,可是絕不能容忍,他還想有其他的選擇,他怎么配?我會把這些選擇一個個地都捏死,讓桂游對我,跪地求饒?!?/br> 說完這句話,她勾起紅唇笑得更燦爛了些。 “過來”,危詩霜一勾手指,小聲地與那位跟她匯報事情的侍女密語起來。 方念真晚上加了個班,累得“嘿喲嘿喲”地,總算是炒出了三天內要用的底料。 若是天氣再冷上一些,她五日或者是七日炒一次就行了。 要不是條件不允許,其實天天現炒底料才好呢,味道肯定更上一層樓。 為了平穩度過這個“過渡期”,涮rou店那邊的燒烤倒是暫時沒撤,等以后天氣實在太冷,沒法在院子里烤串兒了再說吧。 “鍋里撈”那邊的冷鍋串串倒是干脆利落地撤了下去。 熱騰騰的火鍋重新上線,食客們想念一夏天的味道又回來了。 店里“叮叮咣咣”的手打牛rou丸也又重新開始了。 方念真也許久沒吃到牛rou丸了,還真是有點饞了。 取了些新鮮的牛rou丸,直接用蘿卜燉了,給自己的那一碗撒上一把香菜。 一口熱湯進肚,方念真幸福地瞇起了眼睛。 新來的副廚方大還是第一次吃到“方記”的牛rou丸,他之前在中原做廚子,今年聽說新云州發展的很好了,才回到家鄉。 嘗了一口牛rou丸后,方大顯而易見的震驚了一下。 “這、這丸子口感這么好???還香!” 他在方記干了沒多久,幾乎每一天都會被震撼,怎么新云州現在有這么多自己沒見過的吃食了? 好在,他干活麻利,分擔了“方記食鋪”后廚的一部分壓力。 雖然食鋪里這些核心的菜色他不會做,但是炒個土豆絲,做個青菜,這些簡單的活計還是可以的。 食鋪的后廚忙,又小,也沒功夫避開他做菜,所以方大最近也略懂得了一些菜的做法,只是還掌握不了精髓。 他下了工,回到自己家練習的時候,做出來總不是那個味兒。不過,方大覺得,假以時日,他一定也能有所進步。 到時候會的多了,掌柜沒準就能給他漲工錢了。 他之前帶著一家人漂泊在外,因為沒有土地,吃用都得靠買,和媳婦兩個人辛辛苦苦地做工,也沒攢下多少錢。 又因為將信將疑,不大相信新云州會變得好起來,錯過了新云州的“高速發展期”,現在他們家的日子在新云州來說仍然算不上小康。 不過溫飽不成問題了,娃娃們還能交很少的束脩就去學堂讀書了。 想到這里,方大飛快地吃掉自己碗里的丸子,一口氣喝完了湯,抹了抹嘴就去自己的位置上干活了。 方念真師徒三人對視了一眼,安子偷笑:“師父,姓方的果然都挺勤快,這人招的不錯?!?/br> “臭小子,敢調侃我,這才來沒多久呢,還是先觀察著。我跟他簽的也不是死契,有些事情還是得防著點兒的?!?/br> 安子和小秋異口同聲:“誒,知道了,師父?!?/br> 喝完這碗蘿卜牛rou丸湯,方念真就去“鍋里撈”和涮rou店都巡視了一圈,見各處都良好,沒什么異常,她就放下心來。 之前杜河送來的那個巨大個頭的紅薯還沒有做,就在宅子廚房里擺著,再不做怕是要放壞了。 她回了宅子,一方面是把那個紅薯處理了,另一方面,她又要開始炒火鍋底料了。 先把那個紅薯胡亂切成幾瓣上鍋蒸熟,蒸熟之后拿出來晾一下,把紅薯皮剝下去。 方念真嗅著紅薯的香甜味兒,切了一小塊兒下來自己吃。 唔,跟去年的口感差不多,還不錯,說明自己地里的紅薯品質沒有退步。 至于改良品種,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大肅如今推行的紅薯品種就是現在這樣。 甜度有,但是算不上高;口感也有,但是算不上潤。不至于吃一口紅薯就噎得錘一下胸口,但是也確實淀粉感重一些。 方念真不由得懷念起現代的煙薯,至于具體是幾號品種,她記不清了。 那種紅薯烤出來會冒著蜜汁,甜,香,糯! 吃完一個,舔一下手上遺留的汁都是甜甜的。 方念真那時候光顧著做和吃了,對農業方面的了解卻知之甚少。 現在自己有了地,尤其古代又沒有現代化的機械,才知道種田的繁瑣與艱難。 這還是建立在她全程“外包”的基礎上,若是她沒有這一身廚藝,只怕也會生活艱難。 搖頭嘆了口氣,方念真把注意力放到了面前已經晾涼的紅薯上。 她打算采用“三蒸三曬”的法子,把紅薯晾成干。 要說這紅薯干,也不是沒有賣的,商隊早就帶到新云州了。 新云州種紅薯比其他地方是要晚上一年的,別的地方早就有人研究出紅薯的簡易吃法了,“曬成干”自然也在其中。 商隊販貨的時候,也有人往新云州帶過,這紅薯干在新云州并不算新鮮物。 只是,賣得也太貴了! 她在新云州的干貨鋪子買了一次吃,味道尚可,但是吃的rou疼。 也不知道誰定的價,兩斤紅薯干的錢都能買她店里一斤牛rou干了。 不過,今年新云州大批量下來紅薯,這個情況應該也會有所改善了。 把紅薯切成條,不能曬干,曬干就會發硬,口感不好。 最好是放在太陽曬不到的地方,在陰涼處風干。 過了那場秋雨之后,新云州就干燥起來了,她晾曬房里的葡萄干的晾曬進程都加快了,眼看著快要曬好了。 方念真有一日太忙,喝少了水,早起還流了鼻血,嚇了黃鶯一大跳。 把紅薯干晾上,方念真給自己灌了半壺水,又雄赳赳氣昂昂地開始炒底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