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廚娘發家記(美食) 第125節
但是那要看怎么做,推陳出新從來都是值得期待的。 反正薯片涼了也照樣吃,她干脆就到了莫大姐那邊的小作坊,在她們面前演示。 若是以后薯片的銷路好,以后就由這個小工坊出產。 方念真這次是用新土豆里長得比較大的土豆做的,本來炸完就會稍稍縮水一些。 若是還用小土豆,再一縮,一片薯片就沒剩多大了。 先給土豆削皮,盡可能地切成薄片,但是不能薄到手指一捏就折斷,那樣做出來難以成型。 切完的土豆片丟進裝滿水的盆里,完全浸泡,泡去淀粉,多換幾次水。 洗好的土豆片進行焯水,方念真看著土豆已經半透明了,就撈出來,又過了一遍冷水。 之后鋪到簸箕里,到外面晾干,盡量晾到土豆片上沒有水,要不然下油鍋會很危險。 油鍋里的油已經熱了,方念真先下了一片土豆片進去,立馬就飄上來了,油溫已經達到了。 下油鍋中火一直炸,第一鍋她沒有把控好火候,有點炸過火了,顏色偏暗,不大好看。 好在第二鍋就找到了手感,炸出來金黃酥脆,尤其是晾了片刻之后,反而變得更脆了。 方念真這次帶了兩種調料,一種是香辣的辣椒面調料;另一種是番茄粉末。 這可是她做了一天才做出來的番茄粉末。 想當初,她在現代時唯愛的三種薯片口味,第一名就是番茄味,第二名是蜂蜜黃油味,第三名是黃瓜味。 不過蜂蜜黃油味和黃瓜味,她暫時還做不出來。 番茄粉末是用了番茄先熬醬,再炒干水分,又進烤爐烤制,之后再研磨碎的,可是費了大勁了。 而且這么一小撮番茄粉差不多就要用掉三個西紅柿,成本也不低。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莫大姐和其他兩人都很喜歡這番茄味的薯片。 “咔嚓,咔嚓”,眾人嚼薯片的聲音讓方念真很是舒適。 她先把薯片在“方記食鋪”上新了,直接沒有給任何試吃,直接加到菜單里。 土豆現在被做的五花八門的,她必須凸顯出自己家薯片的不同,從價格上就拉開差距。 燒烤味和香辣味的薯片價格還比較平民化一些,番茄味兒的卻直接賣二倍的價錢。 不過,無論在哪里,從來都是不缺有錢人的,且方記一直誠信經營,這番茄味的薯片也并不難賣。 男人們倒是還好,女子和小孩子愛的不得了。 這番茄口味的薯片酸甜味兒極濃,有的小孩子吃完薯片,還要嗦一嗦手指頭,再舔一舔嘴唇。 還有人直接來問方念真買番茄粉,方念真想了想,還是沒有直接賣,她怕被別人囤了去,做出新吃食來分一杯羹。 只有買了薯片的,才可以多買一包番茄粉末。 新云州的戲園子除了賣瓜子、花生等各類堅果,也有夫人開始帶薯片進去,看戲的時候“咔嚓咔嚓”吃著薯片。 戲園子一看,這看戲的人們從外面買了帶進來,還不如直接由自己來賣,就和方念真談了合作。 戲園子要的量大,方念真就低價給他們供應些。 關于“番茄薯片”,方念真還聽到一些好玩的,有人嫌貴,不舍得買。 炸薯片是不難的,炸完薯片就自己蘸著番茄醬吃,還有更懶的,一口薯片,下一口直接啃新鮮的西紅柿。 可惜薯片是脆的,一跟液體接觸,口感就完全變了,最后還是得去方記買。 薯片打開了一點市場,晾曬房那邊也有了進展。 作者有話說: 還有一更,不過應該會短小些……(掩面逃走) 第105章 上梁逢雨,大吉! 幾日后, 晾曬房那邊就開始鋪磚了,鋪磚這事不難,一兩日就能鋪的整整齊齊的。 最關鍵的是“上梁”, 上梁是蓋一座房子最重要的時刻, 也是意味著著房子快要完工了。 雖然方念真建的這個不打算住人,但是儀式感還是得有的。 方念真入鄉隨俗, 還算了個吉日。 八月十一,最長最粗壯的那根中梁上面系著紅色的大花, 被漢子們抬著裝到屋頂。 方念真準備了一堆一文的銅錢,黃鶯就一把把地散向周圍的人群,人們拿了錢,吉祥話一句接一句地往外冒。 “主家興旺發大財??!” 方念真新奇地看著這個場景,卻忽然感覺自己嘴唇上落了一滴水。 她抬頭向天空望去,竟然下起了雨? 石大嫂大喜過望, “妹子, 上梁這日下雨好啊?!?/br> 方念真不知道這個習俗, 石大嫂接著說道:“千金難買雨澆梁,我看你真的要發大財了?!?/br> 方念真卻不是很高興,她建的可是晾曬房啊, 不能多下雨的啊。 在場干活的男人們也很高興,“說明咱們也有福氣啊,遇上雨澆梁了?!?/br> 說來也巧,這雨淅淅瀝瀝的,就下了這么一小會兒。 上完梁了,雨也停了。 在場的人都嘖嘖稱奇, 說是方念真是好人, 命好, 老天爺都眷顧。 這下方念真確實是露出笑臉的,看來自己真的是有些運氣在的。 趕緊招呼蓋房子的人坐桌,石大嫂那邊已經準備好飯菜了。 今日是“上梁日”,所以飯菜準備的極為豐盛。 有純純的、沒摻糙米的大米飯,還有白面饅頭。 四葷四素一湯一甜品,葷菜都是做的油水大的,紅燒rou、燉小雞、燒排骨、獅子頭。 石大嫂一人自然是做不過來的,有些菜,方念真就和安子和小秋在店里做好,現在運過來。 干活的人都吃的挺高興,許久沒見這么大方的主家了。 眼看著晾曬房要落成了,方念真之前聯系木匠打的木架子也都好了,她就過去木匠那里看一看實物效果。 這木架子打的也很是讓木匠為難,先是這木架子的四條腿底下都得帶“托”,方便后面把它牢牢的用釘子釘在地磚縫隙里。 其次呢,木架子還得做成網格狀的,光是榫頭和卯眼都數不清做了多少個,要不是有高價錢撐著,這老木匠真想說“不干了”。 他就沒做過這么“磨人”的活計,沒那么難,但是組合起來就是費勁。 方念真仔細看了老木匠打的架子,滿意地點了點頭,她都能依著這個架子,想象出后面掛滿一整面葡萄的樣子了。 為了使用壽命長一點,方念真又提出給木架子上層油,這個活計不難,老木匠的徒弟就能獨自完成。 一切都已準備就緒,就靜待葡萄豐收了。 方念真回了店里,卻發現曾月怡對隔壁桌的女子怒目相向。 她把小二曲齊叫到一旁:“怎么回事兒啊這是?她倆打架了???” 曲齊湊到他耳邊小聲說道:“不知道,好像是老仇人,她倆在店里碰見了就這樣了。跟倆斗雞似的,誰也不說話,誰也不動,我都不敢過去點菜了?!?/br> “那你躲一邊去吧,我去點菜?!?/br> 方念真揚起笑臉站到兩人中央,阻隔開曾月怡的視線。 “今日客官吃什么?” 曾月怡翻了個白眼,“有沒有炒豬肝,有些人沒心沒肝,我瞅著鬧心,多補一補?!?/br> “這個還真沒有,小炒rou吧?!?/br> 曾月怡現在心思已經不在吃飯上頭了,無可無不可的,任由方念真安排。 方念真安頓好她,又轉過身面對那位與曾月怡“有仇”的女子,恰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危詩霜。 “這位客官,您們吃點什么?” 危詩霜卻盯著方念真的臉瞧了幾眼,之后垂下眸子,也沒說話,她身邊的侍女隨意點了兩道菜。 待方念真往后廚去后,危詩霜輕聲問自己的侍女:“你覺得這方記掌柜如何?” 侍女答道:“清麗有余,風姿不足?!?/br> 又補充了句:“不如您?!?/br> 危詩霜頓時就勾了勾唇角。 曾月怡是習武之人,將隔壁桌主仆二人的言語聽了個一清二楚。 她有心想警告危詩霜一番,卻又不想先開口,落了下風。 再上菜時,方念真就沒有來了,是曲齊給兩桌上了菜。 雖然這兩桌的氣氛還是不太對,但是一直到用完餐,各自出了店門了,兩邊也沒有吵起來,甚至一句話都沒說。 方念真很是不解:“這就是大美女之間的氣場不合嗎?” …… …… 下午,方念真意外地收到了孫家的請帖,上面說是孫盈盈下個月十五出嫁。 方念真不知孫家是何意,雖然她與孫夫人和孫盈盈都算是熟識,可是也沒什么關系,只不過她是老板,她們是客人。 而且,孫夫人已經很久都不來店里了,只是偶爾會在三家方記訂餐,送到家里。 但是人家嫁女是喜事,請了她,她自然是要到的。 方念真還是第一次參加別人的婚禮,問了問行情,像是孫家這樣的人家,隨禮起碼得五十兩起步。 “嘖,這不是rou包子打狗嗎?以后我可怎么收回這禮份子啊?!?/br> 知曉邊吃著薯片,邊含糊不清地說道:“你也成個婚唄,不就收回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