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廚娘發家記(美食) 第1節
邊關廚娘發家記(美食) 作者:一樹山楂 本文文案: 美食 種田 基建 美食博主方念真穿越了,睜眼就成了衣衫襤褸的逃難小孤女。 隨著逃難隊伍跋涉千里,來到了剛收復回來的邊關小城新云州,在這里安了家扎了根。 窮得叮當響也不怕!靠自己的創意和手藝,賣盒飯,擺小攤,開餐館,種花圃,包果園,勤勞總能成就一番天地。 麻辣燙烤面筋拉面烤魚小火鍋 姜撞奶紅棗糕甜瓜白杏葡萄干 甜咸皆有,樣樣都全 啥?鮮花、水果不便運輸? 沒事兒!再開個加工坊做成干花香水指甲油,果脯果干蔬果脆,銷往全國各地,還能大大促進城里女性就業! “念真食品”聲名遠揚,也成為了新云州的納稅大戶。 方念真叉腰:“我納稅我驕傲,新云州的 gdp 有我守護!” – 七皇子陸恒幼年喪母,自請入大安國寺祈福八年。 直至新帝登基,出寺入朝,協領黑虎軍,雷厲風行,于十七歲收復城池十一座,封“瑞王”。 封王大典次日,他手刃母族男丁二十六口,手段狠辣,人皆悚然。 瑞王言行無狀,削其兵權,至新云州守城,無詔不得回京。 不得圣心的失意王爺,戰亂破敗的邊關小城,人口三分之一都是窮得要命的難民。 人們都以為在這里也就是茍且生存了,沒想到這小王爺不止會打仗,治理城邦也有一手,不僅能吃飽穿暖,還能奔向小康生活了。 – 自打到了新云州,陸恒的貓“云團”夜里總是出走,白天回來補眠,碗里的雞魚蝦也不吃了。 陸恒親自跟著它,進了一間小食店。 店里有一只瘦弱的小丑貓和一個同樣瘦弱的黃毛丫頭。云團眼巴巴地舔著小丑貓嘴角掉下來的紅薯渣,那黃毛丫頭還給它取了新名字“二柱”,它還諂媚地“喵喵”回應。 陸恒:???云團你竟墮落至此! 后來,蹭飯的除了這只貓,還多了一個王爺。 只是,這女掌柜怎么只知道無休止地掙錢? 某王爺:“急,在線等,喜歡的女人好像是貔貅轉世,沒長別的腦子怎么辦?!” 元氣滿滿事業腦女掌柜&面冷心熱戀愛腦小王爺 本文食用指南: 1.大量美食出沒,作者無忌口 2.架空,架得很空,勿考據喲~ 3.男女主相互救贖,1v1 4.he,小甜餅放心食用 —————————— 內容標簽: 布衣生活 穿越時空 美食 逆襲 基建 搜索關鍵字:主角:方念真,陸恒 ┃ 配角:知曉,何正 ┃ 其它: 一句話簡介:小廚娘做菜真香! 立意:努力奮斗,勤勞致富 第1章 你吳家想逼婚?那不可能! 大肅正安四年,八月,酷暑時節,一隊車隊正在沙漠中艱難行進。 風一吹,漫天都是黃沙,騾子車是露天的,有的人即便是蒙了面紗,沙還是會往嘴里灌,只能不住地“呸呸”往外吐沙子。 車上的人都很疲憊,沒人說話,只是微瞇著眼打量著四周陌生的景色。 這是方念真穿到這里的第二十天了,自從醒來就在這騾子車上,白天趕路,晚上就地扎營,風餐露宿,可真是做足了日光浴,把西北風喝了個飽。 車雖簡陋,但是空間卻不算小,一車能坐十人,用兩匹騾子拉著。 方念真所在的這輛車是六男四女。石大嫂一家三口,胡阿婆一家六口,還有她一個孤女。 上個月,慶烏縣遇大暴雨。當地官員勾結貪墨,數年來敷衍工程,大壩決堤,房屋盡數被沖毀,淹死了許多人,糧食田地也都不復存在。天子震怒,下旨就地斬殺相關官員五十余人。 洪水肆虐,慘絕人寰。 當地財政吃緊,無法悉數安置幾千流民,皇帝下令,只要愿遷徙去新云州的,按人頭每人撥銀五兩,還給建好的房屋,分土地,到地方了還分一年的口糧。 新云州可不算什么好地方。 去年經過一年鏖戰,才收復了被靳翰侵占了十余年的新云州,靳翰被打回本國,勇猛的瑞王又親率黑虎軍,連下五城,打得靳翰不得不求和。 按老人的說法:“新云州那是戰亂過的城,著過火,死過人!現在也就是半荒的狀態,能有啥活路?去了那兒指不定啥時候又被靳翰攻過來了?!?/br> 故土難離,報名的人少之又少。官府賑災壓力太大,只得又下新令。 慶烏縣災民第一批抵達新云州的,額外補助每人一畝田。這才由一些沒親戚可投靠,實在活不下去的和敢闖敢干的人組成了第一批隊伍。 原主的爹娘淹死在了洪災里,她家本就親戚稀少,這些年都是一家三口過日子的。 一個沒有親族的小姑娘,為了活命,糊里糊涂地報了名,跟著去新云州的隊伍出發了。 失去親人心中倉惶,身體平日也不是壯實的,又淋了雨,原主發了高燒,在遷徙的路上一命嗚呼了。 同名同姓的二十五歲現代百萬粉絲美食博主方念真,半夜剪視頻的時候過度勞累猝死,就這樣穿到了這具十六歲的身體。除了名字一樣,兩人的共同點就是家里都已無親人,自己孤孤單單地飄零在這世上。 方念真醒來后聽說,曾有人偷偷勸石家和胡家把昏迷的她扔在半路,畢竟眼看著人是要不行了的。 兩家人卻都擺擺手,說:“這丫頭又不是沒挺過來,我們總不能把人就這么活生生給扔下?!?/br> 兩家的女人輪換著照顧方念真,喂她喝水、吃糊糊,給她扇風、擦汗,方念真醒過來后渾身無力,石嫂子晚上還給她擦了身子。真是頂好的兩家人。 “石嫂子,停車休息了,是到午時了吧,今日我來做飯?!狈侥钫媾ゎ^笑盈盈地說道。 “你還虛著呢,這等活計還是我來吧,別跟嫂子爭,過兩日你身子好全了,我可不跟你搶?!?/br> 一個身材高挑的婦人爽朗一笑,就搶過了方念真手里的炊具,手腳麻利地在地上挖灶,擺好了鍋,點燃枯樹枝。 一個灶煮糙米飯,另一個灶煮菜。自然是沒有油的,隨行官差要五六天才發他們幾滴油,平時只能吃水煮菜罷了。 方念真爭不過她,就想著做些其他的活計,總得出點力,報答大家對她的恩情。 車隊停在一個小河邊休整,這附近植被較多,風沙也能小一些。方念真走到河邊,看水還算清澈,痛痛快快地洗了把臉。 暑意漸消,就到四周走了走,發現了兩種可以涼拌的野菜,趕緊去摘了來。還好她在現代時,參加過一檔野外求生主題的綜藝,學會了認一些野菜。 眼前能認出的兩種野菜,一種是“苜蓿草”,味道微苦,但去火。另一樣是“河芹菜”,她都摘了些,拿到河邊洗干凈,去除老根,只留下嫩葉。 “苜蓿草”含草酸,須略焯一下水才能入口,加農家醬和野蔥野蒜拌了;“河芹菜”則直接拿少量的鹽和野蒜末涼拌。 “這么新鮮的河芹菜,要是有醋和香油就好了,再摻一把脆香的花生米……”方念真惋惜著。 野蒜也是方念真前幾天在路上發現的,挖了一大把帶著。野蔥味道也好,可惜太細小,一曬就變成草了,沒辦法曬成干蔥攜帶,吃完這一次,也就沒了。 “大伙兒快過來,開飯咯!”石嫂子扯開嗓子喊著。 “來了來了,石家嫂嫂,你做飯也太麻利了,我早就聞到香噴噴的味道了?!?/br> 胡阿婆的孫子胡力嘴巴總是這么甜,哄得人臉上不禁露出笑意。 眾人齊聚,也沒有桌椅,就在地上坐塊石頭,或者蹲著吃。 石嫂子煮的大鍋菜是干白菜燉土豆干,沒有油,只放了少許粗鹽,就連白菜和土豆也是很少的,其實大半鍋都是湯水,味道自然是一般,可是這荒郊野嶺,與逃荒差不多的路上,能吃到這樣的菜已是很好了。 胡阿婆嘗了方念真拌的兩道小菜,不禁夸贊:“念真這丫頭總能尋些吃的來,這菜我都不認得,要我看來就是野草,吃起來倒是怪清香的,也能敗敗火氣?!?/br> 其實哪有家里飯菜好吃,不過是大家在長途跋涉中的苦中作樂罷了。 官府只管把人帶到新云州,食宿卻是不管夠的,只發了些陳米,路過大一點的城鎮可能會再采購一些粗糧。也就能維持大家抵達新云州,途中不餓死罷了。 幸好胡家阿婆和石大嫂都是腦筋轉得快的,從洪水中逃險時還記得拿些家里冬日沒吃完的菜干,不然真得只能干噎糧食了。 吃過飯,方念真乖巧地拿起小鍋和碗筷,去湖邊洗碗,旁人再怎么勸阻也沒用,方念真只說若是不讓她干點活,怕是下一頓飯都不好意思一起吃了,胡家的兩個兒媳婦就帶著她一起去河邊洗了。 畢竟,原主除了幾件破衣裳,什么都沒能從水里搶出來。吃的、用的都是依靠石、胡兩家接濟,她可不好意思白吃白喝。 胡阿婆望著方念真勤勞的背影感慨著:“是個懂事、知分寸的姑娘,大難之后必有后福啊,這么險的病都熬過來了,以后造化大著呢?!?/br> 仔細洗好了木頭做的碗和筷子,方念真就跟著胡家倆兒媳婦從湖邊回來。 遠處晃晃悠悠走來了五六個人,都是膀大腰圓,流里流氣的,直奔她面前站定。 為首的是個滿臉絡腮胡子的壯漢,說話又粗魯又兇狠。 “喲,看樣子弟妹身體大好了???都能干活了,過幾日到了新云州,到我家保準把你養得白白胖胖的,和我弟好好過日子,生兩個大胖小子?!?/br> 說完獨自哈哈大笑起來,惹得方念真這一車的人對他怒目而視。 “啥弟妹!你嘴巴放干凈點,別亂說話!” 胡家唯一的孫子胡力騰地一下站了起來,他只有九歲,還是個孩童,站起來也不過到吳老大的腰那么高,卻如小老虎一般和吳老大瞪著眼睛對峙。 這已經不是吳老大第一回 來找麻煩了,自打方念真醒過來,他就隔三差五過來挑事兒,一會兒說方家欠他家錢,一會兒又說方念真是他家沒過門的弟媳。 方念真也明白了,這是看她一個孤女好欺負,盯上她了。 看吳老大今天帶這么多人,想必是有盤算的,就算不得手,也要嚷嚷出去,糟了她的名聲,讓她除了吳家,別無選擇。 方念真早就從原主的記憶中得知此事,今年年初時,方家爹娘出去隨份子吃酒席,恰好和吳家坐一桌,簡單說了兩句話而已。 方家爹爹還說:“那吳家老大一個勁兒問咱閨女的事兒,可別是懷了什么想頭?咱閨女可不能嫁吳家那樣的人家,一家子土匪作風。我得為她選個人口簡單的好人家,過和和美美的日子?!?/br>